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接受的最長也是最細緻的採訪,人物雜誌記者像私家偵探一樣,從我和朋友的交談,從各種出乎我意料的文字視頻資料裡面,打開了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一面。有不少獨家的秘聞,歡迎點擊。
李開復:最大化戰爭的倖存者
本文來自《人物》雜誌
文|李斐然
編輯|朱柳笛
攝影|尹夕遠
……………………………………
坐在李開復對面是一種持續的挫敗和絕望。技術要比人性更根深蒂固地活在他身上,那種感覺很像是跟Siri聊天,全程剔除人類情緒。這讓人產生一種不太對勁的迷惑:如果他參加圖靈測試,能通過嗎?
這種最大化的氣質只在一種狀態是合理的,那就是科學家的實驗室。這原本可以成為一個最典型的科學家故事,一個天才,迷戀技術,與機器共存,活在實驗室裡。但顯然,李開復早在30多年前就放棄了這條路,這也是他的故事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天才決定離開實驗室,投身複雜、渾沌、充滿局限又充滿活力的商業社會,活在人群中。
┃最大化戰爭
李開復的西裝褲口袋是一個精確測試後確定的尺寸,它和最新款iPhone的尺寸貼合,既不會淺到放不進去,又不會深到不容易取出來。在重要場合,他會戴寬度7釐米的細領帶,比市面上大部分領帶細1釐米,因為他經過實驗發現,這樣的搭配顯瘦。就連他的笑容,都像是一個受過專業訓練的職業偶像營業時的idol smile,這是他大部分照片裡的固定微笑的弧度。
坐在這樣的李開復對面是一場持續的心理危機。他的人生經歷被量化,像一個可查詢的資料庫,他的回答基本上全部出自他出版過的8本書,以及迄今為止發表過的公開演講、訪談和文字記錄。如果你讀過這些內容,就可以準確預測他每一次的答案。因為不管問題是什麼,他都會繞回到這些公開信息的範疇之內,邏輯落點始終是——“世界因你而不同”,每個人都要“做最好的自己”,而現在,我們應當關注“AI未來”。這些是他的自傳標題,也是他研究後發現最適宜大眾傳播的話題。
他的生活是一場最大化的戰爭,在有限條件裡,最大化時間,最大化效率,最大化確定性,不允許冗餘。偶爾助理給他在兩個時間段中安排了休息,會遭到他委婉的批評:時間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這場最大化戰爭貫穿了李開復30多年的職業生涯,他擁有一個商業偶像的完美履歷:畢業於學術頂尖的哥倫比亞大學和卡內基·梅隆大學,工作過技術最頂尖的科技公司,蘋果、SGI、微軟、Google,而後在2009年創辦創新工場,投身中國的創業熱潮。
在每一個階段,他都創造過最大化的奇跡:在蘋果,他曾將尚處於實驗室階段的前沿語音辨識系統,壓縮了1000倍後應用在當時的蘋果電腦裡;在微軟,他創建了微軟中國研究院,這成為後來世界知名的微軟亞洲研究院,走出來許多AI領軍人物,被《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稱為“世界上最火的電腦實驗室”;Google中國也在他的推動下,從一個人到700人的團隊,實現了最具歷史意義的當地語系化。
過去10年中,他的最大化戰場是中國的互聯網創業。創新工場所投資的項目超過350個,已經誕生了17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基金規模超過20億美元。“創業本身就是一場最大化。人們在創業環境中得到的成長,是在其他環境裡不會得到的。創業就是做出了有限性和無限性之間的連接,達到了人的最大化。”
技術造就的商業奇跡,是過去10年間中國互聯網的獨特景象。技術高度集中化了效率,放大了個人的力量,讓所有人親歷了一場肉眼可見的奇跡——一個創業者能改變所有人購物的方式,一個聊天工具能顛覆此前所有的通訊龍頭企業,一個網紅主播能直接決定一款口紅的生產……中國市場成為全世界資本最為矚目的新大陸,它吸引著一個又一個人投身這片土地的最大化戰爭,在這裡,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親手創造一場影響14億人的奇跡。
“看到時代的變遷,看到迎頭而來的機會,總在想怎麼去調整自己,才能捕捉到這些機會。如果你讓我每天做一樣的事情,我會枯燥到死。”李開復說,“每一年我說不出來我做了兩三件很驚人的事情,好像就白活了。”
不過,這場最大化戰爭也多少吞噬了人性。在家裡,他陪家人的時間是經過精密規劃的最大化策略,“既不會少到讓她們抱怨我不是好丈夫、好父親,又不會多到影響工作效率”。妻子謝先鈴有次跟他吵架,氣到離家出走,不接電話,不回短信。結果,李開復選擇用技術回應。他在Google搜了大概1000條道歉短信,從裡面挑了50條比較接近他的口吻的,自己又寫了50條,湊成了一個100條道歉信的資料庫,然後寫了一個程式,每隔45分鐘隨機發送短信,不間斷地一直發,連續發送到第三天的時候,妻子敗給了程式,認輸回家。
創業夥伴陶甯從微軟時代就認識了李開復,那時候,連跟他吃飯都是一場智力競賽,要一邊吃一邊玩難度極高的推理遊戲。她注意到,同樣使用語音輸入,李開復的語音轉化準確率要比周圍所有人都高。因為他常年訓練自己,用機器習慣的穩定狀態說話,“不要只train機器,還要train自己。”
與他結識近14年的黃蕙雯是創新工場現任CMO,起初她並不想接受這份工作,就跟李開復說,北京霧霾好重,我不要搬過去。結果過了一會兒,她在微信上收到了他的答覆,他依次發來中國氣象局的監測結果、社科院的研究報告,以及協力廠商機構的觀察統計。李開復糾正她,準確的事實是,北京的空氣品質已經有了大幅改善。這構成了李開復強悍的說服力,但也讓黃蕙雯不得不沖他吐槽:“你一定要每天都過得這麼用力嗎?”
