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讀】《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忙碌的人太多,有趣的人太少
你有沒有發現,
不管是戲劇還是電影,
男女主角很常換,
但演爸媽爺奶卻很固定。
比方台劇,講到女主角,
你會想到哪些演員?
以前是楊謹華、
再來是隋棠、林依晨、
後來是柯佳嬿⋯⋯
那講到台劇演媽媽的,
你會想到誰?
林美秀、林美秀、林美秀⋯⋯
那如果是演爸爸的呢?
金士傑、金士傑、金士傑⋯⋯
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很簡單,
因為男女主角的成分是:
顏值 + 演技
而演爸媽爺奶的成分是:
演技 + 歷練
顏值會隨年紀而下滑,
但歷練卻會隨年紀而提升。
觀眾是善變的,男女主角說換就換;
觀眾是戀舊的,
爸媽爺奶就是要他們演,才像個家。
而樹木希林,
就是日本影劇界的「國民奶奶」,
更是知名導演是枝裕和,
口中的「完美演員」。
她在去年過世,舉國哀痛,
觀眾心底回憶,從此缺了一塊。
她演的是戲,但人生比戲更有張力。
有人說,樹木希林這一生,
活得既充實,又狼狽。
她31歲開始扮老演母親,
就這樣一路從母親演到奶奶。
她有兩段婚姻,
第二次婚姻傷她最深,
搖滾歌手丈夫曾對她家暴。
最後,他們在同棟房裡,
各自獨居。
你說真傻,
她說,如果再選擇一次,
我依然還會重複狼狽的一生。
後來,她罹患乳癌,
加上左眼失明。
你說心疼,
她說,如果沒有癌症,
我可能無趣的活著和死去。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
是樹木希林的120則人生語錄,
談人生的生、老、病、死、家、務。
配上小品短文,像咖啡配上牛奶,
沖淡了苦澀,留下了餘韻。
針對語錄體,
很多人會當名言佳句在讀,
但我發現,在讀這本書時,
這麼做就可惜這席珍饈美饌了。
最好的讀法,是從她的話,
推敲回你曾聽過的硬道理。
怎麼說呢?
比方談幸福。
她說:
「若要讓人生常有好運,
就不要將抱怨說出口。」
其實跟《幸運,你可以學會的能力》
這本暢銷書如出一徹,
很多人以為幸運是機率,
卻不知道透過機率是可以提升的。
像是外向、開放、情緒穩定,
以及避免抱怨,
會讓你的好運小鋼珠,
嘩啦嘩啦的傾瀉而下。
再比如談人生觀,
樹木希林說建造房子時,
她會多找一個建築師,
請他發現建築跟設計圖上不同時,
通知她一聲。
不是為了究責,
也不是為了補救,
而是如何運用這個失誤,
變出另一種有趣的可能性。
這不就是《故事課》聽到的
「錯誤,反而會為你贏得機會」
像是美國輝瑞公司,
本來要開發心臟病的藥,
但發現心臟的血沒加速流通,
反而血都流到男性生殖器去了。
最後他們乾脆把藥用在壯陽,
取名為「偉哥」,
反而成為暢銷產品。
我最喜歡的,
是她談「有趣」。
有趣是一種濾鏡,戴上它,
生老病死都可以是黑色幽默。
比方她得癌症,醫生要她
每天做十分鐘的放射性治療,
她打趣的跟醫生說:
「醫生,可不可以把療程,
縮短到一個月,
燒焦一點也沒關係啦!」
這與米哈里《心流》不謀而合,
米哈里說:
「幸福無關乎外在條件,
而是取決於我們如何詮釋它。
能掌控內在經歷的人,
就能決定自己的生活品質。」
這下,你終於知道,
為什麼這本書,
我是用振筆疾書讀完的。
因為樹木希林的每句話,
竟都印證那些被證實的道理。
差別在,
她把道理活得通透,
而我們卻把人生搞得複雜。
給自己一本書的時間,
重新校調我們失控的人生吧!
🎯博客來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8723
#歡迎分享
#每句語錄都是一本書的含金量
#不愧是最有趣的日本國民奶奶
#你看過樹木希林的哪部電影呢
#東京鐵塔海街日記小偷家族橫山家之味
林依晨癌症 在 王東明 東明老師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字字中肯......
