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課綱、斷章取義,下一代怎麼辦?
自綠營有執政以來,不顧民間專業學者的諸多反對,違反學術良心與專業道德,為了推動自己的台獨訴求,不惜開始竄改歷史,對原本單純的歷史教育進行了一連串「去中國化」的行動!
今年更誇張,繼續修改歷史教材,甚至已經在國中八年級新課綱中以「東亞史」為名為藉口,把大部分的中國史教材全部刪除,幾乎可以說是讓它一隻腳踏進了棺材。假借「略古詳今」為名,讓一般人耳熟能詳的中國史上最偉大的漢唐盛世,或者小男生們最愛討論、在各種遊戲中都會出現的三國歷史全部消失了!刻意淡化中華本位,還故意強調長久以來東亞已形成共同文化圈的民族交流史。實在令人不得不聯想到二戰時日本軍國主義者所高舉的「大東亞共榮圈!」難道為了推動台獨,就可以破壞歷史教育到這種程度嗎?
想當初蔡英文總統還無恥的對媒體說:「自己是讀中國書長大的!」現在就要這樣剝奪大家學習中華文化與歷史的機會嗎?難道讀了古代中國歷史,就會親中賣台嗎?以「東亞史」為名取代中國史的錯誤行動,反而受到真正的「東亞史」專家,臺大歷史系退休教授高明士教授的反對與批評。高明士教授過去就曾經在「歷史教育月刊」批評,如果故意不教學生「黃巾之亂、黃巢之亂,乃至隋末大亂、元末大亂、義和團之亂等,對時局的關鍵影響;會讓學生缺乏評斷力。無法懂得以史為鑑,無法懂得運用歷史「批判」是非了!莫非讓大家失去評斷力才是蔡英文的目標!
#林耕仁關心您
閱讀全文連結
https://tw.news.yahoo.com/amphtml/yahoo%E8%AB%96%E5%A3%87-%E7%95%B8%E5%BD%A2%E8%AA%B2%E7%B6%B1-%E6%96%B7%E7%AB%A0%E5%8F%96%E7%BE%A9-%E4%B8%8B-%E4%BB%A3%E6%80%8E%E9%BA%BC%E8%BE%A6-094646036.html
東亞文化圈形成 在 李眉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華文化世界景仰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讓全世界稱羨,幾千年來影響整個亞洲歷史的演進,走進故宮博物院豐富的歷史典藏,更是世界各國人士體驗中華文化及歷史之美的聖地。
#殘缺的歷史課綱
#這樣的課綱讓人不懂
溯祖尋根是長輩們都會教子孫們做的事,就是告訴後代子孫們「不能忘本」。在台灣所有人們的先輩,除了原住民朋友的祖先外,絕大多數都是從大陸跨越黑水溝的臺灣海峽而來,不論您的先人是明鄭、清朝、甚至民國38年後遷徙到台灣,都無法不承認中華文化和歷史就是我們共同的根源,但我們現在看到的歷史課綱卻是支離破碎又殘缺,沒三國魏晉南北朝、缺武則天、史記、漢書直接消失,實在荒謬。未來我們的下一代要知道以前的歷史難道是要從電動遊戲上得知嗎?
把中華歷史給解離了,卻用另一個離譜說法的「略古詳今」來解釋,並強調「東亞已形成共同文化圈的民族教流史」,試問,曾幾何時中華文化被摒棄而變成東亞共同文化圈?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儘管教育部潘部長再三說新課綱非「去中國化」,但實際上主管機關完全掌握課審委員的人選,社會反彈再大又如何!就是說一套做一套,不是明眼人也看的出來「就是去中」。
大家可以想想全世界又有那個國家還是政黨會如此對待自己國家的歷史,並做如此貶抑呢?