所以,坐在他對面是一種持續的挫敗和絕望。技術要比人性更根深蒂固地活在他身上,那種感覺很像是跟Siri聊天,全程剔除人類情緒。這讓人產生一種不太對勁的迷惑:如果他參加圖靈測試,能通過嗎?
這種最大化的氣質只在一種狀態是合理的,那就是科學家的實驗室。這原本可以成為一個最典型的科學家故事,一個天才,迷戀技術,與機器共存,活在實驗室裡。但顯然,李開復早在30多年前就放棄了這條路,這也是他的故事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天才決定離開實驗室,投身複雜、渾沌、充滿局限又充滿活力的商業社會,活在人群中。
┃與複雜共存
商業世界有一些暗號。特別是創業者見投資人時,他們一般不會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你只能去捕捉一些訊號——聊天中他有沒有看手錶,中途接電話有沒有回來,如果聊了半小時他還在提問,要麼這次有戲,要麼他不懂這個賽道,想讓創業者幫他普及一下背景。最直接的失敗徵兆是,“我後面還有個會。”
但是,李開復會給出不太一樣的訊號。他愛談論技術,見他需要準備好充分的資料材料,以備他即時提問。他尤其鍾情于技術天才,有時甚至會打破自己縝密的時間規劃,跟他們多聊。可是,如果技術天才只講技術,他會直截了當地告訴對方,“你的想法太天真了。”
他的本質是一個電腦科學家。在成為投資人、創業者、職業經理人之前,他是足以躋身世界一流的人工智慧專家。電腦博士李開復設計過一款人工智慧博弈程式Bill,擊敗當時奧賽羅棋世界冠軍;他還使用一種叫做“隱瑪律可夫模型”(HMM)的方法,建造出世界上第一套非指定語者連續性大詞彙語音辨識系統Sphinx。學術界一種開玩笑的說法是,衡量一個人的研究高低,就去看他的論文能在多少年後還持續折磨著後輩入行必讀。而李開復的論文,直到今天還有程式師將其翻譯成中文,細細研讀,距離他發佈這些論文已經33年了。
走出實驗室後,他親歷過這個時代幾乎每一次最重要的技術變革,參與它們的落地。陶寧記得,即便在微軟、Google這樣的頂尖公司,想要讓技術進入產業也是一場惡戰,李開復要反反復複做演示,跟不同人群磨合,他們之中大部分人不懂技術,“99%不是你的技術同類”,但他們又有自己的立場和顧慮,李開復的工作就是需要彌合這種人群之中的認知差異。
商業是人構成的戰場,在這裡,贏的關鍵是學會與複雜共存。尤其在中國創業,是一場全世界最殘酷的戰爭。所有參與者將最大化推向極致,只有親自下場,你才能明白這種現實的顛覆性力量。天才的最大失利往往不是技術缺憾,而是誤讀了人,誤讀了人性,誤讀了人群之中的風向。
在微軟的時候,到美國總部開會,坐滿一屋子的天才工程師總提中國盜版,討論的主題都是怎麼抓、怎麼告、怎麼正版化、能賣多少錢。“我說你們根本不懂中國人的思維,我就帶他們來中關村,教微軟的人怎麼理解中國市場。”
李開復設計了一套小實驗,他讓來北京的美國高管們先去一趟當時的電腦大賣場海龍大廈,每人發同樣的錢,買一個電腦回來,去親眼看看在中國做生意是什麼樣子。結果在中關村購物一圈,連最理性的CTO都陷入了中國充滿感染力的消費亢奮之中,回來熱情地跟李開復說,什麼都有,什麼都有,什麼都有!那是一種誰也阻止不了的商業生命力。只有親歷才能明白,你沒法跟一顆破土而出的種子講道理,靠理智否定它的生長。它會不惜一切代價活下來,最優解是與它共生。
過往的經歷把他訓練成一個務實主義者。2006年,他參加香港科技大學前沿研究討論會,臺上坐著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時任科大校長、物理學家朱經武,還有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得主邁克爾·阿蒂亞爵士。他們熱烈地討論“詩人科學家”這個議題,數學好美啊,數學充滿想像力,只有他不太同意。
李開復很客氣,這是他身上的另一個重要特質。他婉轉地提醒:“這個世界需要有像他們那樣偉大的科學家,留在高校研究院,來探索數學之美,但是也需要像我們這樣的工程師,來把它做成有價值的東西,解決人類的問題。這兩者缺一不可。”
他必須要學會在人群中生存。王詠剛是創新工場CTO,也曾在Google工作了10多年。他知道,跟形形色色的人談技術,是個苦差事,講深了大家聽不懂,講淺了大家覺得沒有用。碰上完全不懂技術的人,尤其是傳統產業的老闆,也得講得下去才行。他有一次聽到李開復不得不跟一個地方老闆解釋,“AI是一種新時代的Excel”,因為Excel對他們來說已經代表了複雜,他耐心地解釋,“像Excel那樣,你把資料填進去,結果就能算出來。”
“我就沒有開復那樣的好脾氣,講不明白我就不想說了。但是他還是很有熱情,能在不同場合,耐著性子,讓所有人聽懂。”王詠剛說。
“市場接受了,技術就得到了承認;市場不接受,再奇妙的技術也不名一文。”李開復曾這樣寫道,市場是一切技術的試金石,只有不適應市場的技術,沒有不適應技術的市場。就算是地球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技術不能落地,也在市場一文不值。
整個過程都要對抗人群中的懷疑、不解和誤會。智明星通的CEO唐彬森說,10年前覺得李開復不像個投資人,每天叮囑他關注技術趨勢,“老發一些沒什麼用的話”,“我們還在創業苦哈哈的,滿腦子想的還是人怎麼招啊,工資怎麼發啊,他老說要all in移動互聯網,老說比爾·蓋茨的名言,‘人們永遠會高估一兩年的發展,而低估了未來10年的發展。’我當時心想,手機螢幕就這麼點大,性能又特別差,能怎麼樣?”