每個產業也是如此!
看看自己臉書
工作地點:中國大陸,
職業工作:娛樂傳播。
説句真心話:
我是極度討厭這個「頭銜」的,
「離開」一直是我最大的心願。
「恬淡」一直是我人生的規劃。
但如果我現在就放棄了,
之前的堅持努力豈不「前功盡棄」?
去年發佈了台灣「娛樂圈」的六大問題,
非常謝謝朋友們的指教和分享,
在這全新年度裡,
我不想「無病呻吟」,
只想說「解決之道」。
今年的跨年,
台灣星光慘淡,
對岸星光熠熠,
我們已經看到了台灣「娛樂圈」如果再不大步改變,將會慘遭「滅頂」的命運。
在提出「解決之道」之前,我想先道出在過去幾年來,我在台灣所面對的問題:
2012年,我非常榮幸,被台灣「文化部」及「公廣集團」邀請回台,希望能貢獻自己小小的一己之利。
同年,中國大陸赴荷蘭talpa拿取「the voice」版權,準備製作「中國好聲音」。於此同時,我在得知這個訊息後,也積極爭取臺灣製作「華人好聲音」的版權和資格,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因為這個節目號稱全世界最好的「內容IP」,只要在哪裡播出,就可以在當地帶動「流行音樂」和「影視娛樂」的全面發展。
在經過荷蘭一連串嚴格的審核,終於通過了台灣的授權,我在激動興奮的同時,馬上要面臨「經費」的問題,因為這是一個必須花費「巨資」才有辨法製作的節目,以台灣的市場和電視台規模,是絕對不可能負擔這筆費用的。
於是我連夜飛赴北京,打算用大陸網路視頻和台灣電視台「台網聯播」的模式,爭取到大陸的投資機會,非常幸福的,中國大陸騰訊視頻,願意出資2億5000萬台幣,極力促成這次的「雙贏合作」。
拿到了版權、確定了投資資金,我準備在台灣正式啟動「好聲音」的製作,沒想到,這才是我「惡夢」的開始⋯
多年沒有回到台灣,我才發現台灣的傳媒環境已經「變質」,正如台灣其他產業一樣,台灣的娛樂產業已經變成「利益勾結」和「少數壟斷」的犯罪共同體。台灣少數電視台和大型娛樂公司,開始垂涎怎麼分2億5000萬這塊大餅,而如何「做好」這個節目根本不是他們考慮的重點。於是不斷的「攻擊」和「流言蜚語」就在那年不斷的撲向我而來,原因無他,大家的目的就是:「分贓」。
要成就「一件事」很難很難,要催毀「一件事」卻是無比容易。
2012年年底,在心力交瘁的情況下,我宣布放棄了「華人好聲音」的製作,同年,對岸的「中國好聲音」創造了數十億的收入,並且培養了日後無數新歌手和他們的音樂市場,為之後的中國「娛樂版圖」開啟另一個里程碑。
2013年,NCC宣布台灣電視開放廠商「總冠名」,這個在中國大陸行之已久的利多政策,總算得以在台灣實現。
「總冠名」在台灣是一個新的「廣告模式」,這中間如何操作和置入,其實有很多的學問和細節,隔年,我希望將大陸「總冠名」的經驗帶回台灣,再度非常幸運的,我得到了台灣「台鉅公司」的全力支持,「台鉅公司」旗下的CityColor彩妝,願意以每集40萬台幣的投入,一年近4000萬台幣,為一個「全新」的談話節目做「總冠名置入」,創下台灣史上最高的總冠名價格。以當時台灣的談話性節目「製作費」大約在一集20萬台幣上下,加上這40萬的投入,無疑可以大大的提昇台灣節目的製作品質,解決台灣電視「沒錢」的製作瓶頸。
沒想到我再度失望了:
「節目」搭完景的第一天,我看到了還是一個「窮酸」節目的樣子(見圖左),我怒了,一個每集有另外40萬加持的節目,錢究竟花在哪了?在我的堅持下,我拒絕當天錄影,要求電視台全面改景,終於在我的要求下,改成了右邊的模樣。
我的憤怒原本以為可以改變台灣電視「粗糙現況」,沒想到卻再度踩到了這家台灣電視台紅線,因為他們壓根就不想將這4000萬台幣「總冠名」花在節目製作中,我無疑成了他的的「擋財之路」,於是:
