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品評訓練——談我自己走過的路】
昨天在東吳大學城中校區的啤酒課程下課之後,有一位同學問我,「如何慢慢變成現在的樣子」,他不是指怎麼變帥(就算是,我也答不出個所以然)。酒類品評的自我訓練其實是有方法的,我相信自己成為啤酒評審的歷程與心得,也會對有心精進的朋友們有所啓發。縱使你不見得想成為一位職業評審,但以下這些建議,若是有一、兩項能夠給你一些想法,相信會很有幫助!
1) 知道自己喝的是什麼,心裡要有圖景架構
當啤酒成為嚴肅的興趣嗜好,不免要替自己擬定一些計劃。全世界的啤酒很多,然而時間精力有限,能夠用最少的時間得到最大的效益,是成功的重要關鍵。同樣都花一年的時間,你絕對有辦法熟悉全世界許多不同的啤酒類型,建構一套系統知識。試著把全球啤酒形態架構攤開來看看,當成是你的啤酒漫遊地圖。當你每次都能知道自己喝的是什麼,要從酒杯裡找尋什麼,也熟悉品酒筆記應該寫些什麼,那你就是在累積有用的技術與知識。你也可以直接跟專家一起喝,讓老手給你一些指引,養成筆記的習慣,你不難知道自己的旅途已經進行到哪個階段。
2) 選擇經典產品,多多品嘗,熟能生巧
全球經典類型約有百種上下,台灣可以買得到超過一半的不同啤酒類型,而經典代表品牌與作品,則超過兩、三百個品項。你可以專注在這兩、三百種啤酒品項上,用心把這五十種類型鑽研透徹,若是你的方法正確、態度認真,你也可以觸類旁通,掌握另一半從來沒有喝過的五十種類型的能力。換句話說,你可以揣摩沒有喝過的啤酒類型應有的面貌。機會是給有充分準備的人,從今天開始有計劃地鍛鍊,有朝一日,有機會喝到書上讀過的啤酒類型,就能立刻加以印證。
3) 試著瞭解原料與製程,不要滿足於品牌故事
品牌故事與酒類品評之間,有相當的距離。有些品牌的廣告文宣很有知識性,但是品評所需的知識,很多時候還需要靜下心來研究一番,而這是品評的重要背景知識。專業品評與一般娛樂性質的品評最大的不同,在於專業品評總是試著從啤酒的感官表現,回溯其原料、生產,乃至運輸、保存諸多外部因素。除了經驗累積之外,最重要的知識來源當然就是閱讀。我相信,若是身為啤酒愛好者,卻也能具備基本的啤酒知識,將能夠得到更多的滿足與樂趣。
4) 試著從批判的角度出發,不要總是抱著單純享受的心態
啤酒特別著重新鮮品嘗,然而,消費端最不敏感的,卻是啤酒鮮度的差異。這說明了大多數的消費者並不是從批判的角度對待(有問題的)啤酒,或許也不具備批判所需的背景知識。我的忠告是,想要提升自己的品評能力,必須從批判的角度出發,以及建立正確的類型與品質知識。
在熟悉經典類型之後,比較不同品牌的酒款,檢查是否符合類型想像,檢查是否出現不符期待的風味,檢查風味強度是否符合要求,檢查是否出現風味缺陷——這些品飲功課絕對是辛苦的,但卻是很有助益的。所謂「真相是痛苦的、知識是痛苦的」,這些知識無法讓你感到世界更美好,但卻能夠帶來更多滿足感與成就感。唯有擁有分辨優劣的能力,才能真正登堂入室。平常若是只抱著放鬆的心情喝酒,而不是從學習、批判的角度出發,那麼就很難累積有用的技術與知識。
5) 設定具體成效目標,設定具體達成時間
啤酒評審考試的內容,包括學科與術科,筆試包括啤酒類型與生產製程相關知識,術科則是實際品飲,閱卷官會針對描述相似度、給分精準度打成績。
我曾經在啤酒廠擔任兩年半的品飲顧問,我的工作是將啤酒感官特徵與生產製程連上關係,也就是透過品飲,給釀造部門提供具體建議。除了技術細節之外,我還必須熟悉更多啤酒類型,這些都像是準備大考一般,還需要預留時間全盤複習,最後衝刺。在準備品飲考試的期間,每次品飲都彷彿參加一次模擬考,每天品嘗數種啤酒,都根據考試要求,在十二分鐘之內完成筆記,訓練自己的速度,也自己批改筆記。我拿出一個玻璃花器,告訴自己,當這個花器裝滿了瓶蓋,我就大概可以去考試了。最後,考試成績出來,我以高分通過,名列該年度所有應試者成績的前3%,目前也是台灣唯一獲得該項認證的啤酒評審。
6) 找到適合自己的步調,朝向更有意義的品味生活邁進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學習品酒,不是為了變成職業級的品評師。對我而言,酒類文化教育是我的工作(與使命),成為更專精的酒類品評者,把自己的酒類品評觸角與視野延伸到其他領域,整合不同的酒類領域專業知識與技能,是我工作的需求,也能讓我接觸更多不同的族群。
由於我的目標跟大多數人不一樣,所以對我而言適合的自我訓練,不見得也適合你,我只希望自己的方法對你有所啓發。每個人資質與長處不盡相同,所以不需複製我的成功道路,而是應該找到適合你自己的步調與做法。況且,一個成功模式,看似一套固定的做法,然而實際上,卻往往不可複製。如果你能找到一個值得學習模仿的小關鍵,就那樣做,快快樂樂地做,只要能夠幫助你提升品味樂趣與滿足成就感,就是一條對的道路!
