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多媒體影像的運用在各種展演乃至策展現場並不陌生。在疫情來襲的時刻,對於當代表演藝術使用線上技術介面的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除了有關展演「現場」空間的檢視與思考,在虛實之間,線上作為媒介的展演意涵,如何映照出真實生活與網路世界交織的當代社會處境,也成為許多表演藝術作品關照反思的課題。讓我們透過這篇選自 典藏 ARTouch.com 作者林人中的專欄文章,一起深度思考「轉線上」的藝術。
----------
在疫情之下許多藝術展演「轉線上」的語境裡,這件疫情前的作品提醒了我們,「線上展演」的問題意識並非如何運用線上技術介面發表展演,而是反思人們在數位技術與網路文化構築的當代社會與生活處境。而所謂「線上線下整合」這道命題所想望的,或許更是:如何透過各種媒介,把網路世界與現實生活的內容、形式、語言、行動與結構接合在一起。
...
當「web」跟「cam」合體,你的身處現場變成他人的即時影像。Webcam讓網路上的各種影像從幕後/GIF檔走到幕前/RAW檔,也就是所謂由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移動到IRL(In Real Life)。它使當下實景與副本影像變得同步(cyncronalized)且同在(co-present)。以「當下」為名,它統一了時區與地區在物理時間與空間上的差異,透過無間隙的視聽傳播,「逼真」到讓使用者忘了數碼運算及機械複製的繁複流程。Webcam指派的「真實時間」(real time)協定,讓影像在觀看與接收之間變得更有魅力。影像不只會動(moving imgae),而且是「活」的(living image)。這組修辭轉化好似藝術(art)與活藝術(live art)之間的關係。原指涉藝術的藝術品(artwork)主要由物質、物件構成,而活藝術則指向非物質及表演性的藝術表現,攜帶著動態、機遇及現場性等條件。當影像活起來,人們的IRL身體住在URL螢幕裡,一舉一動都活在網路攝影機的聚光燈下時,人們表演。
(引用自:https://artouch.com/column/content-46176.html?fbclid=IwAR0ZLjZoMeA6ozRGwaoV-jkhDLqx4apIX46sjPCJUwiTjip3fJm9v-M3mkI)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楊元慶,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創作發起人 #楊元慶 《翻譯溜溜球計畫》是我溜溜球生涯的新里程碑,過去這個計畫的資訊幾乎藏在限時動態裡,所以多數人看到這篇文章時,應該是第一次知道我有這個想法,先說清楚,這類的創作不再服務社會大眾,而是捫心自問:「什麼是溜溜球?」 玩溜溜球21年了,前年耿一偉老師在馬戲平台演出後問我:「楊元慶...
林人中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專欄解鎖 #Live_Forever專欄 #webcam #林人中
「#線上展演」的問題意識並非如何運用線上技術介面發表展演,而是反思人們在 #數位技術 與 #網路文化 構築的當代社會與生活處境。當線下/實物媒介的「#cam」被接合到線上/虛擬媒介的「#web」,你的身處現場變成他人的即時影像。它使當下實景與副本影像變得同步且同在。在Webcam指派的「#真實時間」協定下,影像不只會動(moving imgae),而且是「#活」的(living image)。這組修辭轉化好似藝術與 #活藝術 之間的關係。在這個進程中,#楚門 們不再是後知後覺的被動表演者,使用者更加積極生產影像,並在影像裡過活。
林人中 在 明白歌:走唱白色記憶未竟的故人事與未來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再拒18!《明白歌》2021臺灣巡演募資計畫」於Flying V網站上的募資活動已於7月20日午夜終止,順利達標!非常感謝超過六百名朋友們的參與和對這個計畫的支持。幾個月前,當我們在募資文寫下:「我們希望藉由本次募資計畫,尋求大家的幫助,讓每一個個人的力量都能涓滴成河,把地方的故事帶回地方,讓民間的技藝回歸鄉野」時,初次嘗試線上募資的我們無法預期將在一百天的日子裡獲得這麼多主動的幫助,建立如此深刻的連結⋯⋯