如今,技術奇跡驗證了李開復的判斷。前不久,創新工場10周年紀念,他給李開復發了一條資訊,“偉大的時代需要有偉大的想像力。”
然而,人群之中,質疑總免不了。出現負面評論的時候,陶甯和李開復經常爭論。李開復希望能把事實解釋清楚,但陶寧告訴他,如果他相信,自己事業的目標是把技術落實進產業裡,就必須專注於技術的落地,“活在一種不理解中,學著與噪音、反對、誤解共存”,對這個世界說,那好吧。
“你說他沒有生氣過10分鐘、1小時,他肯定是不高興的,但是他得用理性的方式去處理。”陶寧說。“況且,創業中太多你想要做的事情,已經填滿你的時間了。像開復這樣從學界跳到工業界,面對客戶、投資人、產品、團隊,他已經生活在人群之中了,必須學會接受過程中的噪音。”
這大概就是時代留在他身上的一種複雜性。他的技術信仰分成兩半:前一半是個科學家,能寫最複雜的論文,調教機器理解人類;後一半是個商人,能洞悉客戶的需求,教會人類理解機器。自始至終,他都是流動在兩者之間的人。
┃吞噬與救贖
技術將李開復的最大化戰爭推向了頂峰,他不僅要最大化技術在商業上的效益,還要最大化自己的影響力。
微博最熱的時候,他給自己的微博寫了一個AI程式,讓機器自動抓取即時熱門的話題,以及與他有交集的主題,以影響力排序轉發,連發送時間都是精准實驗的結果,間隔10分鐘發會掉粉,間隔40分鐘發又不能實現每天發送量最大化,衡量過後得到最優解,間隔30分鐘發一條,每天發送25條,以實現每天穩定漲粉的目標。機器全程類比人類發送的隨機性,避開整點發佈,以免留下機器痕跡,機器甚至能代替他自動回復留言,為他增加粉絲互動頻率,維持熱度。
那段日子,向來平靜的李開復持續生活在一種強烈的情緒衝擊裡,憤怒、喜悅、興奮、焦躁,所有血流都沖向大腦。他每天都會檢查自己的粉絲數,如果沒有達到增長預期就會不高興。他變得對最大化數值有所偏執,“一場演講沒有1000個人我就不去,每天微博不新增1000個粉絲我就不開心,一個記者來採訪我,讀者不夠多我就拒絕。”
一切都是最大化的工具。曾經的創新工場合夥人王肇輝結婚,邀請李開復致辭,儀式結束後,他發現李開復寫了中文發言稿、英文發言稿,在微博、推特、臉書全平臺上都發佈了一遍。作為新聞發言人的他感到高興和感動。但是,李開復大女兒上大學收到的父親的信,也被父親同步發在了網上。雖然贏得了點擊率,女兒卻非常不高興。
今天回憶起這一切,最大化影響力的念頭“就像腫瘤一樣長在我身上,頑強、固執,並且快速擴張”,直到疾病的突然到來。
在經歷了常年的熬夜、高壓、疲勞作戰的生活後,李開復的體檢報告裡檢測出腹部存在26個腫瘤,醫生確診為淋巴癌四期。當整個中國互聯網在井噴似的蓬勃發展時,李開復花了17個月養病。最大化戰爭暫時休戰。
休假對於他來說,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一開始,他還不能正確融入這種生活裡面。在動完手術的幾個小時後,他還試圖再度投入工作。他在家的臥室裡搭建了一個工作臺,用金屬臂把顯示器懸掛在枕頭上方,躺著回復郵件。
因為生病的緣故,他提前立下遺囑。寫遺囑的時候,他第一次認真注視自己手裡的筆,“那支筆曾在上萬冊書上簽名,暢銷的自傳,鼓勵中國年輕人努力工作、開拓事業的書,這些書每一本反響都很好,如今,同一支筆卻見證了我的失敗。”
寫完遺囑,他坐在母親旁邊,母親已患阿爾茲海默症多年,只能勉強認出他。直到那一刻他才意識到,自己最大化的影子還有另一面。自傳是一個朝氣蓬勃的故事,但對當時在美國陪讀的母親而言,那是寂寞的回憶。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兒子上課的時候,她只能在家對著電視,一台一台換。因為語言不通,她只看得懂一個猜價格的節目,節目很熱鬧,但她也只能猜測這種熱鬧。從天亮到天黑,只有捱到兒子回家,才有人跟她說話。
成功人生的所有細節都顯現了另一個模樣。在臺灣養病期間,他試著參與家裡的裝修,兩個女兒告訴他,過去他花了大工夫,把房間佈置成公主房,買小星星的貼紙,自己一顆一顆貼在天花板上,但其實,她們並沒有想要成為公主。
小女兒說,她更想要收到爸爸的信,因為爸爸過去經常寫信,寫給爺爺奶奶,寫給媽媽,寫給姐姐,但是他已經很久沒寫了,自己高中畢業的時候,還會收到爸爸的信嗎?
