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有制定規則、積極管理,熱門路線才有未來 》
最近登山圈子最大的新聞,莫過於新北三重山岳協會明知沒有申請到天池山莊床位與營位,卻依然招生成行,惡意鑽漏洞擠爆天池山莊的事件了。4/24日,他們率領52人浩浩蕩蕩前往天池山莊,教團員逢人問起就要撒謊說「我們是要睡檜林保線所」,最後一行人晚間七點才抵達天池山莊,要求莊主收容「迫降」,引發眾怒。
從事前有團員詢問,就不斷的避重就輕、說謊,不願正面說明就是沒有抽到位置,打算整團人到天池「偷睡」;到東窗事發上新聞後,甚至還偽造協作道歉啟事被抓包又秒刪文神隱,至今仍未見該協會有誠意的道歉,素質與心態之惡劣,不忍直視。
但這不是個案,今天只是三重山岳協會多行不義而自斃而已,類似的事情在稜線上是無窮無盡、行之有年。追根究底,就是主管單位「不願意管理登山商業團」、「少有嚴格執行的有效管理」,與「沒有足以威嚇違規者的懲處手段」三個原因所造成,可以說是登山法規不完善所造成的不積極放任。
舉個案例,過去雪霸國家公園曾經粗暴禁止「第一天住翠池與雪北山屋」,被山友嚴正抗議後才取消。為何會出現這種不合理的限制?追根究底,就是上述的「技術性迫降」實在太多,造成大量翠池與雪北山屋的名額浪費。我就曾經在天氣很好時,在雪北山屋遇過申請網站明明顯示當天客滿,但到山屋發現只有6個山友加我7人。其他人呢?「技術性迫降」三六九山莊了,好個漂亮的操作啊!
另外,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南湖地區與奇萊主北,更有「比預定出發日期多提早申請幾天」的玩法,因為這樣可以提早申請,提早佔到山屋,真正上山那天被問起時,再隨口胡謅說「有事耽擱」,就好了。
這種行為也形成了共犯結構,在許多惡質商業團以此等手段佔用山屋只為成行時,想要守規矩的團根本難以遵照一般遊戲規則申請所需日期,因為早已先被此等鑽申請漏洞的團佔滿,堅持不住的只有同流合污一途,更造成自組隊難以順利成行。
更讓人無力的是,因為經費問題,國家公園體系目前只有玉山主峰線有真正的「莊主」可以執行強而有力的管理,比如說阻擋太慢的單攻者硬撐上主峰。其他地方呢?抱歉!多半只有志工,他們只有勸導功能,有人要技術性迫降也只能摸摸鼻子幫忙喬床位、營位,沒有實質的管理權力。本文的照片,就是長年被超額申請的惡質商業團紮營紮的亂七八糟的雲稜山屋,屋外帳篷海的奇景,更遑論南湖圈谷就算有保七執法,在連假時可以紮到超過70帳的「榮景」了。我們的高山生態根本無法負荷如此沈重的遊憩壓力,更遑論早已大打折扣的遊憩品質,這些,真的是我們上山的時候,想看到的景象嗎?
我們成立國家公園,不就是為了有一個單位能妥善管理我們的山林嗎?
但諷刺的是,當下的國家公園與林務局面對這種亂象,可說是幾乎束手無策,現有的處罰手段對商業團更是不痛不癢——「少許住宿費罰金與停權一年。」
拜託,僧多粥少的熱門路線,除了不小心被騙的無辜初心者外,那種惡質商業團帶的大都是「一生去一次」的高山觀光客,被停權一輩子都沒差好嗎… 至於領隊被停權,找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協會成員當免洗領隊不就好了,有差嗎?
在法規不全、管理不力與代價輕微的現況下,難道我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簡單又美麗的入門路線,在少數無良業者與偷跑者的摧殘下,漸漸失去往昔的美好嗎?
憑什麼晚一點出生或晚一點開始爬山,就只能看到那些不守規矩的人所破壞後的殘羹剩飯?這真的是一個文明國家該有的樣子?
