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門的日子我在家看書
⠀⠀⠀
漫畫|那些向「藝術」致敬的作品
⠀⠀⠀
居家防疫期間雖然無法外出,但我們仍能不花太多力氣便得到許多東西,透過宅配與快遞送來的是餐桌上的美食,而透過藝術作品得到的則是滋養心靈的精神食糧。
⠀⠀⠀
昨天看到了東京「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因為疫情收入銳減、不得不向民眾募資求助的新聞,覺得相當震撼,我曾兩度於旅行時造訪,每一次的體驗都相當愉快滿足,誠心地希望它能夠順利維持營運,持續向滿懷期待的遊客敞開魔法大門。
⠀⠀⠀
無論是動畫、電影、音樂、繪畫、戲劇、裝置藝術、文學、舞蹈......這些藝術創作的幕前與幕後團隊,一定都因為疫情而面臨許多困難。所以特別想在這個時刻,分享以藝術為題材的日本漫畫給大家認識。
⠀⠀⠀
過去曾聽過鍾愛兒童文學的前輩表示看不懂漫畫,或聽聞父母不喜歡小孩沈浸在漫畫的世界裡,其實不必想太多,漫畫和繪本一樣,都是種很棒的藝術表達方式,它們同樣透過圖像述說精彩人生、傳遞創作者的情感,以卓越的故事擄獲不分年齡、國籍讀者們的心,因此不僅日本的「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每年吸引大批的海外遊客造訪,連大英博物館也曾推出「日本漫畫展」 (The Citi exhibition Mangaマンガ),介紹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
⠀⠀⠀
以下這八部關於藝術的漫畫,每一部我都非常喜愛,希望也能打動你的心,欣賞繪本以外的作品。
⠀⠀⠀
✔《藍色時期》山口飛翔
男主角八虎是個既會玩又會唸書但內心感到空虛的少年,因為一堂美術課啟發他的志向,從漫無目標到朝著日本唯一一間國立美術大學前進(擠破頭的名校,錄取率可是比東大還要低!),一個毫無繪畫基礎的高二生真的能考上嗎?
⠀⠀⠀
作者很擅長捕捉各種細膩的情緒,像是同儕間互相競爭的緊張、被比較的窒息感、察覺自己能力有限的不甘心,各種心境都充滿張力、觸動人心。
⠀⠀⠀
✔《阿爾蒂》大久保圭
我超級喜歡這一部!是我在去年最喜歡的漫畫。故事以 16 世紀義大利的文藝復興時期為背景,女主角不甘於接受婚嫁安排、成為男性的附屬品,決心離家出走追尋成為畫家的夢想,在一個女性無法擔任畫家的時代,阿爾蒂好不容易成為學徒,一切從零開始。
⠀⠀⠀
最讓人著迷的看點在於時代設定,以及內容觸及性別議題,現代人可能無法想像,但在過去許多職業都僅能由男性從事,像是醫生、軍官、科學家、政治家。作者用故事讓讀者看見當時的男女分工及性別刻板印象,也更加認識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
⠀⠀⠀⠀⠀⠀
✔《塗鴉日記》東村明子
這個故事改編自作者的個人經歷,超感人的,會忍不住落淚啊!它記錄了想成為漫畫家的女主角在美術補習班遇上恩師後的種種過往,比起《藍色時期》的青春熱血,這部倒是充滿各種逃避、懊悔、恐懼,情節既幽默又悲傷,非常寫實!看到一半太揪心,猛然回頭檢視自己的人生,讀過之後久久難以忘懷。
⠀⠀⠀
✔《蜂蜜幸運草》羽海野千花
這是一群美術大學學生(以及老師)之間充滿迷惘、探索與成長的青春故事,不僅描述藝術大學的生活,也聚焦在人物之間的關係,書中可以認識許多不同的藝術專業,像是建築、雕刻、陶藝、繪畫,描述天才藝術家的部分也令人印象深刻,為何有些人天生擁有光芒?所謂的才能究竟是什麼?
