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青春」展覽音樂專輯
帶著忐忑緊張的心情,這張與北師美術館共同發行的專輯終於今天上架!感謝許多喜歡「#不朽的青春」展覽的朋友們推波助瀾,讓這個作品能這樣意外誕生,沒有了語音朗讀,也許它們聽起來是一個截然不同又有點熟悉的面貌。如果可以在聆聽時回憶起當時觀展看著作品的心情,我想也是另一種美好存放記憶的方式。如果沒有看過展覽的朋友也沒有關係,可以放鬆地當作日常陪伴,無論是早晨起來,閱讀、寫作、打掃,或是睡前音樂等等。
歡迎朋友們以各種自己喜歡的方式聆聽!
另外也要特別感謝封面設計林秦華,為這張專輯特別設計了這個由黃土水《少女》的背影,向外看到西鄉孤月的《台灣風景》,再往外看到自然景象裡呂鐵州的《鹿圖》,溫潤的色調呼應著本次展覽藝術家所處的年代。背對著的少女也呼應著從不同角度與「不朽的青春」遙望。
寫下這些文字的此刻,心情是複雜的,我們正面臨人類生存另一個無聲的戰爭,這張帶著紀錄性質的展覽音樂專輯,創作到完成的時間正是我們面對著疫情的日子,希望這些音樂也能成為近日需要長期待在家抗疫的日常陪伴。祝福我們能平安渡過這個艱難時刻。
點擊聆聽👉 https://linktr.ee/YujunWang
【曲目清單】
01. 光的午後 | 致敬 黃土水《少女》
02. 隱現 | 致敬 鹽月桃甫《萌芽》
03. 岸潮 | 致敬 石川欽一郎《河畔》
04. 親 | 致敬 陳進《三地門社之女》
05. 來時 | 致敬 顏水龍《港風影》、《明妮莉小姐》
06. 錯落有致 | 致敬 劉啟祥《有樹幹的景物》
07. 時間捺印 | 致敬 林之助 《好日》
08. 容顏 | 致敬 李石樵《四弟像》
09. 生命 | 致敬 李澤藩《病房》
10. 大地節拍 | 致敬 鮫島台器《山之男》
11. 黑暗啟示 | 致敬 洪瑞麟《礦工》
12. 流轉 | 致敬 藍蔭鼎《永樂市場》
13. 凝視 feat. 鍾玉鳳 | 致敬 陳澄波《東臺灣臨海道路》
14. 融化於藍天之下 feat. 鍾玉鳳 | 致敬 立石鐵臣《風景》
15. 裊裊 | 致敬 鄭世璠《山村》
16. 漫遊者 | 致敬 廖繼春《野柳》
17. 只為了再度 feat. 鍾玉鳳 | 致敬 陳清汾《淡水河邊》
18. 黑的流動 | 致敬 呂基正《雲湧高峰》
19. 曙色 | 致敬 陳植棋《桌上靜物》
20. 水杯中的光 | 致敬 李梅樹《靜物》
21. 常在 | 致敬 何德來《豆腐》
22. 混沌的那些 | 致敬 張萬傳《魚、酒、水果、茶》
23. 小鹿 feat. 鍾玉鳳 | 致敬 呂鐵州《鹿圖》
24. 一隅 feat. 鍾玉鳳 | 致敬 郭雪湖《萊園春色》
25. 麻雀與古井 feat. 鍾玉鳳 | 致敬 林玉山《庭茂》
26. 滿園 feat. 鍾玉鳳 | 致敬 鄉原古統《春之庭》、《夏之庭》
27. 遠處 | 致敬 那須雅城《新高山之圖》
28. 內化世界 | 致敬 西鄉孤月《台灣風景》
29. 左走,右轉,滑步 | 致敬 小澤秋成《台北風景》、《高雄風景》
30. 遞嬗 | 致敬 藤島武二《台灣風景》
31. 回忘 feat. 鍾玉鳳 | 致敬 山崎省三《戎克船之朝》
32. 青春不朽 | 紀錄片《青春不朽》主題曲
MoNTUE北師美術館
鍾玉鳳 Chung Yufeng
#北師美術館
#不朽的青春音樂專輯
#鍾玉鳳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07的網紅典藏ARTouc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匯聚了包括黃土水、陳植棋、陳澄波等74件前輩藝術家的作品,展現了藝術家青春炙熱追求藝術「不朽」的年代。除了展覽本身經典、精緻完整的企劃 #北師美術館 更邀請音樂人 #王榆鈞 為展覽錄製專屬的語音與音樂導覽,王榆鈞投入每個和作品對話的發想與時刻,共為展覽總共譜曲與錄製3...