生病期間,李開復重讀了許多年前自己父親寫來的家書。原來早在他事業的最開端,父親就曾在信裡,反復叮嚀 ——
先鈴、開復:
先後接到你們來信,一則以喜,一則以慮(我未用“憂”字)。喜看開復的研究受到別人的注意、重視,但我要說一句話是,做學問的要有自尊心,但更要有謙遜心。學習是無止境的。
經過了這麼多年後,他終於開始理解,和自己渴望的最大化不同,父親治學的根基恰恰是渺小。父親70歲的時候選擇當教師,教了幾十個學生。學生寫給他的訃文裡反復提到這位老師謙遜的治學觀點,他相信研究任何歷史最忌諱的是“成見”,“歷史是沒有官方說法的”,自己的觀點也不是最終的答案,應該歡迎反駁,包容不同的意見。
“我才發現,他寫給我的每一封信裡都隱含著一些人生建議。他教我怎樣去做一個更好的人,不要為了一些沒有價值的事情讓自己太忙碌,做人要謙虛,千萬不能驕傲。父親通過這些信,以非常溫和的方法來傳遞他的愛,而我感知得太晚了。”
在臺灣養病期間,住在他家附近的鄰居楊柏林是一位畫家。他看了李開復的故事,送來一幅畫。這幅畫是很多種顏色一起在流動,黑色包裹著紅色,藍色流向了金色,畫面正中央是蔓延開來的白色,如同水一樣,不斷流動,這是他所理解的李開復。
楊柏林說,他在李開復身上看到了自己。這位畫家一直以來的創作理念就是“影子和自我”,而在李開復身上,他看到這個主題的又一次呈現——“真實的我是影子的救贖,而影子的另一面,是我更遼闊的世界。”
┃回到人群中
病癒回到工作中,李開復回到了他的平和狀態。他是一個始終很客氣的人,很少生氣,總是保持弧度穩定的微笑。最大化模式並沒有完全消退,連軸轉地飛行、演講、開會。妻子常常問李開復,“你到底要幾歲退休啦?”
他還不想退休,多久都不想。他還在享受流動在人群中。今年秋天,李開復去烏鎮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演講,飛回北京沒幾天,又到釣魚臺國賓館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在會議間隙的大廳,遇到的幾乎每個參會者都會跟他打招呼,停下來聊一聊。他像水一樣流動在不同群體之間,對決策者解釋技術的苦處,得給民營企業一些幫助,然後鼓勵研究員多參與實踐。
只是,贏已經不重要了。“經歷的災難多了,人就學得會客觀了。人從挫折中學到的東西,遠比成功裡學到的多。碰到好多問題,上報紙了怎麼辦,大會不能開了怎麼辦,他們說,開復你怎麼還這麼鎮定?我說我都被微軟告過了,這算什麼?我都得過癌症了,還怕什麼?”李開復說,“這一生活得已經很值了,得到了超過我能想像的很多東西,我已經很感恩了。如果我失去一切,那也值了。”
在互聯網世界,這也許是一種不合時宜的平靜。他的辦公室位於中關村,就在樓下吸煙區,休息時間會有許多掛著工牌的人聚在一起抽煙,他們鎖著眉頭,抱怨美國貿易管制黑名單、競爭對手使過的黑招、擴大市場的壓力……互聯網,一種焦慮、廝殺、競爭的象徵,是全世界最殘酷的競爭市場。焦慮是他們被這個技術時代所塑造的一種底色。
經歷過技術時代屢次變革,現在的李開復覺得,在10年中國互聯網中誕生的最有價值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背後精於執行的人。“我覺得中國創業者是很強大的一批人,整體來說他們不會是很恐懼的人,一方面有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萬一真的做不成,那就公司關了再創一家,做一家倒一家,倒一家就再開一家,真正厲害的創業者都是這樣起來的。”
一個重要的領悟是,人的最大化,不能做簡單的量化。一個不能透露姓名的創業者說,當時他有一個合夥人,很多投資人不看好,都不願意投。但李開復對他說,“我知道這個事你肯定會踩坑,但我也知道如果出了問題,你也可以收拾得了,所以我們冒一點風險,還是會投。大不了到時候麻煩一點,幫你解決問題。早期多犯點錯誤,總比後邊犯錯成本小得多。”事實證明,他的合夥人果然出了問題,但這名創業者也的確熬過了這個錯誤,帶著公司成長為市場的關鍵玩家。
最近,李開復開闢了一個新的最大化戰場——讓AI落地。
他在創新工場設立了一個人工智慧工程院,給學生做技術夏令營,找傳統產業談合作,還聯繫了大學,幫忙設計人工智慧的教材。作為人工智慧工程院的執行院長,王詠剛常常和他一起出差,去工場考察。他在一家工場車間呆了一天,生產線上1000多個人,王詠剛挨個去看每個人的工作,看看能不能用自動化取代。車間工人用很細的鑷子,貼一張小小的貼片。一個工人一整天困在自己的工位上,反復這個枯燥的動作,拿起來、貼上,再拿起來、再貼上。這是一個亟需得到解放的重複性勞動,但是,今天的AI只能在虛擬世界起效,做語音和人臉識別還可以,一旦進入真實世界,又粗糙又笨拙,遠遠不能取代細活兒。
“那天出來我就在想,未來AI是一個無論怎麼想像都不過分的發展。讓它發展取代工人,這不是一個效率問題,而是一個人道問題。人類是不應該被困在這種枯燥的重複性勞動裡的,應該做一些更自由的事情。今天的AI還在非常非常早期的起步階段,如果AI真正能落地達到90分的話,世界會變得非常不一樣。這是我或者開復,以及一些做AI科研的人所相信的AI。”王詠剛說。
這又將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就像是他所親歷的每一次技術落地,又要跟決策者建言,又要面對陌生人的迷茫和質疑,想辦法讓人聽得懂,又要耐心勸服創業者相信,這背後是下一場技術奇跡。但李開復似乎很享受這件事,每天連軸轉地面談,演講,參加討論。
1983年,李開復在卡內基·梅隆大學電腦科學系攻讀博士學位,那裡是世界人工智慧尖端研究的前沿陣地。他的博士生研究計畫中這樣寫道:
“人工智慧是人類學習過程的闡明,人類思考過程的量化,人類行為的解釋,以及對智慧原理的瞭解。它是人類瞭解自身的最後一步,我希望投身這門新的、有前景的科學。”
今天重讀這番宣言,李開復似乎的確在用自己的時間,踐行著這場實驗,他把自己訓練成機器的思維模式,量化自己的行為,去教機器理解人類,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機器的理解,把它推向人類,實現“人類瞭解自身的最後一步”。
