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的身體印滿時光◎張雅芳
最先萎軟入土的,是我胸前兩朵
安靜耽美的花
之後有細蛇,攀上我的頸
前半生的纏綿忽然醒轉
誰吻過我糾結過 誰
已非秘密
從前藏過愛的,眼角
終於也養出兩尾畫面清晰的魚
檸檬色的月光不再影響我
曾經洶湧的潮水
詩一般告別
鵲鳥噗噗展翅
夢境裡啣走我僅存的青色長髮
裸露的足 緊密的年輪
總有人善良地為我驚恐
最後,我將老成一座雨林
偶有驟雨,恆常無風
蟲虺鳥獸都來了
闊葉粗籐,他們恣意攀爬張望
我的身體印滿時光
當你側耳,聽見我的意志
依然是完整的生態系兀自運行生長
有水、空氣、剛剛好的陽光
--
◎作者簡介:
張雅芳,東海中文系、中文所畢業。曾想變成一個主播、一個作家、或者一個教授,最後只變成一個高中教師,一個負責但保有任性空間的女生,一個注視者,以及一個得了文學獎便會高興很多天的普通人。
(取自葉紅文學獎作者簡歷)
--
◎小編守志賞析:
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衰老」無疑是可堪想像的未來中,最為令人恐懼的一種。許多時候,老象徵的是一切都變得遲緩,而病痛悄然纏身。少有人以悠然安穩的角度關照死亡,然而〈當我的身體印滿時光〉卻提供了一種溫柔的視野。
詩人的筆觸始終優雅且柔和,並且透過譬喻,將形而下的老化過程,與形而上的思索與記憶融合。隨著詩作的脈絡,讀者彷彿走入一處逐漸靜定的風景,體驗一場詩意的老去。第一段除了描寫身體可見的萎靡外,「之後有細蛇,攀上我的頸/前半生的纏綿忽然醒轉」當疼痛常駐於身,過往的情感也在這時湧上,而曾經的秘密,在時光風乾下,也就不再秘密了。
第二段「檸檬色的月光不再影響我/曾經洶湧的潮水/詩一般告別」是筆者格外喜歡的部分,老後不僅各處變得衰弱,也使得身體不再受時間而擾亂,反而比過往更加平靜了。「裸露的足 緊密的年輪/總有人善良地為我驚恐」則令人感受到一種從容的況味。
末段,詩人將前段的諸多意象,收束為「一座雨林」,以此前不曾有過的柔軟,容納了所有的病痛與荒蕪。而即使老去以後,旁人總以為只剩下靜默的能力,然而其中「依然是完整的生態系兀自運行生長/有水、空氣、剛剛好的陽光」一切都仍然運轉著,只是趨緩了、沉穩了,逐漸安靜。
--
美編:幸秀
圖片來源:pexels / Orest Sv
--
|#關於文學獎的不重要冷知識|
台灣其實曾經有「即席創作」的文學獎?金車文藝中心曾舉辦過「高中生限定的現代詩即席創作」比賽!
——小編P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3/blog-post_18.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文學獎 #葉紅 #女性詩 #女性主義 #當我的身體印滿時光 #張雅芳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台灣最古老的新聞通訊社,跨越六百萬年的史料首度面市! 早在六百萬前年台灣島初形成之際,一個神祕的「台灣史新聞通訊社」就已然存在。他們的宗旨是:「任何不可能的現場,我們都在那裡!」因此台灣所有重要的歷史...
「東海中文系」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東海中文系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東海中文系 在 玩命塔羅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東海中文系 在 游智維的說書傳道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東海中文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東海中文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東海中文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東海中文系 在 [問題] 中山與東海的中文系抉擇- 看板SENIORHIGH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東海中文系 在 東海大學中文系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東海中文系 在 東海大學中文系出路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 ... 的評價
- 關於東海中文系 在 東海大學中文系出路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 ... 的評價
- 關於東海中文系 在 中文系特選上了,想請教有什麼是入學前可以準備的? - 東海 ... 的評價
東海中文系 在 玩命塔羅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那個東海中文系的朋友
最近表現得不錯👍謝嘍~
加油-!!
