@@
[新聞] 獨家調查 色情業解封回歸!高雄「殘廢澡」漲價 老司機提早繳械還懷念 https://disp.cc/b/163-e1de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二級警戒 #COVID19 #COVID2019
枯木逢春高雄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45╱活動見聞
莫拉克風災10週年回顧
[ 北大武浩劫 ]
近年來北大武山域及翠綠山林屢遭天然災害,受創嚴重。適逢88風災10週年,雖少數受災區域略有恢復,惟仍無法撫慰山林的傷痕。人為破壞與天然災害是摧殘我們生存環境的頭號殺手,大家務必記取教訓!我們深入了解之餘,更應保護山林,愛護這一片土地。
10年前的夏天,一場狂風暴雨過境,以毀滅性的威力橫掃南台與東台,大地一夕之間風雲變色。山林慘遭摧殘,地形、地貌完全走了樣。災民因之不諱,財物損失不貲,百姓們歷經了一場世紀大災難!
88過境,災情慘重
歷年風災水患,重創寶島台灣,造成本島平地甚或山域受創嚴重。尤其甚者,2009年8月8日「莫拉克88風災」橫掃南台灣,大武地壘首當其衝,在連續數天日降雨量逾2000公釐超級強降雨肆虐下,山區道路、步徑、坡地無一倖免。坍塌、滑動、走山、路斷橋毀,山崩地裂,滿目瘡痍,翠綠山林瞬間變色,儼然成了另一個世界。
原泰武村至舊登山口林道11.5公里路程,幾乎全毀,人車均無法通行,北大武幾近成一孤島。經有關單位以及個人、團體全力投入搶修,三個月後,勉強可以通車至7.5K新登山口。7.5~11.5K該4公里路程,由於整片山坡滑落河床,難以修復;經採高繞改道後,利用徒步方式,可直抵舊登山口。新步道截彎取直之故,里程從4公里縮減為2.8公里,這來回憑添多了5.6公里路程,算是莫拉克送給山友們的「見面禮」。
919緊隨,雪上加霜
從舊登山口進入後,里程0.5K處帶給大家一個驚奇──舉目望去,整條長達百餘公尺山徑憑空消失。山友們只得低繞架繩冒險開路,然而前程茫茫,一關過了又一關,直到2.5K第二休息站,情況方稍有改善。地壘命運多舛,2010年9月19日,919風災再度駕臨南台灣,北大武山區創傷猶未癒,仍得任其擺佈,有如傷口撒鹽;其中步道0.8K等處應聲坍塌近百公尺,深入北大武之路,又多了幾道關卡,讓山友們擁抱南台聖山更加困頓、艱辛!幸得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及時發包施工,將受損路段予以修復,並架設多處棧橋等安全設施,讓通往南疆屏障之路,得以保持暢通,且更有安全性。
天然災害難測,人為破壞可預防
88風災帶來超級強降雨,位處大武地壘東、西兩側之台東、屏東、高雄等縣市成為重災區。太麻里溪上游甚還因坡地滑落溪谷,大量土石堆成土堤,擋住河道,形成堰塞湖,情況岌岌可危,令下游居民安全飽受威脅。該堰塞湖直到2010年9月19日,919風災降下大量雨水,土堤抵擋不住而潰堤,終告消失。另西邊瓦魯斯溪、來社溪、大後溪均因溪水暴漲,導致下游來義溪、林邊溪氾濫成災,橫跨林邊溪鐵道橋樑亦因此沖毀滅失。
1996年元月上旬,南大武山一場森林浩劫,燒燬了大片森林,其中不乏珍貴林木,同時影響到野生動物棲息地。大火從屏東越過中央山脈主脊稜延燒至台東,波及範圍甚廣,災區內無一倖免,呈現一片死寂,除了枯木,惟有焦土與裸岩。由於林木慘遭破壞,影響水土保持不佳,數年來已形成多處坍塌與危崖地形。13年後,88風災來襲,南大武山區崩塌情形越趨嚴重。森林浩劫帶來地表、地形、地貌及生態極度變化後果,實非吾人所能想像。
近年來造訪北大武山友衆多,或組團或個人獨行,常遇到某些山友在山區活動時,偶有脫序行為出現,如抽菸、攀越禁區或在易燃區域生營火、炊煮餐食、品茗等。遇有這類情形,即藉以南大武山浩劫活生生案例,予以勸導,雖然截至目前尚無法證實該次森林火災肇因,但如遇對方是在抽菸,則將肇因推給是山友抽菸引起,若是生火炊煮,那就將肇責歸因於炊事行為導致,令對方心生警惕,即刻停止該危險行為,以確保山林安全。
心存感恩,尊敬大自然
又某些山友進行登山活動時,輒以「征服」、「入袋」或「撿山頭」等字眼來形容自己完成了該次登頂,除了表現優越感與成就感,更彰顯個人出眾「了不起」,殊不知這是對大自然的侮辱與不尊重。
所謂「征服」,即以強迫或威嚇等不當手段,令對方屈服。完成登頂,即算征服山岳?可悲!試想人類如何將大自然或崇高山岳「征服」?
將整座山岳裝入口袋,謂之「入袋」,表示已完成登頂或取得勝利之意,有種小看並輕視山岳之意,如此形容,實為不宜。
此行,「撿了」幾顆山頭,某些山友常如此炫耀自己輕易登頂成功,其中存有輕蔑意味在,千萬使不得。
無論是「征服」、「入袋」或「撿山頭」,皆令人有一種不受尊敬的感覺,尤其是對大自然或山林,該等言行,或許與大自然的反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山友們駐留山區時一個小動作或者人類一個錯誤觀念,均足以讓山林蒙受無可彌補之傷害,不可不慎!如能以「擁抱」代之,並心存感恩則更佳。
記取教訓,愛護山林
北大武山位處國境之南,緯度偏南之故,因此得天獨厚,每當時序進入酷寒冬季,中北部高山遭皚皚白雪覆蓋冰封期期間,惟獨北大武山可以造訪,受到山友們青睞。北大武山下雪機率甚低,約數十年才難得下一次,最近一次飄雪是2005年3月5日,距今已逾14個寒暑,倒是冰霰出現機會較高,12月至翌年2月較常見。
儘管如此,北大武山仍無法擺脫噩運,幾乎時時都要承受人為破壞與「霸凌」行為以及風雨等天然災害襲擊。1994年春天首次擁抱北大武山以來,印象中南部地區以1996年賀伯颱風、1999年921地震(影響較輕微)、2001年711水災、20009年莫拉克88颱風、2010年919風災等影響最劇烈,幸皆能平安度過。
人為破壞(濫墾及不當開發)、天然災害(颱風、暴雨、地震)與地球極端異常氣候(含人類製造汙染)等影響,乃是大地與山林遭受創傷、破壞無法避免之三大主要因素,人類行為將是構成左右大自然反撲與否之要件。前述山友於山區言行表現,以及人類對大自然觀念與態度是「因」,終將決定大自然回報我們友善或敵對的「果」。要得到「好結果」,愛護大自然、保護山林是惟一選擇,更是吾人之目標與責任,其成效如何?端賴大家的努力了。
文、攝影╱楊天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