行政院大喊「向山致敬」已經近兩年,也該開始著手治本之道,給予山岳主管機關合用的法規與權力,妥善管理各個熱門路線了:
1. 熱門路線山屋營地與登山口專人駐點管理:
山岳環境有著資訊不流通性,因此無法監督使用者的行為,也是許多亂象之所以發生、南湖大山區域長期超限利用的根本原因。與其相信人性,再被人性嘲諷,歷史已經告訴我們「莊主駐點」才是讓熱門路線保有秩序與美麗的唯一選項。
最指標性的案例是嘉明湖,專職莊主團隊駐點管理後,從每逢連假必紮營紮到步道上全部都是帳篷一路紮到湖畔,到現在幾乎不會聽聞該區有偷跑與技術性迫降亂象,著實是所有管理單位都應該學習的案例。尤其是南湖大山線,每逢連假偷跑者幾乎快要和照規則申請的人數一樣多,太魯閣國家公園形同虛設,必須盡快與林務局協調建立登山口管制站,否則世界唯一的南湖圈谷特殊生態系危在旦夕。
三重山岳協會惡意迫降的主角天池山莊,則是今年才剛剛引進專職管理員制度,就是為了根絕「在步道上到處紮營」的亂象,但因尚在磨合期,才無法將這「沒申請的52人超大團」擋在步道口,拒絕其入山。要做到這一點,除了要有專人管理外,需要第二項的配合。
2. 有效的總量管制法源依據:
「絕對的自由,下場就是失去自由。」台灣簡單美麗又蘊含龐大商業價值的登山路線真的不多,大概就那十來條超熱門觀光路線而已:眠月線、水漾森林、松蘿湖、加羅湖、奇萊南華、玉山、雪山、嘉明湖、北大武、武陵四秀、大霸群峰、南湖大山等。如果缺乏管理,人人抱持著「這裡不用申請」的心態上山,到現場換來的就是悲劇——人山人海,連睡覺都有困難,營地仿若難民營,甚至造成嚴重的環境破壞,如南湖圈谷連假可以紮到70帳那樣扯。這真的是我們要的「自由」嗎?高山環境能承受幾年這樣的「自由」?「自由」是只要有山爬就好,其他都不重要嗎?
以玉山主峰為例,貴為全台灣最熱門、最難抽的路線,雖然長年被詬病限制自由,但只要抽到,每一個去的人都能保証享有一定品質的遊憩體驗:雖然很多但還能接受的人潮、大家都能有自己的床位、不用煩惱「搶不到地方睡」。我去玉山超過十次,景觀上大抵都長得差不多,對比因為戒茂斯線開通而湧入無限人潮,造成湖畔草地不斷沙漠化、步道加深程度倍速於過去、每隔一段時機去就會讓人感傷的嘉明湖,凸顯出了總量管制的重要性。
然而,現今只有國家公園有管制總量的權力,林務局缺乏相關法源而礙手礙腳,甚至會因為林管處的不同步而產生漏洞:三重山岳協會迫降天池事件就是一例,正因為他們謊稱要睡的「檜林保線所」是花蓮林管處的地盤,南投林管處無權過問,才會導致無法攔阻該隊伍上山的狀況。唯有從法制面改革,賦予主管機關總量管制的權力,並配合專人駐點,這些熱門路線的管理才會有未來。
否則,我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被無限量使用的入門路線,遊憩品質與美麗一年比一年糟,在這一代親手葬送「簡單的美好」甚至「南湖圈谷的特殊生態」。
3. 「商用申請帳號」的設置與抽樣電訪中籤隊員:
目前申請系統並無法分別商業團與自組團,也帶來了某種程度上的管理困境,其中最大的弊病,就是難以防止「人頭隊」的濫用。最經典的案例,莫過於玉山主峰「合法卻無良」的海量人頭隊佔位行為了。一些惡質商業團,會以手上海量的人頭資料申請隊伍一起下去抽籤,然後真正要上山的隊伍是用候補的,因為每天的候補隊伍並不是抽籤制,而是在備取隊伍取消後照順序遞補的。
這時候,只要有人頭隊中籤,靜靜的等待真正要上的隊伍在候補順序第一位時,取消申請,繳納少少的取消費用,就可以讓整團人順利住到排雲了。但如果有人手速比自己快,或者都沒有人取消呢?沒關係,在最後關頭取消人頭隊就好了,反正罰金和利潤不成比例。這卑劣的手段,早已長期造成排雲山莊床位的浪費,也是讓人疑惑總是有超過千人抽籤的排雲,為何時常到現場才發現有空床的主要原因。
當今商業登山缺乏管理,政府容許私人公司不必付出任何代價,就能利用屬於全民的公共財賺取自己的利益,甚至排擠了一般使用者的權益:長年搶山屋的神手速一般人難以競爭、包餐團隊永遠佔用營地最好的位置、海量人頭隊伍讓中籤率更低…等等。既然國家沒有要求商業團付出更多代價維護環境,那商業團就有義務接受管理單位的監督。