想要在逢甲麥當勞
看到我的話⋯⋯科科~o(≧v≦)o
東海中文系 在 游智維的說書傳道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推薦新書:我的荒糖進行式,一個文化恐怖份子的深情自白。”
「蔣公的荒糖過去與未來」
好久好久以前,我在台南才剛剛創業,幻想著旅行能夠改變一些事情,比如說那些不斷被拆除的街屋老房子與眷村宿舍,或者是開始填地闢土的農地工業區等。自己活得仍算辛苦,但總想著怎樣可以多做一些事,去推動改變某些可能。
聽聞,鄰近的橋頭糖廠有奇人?!東海中文系成大藝研所的蔣耀賢,投入了高雄橋頭糖廠的保存運動,為了更多人能理解並參與地方,所以創造了媲美金馬獎的“金甘蔗影展”,每一個參展作品的拍攝團隊,都需要以進到橋頭的「在地創作與拍攝」,才能有機會爭取那佈滿金色噴漆的甘蔗一大把。
沒有預算,沒有資源,卻創造了許多朋友的參與及支持...那對我來說,是第一次知道台灣原來也能有瘋狂的創意,去改變並真實的創造了期待的可能。那些年,每年都期待著金甘蔗影展的登場與作品,比起金馬獎更讓我驚喜。
想知道蔣公的那段過去,這本新書就是他的故事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4321
東海中文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台灣最古老的新聞通訊社,跨越六百萬年的史料首度面市!
早在六百萬前年台灣島初形成之際,一個神祕的「台灣史新聞通訊社」就已然存在。他們的宗旨是:「任何不可能的現場,我們都在那裡!」因此台灣所有重要的歷史事件,他們都留有第一手的採訪報導。
如今,沉寂已久的珍貴史料終於出土,專家學者為了記錄這項驚人的發現,特組成台灣史新聞編輯委員會,製作《台灣史新聞》六百萬年紀念特輯,希望還原歷史真相,帶領讀者重新來到事件發生的現場,甚至直接感受台灣島誕生之際的地質衝擊,讓讀者體驗身歷其境的真實。
本紀念特輯精選台灣史新聞通訊社最具代表性的新聞、社論,以報紙的形式重新排版,呈現從古至今所有人類與台灣這塊土地互動的歷史。全書依時代背景分為六卷,從台灣島誕生開始,歷經史前、荷西、明鄭、清治、日治等時期,直至民國百年,一路展現台灣豐富的樣貌。無論是政治事件、民生經濟、藝文活動或名人軼事,都鮮明地反映當時的庶民生活。
你將能從百萬年等級的歷史維度,看到所有在這個島嶼上曾經發生的大小事。書中不僅呈現台灣在地觀點,更連結國外重大歷史事件,具有宏觀的格局與視野。除了豐富的知識內容,還融合了逗趣的漫畫及小廣告,增添閱讀的趣味。
這是一本將複雜的台灣歷史化繁為簡的書,也是第一本結合自然地質科學、考古人類學及歷史研究的台灣史專輯。只要擁有本書,你就能輕鬆掌握台灣史!
作者簡介:曹銘宗(撰文、漫畫腳本)
一九五六年生,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從事自由寫作,並任英語、華語導遊、台灣文創產業、休閒農業參訪團講師。
長期關注台灣族群文化,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台灣史新聞》、《台灣人也不知道的台式國語》(貓頭鷹)、《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聯經)、《台灣地名謎猜》(聯經)、《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洄瀾》等繪本。
懷抱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hhJrpG8H7E/hqdefault.jpg)
東海中文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學術史料到鄉野語言的推敲追蹤,拋棄過度想像與望文生義。
以橫跨四百年的大量地圖與多樣文獻,追蹤漫長的地名源流。
由中研院翁佳音、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攜手合作,考察台灣地名真相。
你是否想過,今日以中文書寫的地名,背後可能有漫長的演變與你想像不到的來由。大灣、大員、大冤這些用來指稱台灣的用語,原本僅是指台南的安平。而蘇澳的地名或許不是來蘇士尾這位漢人移民,而是四百年前一個橫越大海而來的西班牙聖人名字。至於以烏龍茶聞名的凍頂,據說地名來由是因為先民窮到只能光腳上山採茶,聽到這樣的解釋,難道你不會心生懷疑?
台灣歷經太多政權的統治與多元族群的佇留,藏在這些地名之後的,可能是各地的原住民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歐洲語,亦或是福建語、客語或北京官話。於是,要探討地名真相,得能聽其發音,分辨真義,而不是看著中文字妄自解讀,自己說了算。
透過兩位作者的完美配合,這本史無前例的新台灣地名著作終於得以問世。由中研院台史所翁佳音直接解讀葡萄牙、荷蘭、西班牙地圖史料,引用清、日文獻佐證。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則將兩人嚴謹推論的成果,以精鍊但親切的文筆介紹給讀者。
因此,從本書的三大單元,一段段不同以往的地名真義將被挖掘出來:
一、 地名源流:台灣有太多似是而非的地名,例如九份之所叫九份真的是因為過去住有九戶人家,每次都要把物資分成九份的緣故嗎?而生番空真的是取名自漢人把原住民殺光的歷史傷痕?亦或只是地名以口語傳述時,語言差異產生的誤解?
二、 常見地名:有些地名處處都可見,但它們的意思真的相通嗎?你是否想過處處可見的紅毛港與紅毛城,這些紅毛指的是哪國人?荷蘭、西班牙,還是英國人?