#李眉蓁關心您
#亡國必先亡史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東亞文化圈形成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盧斯達:「入中」情切的迪士尼、拼湊主義的《花木蘭》】
多年之後,歷史老師(如果還有)教授國際形勢在 2020 年前後大變,大概也要援引迪士尼的《花木蘭》作為例子。如果沒有香港,沒有中美脫鈎,《花木蘭》大概只會是迪士尼復刻經典的失敗例子、一齣不好看的電影;但正是在這個時間節點,《花木蘭》被網民抵制,變成怒火年代的「犧牲品」。
劉亦菲撐警言論只是表象,迪士尼拍這齣戲,本來就是完全瞄準中國市場,表達出「入中」和參與「新世界秩序」的渴望。正如荷里活在 1930 年代封殺《大獨裁者》、與德國如膠似漆的情況。就算劉亦菲沒有出口撐警,反對者也會找到理由抵制。因為迪士尼「入中」情切,已經被打上天朝同路人的烙印。而外界也發現,真人版《花木蘭》拍攝有跟新疆官方合作,片未也有鳴謝。在這個背景下,你想表達甚麼女力覺醒、自我成長,在外界看來就一律顯得偽善。
2019-2020 又是一個跨國反抗運動此起彼落、彼此串聯的年代,抵制之風由香港傳到台灣,又傳到正在反對泰皇體制的泰國;感受到「東方威脅」的歐美人亦自然順道響應。
況且武漢肺炎襲擊過後,打亂全球上映節奏;中國人尤其要過緊日子,今年還有水災;今日的中國,跟迪士尼打算「入中」時想像的中國,已經完全不一樣。迪士尼的「入中」夢,提早夢醒。《花木蘭》的歷史定位,將由一套尋常爛片,變成「一套不幸趕上中美脫鈎、武漢肺炎、中國水災、一心取悅中國觀眾 — 但連中國人都不覺得好看,更得罪反中群眾的爛片」。
評論界開始討論,為何重拍《花木蘭》在鬼佬眼中被視為能賣給中國的人情、是一個能夠吸引中國觀眾的「中國故事」?花木蘭是「中國人」嗎?如果《花木蘭》不是上映於中國籠罩的當代,沒人會在乎「花木蘭的非中國性」。我們用自己的意志去製造過去的歷史,因此有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木蘭的詮釋史亦然。
迪士尼鬼佬版本的花木蘭,就將事情簡化為「皇帝」(the emperor)和柔然可汗的戰爭史詩,而花木蘭也「入中」,最後拯救了中國皇帝並殺死前來復仇的柔然可汗;但事實上,關於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民間,起自北魏,而對抗柔然也是「原著」所有,但花木蘭原著的「克汗大點兵」,那克汗也就是北魏的汗,花木蘭是加入北魏軍去打柔然,她服務的不是中國皇帝。「原著」中段,木蘭得了戰功,是「可汗」問她要甚麼賞賜。
在那個年代,「中國」由幾個民族所佔領,中國人叫做「南北朝」。鮮卑人建立的北魏擁有華北,北魏的南邊由東晉遺民 — 即當時的「中國人 / 南朝臣民」— 控制;北魏的更北面則是柔然控制,即北魏面對至少兩條大戰線。北魏人認為柔然是蠻族;而南朝人又認為北魏是蠻族。事實上鮮卑人和柔然人,都是東胡族分支出來,來自西伯利亞。所以有說花木蘭是蒙古人 ,不盡然正確,但比起「花木蘭是中國人」來得接近。
花木蘭的原型可能是正統鮮卑人,也可能是鮮卑化的漢人;「代父從軍」這一點就很有趣,鮮卑人即使入主中原,仍有遊牧民族的母系遺風,女人比較可能做軍人和政治家,這到了鮮卑入主之後的李唐初期,可以出到武則天,而武則天稱帝之前就已經被尊為「聖母神皇」,與唐高宗並稱為「二聖」,就不是巧合。花木蘭是傳說版的武則天,武則天即為現實和皇族版的木蘭。
花木蘭很可能是鮮卑人,或深受鮮卑文化影響的北漢人,是一個在亂世中建立過軍功的傳奇人物。《木蘭辭》的作成年份,據說是由北魏到唐朝之間。隋唐是「胡漢融合」的世紀,在此一傳說流傳的過程,正是鮮卑人逐漸放棄草原遊牧文化,過渡到大陸農耕文化,也就是逐漸走向「父權」的時候。因此一個女英雄的形象,也逐漸被裝入「父權」的敘事結構。怎麼解釋一個女英雄的起源故事呢?那就說她是為了代父從軍吧。胡人之間的混戰,被鑲嵌入深具漢人風格的「孝順」主題,最後成了「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的「中式故事」。