⠀⠀⠀
✔《交響情人夢》二之宮知子
超有名日劇的原著作品(怎麼看都不會膩,沒看過的快去看一下!),許多音樂主題的漫畫其實是戀愛佔比80%、音樂佔比20%,但這部除了扎扎實實地搞笑,也認真地談音樂,會讓人忍不住對古典樂的世界深深著迷。作者二之宮知子的最大魅力就是人物刻畫好鮮明、好立體、好有趣,連小配角都讓人印象深刻,也推薦她畫的《87超頻者》和《當鋪千金的珠寶盒》,有些梗真的會笑到不支倒地。
⠀⠀⠀
✔《BLUE GIANT》石塚真一
看過電影《越來越愛你》(La La Land)的人,還記得中男主角對爵士樂的熱愛嗎?這部漫畫的主角阿大也是,他雖然沒有接受過正式訓練,但懷抱著對爵士樂的熱情,帶著樂器走向世界。這部被譽為神作的漫畫,即使讀者只看得到黑白頁面,卻彷彿能聽到響亮悠揚的樂音,從中感受到主角的滿腔熱血。
⠀⠀
✔《爆漫王。》大場鶇、小畑健
這部漫畫教會了我超多事情,和《週刊少年Jump》過往連載的作品不同,它不是談冒險、格鬥或運動,而是「故事」背後的故事,沒有背景的高中生如何成為漫畫家?要能不斷連載、不被腰斬的法則是什麼?成功的作品是否一定要參照黃金公式?
⠀⠀⠀
一位寫故事、一位畫畫的雙人組以漫畫家為目標展開了奮鬥生活,他們兩人讓大家認識到原來一部漫畫來到讀者面前,需要經過多少環節、多少努力。所有對漫畫、創作、出版業或是寫故事有興趣的人都值得一看。
⠀⠀⠀
✔《重版出來!》松田奈緒子
想必許多人都聽過它的同名日劇(好看!),黑木華飾演的女主角過去是個柔道選手,進入漫畫出版社擔任菜鳥編輯,故事圍繞著與漫畫有關的人事物。書名「重版出來」是指再版成功(再刷)的意思,當庫存售罄,漫畫才會有再刷的機會,作家才會拿到版稅,出版社才會有資源繼續挖掘、扶持創作者,將好作品帶到讀者面前,形成良好正向的循環。
⠀⠀⠀
當我曾因工作感到失意沮喪時,最喜歡的編輯前輩對我說「再去把《重版出来!》看一遍!」令我瞬間破涕為笑,它就是這樣一部給人力量與熱情的作品。
「東京藝術大學錄取率」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東京藝術大學錄取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東京藝術大學錄取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東京藝術大學錄取率 在 [心得] 最後的秘鏡東京藝大有趣的採訪集-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東京藝術大學錄取率 在 考日本美大的心路歷程!(長文) - 留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東京藝術大學錄取率 在 大阪藝術大學ptt 的評價
- 關於東京藝術大學錄取率 在 東京藝術大學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這樣 ... 的評價
- 關於東京藝術大學錄取率 在 東京藝術大學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這樣 ... 的評價
- 關於東京藝術大學錄取率 在 美術生該不該去日本留學?這一點成為最大顧慮 - PTT新聞 的評價
- 關於東京藝術大學錄取率 在 [交協] 國內採用錄取率及校系統計- PTT看板japanstudy - 干饭人 的評價
東京藝術大學錄取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這部拿到漫畫大賞的作品你看過嗎 /
近日一口氣入手 6 本《藍色時期》中譯本,這部 2020 日本漫畫大賞的得主,果然名不虛傳。
作者山口飛翔出身東京藝術大學,這所位於上野的學校名聞遐邇,入學考錄取率奇低,有幸擠進這道窄門的人個個身懷絕技,而這所學校也被譽為是孕育「藝術家之卵」的搖籃。
——————————————————————
「『喜歡的事物當成興趣就好』我認為這是大人的想法喔,無法努力的孩子,是因為沒有喜歡的事物,把喜歡的事物放在人生最重要的位置,不是很正常嗎?」
——————————————————————
《藍色時期》命名來由是畢卡索的舉世聞名的「藍色時期」作畫風格,出身藝大的山口飛翔將自身求學經驗融入,主角矢口八虎是個成績很好又喜好玩樂的高三生,但在找不到人生方向下倍感心靈空虛,一次因緣際會之下看見了學姊的畫,進而接觸了學校的美術社,最後意外發現自己對於繪畫有著衝勁,漫畫前半部的主軸即是八虎決心想應考藝術大學的過程。
——————————————————————
「美術是很有趣的。對自己越誠實的人越厲害,因為那不是用文字表達的語言。」
——————————————————————
一直都知道日本漫畫的題材五花八門,但「考美術大學」也能畫成漫畫這件事我還真的沒想過。在《藍色時期》裡,最令我驚訝的是,當中出現的「畫作」皆有貨真價實的畫家在幕後操刀,無論素描、油畫、日本畫等作品,在漫畫中都有真實而細膩的呈現。神奇的是,即便受限於黑白內頁,或是自身對於美術的無知,不見得可以將各種顏色的描述或層次給具象化,但說也奇怪,隨著劇情的節奏,反而能在腦中帶來對於顏色的想像,馳騁在作者繪製的世界裡。
無論是主角八虎,或者是他在美術補習班相遇的同學,在故事中都不段反覆自我詰問「是否真正了解自己」、「我想要的是什麼」在確認目標前的自我懷疑、掙扎,甚至是與自己內心的奮戰與釐清,各種起承轉合都無比精彩,於是我們能在劇情裡能為他們自身的質疑而焦慮,也能為他們突破瓶頸而感到颯爽,甚至他們在作畫此時此刻的專注與執念,也能衝破書本帶來鼓舞。
——————————————————————
「管他有沒有合格,現在我一心只想著『請讓我創作這幅畫』」
——————————————————————
今年秋天,《藍色時期》就即將改編為電視動畫上映,目前已經釋出第一支預告片,光是看到漫畫裡黑白畫頁被全彩上色,那些彷彿我也陪他們一起奮戰的角色們短短幾十秒影片裡動了起來的時候,我就無比感動,若說在防疫生活裡有什麼可期待的,我想就是等待喜歡的作品問世時的那一刻到來吧?