三、 命名邏輯:地名可能蘊藏某些特殊現象,有的來自台灣的地形氣候,有些則是人文環境,因此仔細回想便能發現台灣的河流大多叫做溪,而且有些地名明明叫湖,卻又沒有水。但,這又是為什麼?
要去探索這些真相,必須懷著對這片土地的溫情,以及對於過往歷史的尊重,才可能做出最接近真相的解答與討論。只有這種有趣但深入的追索,才能讓你感受到台灣地名是一種融合長久的歷史演變與多元族群的智慧結晶,因此這些探索,將不只是一則則文獻地圖上的田野考查,也會是你回溯自身與土地從何而來的一段過程。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Hw0eXgIxm0/hqdefault.jpg)
東海中文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語言文化看懂台灣食物的前世今生!
番茄醬的英文Ketchup出自閩南語?
冬粉,其實一直都寫錯字啦!
十九世紀末清法戰爭期間法國士兵在基隆賣汽水?
全球美食天堂台灣,代表性小吃多不勝數:蚵仔煎、牛肉麵、滷肉飯、珍珠奶茶……走過、路過、吃過這些美食,但你想過這些美食是怎麼來的嗎?它們的名稱又有什麼特殊意涵?
本書旁徵博引,透過大量蒐集的資料,加上作者滿滿的好奇心與聯想力,帶領讀者從《黃帝內經》談到基督宗教聖歌,從網路閒聊說到字典考證,展開一場精采的百年美食文化考察之旅。全書內容共分成三大部分:
●台灣食物語源考察
台灣食物名稱源頭多樣,從歐美輸入的甜不辣、東南亞名字的蓮霧、來自日本的阿給,還有許多源自古漢語、原住民語,甚至還有反輸出成為英日語系外來語的小籠包、珍珠奶茶。包羅萬象的食物語源,應證台灣多元文化的歷史源流。
●美食的前世今生
從語言切入,不但能找出食物的源頭,還可以發現美食背後的歷史。烏魚子從荷蘭時代就閃閃發光!同時也成為荷蘭的徵稅對象。滷肉飯大受歡迎,其實和白米大變革──在來米轉為蓬萊米有關。台灣人以前不太吃辣,戰後外省族群不但帶來麵食文化,也帶來了吃辣的習慣。
其實,食物的背後不只有歷史故事,還有地理差異。像是過年一定要吃的「長年菜」,南北吃的其實不相同。而傳統的「南湯圓,北元宵」,又是如何區別?都可在本書一探究竟。
●台灣的美食文化
熱鬧滾滾的辦桌,背後有何深厚的人文底蘊?以前台灣人習慣吃米飯,今日卻有台南擔仔麵和台北牛肉麵節,這些麵食文化是從何興起?至於節慶必吃的食物,又形成哪些特殊的美食文化規則呢?
本書透過從語言文化的考證,可以清楚看到,台灣美食的名稱來源多樣,多種菜系豐富了台灣人的口味與生活。廣大的素食人群,也許有機會把「蔬食文化」推廣成有潛力的新菜系。而泡沫紅茶等反輸出的外來語,更推廣了台灣的知名度,未來又有那些潛力新美食會在世界各地流傳,值得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QvcENdI1yI/hqdefault.jpg)
東海中文系 在 東海大學中文系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東海 大學中文系, 台中市(Taichung, Taiwan). 915 likes · 17 talking about this · 28 were here.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TungHai University - Department of ... ... <看更多>
東海中文系 在 東海大學中文系出路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東海大學中文系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icandoit也提到【山林書院】陳玉峯/《唯我玉山》系列講座網址https://reurl.cc/akXnX4 ☆場次1: ○活動 ... ... <看更多>
東海中文系 在 [問題] 中山與東海的中文系抉擇- 看板SENIORHIGH - 批踢踢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我明白這兩者大部分的時間都會秒選前者,而我的學測成績只容許自己上後者
而中山則需要拼指考才有機會 中山中文採計國英歷地,這幾個科目都是我較為擅長的,
所以我有蠻大的機會可以考上,但是條件是我必須再努力半年QAQ
東海一直是我嚮往的學校 他們的校風及校園景色都為我相當喜愛,其中裏頭的中文系創
作課教授周芬玲老師在我讀了他寫的書「創作課」之後更是讓我心動想成為他的學生
而中山對我而言吸引的點在於他們的名氣及國立收費,還有父母的期待,
但是關於中山我幾乎是毫無了解,在板上也沒有看到相關得討論文章,
也就是說我對中山幾乎完全無愛,完全是受中字輩名頭吸引所故
對此困境想請問各位版上的75級分大大得意見,希望能有解惑及討論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3.31.196.19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424179388.A.BA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