想著如何不讓我參與節目,好將這些錢變成「利潤」,便成了他們最大的目標。同年,我帶著失落的心情再度回到中國大陸,這個節目也因為製作「粗製濫造」,廠商決定不再投入而提早夭折。
舉了以上兩個例子,我不是幫自己做「辯護」,而是用自身的例子,讓朋友們知道臺灣的「傳媒娛樂」問題到底出在哪?為什麼有那麼多大咖和人才外移到中國大陸,這些人相信也面臨到一樣的問題。
身為在兩岸同時工作的製作人,在2017年初,在台灣「娛樂圈」快要被完全毀滅同時,我選擇不再沈默,沈痛的提出以下建議,這些辦法才是拯救台灣「娛樂產業」的「治本之道」:
一、電視台節目公開招標:
在台灣工作的電視人都知道,電視台所有播出的戲劇、綜藝製作單位,幾乎全是「內定的」,這些少數的製作人,早已壟斷了台灣電視台40年以上,他們在台灣最繁華的時候,賺進了上億的鈔票,此時他們不但不知將之前的所得回饋給台灣社會,卻打算在台灣電視已進入「癌症末期」時,繼續啃光台灣老本,我實在不願指出這中間有多少的「利益輸送」,但電視台如果不再「透明化」,這樣的「惡性循環」將永無止盡。
建議今後臺灣所有的「電視節目製作」,採取「公開招標」的模式,決定者不再是少數的電視台主管,而是更多的學界及專業人士,讓有志於這一行的年輕朋友,能讓他們的創意和想法能得到公平的競爭。
這是說給這些投資電視台「大財團」聽的:你們雖然「財大氣粗」,但也不想繼續給人做凱子吧?
二、廣告總冠名和置入再鬆綁:
相信看過中國大陸節目的朋友都知道,大陸的節目內容中是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廣告和置入,更可怕的是:如今中國大陸總冠名和置入廣告的收入,居然已經超過了傳統的CF廣告收入。
廠商其實都是聰明人,用傳統CPRP買廣告的方式,早就是一種過時原始的廣告購買,試問:現在哪一位觀眾會在廣告時看節目?當「收視率」不等於「購買率」的時候,當廣告的投入就會越來越少,電視台的收入自然就會「入不敷出」,最後倒楣的還是觀眾。
說到「廣告置入」,除了傳統的logo露出、口播、產品曝光、CF插片頭外,現在更多了t2o、手機搖一搖、網路互動等上百種模式。
有人說「廣告置入」會影響觀眾收看節目,但這一切並不是NCC說了算,所有「商業模式」交給觀眾來決定「去蕪存菁」,這才是現代的「商業法則」。
這是説給NCC聽的:你們都還沒有嘗試過,就「畫地自限」,讓台灣廣告「總冠名」處處受限,實在是「因咽廢食」。
三、進一步與對岸新媒體合作:
不得不承認:台灣的市場還是太小,唯有加上中國大陸14億人口的受眾群,這樣的base才會夠大。
傳統的台灣電視台,還停留在和對岸網路視頻用「買賣版權」的思維模式,請問:以大陸目前的節目內容規格,誰還會要「台灣的節目」上架?台灣的綜藝和戲劇在四年前左右,早已經消失在中國大陸的網路市場中。
現在中國大陸的網路市場流行「客製化」,台灣的電視台唯有放下身段,提出好的內容和企劃,利用台灣的優勢,才能和大陸的網路視頻合作,去年熱播的「太陽的後裔」,就是韓國KBS和大陸愛奇艺「台網合作」的最成功案例。
可悲的是,我在北京幾乎看不到一個台灣電視台的工作者,有這個能力促成台灣和大陸的聯合製作。
這是説給台灣電視台高層聽的:你們是太驕傲還是太自卑?始終在這一塊「裹足不前」,如果只會「買片」和「賣片」,我家樓下賣菜的也可以經營電視台。
四、走「本土路缐」不是愛台是誤台:
我們每次一遇到台灣本土電影上映、或者一遇到走本土路缐的歌手或樂團出片,大家就喊著:「愛臺灣就要支持他們」。
而我們的「文化部」似乎也很開心補助這樣的本土化作品。
我在這必須很沈痛的呼籲:這種做法不是「愛臺灣」而是「害了台灣」。