唯有接受適當的監督管理,保障好團的權益、嚴逞惡質團,商業體系才會健康,而不是讓唯利是圖的劣幣,驅逐有心守規矩的好團。
「商用申請帳號」就是這個脈絡下的產物,不對商業團作出額外的限制,但管理單位能確實掌握有無異常申請行為,如海量人頭隊伍、預先申請佔用等(配合招生文宣就能知道是不是謊報申請日期)。然後,再針對異常申請或偽自組隊伍重罰即可。這個制度會讓商業團之間出現相互監督的功能,因為其實登山帶隊的圈子無敵小,誰守規矩誰不守規矩上山一遇到就知道,各家領隊和莊主、門口管理員也泰半互相認識或知道,偽自組上山要不被抓包非常有難度,惡質商業團不提升品格,被時代淘汰也是剛好而已。
而「抽樣電訪中籤隊員」則是保險,因為只要參加過「一次」惡質商業團,個資被拿去成為抽籤籌碼的機率非常高,不實還有被抓包盜用個資上新聞的案例。這時主管機關可以抽查商業隊伍隊員的電話號碼,致電確認或者簡訊通知中籤,就很有機會抓出不老實填寫個資、或者以人頭抽籤的惡質商業團,再予以重罰並發布新聞稿,就能有效減少這樣鑽漏洞的行為。
4. 提高鑽漏洞的代價:
「罰責過輕」與執法困難,是當今無法遏止惡質商業團破壞遊戲規則的主要原因。執法部分,有專人駐點管理就可以大幅提升效率,太魯閣國家公園尤其應該改善,南湖大山線已危在旦夕,保七也疲於奔命。而罰則部份,國家公園法與森林法應修法,提高「迫降的代價」。
如果免費緊急救難的美意,終究不斷被有心人濫用,長期損害一般民眾的權益,那我們是否可以考慮適度提高其代價呢?除了熱門路線山屋與營地全面收費化管理外,違規者停權的同時,訂定「山屋與營地臨時入住費率」,是一個治本的方法。一般而言,一晚4000以上的代價,就能嚇退絕大多數有心鑽漏洞的人了。
以三重這團為例,團費才4700,如果迫降天池一晚每人收4000他們一定不會這麼幹,因為一出發就註定賠本的生意,沒人做。4000這數字也沒什麼特別,就是普通住宿費的十倍而已,且有餘裕爬山的人一定出得起,真正遇到急難需要迫降的人,也不太會因為這樣的費用而咬牙硬走造成危險。如果真的為了4000元的費用賭命,那我只能說,我們已經不是媽寶國家了,自己的生命自己負責,這不是什麼天文數字,真的要為這種錢賠上生命,就只能表示遺憾了。
或許有聲音會說,這樣一來只要願意出10倍錢就能保證床位,是經濟上的不公平,我只能說… 願意花這個錢技術性迫降,被停權一年、公告姓名、只能睡在山屋角落(無論是否故意,迫降通常不給床位,只是純收並留找個不影響正常使用者的地板塞),並接受眾人的異樣眼光與責難,這種人是少數中的極少數了吧…
但其實就實務面來說,其實很少遇到緊急迫降的問題,因為那些路線都是二~三天左右的行程,很短,有問題通常都會直接撤下山。至於長程縱走後半段接到大眾路線,卻無法一天撤出而需要緊急迫降,如南二與能安逆走,則可以另外考慮訂更細緻的管理規則,以長程路線的申請為依據減少迫降的負擔,畢竟長天數變動風險本來就大。至於防止惡質商業團濫用此規則佔用長程縱走名額也很簡單,前一點「商用申請帳號」就是為此而生,只要比對招生行程與價格,就能知道是否為技術性迫降。
——————
當人太多的時候,「自由」就是有代價的,最常見的就是交出部分自由,亦即當今民主社會的管理礎石——為了「防止妨礙他人自由」,憲法賦予了政府一定的權力,在「維護大多數人的權益」並且「確保環境與資源的永續利用」下,訂定合理的管理法規,讓公權力得以保護稀缺的公共財,而非任其被無限制濫用,最終消滅,讓所有人都失去了自由。
台灣的山區曾經歷過「完全自由」的年代,我們不時能從登山前輩的口中聽到那個年代的輝煌事蹟,比如舊排雲山莊一個晚上塞進300人的軼事,所有眼睛看得到的縫隙都睡滿了人。那是一個人人都不用申請、大家有山爬,卻住得像難民營的年代。隨著時代更迭,登山人口爆炸性成長,人民對於遊憩品質與山林環境日益重視,也漸漸瞭解到當一個地方有無限量人潮不間斷湧入,那麼下場就是環境不斷劣化,以及遊憩品質的完全喪失,上山逛夜市。