“我確實是用了20年的時間,才慢慢地瞭解他,他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也不是個最理性的人,他是一個像我們一樣的人,是一個領導,一個下屬,一個朋友,一個長輩,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兒子,他是一個生活在人群之中的人。”陶寧說,“他的主線是忠於技術,圍繞著技術他做了所有事情,做了研究,做了產品,做了投資,收集了人才,也獲得了很多朋友。技術改變了他的人生,他也因為身處這樣的技術時代,改變了別人的一生。”
┃只屬於自己的房間
現在的李開復試著活在一場最大化的寬鬆裡面。他已經不怎麼再發微博了,自動定時發佈的程式已經終止了,他只會偶爾上去看看評論。過去看電影,他會按照IMDB排序,從9.2到6.5依次看,他在家裡裝了160T的伺服器,確保他準確擁有全部6.5分以上的電影。現在也沒關係了。他最近在重看《教父》,看了好多遍,他現在喜歡教父那樣的英雄,說不上是英雄,卻也並不是壞人,一生與人性的種種複雜面共存,是一個活在人群中的人。
李開復有一個秘密,那就是吃。他熱愛美食,也熱衷於研究美食。每年大董上新菜,他都會受大廚邀請試菜,跟大廚討論菜品。曾有一家出版社知道了他的美食喜好,想給他出一本美食書。但是,在李開復決定之前,王肇輝就直接拒絕了:“我說不行,只要我還在PR這個崗位上管事,就不可能有機會。我不希望開復的公眾形象變得不專注。我希望科技、投資是占他人生符號99%的東西。不能讓人感覺不務正業,跑去做美食了,這不合適。我不同意這樣的事情出現。”不過現在,這個秘密也不需要隱藏了。講述美食時候的李開復,有一種毫無掩飾的由衷快樂,他花了整整10分鐘時間,認真描述如何煮一顆最完美的雞蛋。這是他經過反復試驗、調試,推算出的完美雞蛋烹飪資料。
他選擇Google工作的其中一個條件是,參與Google中國餐廳的籌建。幾乎每個和他在Google共事過的人都記得,每天中午的試菜環節,會看到一個神采奕奕的李開復點評菜,面試大廚,提很多專業問題。
現在不需要爭奪最大化流量了,他開始允許自己說點真正想說的話,吃到好吃的東西,他會給它們拍特寫,傳上網。其實,如果沒有其他人反對,李開復還挺想寫美食的。但是,他是一個溫和的人,不喜歡跟人起衝突。他也尊重別人的專業,只要是他認定的資深人士的建議,他大多會接受。所以,這個出版計畫最終流產,李開復只說了一句話,“那好吧。”
病癒之後,為了讓更多人對AI感興趣,李開復願意去展露更多真實。他參加了奇葩大會。在去錄製的車上,他準備了一份詳盡的發言稿。助理提醒他,那兒鼓勵現場即興,你自由發揮就好啦。但這是李開復所不習慣的場景,他反問,“自由……怎麼自由?”
結果,奇葩大會收穫了嘉賓語音聲波最平穩的一期節目。錄製結束後,蔡康永跑來找他的助理:“開復在幹什麼啦,讓他來玩的,一上來就講課,也不跟我們打招呼,難道他是緊張嗎?”
習慣是不容易更改的,他還是喜歡活在精確的最大化裡。臨近採訪結束的時候,李開復展示了自己手機相冊,裡面有兩部評分7.9分的電影。“這是我最近發現的兩部電影,我還沒有看過。”他說回家後會把這兩部電影下載來看,所以此時此刻,寫稿還不能寫“李開復看過IMDB上所有6.5分以上的電影”,準確的說法是“所有6.5分以上的電影,減去兩部”。
生活也依然追求一種最大化,但如果沒做到,那也沒關係。李開復在家裡追求極簡,一切都要藏起來,相冊藏在抽屜裡面,電視藏在油畫後面,電腦藏在飄窗裡面,音響藏在房間隱蔽的壁龕後面。他試圖也把妻子的化妝品藏起來,為此設計了一個能夠裝400個瓶子的鏡櫃,完美容納妻子現有化妝品。然而,住了一段時間後,滿載的鏡櫃外面不知道為什麼又冒出來100瓶。於是,他從自己的護膚品裡拿了20瓶出來,也放在外面。李開復說,這是適應環境的新策略,既然要存在冗餘,就讓冗餘也搭配著來,在一種新的平衡裡,與冗餘共存。
他再一次開始寫信。小女兒畢業上大學那一年,他給她寫了一封不再公開發表的信。信的最後一段是:
我問媽媽想說點什麼,媽媽讓我告訴你,我們非常愛你。我問她,這句話是不是應該說,我們愛你,比昨天多一點,比明天少一點。她點點頭,眼睛裡閃爍著一點光,那就像是在你小時候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同樣的光芒。
後來不久,小女兒把回信文在自己的身上。一個是Stay Gold,它出自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詩,原意是,美好總是容易消逝(Nothing Gold Can Stay),但她改了一下,對她來說,美好也可以永不消失。另一個是一組數學符號,那是長大之後終於領悟的父親的關心,一個大於號,一個小於號。
今天的創業依然是一場最大化戰爭,但作為親歷者,他也得到了珍貴的經驗:“最大化會發揮人的潛力,但也會犯錯誤。我學到的就是不要去算計到這麼細,分清楚哪些是自私的最大化,哪些是真正對世界有意義的最大化。”
李開復的家裡現在有兩間書房。一間是給外人看的,是他完美一面的呈現,乾淨到空無一物的書桌,所有物件都可以完美收納,曾經的獎狀、獎盃和畢業證書,整齊地排列在櫃子裡,是展示給世界看的戰利品。
另一間書房非常狹小,裡面完全沒有裝飾,沒有吊頂,沒鋪地板,抬頭就是黑壓壓的暖氣管道,屋裡只有一把歪到有點散架的椅子,勉強可以坐下。這裡放著他在家裡佈置的伺服器,以及所有不想被外人看到的東西。
這裡藏著所有他生活的秘密回憶。曾經手寫給妻子的情書,父親寫的信,自己的病歷,過去工作用的舊名片,只對自己有意義的工作紀念物,亂糟糟地堆在一起。他跟自己約定,老了退休了,他就把這些回憶按順序整理好。但現在還不用,這樣就好。