「東臺灣臨海道路」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東臺灣臨海道路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東臺灣臨海道路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東臺灣臨海道路 在 Shopping Desig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東臺灣臨海道路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東臺灣臨海道路 在 彎道小魔女 Elen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東臺灣臨海道路 在 #東台灣臨海道路 - Explor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東臺灣臨海道路 在 1930年代東臺灣臨海道路(今蘇花公路前身)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東臺灣臨海道路 在 蘇花臨海道路[上集] 崇德隧道至和中(花蓮段) 最美海岸公路(建議 ... 的評價
東臺灣臨海道路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高美館 REOPEN 美學走入城市 】
文:李雨蓁 Lí Ú-chin、圖:立足城市 City Story
今天晚上, #高美館 重新開幕了,館內外大幅的白色調,讓空間更加明亮,Go Go Machine Orchestra 跑跑機器人 的音樂和正門的投影,揭開美術館的序幕。一旁的居民,若無其事的做著平日的運動,這是市民的美術館。在內惟埤走著,看著森林與湖泊中倒映出的城市光影,令我想起了這些年,幾件美學案例對高雄的啟發。
#一座美術館可以翻轉城市
近幾年,不只是台灣,世界各國城市間紛紛爭相興建藝術相關場館,很多城市的模範指標都是畢爾包的古根漢美術館。
1991年,在當地市政府與議會齊心邀請下,古根漢到畢爾包設館,並由法蘭克.蓋瑞操刀在內維翁河充滿廢棄工廠與造船廠的碼頭區,興建弧面流線的美術館,開幕頭3年,遊客為地方政府帶來超過1億歐元的稅收;開幕頭4年,全市觀光客暴漲700%,更創造超過5000個工作機會,效益遠遠超過興建成本。
2018年,歐洲都會化獎(Urbanism Awards)頒發年度歐洲風雲城市,從社會、經濟、環境、良好的政府治理與商業成功等元素評選,畢爾包脫穎而出。
然而,畢爾包的成功並不只靠古根漢。水岸區域的活化、地鐵與輕軌串連的大眾運輸升級,文化投資帶動工業經濟的轉型,都是畢爾包從年輕人外流的城市,轉變為償還負債,人均收入高於全歐30%城市的原因。
與其說一座美術館能翻轉城市,重要的更是不分黨派,官民齊心合作,改變城市的決心。
#台灣在地創作也能爆發龐大能量
去年底到年初,藝術圈最夯的展覽,就是MoNTUE北師美術館的「#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這檔展覽將過去許多只能從美術史冊、書籍圖錄裡看到的經典名畫,甚至有些僅存於文獻史料口耳相傳的佚失作品、遺作手稿,包含石川欽一郎的《河畔》、陳澄波的《東臺灣臨海道路》、陳進的《三地門社之女》及《少女》大理石雕像紛紛從散落各地的私人藏家、公立博物館和國外美術館借出,讓一般民眾得以親眼目睹近百年前台灣畫家的原畫真跡。
在沒有政府資源、大幅宣傳下,居然靠著網路好評口耳相傳,到了展覽最後一週天天爆量排隊,甚至延長展覽時間到夜間。如此成功的策展,也證明了民眾對台灣本土美術史「遺失歷史」的高度興趣。透過策展,銜接本土過去與未來創作能量,並在國際上取得定位,這正是新世代美術館建築潮以外,另一項更重要的事。
#將美學引入城市品牌與在地產業
奧地利第三大城林茲(Linz),人口約 20 萬人出頭,二戰前林茲就成為奧地利的工業中心,但70年代面臨重工業衰退,城市品牌競爭不如維也納與薩爾斯堡等困境。於是林茲做出了認同上的轉型,和藍領生活結合,引進在地精神,並且強調「未來」而非過去,將當地文化的重點放在了「當代藝術」與「電子藝術」。
1979 年林茲開辦 #電子藝術節,和「聲音之雲(Klangwolke)」戶外聲光音樂會,結合多瑙河水岸風光,夜間開唱時,聲光煙火齊射,色彩斑斕,完全顛覆了城市過去的意象。在林茲制定的文化發展計劃中,科技和新媒體佔了關鍵角色,1995 年更設立了公私合營的電子藝術中心(Ars Electronica Center GmbH),提供互動科技,互動裝置和藝術結合的教育學習環境,並下轄「未來實驗室」,和林茲大學「媒體藝術與科技中心」結合,推動技術與創意並進。
而林茲在地其他文化建設,如倫托斯美術館(Lentos Museum),Ok 當代藝術中心等,也均和電子藝術相關活動密切合作。同時這些在造型上下了一番工夫地新建館舍,也成為多瑙水岸重要的光影風景。發展以來,電子藝術活動和周邊高等教育合作,培育了充沛的資訊媒體人才,使得林茲的文化產業能蓬勃發展,特別是資通媒體和研發教育諮詢業營業額顯著增加,成為鋼鐵與石化以外的另一重要產業。
總計在 2005-2010 年間,文化軟硬體建設和觀光創造了6000 個左右的就業機會。林茲在電子藝術上的投入,和官民通力合作的結果,也讓林茲獲選 2009 年歐洲文化之都,在當年帶來 10 倍的觀光人數成長,活動過後,林茲站穩以「數位媒體為介面的文化之都」形象,進一步於 2014 年加入 UNESCO 創意城市網絡,獲選為「媒體藝術城市(CIty of Media Arts)」。近期的新目標更要利用舊菸草工廠活化,打造林茲成為奧地利主要的創業產業創業中心。
#高雄再造靠藝術?