《木蘭辭》最後說花木蘭重新換回女裝,由男子「恢復」為女性;而盛載這個創作的歷史階段,其主題恰巧相反;東晉滅亡之後,大陸的主題是「遺忘」。鮮卑人不要「恢復」自身,而是要遺忘自己的蠻族根源,改為擁抱大陸的農耕制。所以通過書寫花木蘭,鮮卑化的漢人,或漢化的鮮卑人,留下一個自身煙滅和改宗的隱喻。
故此花木蘭的「原著」本來就充滿大遺忘的遺跡。既然鮮卑女英雄也被改為「代父從軍」,那找身材嬌小的南方小圓眼演員飾演花木蘭、說花木蘭是為「皇帝」(而非「汗」)效力,也是一種常見的、取悅中國觀眾的中原中心史觀。如果「忠於原著」,說花木蘭是鮮卑女英雄去打柔然,可能會令蒙古人、某些俄羅斯人感到親切,但中國觀眾就會覺得是一班「韃子」在混戰,毫無投入感,看得深則會覺得不舒服 — 原來我們的傳說,是別人的傳說。
當然,始終有很多中國人會說,花木蘭是中國文化。在網上看到有人說:
……在中國人中,現在還要糾結、辯論花木蘭是真是假,是漢人是鮮卑還是什麼人種,也比較好玩、天真。當然,現在有個別人士希望瓦解「中國」及「華夏文化」,也是處心積慮。不過,這些終究是沒用的。花木蘭的故事,是中國人在繼承,是漢字書寫的典籍,就連花木蘭祠,都是漢人建立的,也是漢人在守,華夏文化的所謂博大精深,就是如此。博大精深的讓一些人咬牙切齒不知所措,用漢字漢語來瓦解華夏文化,想想就有點滑稽。
這裡就是「漢化」概念的弔詭和聰明之處,是文化帝國主義。因為鮮卑語失傳了,只有漢字留下了紀錄,所以鮮卑「也是中國的」。然而如果用這個標準,那今日《花木蘭》是英語對白,那是否盎格魯—撒克遜人在繼承花木蘭呢?比較博大精深的會不會是盎格魯—撒克遜文化?雖然花木蘭是爛片,但說到底都是美資,也是大製作,那花木蘭其實應該納入英美流行文化多一點?如果這是荒謬的,那麼在中國大陸幾千年來出現過的東西都納入「中國文化」,也是荒謬的。因為「大雜薈」裡面,總有東西是互相矛盾、互相毀滅、互相廝殺。
就像歷史人有時會說的笑話:如果日本在 20 世紀侵華成功,他們就會推動日語教學,之後的華人也會自認為日本人,並認為那場戰爭只是「華夏民族之間漸次融合」;日語也是華語,日皇則是我們遺失了的聖王,大東亞共榮圈成立一刻,不只不是國破家亡,而是我們認祖歸宗的歡樂一刻。
至於「用漢字漢語來瓦解華夏文化」,其實幾百年前日本人就做過了。例如山鹿素行的《中朝事實》,1669 年成書,以文言文寫成,論證日本才是真正繼承「中國文化」的大國,而且也沒有異姓革命,一直是天皇一脈統治,所以日本是「中朝」,西邊的大陸已淪為蠻族。在現代看來,這也是離不開「中國中心主義」的框架,更疑似是軍國主義的先聲。不過「用漢字漢語來瓦解華夏文化」在中華文化圈一向是常見的。就像日本人也用筷子,但日本人不是中國人。
現代中國人在花木蘭那個問題的「蠻族性否認」,其實跟現代發生的民族悲劇一樣。每個古老的地方,都出現過種族屠殺或文化滅絕,分別只是滅絕者的後代是否認知曾經的做法有違常理。上天有「好生」之德,給予各種生物自行演化的寬容;耶和華拆毀了巴別塔,混亂所有人的口音,令每一個國族不會被人為強行統一起來。加拿大、美國、澳洲甚至台灣這類地方,很早就認知到自己今日的繁榮,與原住民的銳減乃至滅絕很有關係,所以表面上還是承認自己是佔地者,給予「原住民」一定的特權和保育資源。
現代中國的分別是,他們就算知道歷史上有匈奴鮮卑羯氐羌,官方也承認現存幾十個「少數民族」,他們對「非我族類」還是缺少必要的愧疚,甚至滿懷敵意。對於被煙滅了的文明和民族,他們不覺得可惜、沒打算補償,今日在蒙古還是要強推漢語教育,他們認為這是正義的,是中國「多元一體」國族內容的混血和擴大,是一種中國式的「昭昭天命」。作為基督教思想出來的帝國,歐美在殺人之後,會有一點點罪惡感和反省傳統,之後形成反對「白人霸權」的自由派和左派。中國是沒有甚麼自由派的,他們有一些會要求民主,但你問他們香港台灣新疆西藏蒙古問題,他們還是會跳起來說,這全都是中國人,大家應該命運與共,聽候宏大敘事的發落。