只有在那個房間裡,他不用活在最大化裡。這是他精緻的家裡唯一一個亂糟糟的地方,沒有條理,沒有分類,不用小心翼翼。他時不時要去那兒維護伺服器,跑資料的十幾分鐘時間裡,讀一會兒信,發一會兒呆,想念父親和母親。所有情緒都允許得到短暫的表達,懷念,生氣,懊悔,沮喪,難過,也有希望。這是最大化戰爭的一條縫隙,只在這裡,活著一個真實的李開復。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李 奧 貝 納 履歷」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李 奧 貝 納 履歷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李 奧 貝 納 履歷 在 大學生 BIG Studen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李 奧 貝 納 履歷 在 Twinkle Tarot 星之塔羅占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李 奧 貝 納 履歷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李 奧 貝 納 履歷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李 奧 貝 納 履歷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李 奧 貝 納 履歷 在 要進奧美、李奧貝納的履歷! -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李 奧 貝 納 履歷 在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暨研究所| 李奧貝納廣告就業學程講座通知 的評價
- 關於李 奧 貝 納 履歷 在 [問題] 請問奧美和李奧貝納- marketing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李 奧 貝 納 履歷 在 李奧貝納黃麗燕離職 - 台中建案查詢網 的評價
- 關於李 奧 貝 納 履歷 在 李奧貝納與陽獅集團的百年傳奇 - YouTube 的評價
李 奧 貝 納 履歷 在 大學生 BIG Studen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畢業季 #找工作 #面試履歷
#每日睡前好文 #思考 #畢業前的十九堂課
又到了驪歌高唱的季節,即將畢業的新鮮人是否也惶惶不安的求職投履歷呢? 有時候我們太急著想要進光鮮亮麗的好公司,或是隨著時間和家人的壓力而開始屈服,卻忘記回頭想想自己想要學習的...到底是甚麼?
選對產業當然很棒,那選錯了又怎麼辦呢?
" 也許你在媒體上常常看到大老闆談論工作,說年輕人不夠肯吃苦,又或者周遭有些人的酸言酸語,但別忘了人生的主人是你自己。不是只有公司有挑選人才的資格,你也擁有挑選公司的權利。"
李 奧 貝 納 履歷 在 Twinkle Tarot 星之塔羅占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每個人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夢想,不用在意別人的想法,無論如何也要堅持,這就是令人變得年輕的法門。不信?看看他的故事。
太可怕了 有多少人一生有他這種成就!?
揚名國際的台灣之光林志穎!!
學生時代 10歲就得全國搖控車大賽亞軍
15歲靠自己打工買下第一台50cc,並且自己改裝與聲音系統聯結
因此被教官記大過,抓去做學校電腦檔案,結果一做3年
16歲他高中時竟吸引了相當全校人數的人來報考跟他同科系(華藝)
17歲正式出道
18歲就登上香港紅磡(史上最年輕記錄)
18歲同年開公司(攝影公司,當時有6-7家分店)
當兵時代 500公尺障礙、投彈、3000公尺跑步、跳箱、射擊、潛行、伏行、
匍匐前進等等幾乎所有項目滿分,榮獲四次榮譽獎,擔任設擊助教
並獲得「總統獎」退伍。
退伍入社會 鄉民期待他入社會接受嚴格的考驗甚至是被電,讓他知道只靠張臉
是不行的,沒想到...
22歲再開另一間公司,成立工作室,自己做自己的經紀人打理生涯
唱片再外包代理出去,並利用營收創造投資股票
23歲用自己的錢買下第一台法拉利
23歲同年第一次下場賽車,拿下季軍
23歲同年被EMI簽下
23歲同年年底被泰國國王邀請擔任國王70大壽慶典的壓軸
並受到皇室一族的接見
運動傷害期 24歲因賽車車禍受傷,右腳掌斷了三根骨頭,打了四根鋼釘固定
並且中斷演藝生涯,一堆人想說總算...
林志穎將自己的經紀約轉包給夏玉順
24歲同年,他幾乎全包了台灣所有的公益和形象代言
(他13歲時就已經是台灣更生保護會的終生義工)
24歲同年底,歷經復健傷癒復出,參加世界國際A級越野賽,成台灣第一個
參加國際頂級賽事的車手
25歲赴日學習以一百分的成績取得專業救護資格證,成為台灣第一批EMT
(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緊急救護技術員
認真賽車期 這時候一堆人想說,什麼不搞,去搞這,只靠一張臉,總有一天...
23歲開始就受到普利司通(Bridgestone)與埃索(ESSO)贊助參與賽事
25歲成立自己的車隊ESSO JIMMY RACING TEAM,並多次創下最速記錄
25歲同年考上淺水執照
25歲同年演出<絕代雙驕>,成為台灣身價片酬最高藝人
F1的領域 這時一堆人已經酸不出來了...台灣還沒什麼人能踏入此領域
26歲出演電影<紅字>拿到亞太影展最受歡迎男演員獎
26歲同年在珠海賽車場拿到賽車生涯第一個冠軍
26歲同年拿下兩次雷諾spider冠軍,取得方程式賽車參賽資格
成為台灣首位國際方程式車手
IT的領域 正當一堆人可能才剛退伍再投科技業履歷時,他不僅拿了一堆人生獎
更重要的他已經是IT領域的老闆了...
27歲開始成立自己的IT公司(不只一間),主營運為軟體開發監控系統與
多媒體,並且做到了市場壟斷的局面(軍方,銀行),而且之後在市場上擔
任很多協會,理事會,與公益基金會的董事與要職;
新網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台灣網路協會常務理事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網域費率委員會委員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網域董事
台灣消費者網路申訴協會會長
中國藝術家協會創會理事長
財團法人關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大滿貫期 身為一個"運動員"的巔峰啊....