這時,我們就必須在那些熱門路線上,交出自己一部分的自由,讓公權力好好管理那些簡單又美麗的路線,讓機率決定誰可以享受有保障的自由,而不是任由大量人潮蜂擁進那幾個少得可憐的爆紅路線,互相用自己對山的渴望摧毀對方的夢想山行。
那「絕對自由的山」呢?把能力練好,離開那些爆紅的名字、被大量商業行銷的「秘境」之後,你就能獲得真正的自由、海闊天空。至少我在這兩年報復性登山的浪潮下,都在爬奇怪的冷門路線、很少被打擾、也從不覺得被限制。
我對熱門路線管理的想法,簡單來說就是「熱門路線專人駐點管理」、「總量管制法源依據」、「商業團納管」、「提高鑽漏洞的代價」,提供給各位朋友參考,也希望各管理單位能重視一般使用者與肯守規矩的商業團的權益,而非在推廣台灣山岳之美同時,放任登山環境如同戰場般混亂、人們在山上瘋狂搶奪有限的營地資源——那是對比臺灣山林的美好,最大的諷刺了。
「松羅湖協作費用」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松羅湖協作費用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松羅湖協作費用 在 Just Go,出發去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松羅湖協作費用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松羅湖協作費用 在 九九山莊松蘿湖霞喀羅協作。梁大霸戶外活動情報站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松羅湖協作費用 在 松蘿湖協作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松羅湖協作費用 在 松蘿湖協作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松羅湖協作費用 在 松蘿湖協作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松羅湖協作費用 在 松蘿湖協作費用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松羅湖協作費用 在 松蘿湖協作費用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松羅湖協作費用 在 2022松蘿湖協作費用,在PTT/MOBILE01/Yahoo上討論推薦的 ... 的評價
- 關於松羅湖協作費用 在 2022松蘿湖協作費用,在PTT/MOBILE01/Yahoo上討論推薦的 ... 的評價
- 關於松羅湖協作費用 在 【加羅湖ep.2】什麼地方一人竟然只要1000$就可以享有第一 ... 的評價
松羅湖協作費用 在 Just Go,出發去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就算早知道了是happy ending,這篇搜救日誌還是相當引人入勝,頗有跟著文字一起鍵盤搜救的感覺。低調的真英雄,辛苦了,佩服!
#李明翰救援事件
#能高哈崙橫斷
李明翰救援事件歷程
6月1-3日 我在嘉明湖的向陽山屋值班。連日大雨,勸退所有上山的山友。4日稍晴,走去3K+400m收訊。鴻昆在找我。轉身回去4k+200m的山屋。
6月07日 南橫路坍,遊樂區封閉至月底從便道下山返回台北。
6月08日 晚上10:45左右,正式介入搜救作業。 請阿弄(張嘉榮)幫我羅列去過哈崙工作站人手(含原住民協作)資料和聯絡方式。他們至少熟悉工作站以東的路徑和營地! 要開始建立曾去哈崙做過調查的協作和人員的聯絡方式和能力屬性!政府部門結束後,就是ob的事情了。
6月09日 成立資料庫平台:搜救事務所。收到三份資料:消防局搜救簡報,雨量監測以及明翰失聯記錄。
最新消息:在山上搜救的人有人受傷,又因為下周二又會有梅雨鋒面來襲,預計明天會有一架次上去把搜救人員撤下山。至於放晴後還會不會繼續搜救,就要看消防局後續的決定了。山友傳來黃秋豪墜落!