從畢爾包、林茲這些國外城市的成功案例,我們都能看到,從藝術帶動城市復興,並非不可能;而從近年台灣藝術與設計策展品質提升,我們也看到了在地需求與供給端的龐大潛力。
然而,這些城市並非只有館舍或藝文活動,還包含整體城區的改造規劃、交通動線重整、教育資源投入、結合文化的產業佈局等多種策略,並且在取得市民高度共識下,打造出城市新形象。
未來,高美館透過輕軌可以連接當代美術館、駁二、流行音樂中心等文化設施、一直到高軟、5G/AIOT園區等產業地帶,高雄如何用藝術做為能量,創造城市新動力,就是這波城市轉型的一大挑戰了!
東臺灣臨海道路 在 Shopping Desig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倒數2天 在畫作裡,遇見近百年前的台灣!《不朽的青春》展出陳澄波、黃土水等 47 位藝術家作品,其中,陳澄波的《#東臺灣臨海道路》更是睽違 90 年後首度返台展出!
MoNTUE北師美術館
#不朽的青春 #台灣美術再發現
-
更多設計生活情報
追蹤 IG → https://goo.gl/GwwA1U
加入 Line@ → https://goo.gl/cwpwqM
東臺灣臨海道路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匯聚了包括黃土水、陳植棋、陳澄波等74件前輩藝術家的作品,展現了藝術家青春炙熱追求藝術「不朽」的年代。除了展覽本身經典、精緻完整的企劃 #北師美術館 更邀請音樂人 #王榆鈞 為展覽錄製專屬的語音與音樂導覽,王榆鈞投入每個和作品對話的發想與時刻,共為展覽總共譜曲與錄製31個語音導覽。
在過程中她試圖以音樂表現 #前輩藝術家 的思想與感知,以音樂與語音腳本為觀賞者創造一個與作品獨處、對望的寧靜時空氛圍。例如面對 #黃土水 的《#少女》胸像,是展覽走進的第一件最顯目的作品,她思考當觀眾站在陽光與玻璃窗前,應該以何種音樂開啟對於這趟「不朽的青春」的啟程。另外包括 #藍蔭鼎 的《#永樂市場》以電影感的方式詮釋人流的動態與市集的生活感。而在 #呂鐵州 的《#鹿圖》中,音樂則模擬鹿群在林中的穿梭跳躍的靈動感,以及 #陳澄波 的《#東台灣臨海道路》有海浪聲和 #鍾玉鳳 彈奏的琵琶聲,音樂性上可以辨識的傳統質地與其創新的意涵。和 #陳進《#山中人物》、《#山地門社之女》以音樂模擬女性藝術家在面對作品質地、筆法的思考。
王榆鈞在與藝術品對話的過程,重新思考藝術不朽的意義,也透過音樂配樂的編寫和閱讀前輩藝術家的史料中,感受到每個深刻面對自我創作的當下。
出品 Presented by|典藏ARTouch
企劃 Director|張玉音 Chang Yu-Yin、李孟學Li Meng-Hsueh
翻譯 Translator|童詠瑋 Tung Yung-Wei
音樂Music|王榆鈞 Wang Yu-Jun、鐘玉鳳 Chung Yu-Feng
攝影 Photographer|王士源 Wang Shih-Yuan、蘇家弘 Su Chia-Hung
製片 Producer|陳昕妤 Chen Hsin-Yu
剪輯 Editor|王士源 Wang Shih-Yuan
剪輯助理 Assistant Editor|蔡念栩 Tsai Nien-Hsu、劉禮瑜 Liu Li-Yu、陳美如 Chen Mei-Ju
調光 Colorist|王士源 Wang Shih-Yuan
混音 Re-Recording Mixer|鄭曉駿 Cheng Hsiao-Chun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MoNTUE、王榆鈞 Wang Yu-Jun
📌相關閱讀|
📍《典藏ARTouch》「不朽的青春」相關書寫|
👉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臺灣現代藝術的重探與再譯 http://bit.ly/3nFFdAC
👉江文瑜的陳進書寫:《山地門社之女》背後的女性系譜與陰性書寫 http://bit.ly/3i4UmKE
👉「地方」的現代性,林之助的風格變奏 http://bit.ly/3sjU5bg
👉以影像作為歷史書寫,「藝術很有事」:想像一檔藝文節目更優質的格局 https://bit.ly/3oDrtI3
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
展期|2020.10.17-2021.01.17