27歲同年獲得「超級房車賽」四站冠軍之大滿貫
27歲同年之年終房車菁英賽獲得第四名
賽車總累積達到:9座獎盃: 7個冠軍獎盃,2個亞軍、季軍
國際青年期 這時他的魅力與成就已經到了國際,宅宅大概找不到點可以酸了....
27歲同年成為美國南加州華美銀行反毒大使
27歲同年簽下韓星元彬,(當年的藍色生死戀),成為其台灣區經紀人
27歲同年頒贈白宮反毒大使獎狀,為得到此獎狀的亞裔藝人第一人
(因為他整個暫停演藝活動近一年配合公益,而且還停留美國本土,對
一個當紅和最高片酬的藝人來說,放棄跑去公益,不只精神可嘉而已)
29歲獲得國際傑出青年獎,為首位華人國際傑青,也是全球演藝界繼湯姆
克魯斯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藝人
29歲同年舊金山定10月17日為「林志穎日」,授予「美國榮譽公民」。
同時於美國領取的獎項還有傑出華人獎、美國「第五十一屆華僑節」之
傑出藝人獎、美國洛杉磯縣警局局長李貝卡頒發榮譽狀及洛縣警員勳章
和「縣警局鎮尺」等等
演藝賽車並進期 正常人做一件事都很難了,這人是一次做兩個領域,而且截然不同
如果包含公司和事業的話,是三個領域,還包括了不斷坐飛機開會
29-30歲接演<天龍八部>
30歲加盟佳通輪胎車隊,成為台灣第一位授薪職業賽車手
30歲同年搬入裝修半年多的居室,全是科技化的東西
他家裡的電子設備都是和他的手機相連接的,比如在回家的路上,就可以
設定家裡的溫度、濕度,可以放水溫水這樣一回家就能洗澡,可以在中國
招待台北家裡的客人等等。該系統是由他自己的科技公司開發
31歲加盟香港代納10方程式車隊,作為代納10方程式車隊主力車手
出戰亞洲雷諾方程式,獲得第5
31歲在珠海國際賽車場內與知名賽車手陳維良先生等好友設立
「珠海平坐賽車運動諮詢有限公司」並一同組建了「珠海平坐車隊」
主要業務是與官方合作為汽車和輪胎廠商的新產品做數據測試與認證
31歲同年組建自己的第一支拉力車隊「林志穎車隊」
31歲同年改裝成了台灣第一把綠色瞄準器的BB槍,
半年後台灣的公司相繼效仿生產,自部隊退役後.射擊野戰,生存遊戲就成
了林志穎的一大興趣,收藏有十多支槍,包括SR47、AUG、M60、M249機
槍、改裝Marine款、左輪、點45等等,除了子彈以外,包括準星、紅外
線等設備都是真槍配備(幾年前的新聞)。還自組了團隊「曙光」
31歲同年「林志穎車隊」獲得中國拉力賽年度季軍車隊
重回偶像 這時鄉民真的酸不出來了,他不僅帥,又強,而且還不會老...
32歲演出第一部時裝偶像劇放羊的星星,13周台灣偶像劇第一收視率
32歲順便考了遊艇執照
32歲義大利車商法拉利大手筆包下上海F1賽車場,提供上億台幣名車,
邀請林志穎擔任專業駕駛培訓課程教練
33歲在新飛泛珠三角超級賽車節春季賽第一回合冠軍、第二回合亞軍
夏季賽第一回合冠軍、第二回合冠軍
33歲同年四川汶川地震,捐款100萬人民幣,親自赴災區當義工
(台灣第一位赴災區藝人),認養兩名地震孤兒,6月珠海賽事中將試駕所
得的錢款全部捐獻給賑災區,並捐出冠軍獎盃義賣
這是當年他33-34歲左右在洙海賽車場上與一堆大老合影
注意,就他一個看起來還是年輕學生樣
進入F1摩托艇賽 34歲在中國深圳南山後海F1賽場舉行加盟中國天榮隊儀式,林志穎正式成
為中國隊後備隊員,該隊是世界F1賽場(F1賽車、F1摩托艇)上唯一的中國
隊。(演藝圈裡首位參與此項殊榮的藝人,也是來自台灣的首位華人選手
初為人父 已經當老爸了,而且形象一直很好也很努力,真的酸不出來了
35歲生日感恩會的記者會上宣布自己升格當爸爸,林志穎:「他的到來,
讓我感到非常驕傲,所以我決定站出來,我不能再隱瞞,我也不會再隱
瞞,其實今天的確是雙喜臨門,除了是我的生日,也是小小志的滿月,
他很好動,而且也很愛笑,3095公克!還有一雙迷人的眼睛。
36歲在上海F1賽車場參加了一場國際組別IFC的雷諾方程式比賽. 在來自
19個國家職業級的車手激烈競爭中,林志穎脫穎而出再度奪冠,這座獎盃
別具意義,是他為人父之後拿到的第1個冠軍獎盃
36歲同年,在上海受GQ國際雜誌之邀,與車神舒馬克對談,全程英文交談
,還列出20幾個問題來問舒馬克,涉獵問題很廣泛,從人生、賽車經驗
到社會公益。在現場舒馬克除了送林志穎一雙自己親手設計的限量手工
休閒鞋之外,還邀請他隔天到F1維修區參觀及參加私人晚宴
1 ---『因為他,四大天王近日的風頭也被搶去了,甚至面臨他的挑戰! 』
2 --- 『記者的相機、警察的對講機、原本戴在頭上的帽子,被一群女孩子撞跌了。這混
亂、轟動的場面,近十年也未有在香港機場出現過。 』
橫幅,你推我擁,大汗淋漓的大喊著偶像的名字。數十名警員聯同機場特警連成防線,抵
擋一班幾近失控的小女孩。歌迷、警察各守崗位,迎接台灣小旋風林志穎的來臨。 』