6月10日 請學弟妹將所需裝備理出來。特別是衛星電話。糧食就讓他們在花蓮買吧!記得輕、熱量、飽足感對原住民是有意義的。衛星電話已經跟學校租借了,已經開通。等要上山再儲值。消防隊也願意租借衛星電話給我們,費用他們會吸收,直升機部分免費。
6月11日 中午請雪羊、元植吃飯。晚上七點最新進度 1.西線搜救已經回到牡丹池,因為訊號太差,無法取得任何訊息,必須等6/12才能知道資訊。 2.西線搜救活動,6/12中午以後全部暫停,人員全數下撤。
6月12日 中午12點半,鴻崑與王指揮官電話確認進度如下: 1.西線,因路況非常不好,沒有下去勘查石洞獵寮! 2.基於上述原因,自搜路線6/12下午將會重新規劃。 3.消防隊已經請求國搜協助,空降武稜工寮,尚未回覆。 4.搜救航跡圖下午會拿到,請哲安協助整理,放置於google文件。 最後,祈求鋒面加速通過!與阿花連袂拜訪李家。我們想瞭解他們對搜救期望值;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6月13日 無事,上興大法商山社OB會(雁聲園)瀏覽。看到與學弟素昧平生的夥伴紛紛捐輸,內心頗受感動!
6月14日 明翰打電話求救。小葉1130到玉里跟魏、高會合,預計12-30~1300到壽豐。小高和魏大哥是從山上田地被緊急通知前來。魏大哥沿路抱怨來不及磨山刀。山刀不利,獵人之恥! 小葉也是被我發通緝才從池上找來。耀禾原本要跟同居女友在她生日時登記結婚。現在要再等一陣子。他連夜開車從美濃前來,凌晨五點半到壽豐,接著就上山救援。搭02:34分到壽豐05:08哪班。跟兒子、女兒答應參加畢業典禮,全部爽約。哈哈!剛搭計程車到松山車站,司機名叫林長壽。真是好兆頭!
6月15日 七個人上山。從池南進入木瓜山區。大約0840徒步起登。林務局跟警消留在登山口附近架設中繼站的。接近中午一時的位置。接二號索道頭,遇到鐵軌 ,往三號繼續前進,三號索道上方,有火車頭和客車車廂。約四時住宿鐵道工寮。三號索道發送站工寮約於海拔1815M。索道上叫作發送站 下叫作著點站 考量有:前晚搜救人員睡眠品質不佳。重裝和食物尚未減少。已上升1000米。我要讓所有人員有所保留力量。
6月16日 這是第二天。此日接近中午陡上木瓜山。在四時半於圓山前紮營。無水,晚上蒐集雨水。
6月17日 越圓山 在平頂山頭轉北下新木瓜(11時)午餐。下午陡下200-300米到溪底營地。同樣約四時許。
6月18日 同樣約8點出發,陡上(號稱早上賺好幾百高度,到了下午又還給它)。中午過後上到大檜山下哈崙的稜線。12:45,搜救隊人員打無線電下來,人員均安,要從哈崙工作站的稜線切過去搜救熱區了。2361峰轉西北稜線抵達鐵道溪谷。約四時許。
6月19日 魏大哥早上說他扭到腳,腫脹疼痛。給予消炎藥和止痛藥。他把雨鞋割除部分,才能穿上。08:00出發,將魏大哥背包拆分成四人份-。減輕他的壓力。鐵道附近都是人造林,但仍然是很陡峭。接上2457峰北側。聽見直昇機盤旋空中偵察。有時從身邊飛過。但不知道駕駛員有無看見我們。想幫魏大哥叫直昇機吊掛。他卻說:我下去做什麼?人又還沒找到?