▲《藍色時期》動畫預告
https://blue-period.jp/
另外,關於聊到《藍色時期》,就不能不提以這部漫畫為靈感創作出歌曲的 YOASOBI 。以「把小說音樂化」為創作中心思想的 YOASOBI ,第一次用漫畫入歌,選的就是《藍色時期》,而創造出來的神曲〈群青〉就是緊扣劇情的名作,搭配著巧克力餅乾的廣告,還推出了合作版本的 MV,不僅是真人意象結合漫畫片段,更把在漫畫中出現的畫作真實呈現其中,此舉讓漫畫迷為之驚豔,紛紛查找這幅畫在哪個章節出現,堪稱一次完美的三方合作。
——————————————————————
「啊 賭上一切去繪畫
使盡我自己的能耐及特色
無論白天黑夜 使盡全力地持續
找出乍現的藍色光芒」
《藍色時期》特別版〈群青〉MV
https://youtu.be/vELh3Q6BBx4
——————————————————————
附帶一提,クリープハイプ 也在 2019年的特別企劃中,將〈栞〉與《藍色時期》結合推出漫畫 MV。
https://youtu.be/peOxHlrBMbM
東京藝術大學錄取率 在 考日本美大的心路歷程!(長文) - 留學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B1 查「東京大學附屬語言學校不收中國人」這幾個關鍵字之後的應該就會出現了! ... 臺灣師範大學. 0. 錄取率好低唷!感覺很難上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看更多>
東京藝術大學錄取率 在 大阪藝術大學pt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Re: [問題] 請問有沒有東京藝術大學的前輩? ... 感謝大家前陣子協助關於交協國內採用錄取率的問卷調查. 雖然只有收到31個回答,錄取率的數字可能沒什麼代表性. ... <看更多>
東京藝術大學錄取率 在 [心得] 最後的秘鏡東京藝大有趣的採訪集- 看板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這本書是4月才剛出版的新書,
全書名為: 《最後的秘鏡 東京藝大 天才們的混沌日常》
我是在例行的書店巡邏(?)
看到這本書的,因為封面設計得很可愛、很繽紛,
馬上就吸引我的目光XD
加上書腰的標題很有趣:誰說藝術不能當飯吃?畢業沒頭路才是贏家的東京藝大!
直到前天我終於把書買回來拜讀XD
本書的由來,主要是作者-
二宮敦人之妻為東京藝術大學雕刻系的學生。
身為藝大學生的她,言行舉止充滿了藝術家的自由奔放,連想法也總是天馬行空,
簡單來說是個非常有趣的人XD
也因此她的丈夫時常不能理解她的行為...
例如在三更半夜全身只著內衣內褲,把全身用漿糊黏滿宣紙...