要知道:台灣是一個內需市場小,必須靠出口才能生存的地方,如果一再「本土化」,我們的東西就進不入大陸以及日韓市場,台灣今後的的娛樂文化產業:絕對是要面對「大中華市場」的,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賺到𥚃子和面子。
去年的電影「我的少女時代」,在中國大陸就賣了3.6億人民幣,折合台幣近20億,兩岸都能接受的內容,如此的作品才是台灣所需要的。
這是說給所有台灣人聽的:「政治」和「文化」必須一定要分開,我們才會有前途。
五、讓「實力新人」有變成巨星的舞台:
娛樂產業的最大收益在「藝人」,而能將藝人變成巨星的方式就是靠「內容」。
過去台灣在綜藝及偶像劇發達的時代,因為這些好的內容,我們創造了無數的巨星和偶像,而這些人,就是如今活躍在中國大陸的一線藝人,而如今台灣到處充斥著「低成本」的節目內容,造成我們後面的新人永無出頭的機會。
一部高投資的綜藝和戲劇,它的利潤絕不是只是在它的製作費,透過內容所創造出來的明星,才是日後最大的收益。這個道理不用我多說:看看現在每一個紅的韓國和大陸藝人,大家就明白這個道理。
反觀台灣目前的綜藝節目:每天出現的就是納豆、詹惟中、Paul或是不知名的小模,與其浪費錢在這些咖身上,還不如好好花一筆錢創造出幾個有質感的藝人。
這是說給台灣投資方聽的:一部「痞子英雄」可以創造出價值上億的趙又廷,一部「我可能不會愛你」可以創造出兩個上億的陳柏霖和林依晨,在內容生產前,就必須將藝人經紀和日後規劃緊緊相連,這才是娛樂圈的「經營之道」。
説到這裡,我真的很感謝朋友們能看完這麼多文字「冗長」的發言,在兩岸,我始終不是一個「歌功頌德」的人,對兩岸「娛樂產業」的批判,始終是「堅持如一」。
與其做一個「處處討喜」的傳播人,
不如做一個「有風骨」的李方儒。
這才叫「無忝所生」吧~
祝大家有個順心愉快的2017⋯
林依晨癌症 在 東森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直擊“晨神”低調探視癌童 一個你不得不看的溫馨時刻…
🍞#吐司切編: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晨神❤
👉#快分享 給喜歡又青姊的親友👈
「0負評女神」林依晨,果然不是浪得虛名,網友拍下她來探視,正在化療的小姪女,素顏戴著黑框眼鏡,相當親民又熱情,不過這並不是林依晨第一次探訪癌童,她從2009年開始,就會安排在工作之餘探訪罹患癌症的小朋友,她表示自己那時候開始有腦下垂體的問題,深深覺得在病榻中很需要別人的關心陪伴還有同理心,並自認自己只是盡一點力量,能做的其實還很多。
影片來源:爆料公社
Ariel Lin林依晨
#愛心 #善良 #親民 #晨神 #探視 #癌童 #溫馨
林依晨癌症 在 [討論] 林依晨演技好恐怖-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剛剛看了神祕家族
覺得大致上看得懂
但林依晨演技真的蠻差的
看他的表情會一直出戲
也太不自然了吧
根本不是影后級的水準啊
講話口條也很怪
有種很強烈的違和感
真的不喜歡她的演技
有可能是韓片看太多了我
我覺得隨便一個韓國女星演技都屌打她
像韓孝周,孫藝珍,宋智孝
都是演什麼像什麼
對照林依晨
覺得也太悲劇了她的演戲功力
覺得神秘家族被她不自然的表現給毀了
這片給韓國女藝人演應該就會呈現不同的風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172.4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05930553.A.01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