讓耀禾和小高先搜偏東北的A稜。我 小葉和魏大哥搜北向的B稜。越過2418後稜線寬平,植被茂密,不久魏大哥發現淺淡腳印。往前呼喊,有回應。一時興奮起來。打開無線電通聯,才發現先行二人切錯稜,走到我們這邊。
只好讓二人儘速下鐵道,往A稜方向回搜。二人走了約一公里的廢棄鐵道,還穿過一個隧道。在稜尾仍一無所獲。走回會合紮營。
研判地圖,紮營地正好在四號索道下方工寮。
6月20日 魏大哥病況仍無好轉。我決定讓他留守。四人沿鐵道往前搜索至2309峰南北向的C稜。走約400米,小高發現有人試圖生火未果!-燃燒不完全的包裝紙和四號廢電池。旁邊有長期以來躺臥的形狀!嫩草微黃枯萎。
決定往主要稜線旁大溪溝,尋找更多跡證。果然發現2小堆人為疊石。泥巴地面有被雨水沖刷的模糊鞋印。大石頭上青苔完全磨掉,彷彿有人坐在上面想了很久的事情!
大溪溝,讓耀禾下切,看能否發現大背包。小高和小葉往上方找墜落痕跡。我仍在鐵道上搜索,尋獲藍色一人用小牙線盒。喚回三人,決定從火堆處往上搜索。發現上方寬稜為南北向,但地圖上並非明顯。讓其他三人呈扇形搜索,邊走邊呼喚名字。往上約200米落差處得到回應,隨即發現明翰。位置為2309峰東側南北向寬緩短稜,開始轉陡的高度,下方密密麻麻等高線應該是他跌落的大溪溝。
讓耀禾、小高、小葉到上方約30米處闢吊掛場,並通知消防單位。給予明翰兩瓶黑糖水(早上煮好並放在保溫瓶),煮泡麵,給予蘋果,糖果,餅乾,其他零食。聽他說了一些話。然後到上面岩石坡看吊掛作業場。
小葉試圖背負明翰,但身高不對等,加上重傷;稍微移動,即慘叫喊痛。決定耀禾和小葉做簡易擔架。小高負責狼煙和擴大吊掛場。我帶刀去開闢之字形搬運路線。傷患意外地輕,應該少了10公斤以上的體重。輕鬆將其移置上來。由於雲層介於地面和我們之間,直升機似乎有點晚才能起飛。約九時許發現,吊掛作業完成約下午二時許。
6月21日 黑鷹直升機載搜救小隊下山。魏大哥送慈濟醫院,至今仍未康復。
我只有一些基本信念啦!人命無價。自己的學弟自己救。如此而已。我把明翰救下來,都沒去看他。有跟他父親和二舅解釋。希望他未來能在登山界發揮專長。幫助他人。幕後英雄是協助我上山的朋友。他有蠻多自己人生的功課要處理。
搜救人員有很多外界不知道的犧牲奉獻
葉兆擁(小葉,東海山社ob)
高瑩山(小高,花蓮卓溪布農獵人)
魏友仁(魏大哥,花蓮卓溪布農老獵人)
黃耀禾(耀禾,文藻山社指導老師)
伍元和(五元,曾擔任興大法商山社和國北師山社指導老師)
隊伍內4-6人(含原住民嚮導,中級山經驗豐富,體能優異,去過該地區,擅長溯溪架繩)。這些人是我熟悉和信任的人選。全部。我在山上不想跟陌生人合作。會按我指揮行動的團體。小型,快速,默契十足。報導說速度奇快。其實沒有,按部就班而已。魏大哥是資深獵人請來幫忙追蹤的,相當銳利的獵人眼光。很淺的足痕都能告訴我。
松羅湖協作費用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淡淡地說~~深深的敬佩 !
李明翰救援事件歷程
6月1-3日 我在嘉明湖的向陽山屋值班。連日大雨,勸退所有上山的山友。4日稍晴,走去3K+400m收訊。鴻昆在找我。轉身回去4k+200m的山屋。
6月07日 南橫路坍,遊樂區封閉至月底從便道下山返回台北。
6月08日 晚上10:45左右,正式介入搜救作業。 請阿弄(張嘉榮)幫我羅列去過哈崙工作站人手(含原住民協作)資料和聯絡方式。他們至少熟悉工作站以東的路徑和營地! 要開始建立曾去哈崙做過調查的協作和人員的聯絡方式和能力屬性!政府部門結束後,就是ob的事情了。
6月09日 成立資料庫平台:搜救事務所。收到三份資料:消防局搜救簡報,雨量監測以及明翰失聯記錄。
最新消息:在山上搜救的人有人受傷,又因為下周二又會有梅雨鋒面來襲,預計明天會有一架次上去把搜救人員撤下山。至於放晴後還會不會繼續搜救,就要看消防局後續的決定了。山友傳來黃秋豪墜落!