在贊助捐款之外,有人向親友廣傳消息、熱心引薦我們拜會地方人士及社群;關注這段歷史的朋友提供在地的文史補充;不同領域的藝文友人,應邀參與拍攝影片分享他們眼中的《明白歌》與再拒劇團;曾經觀賞巡演的觀眾,以無比熱情透過社群媒體和私人E-mail傳遞感受並轉發貼文;在疫情衝擊整體計畫後,劇組作出募資、巡演雙重延期的抉擇,不同體制的教育工作者慷慨自拍影片推薦演出DVD的出版;學者、作家們以精彩的線上講座接力聲援;再到音樂人及演員朋友們在募資關鍵階段加入線上義演,獻聲給想望的明天⋯⋯非常非常感謝這一切過程中給予我們協助的每個人,儘管無法在此一一言謝,但在這不可思議的募資百日間,每一個行動皆為我們匯聚極大的能量,給予我們未來進入鄉鎮的勇氣。
也和大家說明,儘管募資達標,但由於巡演因疫情延至明年,部分公部門補助必須撤案,劇團得重新申請或尋求其它資源,是以,巡演資金尚有的缺口,我們將在未來的半年繼續努力,若您有親友尚未來得及趕上募資計畫,敬請寫信到劇團信箱或私訊粉專詢問贊助方式。
不論如何,五地巡演的承諾不會改變,我們將在2022年疫情和緩後,帶著大家的祝願前往鄉鎮,把故事帶回地方。透過這次民間募資,「我們」在一樣的信念下重新連結彼此,匯聚由下而上的社群能量,「行動」的種子得以向下扎根,在每一處向上生長。
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在此謹向募資過程當中曾協助公開活動及露出的團體與個人致謝,若有疏漏相當抱歉。計畫達標的下一步,行政團隊將仔細整理每位計畫贊助者的聯繫方式和方案需求,並陸續寄送捐款收據與回饋品。我們已經等不及,當明年約定的公演到來時,將您的名字列在明白歌紅榜單上,一同上路巡演去!
明年見!
特別感謝:
國家人權博物館 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台新藝術基金會、台灣香港協會 Taiwan Hong Kong Association、春山出版、半路咖啡、美濃愛鄉協進會 Meinung People's Association、鍾理和紀念館 / 鍾理和文教基金會、青銀夥房發展協會 、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鄭南榕基金會.紀念館
王榆鈞、吳哲希、吳安妤、李芝玉、李思瑩、李明哲、李冠廷、余佩真、季季、何采柔、林傳凱、林奕碩、林生祥、林人中、林其良、林昶佐、柯進德、邱涵仕、呂政冠、胡淑雯、洪廣冀、莊瑞琳、陳俊宏、陳佾均、陳人和、莫子儀、彭仁郁、張旑容、楊景翔、楊子瑄、黃春蘭、黃美甄、黃大旺、黃郁芬、黃瑋傑、黃衍仁、蔡佾玲、蔡明德、謝國玄、賴友梅、簡莉穎、鮑奕安、鄭尹真、鄭各均、鄭宜農、鄭雪花、鄭竹梅、鄭麗君、鄭春山、鍾玉鳳、鴻鴻、藍貝芝、龔卓軍、淺堤Shallow Levée
FlyingV、VERSE 張鐵志、蔡瑞伶、張雅淳、 中央社 趙靜瑜、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迎魂歸來:白色恐怖霜降七十週年、劇場狂粉的日常 podcst JimmyBlanca、 鳳君、正聲廣播電台podcst《 別叫我文青》牙牙、安安、中央廣播電台《臺灣New一下》梁紅玉、佳音電台《藝論紛紛》咖啡貓、講客電台《Good Morning Hakka》宋菁玲、教育電台《 世界夢想表演廳 》端端、漢聲電台《漢你藝起high》陳彥、愛樂電台《藝術相對論》高劭宜、林芯羽、綠色和平廣播電台《南哥人生》蔡振南、大千電台《寶島新故鄉》楊宗澧、台北電台《台北答嘴鼓》王一明
林人中 在 楊元慶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創作發起人 #楊元慶
《翻譯溜溜球計畫》是我溜溜球生涯的新里程碑,過去這個計畫的資訊幾乎藏在限時動態裡,所以多數人看到這篇文章時,應該是第一次知道我有這個想法,先說清楚,這類的創作不再服務社會大眾,而是捫心自問:「什麼是溜溜球?」
玩溜溜球21年了,前年耿一偉老師在馬戲平台演出後問我:「楊元慶你想做創作嗎?」我才意識到,我早已具備了可以朝創作邁進的資格。或許你會問我:難道學過劇場,不就早已具備資格了嗎?