所以劉亦菲的話很難聽嗎?我不覺得。她只是說一個「中國人」應該說的話,就像中國的民主人士,也少有「作為特權階級的反省」。事實上中國民主派追求的,經常是「沒有皇帝的帝國」,也就是繼承大清的疆土,是合法的、應然的、本來就該如此,只是改革後給民主派掌權,給人民投票就好。所以對大部份人來說,再「開明」都好,中國都只有民主問題,而沒有民族問題,這種民主進路,正正反映他們深沉的帝國主義,超越政制上的民主與專制之爭。
東亞文化圈形成 在 L.7_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 高中地理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高中地理_108課綱_龍騰版_高一下_L.7_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 黃柏欽的線上地理教室. 15 videosLast updated on Jun 6, 2022. ... <看更多>
東亞文化圈形成 在 【教學資源】 地理(二)--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新綱)...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教學資源】 地理(二)--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新綱) 地理(三)--超級強國的興起與挑戰-美國(新綱) ... <看更多>
東亞文化圈形成 在 [問題] 為何泛中華文化圈無法形成共同的民族認同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如題,在西方民族主義概念傳到泛中華文化圈前
“中華”、“華夏”一詞所代表的
並非為現代所認知的“族群”、“民族”概念
而是一種開放式跟具包容性的政治符號與標籤
就算不是中原人士,只要願意移風易俗
學習中原帝國的禮儀規範,都算是"中華"的一分子
反過來只要移風易俗,使用其他文明的風俗
即使來自中原,往往也不被視為"中華"人士
在這套意識形態下,幾個雖不受中原帝國統治
但受中原帝國文化影響較深的地區,如日本、韓國、越南
不只被中原帝國的歷代統治者視為同一文明的一份子
這些地區的知識份子也自認自己是"中華"的一部分
像李鴻章在甲午戰爭談判時
就曾以中日同文同種為由,苦苦哀求日本放中國一馬
而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又大力宣揚中日同文同種
以此合理化對中國的入侵行為
這樣的論述雖然帶有政治目的
但無論如何,在當時卻也有一定的群眾市場
否則就不會有政治人物或軍政人士使用這樣的政治論述
中華文化圈的共同文化認同
一直到19世紀才因受西方民族主義概念影響
加上中原王朝被西方國家徹底打趴
以及東亞諸國之間許多歷史衝突事件影響
(法國殖民越南、日本併韓、九一八事變、中日八年戰爭、中台長期對峙)
才讓這些族群產生他自共認的民族認同
既然如此,小弟覺得很奇怪
像中國、日本在轉型成現代國家時
都出現不同的民族主義論述彼此競爭建構國家主導權的情形
中國:(漢族VS中華民族),甚至到現在還有圖博、東突民族衝突
日本:(諸藩認同VS日本認同)
那為何整個泛中華文化圈(中、日、韓、越、台)
卻無法形成共同的民族認同,甚至更進一步形成民族國家呢?
請問各位,為什麼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69.138.16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513828949.A.69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