「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地圖」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地圖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地圖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地圖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地圖 在 東吳大學學生會 - Facebook - 登录或注册 的評價
- 關於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地圖 在 兩個校區地圖 - 東吳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地圖 在 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 ... 的評價
- 關於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地圖 在 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 ... 的評價
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地圖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啤酒品評訓練——談我自己走過的路】
昨天在東吳大學城中校區的啤酒課程下課之後,有一位同學問我,「如何慢慢變成現在的樣子」,他不是指怎麼變帥(就算是,我也答不出個所以然)。酒類品評的自我訓練其實是有方法的,我相信自己成為啤酒評審的歷程與心得,也會對有心精進的朋友們有所啓發。縱使你不見得想成為一位職業評審,但以下這些建議,若是有一、兩項能夠給你一些想法,相信會很有幫助!
1) 知道自己喝的是什麼,心裡要有圖景架構
當啤酒成為嚴肅的興趣嗜好,不免要替自己擬定一些計劃。全世界的啤酒很多,然而時間精力有限,能夠用最少的時間得到最大的效益,是成功的重要關鍵。同樣都花一年的時間,你絕對有辦法熟悉全世界許多不同的啤酒類型,建構一套系統知識。試著把全球啤酒形態架構攤開來看看,當成是你的啤酒漫遊地圖。當你每次都能知道自己喝的是什麼,要從酒杯裡找尋什麼,也熟悉品酒筆記應該寫些什麼,那你就是在累積有用的技術與知識。你也可以直接跟專家一起喝,讓老手給你一些指引,養成筆記的習慣,你不難知道自己的旅途已經進行到哪個階段。
2) 選擇經典產品,多多品嘗,熟能生巧
全球經典類型約有百種上下,台灣可以買得到超過一半的不同啤酒類型,而經典代表品牌與作品,則超過兩、三百個品項。你可以專注在這兩、三百種啤酒品項上,用心把這五十種類型鑽研透徹,若是你的方法正確、態度認真,你也可以觸類旁通,掌握另一半從來沒有喝過的五十種類型的能力。換句話說,你可以揣摩沒有喝過的啤酒類型應有的面貌。機會是給有充分準備的人,從今天開始有計劃地鍛鍊,有朝一日,有機會喝到書上讀過的啤酒類型,就能立刻加以印證。
3) 試著瞭解原料與製程,不要滿足於品牌故事
品牌故事與酒類品評之間,有相當的距離。有些品牌的廣告文宣很有知識性,但是品評所需的知識,很多時候還需要靜下心來研究一番,而這是品評的重要背景知識。專業品評與一般娛樂性質的品評最大的不同,在於專業品評總是試著從啤酒的感官表現,回溯其原料、生產,乃至運輸、保存諸多外部因素。除了經驗累積之外,最重要的知識來源當然就是閱讀。我相信,若是身為啤酒愛好者,卻也能具備基本的啤酒知識,將能夠得到更多的滿足與樂趣。
4) 試著從批判的角度出發,不要總是抱著單純享受的心態
啤酒特別著重新鮮品嘗,然而,消費端最不敏感的,卻是啤酒鮮度的差異。這說明了大多數的消費者並不是從批判的角度對待(有問題的)啤酒,或許也不具備批判所需的背景知識。我的忠告是,想要提升自己的品評能力,必須從批判的角度出發,以及建立正確的類型與品質知識。