6月10日 請學弟妹將所需裝備理出來。特別是衛星電話。糧食就讓他們在花蓮買吧!記得輕、熱量、飽足感對原住民是有意義的。衛星電話已經跟學校租借了,已經開通。等要上山再儲值。消防隊也願意租借衛星電話給我們,費用他們會吸收,直升機部分免費。
6月11日 中午請雪羊、元植吃飯。晚上七點最新進度 1.西線搜救已經回到牡丹池,因為訊號太差,無法取得任何訊息,必須等6/12才能知道資訊。 2.西線搜救活動,6/12中午以後全部暫停,人員全數下撤。
6月12日 中午12點半,鴻崑與王指揮官電話確認進度如下: 1.西線,因路況非常不好,沒有下去勘查石洞獵寮! 2.基於上述原因,自搜路線6/12下午將會重新規劃。 3.消防隊已經請求國搜協助,空降武稜工寮,尚未回覆。 4.搜救航跡圖下午會拿到,請哲安協助整理,放置於google文件。 最後,祈求鋒面加速通過!與阿花連袂拜訪李家。我們想瞭解他們對搜救期望值;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6月13日 無事,上興大法商山社OB會(雁聲園)瀏覽。看到與學弟素昧平生的夥伴紛紛捐輸,內心頗受感動!
6月14日 明翰打電話求救。小葉1130到玉里跟魏、高會合,預計12-30~1300到壽豐。小高和魏大哥是從山上田地被緊急通知前來。魏大哥沿路抱怨來不及磨山刀。山刀不利,獵人之恥! 小葉也是被我發通緝才從池上找來。耀禾原本要跟同居女友在她生日時登記結婚。現在要再等一陣子。他連夜開車從美濃前來,凌晨五點半到壽豐,接著就上山救援。搭02:34分到壽豐05:08哪班。跟兒子、女兒答應參加畢業典禮,全部爽約。哈哈!剛搭計程車到松山車站,司機名叫林長壽。真是好兆頭!
6月15日 七個人上山。從池南進入木瓜山區。大約0840徒步起登。林務局跟警消留在登山口附近架設中繼站的。接近中午一時的位置。接二號索道頭,遇到鐵軌 ,往三號繼續前進,三號索道上方,有火車頭和客車車廂。約四時住宿鐵道工寮。三號索道發送站工寮約於海拔1815M。索道上叫作發送站 下叫作著點站 考量有:前晚搜救人員睡眠品質不佳。重裝和食物尚未減少。已上升1000米。我要讓所有人員有所保留力量。
6月16日 這是第二天。此日接近中午陡上木瓜山。在四時半於圓山前紮營。無水,晚上蒐集雨水。
6月17日 越圓山 在平頂山頭轉北下新木瓜(11時)午餐。下午陡下200-300米到溪底營地。同樣約四時許。
6月18日 同樣約8點出發,陡上(號稱早上賺好幾百高度,到了下午又還給它)。中午過後上到大檜山下哈崙的稜線。12:45,搜救隊人員打無線電下來,人員均安,要從哈崙工作站的稜線切過去搜救熱區了。2361峰轉西北稜線抵達鐵道溪谷。約四時許。
6月19日 魏大哥早上說他扭到腳,腫脹疼痛。給予消炎藥和止痛藥。他把雨鞋割除部分,才能穿上。08:00出發,將魏大哥背包拆分成四人份-。減輕他的壓力。鐵道附近都是人造林,但仍然是很陡峭。接上2457峰北側。聽見直昇機盤旋空中偵察。有時從身邊飛過。但不知道駕駛員有無看見我們。想幫魏大哥叫直昇機吊掛。他卻說:我下去做什麼?人又還沒找到?