說實話,當年考台藝戲劇系的時候,我有設想教授如果問我為什麼要考戲劇系,我一定回答:我想結合劇場和溜溜球。這句話帥是帥啦!但當時的我壓根不知道該怎麼做,也是這幾年出國看了很多大師的作品,才逐漸明白創作是怎麼一回事。
再加上近年來跟著街頭作品實驗室扶植不少超好看的街頭作品,更加深我想向上一層樓的衝動,就在疫情爆發之際,工作瞬間停擺,才讓我有機會能靜下心來看看這個陪伴20年的夥伴。
報名了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馬戲棚計畫,展開22週的馬戲探索之旅,過去我曾試著想定義溜溜球為某一種藝術形式,但回過頭來,手裡拿著溜溜球的我是多麽地無法取代,不如「翻譯」我最愛的事情讓大家也愛上溜溜球吧!
後來為了創作經費,參加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高雄雄厲害演出創意計畫,這是我第一次在藝文圈的評審面前,說出一連串天馬行空的想法,最終獲得了10萬元的補助,想也沒想到,就像當年在愛河看見打賞箱出現零錢一樣驚訝。
在創作前期,我必須好好了解溜溜球,才知道我有哪些素材可以使用、有哪些理論能跟其他藝術家工作,不只考察溜溜球的歷史、發展脈絡、也從林人中老師分享的物的體態、聲響、動態、性格、符號五大層面開始翻譯溜溜球。
最後你可以在影片看到,我如何定調翻譯溜溜球計畫,我不想貪心,一年只要發展5到10分鐘的篇章就夠了,今年我先解構溜溜球,下一步將藉由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馬戲等形式切入當代藝術創作,預計2025年翻譯完畢並售票演出。
希望大家喜歡翻譯溜溜球的《序章 - 拆解》,我是創作計畫發起人楊元慶,如果你想跟我合作,或是贊助我的創作計畫,歡迎與我聯繫,也期待你願意跟我分享看完序章的想法,或是分享這個影片。
特別感謝
耿一偉、王嘉明、周伶芝、林人中、Baboo、石佩玉、洪郁媜、方意如、張忘、林原上、陳武康、巴魯瑪迪霖、藍雪茹、楊硯、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 高雄雄厲害演出創意計畫、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 馬戲棚計畫、還有8歲遇見的溜溜球🪀~~~👋
FB粉專 / https://goo.gl/dRfJuQ
IG / https://goo.gl/1UtZSy
Line@ / @yoyoyang
教學 / https://hahow.in/cr/yoyoyang
演講邀請 / https://goo.gl/forms/EQPUHUmUUpNx5zIE3
林人中 在 Tung I-Fe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編舞暨演出Choreographer/Performer 董怡芬 I-Fen Tung
共同創作暨演出Performers/ Coordt Linke、王靖惇Daniel Wang、高永煜Yung-Yu Kao
現場音樂Live Music/ Coordt Linke
音樂統籌Music Composer/ 林桂如 Kuei-Ju Lin
燈光舞台設計Lighting & Stage Designer/ 黃申全 Channel Huang
製作人Producer/ 林人中 Ren-Zhong Lin
行政統籌Production Management/動見体劇團 M.O.V.E. Theatre
林人中 在 thecapelinban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Artist: 柳葉魚 The Capelin
Song: It's not my Home
Album: Home
詞/王璽、簡銘宏
As a drifter
你所相信的一切今天都成為無法實現的空談。
所期待的那些,早已被同化妥協。
到底我們還能依賴什麼?
你的言語又到底想要表達什麼呢?
我眼中的渴望就像氣泡般的蔓延而炸裂開
,你還是不願意說明白。
這是個慵懶的世代,核電、石油、蘋果電腦,
科技的進步也阻止不了傳統的鬥爭。
所謂的烏托邦只是個幻想吧,
就算你改造了我們,也不能關掉這旋律,
所以就漂流著-(當一個)漂流者。
夜朦依月 燈影曳粼
魘聲雜沓 日浸臨
粉白沉甸 春色暮遲
演員: 林人中 (River Lin)
導演: 葛昌惠 (Zin Ge)
獻給所有為台灣奮鬥的人們
--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thecapelinband
iNDIEVOX: http://www.indievox.com/thecapelinband
Soundcloud: http://soundcloud.com/thecapelinband
Blog: http://thecapelinband.blogspot.tw
林人中 在 #林人中 - Explore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林人中 ;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is with Xia Lin and. 11 others . · August 30 · +8 ; Tung I-Fen【身體聚會所】 · February 3 ; Po-Chieh Chen is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