在熟悉經典類型之後,比較不同品牌的酒款,檢查是否符合類型想像,檢查是否出現不符期待的風味,檢查風味強度是否符合要求,檢查是否出現風味缺陷——這些品飲功課絕對是辛苦的,但卻是很有助益的。所謂「真相是痛苦的、知識是痛苦的」,這些知識無法讓你感到世界更美好,但卻能夠帶來更多滿足感與成就感。唯有擁有分辨優劣的能力,才能真正登堂入室。平常若是只抱著放鬆的心情喝酒,而不是從學習、批判的角度出發,那麼就很難累積有用的技術與知識。
5) 設定具體成效目標,設定具體達成時間
啤酒評審考試的內容,包括學科與術科,筆試包括啤酒類型與生產製程相關知識,術科則是實際品飲,閱卷官會針對描述相似度、給分精準度打成績。
我曾經在啤酒廠擔任兩年半的品飲顧問,我的工作是將啤酒感官特徵與生產製程連上關係,也就是透過品飲,給釀造部門提供具體建議。除了技術細節之外,我還必須熟悉更多啤酒類型,這些都像是準備大考一般,還需要預留時間全盤複習,最後衝刺。在準備品飲考試的期間,每次品飲都彷彿參加一次模擬考,每天品嘗數種啤酒,都根據考試要求,在十二分鐘之內完成筆記,訓練自己的速度,也自己批改筆記。我拿出一個玻璃花器,告訴自己,當這個花器裝滿了瓶蓋,我就大概可以去考試了。最後,考試成績出來,我以高分通過,名列該年度所有應試者成績的前3%,目前也是台灣唯一獲得該項認證的啤酒評審。
6) 找到適合自己的步調,朝向更有意義的品味生活邁進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學習品酒,不是為了變成職業級的品評師。對我而言,酒類文化教育是我的工作(與使命),成為更專精的酒類品評者,把自己的酒類品評觸角與視野延伸到其他領域,整合不同的酒類領域專業知識與技能,是我工作的需求,也能讓我接觸更多不同的族群。
由於我的目標跟大多數人不一樣,所以對我而言適合的自我訓練,不見得也適合你,我只希望自己的方法對你有所啓發。每個人資質與長處不盡相同,所以不需複製我的成功道路,而是應該找到適合你自己的步調與做法。況且,一個成功模式,看似一套固定的做法,然而實際上,卻往往不可複製。如果你能找到一個值得學習模仿的小關鍵,就那樣做,快快樂樂地做,只要能夠幫助你提升品味樂趣與滿足成就感,就是一條對的道路!
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地圖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啤酒品評訓練——談我自己走過的路】
昨天在東吳大學城中校區的啤酒課程下課之後,有一位同學問我,「如何慢慢變成現在的樣子」,他不是指怎麼變帥(就算是,我也答不出個所以然)。酒類品評的自我訓練其實是有方法的,我相信自己成為啤酒評審的歷程與心得,也會對有心精進的朋友們有所啓發。縱使你不見得想成為一位職業評審,但以下這些建議,若是有一、兩項能夠給你一些想法,相信會很有幫助!
1) 知道自己喝的是什麼,心裡要有圖景架構
當啤酒成為嚴肅的興趣嗜好,不免要替自己擬定一些計劃。全世界的啤酒很多,然而時間精力有限,能夠用最少的時間得到最大的效益,是成功的重要關鍵。同樣都花一年的時間,你絕對有辦法熟悉全世界許多不同的啤酒類型,建構一套系統知識。試著把全球啤酒形態架構攤開來看看,當成是你的啤酒漫遊地圖。當你每次都能知道自己喝的是什麼,要從酒杯裡找尋什麼,也熟悉品酒筆記應該寫些什麼,那你就是在累積有用的技術與知識。你也可以直接跟專家一起喝,讓老手給你一些指引,養成筆記的習慣,你不難知道自己的旅途已經進行到哪個階段。
2) 選擇經典產品,多多品嘗,熟能生巧
全球經典類型約有百種上下,台灣可以買得到超過一半的不同啤酒類型,而經典代表品牌與作品,則超過兩、三百個品項。你可以專注在這兩、三百種啤酒品項上,用心把這五十種類型鑽研透徹,若是你的方法正確、態度認真,你也可以觸類旁通,掌握另一半從來沒有喝過的五十種類型的能力。換句話說,你可以揣摩沒有喝過的啤酒類型應有的面貌。機會是給有充分準備的人,從今天開始有計劃地鍛鍊,有朝一日,有機會喝到書上讀過的啤酒類型,就能立刻加以印證。
3) 試著瞭解原料與製程,不要滿足於品牌故事
品牌故事與酒類品評之間,有相當的距離。有些品牌的廣告文宣很有知識性,但是品評所需的知識,很多時候還需要靜下心來研究一番,而這是品評的重要背景知識。專業品評與一般娛樂性質的品評最大的不同,在於專業品評總是試著從啤酒的感官表現,回溯其原料、生產,乃至運輸、保存諸多外部因素。除了經驗累積之外,最重要的知識來源當然就是閱讀。我相信,若是身為啤酒愛好者,卻也能具備基本的啤酒知識,將能夠得到更多的滿足與樂趣。
4) 試著從批判的角度出發,不要總是抱著單純享受的心態