讓耀禾和小高先搜偏東北的A稜。我 小葉和魏大哥搜北向的B稜。越過2418後稜線寬平,植被茂密,不久魏大哥發現淺淡腳印。往前呼喊,有回應。一時興奮起來。打開無線電通聯,才發現先行二人切錯稜,走到我們這邊。
只好讓二人儘速下鐵道,往A稜方向回搜。二人走了約一公里的廢棄鐵道,還穿過一個隧道。在稜尾仍一無所獲。走回會合紮營。
研判地圖,紮營地正好在四號索道下方工寮。
6月20日 魏大哥病況仍無好轉。我決定讓他留守。四人沿鐵道往前搜索至2309峰南北向的C稜。走約400米,小高發現有人試圖生火未果!-燃燒不完全的包裝紙和四號廢電池。旁邊有長期以來躺臥的形狀!嫩草微黃枯萎。
決定往主要稜線旁大溪溝,尋找更多跡證。果然發現2小堆人為疊石。泥巴地面有被雨水沖刷的模糊鞋印。大石頭上青苔完全磨掉,彷彿有人坐在上面想了很久的事情!
大溪溝,讓耀禾下切,看能否發現大背包。小高和小葉往上方找墜落痕跡。我仍在鐵道上搜索,尋獲藍色一人用小牙線盒。喚回三人,決定從火堆處往上搜索。發現上方寬稜為南北向,但地圖上並非明顯。讓其他三人呈扇形搜索,邊走邊呼喚名字。往上約200米落差處得到回應,隨即發現明翰。位置為2309峰東側南北向寬緩短稜,開始轉陡的高度,下方密密麻麻等高線應該是他跌落的大溪溝。
讓耀禾、小高、小葉到上方約30米處闢吊掛場,並通知消防單位。給予明翰兩瓶黑糖水(早上煮好並放在保溫瓶),煮泡麵,給予蘋果,糖果,餅乾,其他零食。聽他說了一些話。然後到上面岩石坡看吊掛作業場。
小葉試圖背負明翰,但身高不對等,加上重傷;稍微移動,即慘叫喊痛。決定耀禾和小葉做簡易擔架。小高負責狼煙和擴大吊掛場。我帶刀去開闢之字形搬運路線。傷患意外地輕,應該少了10公斤以上的體重。輕鬆將其移置上來。由於雲層介於地面和我們之間,直升機似乎有點晚才能起飛。約九時許發現,吊掛作業完成約下午二時許。
6月21日 黑鷹直升機載搜救小隊下山。魏大哥送慈濟醫院,至今仍未康復。
我只有一些基本信念啦!人命無價。自己的學弟自己救。如此而已。我把明翰救下來,都沒去看他。有跟他父親和二舅解釋。希望他未來能在登山界發揮專長。幫助他人。幕後英雄是協助我上山的朋友。他有蠻多自己人生的功課要處理。
搜救人員有很多外界不知道的犧牲奉獻
葉兆擁(小葉,東海山社ob)
高瑩山(小高,花蓮卓溪布農獵人)
魏友仁(魏大哥,花蓮卓溪布農老獵人)
黃耀禾(耀禾,文藻山社指導老師)
伍元和(五元,曾擔任興大法商山社和國北師山社指導老師)
隊伍內4-6人(含原住民嚮導,中級山經驗豐富,體能優異,去過該地區,擅長溯溪架繩)。這些人是我熟悉和信任的人選。全部。我在山上不想跟陌生人合作。會按我指揮行動的團體。小型,快速,默契十足。報導說速度奇快。其實沒有,按部就班而已。魏大哥是資深獵人請來幫忙追蹤的,相當銳利的獵人眼光。很淺的足痕都能告訴我。
松羅湖協作費用 在 松蘿湖協作費用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松羅湖協作費用 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嘉明湖協作費用、松蘿湖協作費用、加羅湖協作推薦就來外送快遞貨運資訊懶人包,有最完整松羅湖協作費用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松羅湖協作費用 在 松蘿湖協作費用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松羅湖協作費用 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嘉明湖協作費用、松蘿湖協作費用、加羅湖協作推薦就來外送快遞貨運資訊懶人包,有最完整松羅湖協作費用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松羅湖協作費用 在 九九山莊松蘿湖霞喀羅協作。梁大霸戶外活動情報站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九九山莊松蘿湖 霞喀羅協作。梁大霸戶外活 動情報站. . Public group. . 5.4K members. Join group. About this group. 「梁大霸戶外活動情報站」歡迎各路朋友前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