為了要取自己的全身模型來做雕刻作業XD
由於作者常常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觀察妻子的一舉一動,
因此連帶的對東京藝大的校風和學生產生了興趣,
於是透過妻子的牽線開始著手調查這所奇妙的學校。
東京藝術大學,號稱藝術界的東大,但實際上的錄取率比東大還要低許多。
東大的理科三類,2015年的錄取倍率為4.8倍,亦即約500人競爭100個名額;
但同年東京藝大的繪畫系高卻達17.9倍,也就是約1500人競爭80個名額。
全校整體的錄取倍率也有7.5倍,還是很驚人。
能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學生,自然都不是普通角色,
也因此藝大生的名號,就像一個閃耀的光環,
甚至藝大生是可以特別被允許進入一些普通人禁止進入的寺廟古蹟,
還可以看到平時不對外開放的佛像的。
身為跟藝術設計無緣的凡人,這些事情沒看書還真是不知道啊XD
藝大校區分為美術相關的"美校",和音樂相關的"音校",
美校的領域包含繪畫、雕刻、工藝、建築等等;
音校顧名思義就是音樂相關的科系了,鋼琴、小提琴、聲樂等都在這裡。
兩間學校的風氣、學生氣質有很大的差異,也有屬於自己的特殊文化,
作者也是依兩個校區分來來做採訪的。
例如音校的學生會把自己的外觀打扮得光鮮亮麗,因為作為專業音樂家,
不只是演奏的音樂,連演奏者本身都會被聽眾欣賞,可算是商品的一環,
因此音校學生大多非常注重儀態和身體的保養。
甚至也有音校教授會要求女學生平時就要盡量穿高跟鞋,
因為正式比賽和正式演奏往往都是禮服+高跟鞋,為了不影響水準,
平時就要盡量習慣高跟鞋的存在才行。
而美校的學生就相較之下就顯得豪放不羈,
以作者的妻子為例,平時當然都是素顏+牛仔褲,
也會因為各種美工作業,或是操作不同機具,而弄得全身髒兮兮的,
作者便直言這裡的美工根本就是肉體勞動XD
另外美校的學生很習慣什麼事情都想辦法自己動手做,
祭典使用的大型道具是全校學生合力一起完成,作者家中的木湯匙是妻子親手削製的;
而音校的學生為了避免身體受傷,有鋼琴系的同學從小到大連衣服都沒有自己洗過,
也有管樂系的同學因此不敢去拔智齒,要是超過2週不能練習,會嚴重影響演奏。
(據說有一天不練習就會退步三天的說法)
不過說是採訪,內容的體裁倒不是類似紀錄片或新聞稿那種比較正式的文風,
而是透過和學生閒聊,利用大量的對話來呈現一些有趣的小故事。
加上作者的文筆,很像漫畫裡身處一堆怪咖的世界之中的常識人,
吐槽也滿好笑的XD 所以閱讀的是很愉快的~
如果看過《交響情人夢》,應該就可以理解那樣的氛圍。
像是... (節錄)
參觀雕刻系時:
「我可以拿拿看這個電鋸嗎?」「可以呀!」
拿拿看....拿拿看.....拿不起來! 一個大男人就算用了力,也沒辦法輕鬆拿起來。
這把電鋸的重量,可是有60公斤,等於抱起一個大人。
我終於知道為何妻子的手技肌肉這麼發達了。
或是...
"研究室裡全是奪命機器" 這篇,介紹了工藝系的鍛金、雕金、鑄金的差異。
「如果金屬板因為機器的力量飛出去的話,站在前面的人真的會被劈成兩半。」
「感覺很令人緊張耶。」
「研磨的火花會把長褲弄得破破爛爛的,我們只能穿棉製的衣服,
因為化纖製的衣服著火的話,有可能一下子全身燒起來。受傷是家常便飯。」
「你們會隨身攜帶OK繃嗎?」
「有人會,不過我都用三秒膠把傷口堵住。」
也太爽快了。
還有 "法國號吹四格漫畫"
「這是什麼意思?」
「先在圖畫紙上畫好四格漫畫,帶進考場,然後一張張翻頁,
邊翻頁邊用法國號吹奏台詞的部分。」
「那他考得怎麼樣?」
「錄取了唷!」
等諸如此類的小故事,有些很無俚頭,有些真的會讓人笑出來,但也不光只是搞笑,
畢竟大家都知道,想靠藝術當飯吃,生存在這個社會上,終究還是很困難的。
每年的藝校畢業生不計其數,但真正能成為藝術家/ 音樂家的人卻屈指可數,
要找出屬於自己的路,繼續在藝術的領域努力,或是出社會成為一般的上班族,
是每個學生都要面臨的問題。
這些學生懷著什麼樣的心情,有著什麼樣的覺悟,
作者也透過和學生的對話呈現出來,讀者才知道...
原來這群學生看似過著自由、與藝術為伍的優雅的生活,
但內心考量的卻非常多呢。
看完以後,會覺得好羨慕這麼多采多姿的大學生活啊!!
總之,這本書介紹了平常人很難接觸到的藝大生活,各種有趣的小故事也非常可愛,
個人覺得很推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9.196.14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26359737.A.7F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