啤酒特別著重新鮮品嘗,然而,消費端最不敏感的,卻是啤酒鮮度的差異。這說明了大多數的消費者並不是從批判的角度對待(有問題的)啤酒,或許也不具備批判所需的背景知識。我的忠告是,想要提升自己的品評能力,必須從批判的角度出發,以及建立正確的類型與品質知識。
在熟悉經典類型之後,比較不同品牌的酒款,檢查是否符合類型想像,檢查是否出現不符期待的風味,檢查風味強度是否符合要求,檢查是否出現風味缺陷——這些品飲功課絕對是辛苦的,但卻是很有助益的。所謂「真相是痛苦的、知識是痛苦的」,這些知識無法讓你感到世界更美好,但卻能夠帶來更多滿足感與成就感。唯有擁有分辨優劣的能力,才能真正登堂入室。平常若是只抱著放鬆的心情喝酒,而不是從學習、批判的角度出發,那麼就很難累積有用的技術與知識。
5) 設定具體成效目標,設定具體達成時間
啤酒評審考試的內容,包括學科與術科,筆試包括啤酒類型與生產製程相關知識,術科則是實際品飲,閱卷官會針對描述相似度、給分精準度打成績。
我曾經在啤酒廠擔任兩年半的品飲顧問,我的工作是將啤酒感官特徵與生產製程連上關係,也就是透過品飲,給釀造部門提供具體建議。除了技術細節之外,我還必須熟悉更多啤酒類型,這些都像是準備大考一般,還需要預留時間全盤複習,最後衝刺。在準備品飲考試的期間,每次品飲都彷彿參加一次模擬考,每天品嘗數種啤酒,都根據考試要求,在十二分鐘之內完成筆記,訓練自己的速度,也自己批改筆記。我拿出一個玻璃花器,告訴自己,當這個花器裝滿了瓶蓋,我就大概可以去考試了。最後,考試成績出來,我以高分通過,名列該年度所有應試者成績的前3%,目前也是台灣唯一獲得該項認證的啤酒評審。
6) 找到適合自己的步調,朝向更有意義的品味生活邁進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學習品酒,不是為了變成職業級的品評師。對我而言,酒類文化教育是我的工作(與使命),成為更專精的酒類品評者,把自己的酒類品評觸角與視野延伸到其他領域,整合不同的酒類領域專業知識與技能,是我工作的需求,也能讓我接觸更多不同的族群。
由於我的目標跟大多數人不一樣,所以對我而言適合的自我訓練,不見得也適合你,我只希望自己的方法對你有所啓發。每個人資質與長處不盡相同,所以不需複製我的成功道路,而是應該找到適合你自己的步調與做法。況且,一個成功模式,看似一套固定的做法,然而實際上,卻往往不可複製。如果你能找到一個值得學習模仿的小關鍵,就那樣做,快快樂樂地做,只要能夠幫助你提升品味樂趣與滿足成就感,就是一條對的道路!
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地圖 在 兩個校區地圖 - 東吳大學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請問城中校區有圖書館嗎? B12019年8月27日.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 ...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 0. 我記得雙溪不是有個minecraft地圖? B42019年8月27日. ... <看更多>
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地圖 在 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google. com.tw › maps › hl=zh-TW › tw吳哥窟自由行美食旅遊地圖.東吳城中校 ...【詢問】東吳大學城中校區- 紐西蘭自助旅行最佳解答2021年4月15日· | ... ... <看更多>
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地圖 在 東吳大學學生會 - Facebook - 登录或注册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東吳大學 學生會特約商店#雙溪校區#地圖為示意圖東吳的同學們久等了!!! 不知道大家在士林某些店家有沒有看到貼有東吳大學學生會特約商店標誌的店家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