地點|MoNTUE北師美術館
---
📌V-Touch介紹
隨著媒介轉向帶來閱聽習慣的改變,《#典藏》延續「#ARTouch」的「Touch」精神,在未來定期出品的「V-Touch」中,將原先雜誌翻頁或瀏覽網站所留下的指紋,轉換為播放鍵,便是希望數位時代下的讀者,在「點擊」播放後,將此一觸覺,經由媒體的引介,穿透至影像中對「#展覽」、「#人物」、「#談話」、「#藝術史」等「觸摸」。而「V-Touch展覽」作為一個通道,邀請各位在螢光幕前直擊展覽現場與幕後之後,走進展場,或再深掘相關議題。
🔔訂閱典藏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鎖定每個月的V-Touch 優質藝術影音單元:https://bit.ly/30C4un3
東臺灣臨海道路 在 彎道小魔女 Elen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蘇花公路是位於臺灣東海岸的幹線公路,為省道台9線、台9丁線的一段,在日治時倡議修築原先清代之北路為「臨海道路」,1932年5月通車,二次世界大戰後改名蘇花公路,之後並持續新建隧道及拓寬為柏油路面,1990年10月25日改為雙向通車。北起宜蘭縣蘇澳鎮白米橋,南迄花蓮縣花蓮市中山中正路口花蓮郵局前,全長388公里(現今里程縮短至102.4公里),大致依海岸線修築,間或蜿蜒進入平坦河口三角洲腹地。沿路可看太平洋海景與峭壁山色,為世界著名的景觀公路。
山路點評: 路況不是很優XD
但如果路況好 會是一條很值得完的山路
滿分5分
山路綜合難度指數4
彎道速度3
高速速度4
駕駛樂趣4
國家固定追焦數0支,可能有移動式照相
山路駕駛還是請大家注意安全
當個好駕駛 盲彎不超車,殺灣不外拋,走山不吃線
如果喜歡 Elena x 實況四輪 的內容
記得要訂閱我們的頻道哦
也歡迎在底下留言給我任何建議
記得要訂閱+小鈴鐺我們的頻道 才可以即時發摟我們的最新影片哦
也歡迎在底下留言給我任何建議
追蹤我的IG專頁:https://ppt.cc/fNVESx
彎道小魔女官方粉絲專頁:https://ppt.cc/flbIJx
實況四輪官方交流同好會:https://ppt.cc/fNDGjx
更多影片:
【Elena的喜美改裝日記 】:https://ppt.cc/fz8JUx
【Elena94要試車 】:https://ppt.cc/fEBSzx
【Elena出遊去】:https://ppt.cc/fQZhlx
【Elena鍵盤說車】:https://ppt.cc/f7Uk5x
【Elena VLOG】:https://ppt.cc/f7Az2x
【Elena教你開】:https://ppt.cc/fU9t0x
【Elena實況山路】:https://ppt.cc/fnUstx
【開不起, 就買玩具】:https://ppt.cc/f76iLx
【Elena的3C電子日常】:https://ppt.cc/f3Wjnx
【開車就要聽】:https://ppt.cc/fQEYVx
東臺灣臨海道路 在 1930年代東臺灣臨海道路(今蘇花公路前身) - Pinteres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Apr 16, 2018 - This Pin was discovered by 문정한. Discover (and save!) your own Pins on Pinterest. ... <看更多>
東臺灣臨海道路 在 蘇花臨海道路[上集] 崇德隧道至和中(花蓮段) 最美海岸公路(建議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申請空拍編號:P2022******07一樣的空拍日常~~一樣的試飛試拍這次來空拍探究和紀錄-蘇花公路,位於 臺灣 東海岸的幹線公路,1932年通車,距今已90年, ... ... <看更多>
東臺灣臨海道路 在 #東台灣臨海道路 - Explore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睽違90年,#陳澄波 的《#東台灣臨海道路》要回到台灣展覽了!這件描繪東海岸清水斷崖和時為臨海道路的蘇花公路,是對台灣原住民特別關注的總督上山滿之進,在離台前委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