4---『近年來香港的台灣歌手無數,齊秦、庾澄慶、童安格、豹小子、小虎隊等,但他們
的受歡迎程度似乎遠不及這位年僅17歲的小男孩。青春、活力加上一臉可愛的笑容,令他
成為萬千香港女孩子的新偶像。 』
5--- 『因為他,香港機場出現一時無兩的混亂情況,歌迷的瘋狂令在場警員震驚,30多
位警員結成的人牆防線也被一群無法制止的女歌迷所衝破,連警方勸告離場也不肯,最後
要托記者朋友傳達他離場的事實。 』
6--- 『因為他,上星期五晚“歡樂今宵”入場券被炒至500元一張。 (注:過往“歡樂
今宵”入場券是免費的。)』
7 --- 『因為他,記者要從後門進入“商台”採訪他(這是從未試過的)。 』
8--- 『因為他,商台要派一部專車往“港台”,接林志穎,雖然商台與港台距離只是一
箭之遙,但歌迷的瘋狂,令他無法進入商台,結果由商台專車接載他往九龍塘的一個公園
,再轉搭另一部車,以調虎離山之計使他安然進入商台。 』
9---『因為他,商台要將一場演唱會一分為二,變相加開一場,以滿足歌迷所求。 』
11---『因為他,廣播道凌晨三點已有歌迷在商台門口排隊準備索取門票,欣賞他的演唱
會。 』
12---『因為他,廣播道出現了由商台大門環繞至亞視門口的人龍,令交通堵塞、令整條
廣播道頓變了垃圾街。 』
13---『因為他,商台要停止派演唱會門票,改為電話登記,可惜全世界同一時間爭用一
條電話線,商台電話線路終告失靈。 』
14---『因為他,各大百貨公司的電器部在“勁歌金曲”、“週末任你點”的播映時間內
,現場擠滿了途人駐足,凝神圍著各大小電視機,並非想光顧,而是在欣賞正在熒光屏演
出的他。
15 ---『因為他,久未聯絡的親友紛紛來電,並非問候,而是問取他的演唱會、“勁歌金
曲”、“歡樂今宵”等門券,只要是他亮相的節目都要。 』
16---『因為他,麗晶酒店的大堂連日來多了一群妙齡少女的出現,守侯偶像的現身。 』
17---『因為他......實在太多的因為了。但又難怪,他這股小旋風確是吹得大家心曠神
怡。他親切可人的笑容,謙恭有禮的態度,令每個人都喜歡他,確實是銳不可當的小旋風
。 』
18---『林志穎在香港雖只有短短的10天,但工作排得密麻麻,演出電影,分別上電台、
電視台接受訪問,又要為不同的刊物拍攝照片,工作壓力這麼大,真怕這17歲的男孩透不
過氣來,但看來他卻沒半點怨言。 』
19---『跟他拍封面照前一晚,他剛趕完通宵戲,翌日10點起床,由在港請來的化裝師為
他化妝,10點半開始拍攝,雖然只睡上兩三個小時,但他卻拍得十分投入,每當拍照便自
然地露出了他一張叫人看得心醉的笑臉,可愛迷人。 11點半拍罷這輯照片後,他用剛學
曉的廣東話說了一聲“唔該你”,一面帶著笑容,一面揮手跟經理人公司的同事匆匆離去
,接著便分別趕往“新城”、“港台”、“商台”接受訪問,沒一刻停下來,之後又得趕
往清水灣無線為“歡樂今宵”彩排,客串演出“暑假玩到盡”。要訪問他真的不容易,想
趁空擋?根本沒可能,他就是連一分鐘空擋也沒有。原來這天,他連飯也沒吃過,他說不
肚餓。我想確實忙得連肚餓的感覺也沒有了,叫人看了也覺心痛。跟著這小旋風左轉右轉
,終於在“歡樂今宵”開播前一刻鍾騰出寶貴的十五分鐘來做這篇訪問。時間雖短,但內
容卻包羅萬有,有他的事業、愛情、家人.....』
……
十七歲出道的林志穎,一年不到,紅遍東南亞以及整個華語世界,綽號“亞洲小旋風”,
被媒體稱為娛樂圈“最神的神話”。是當時唯一能於香港“四大天王”抗衡的偶像巨星!
封為“亞洲小天王”,“小天王”這一娛樂圈新名詞從此叫開。至今仍是紅磡體育場最年
輕開唱歌手的紀錄保持人,也是台灣本土開個人演唱會最年輕歌手的紀錄保持人。有一種
現象叫林志穎現象,針對這種現象黃安還寫了一首歌叫《樣樣紅》。美國總統布什親自簽
發白宮反毒大使獎章。 (整個亞洲第一人)台灣所有官方的形象代言人幾乎都被林志穎
包攬了:police形象代言人;消防局形象代言人;交通部形象代言人;反賄選大使;反毒
大使;更生大使等等
曾經很多大牌明星,甚至天王天后都把林志穎視為他們的偶像:
金喜善早把林志穎視為偶像,媒體問林志穎“金喜善長得怎樣”,他僅說“很好看”。
謝霆鋒,在上TVBS節目訪問時,透露自己是林志穎的粉絲,曾經更是不斷的向林志穎索
要簽名合影
泰國天后TATAYA公開表示: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兩位男士,一位是父親,另一位就是林志穎 .
SHE上台灣著名節目《康熙來了》時透露,林志穎對於學生時代的她們是非常重要的人,
並坦白說,那時流行流傳明星家電話,三人均向林志穎家打過電話。
小豬羅志祥在主持節目《娛樂百分百》時說自己是林志穎的瘋狂FANS,收集過小志的海報
和所有專輯,甚至在小志去當兵時到松山車站為他送行,只是當時性格害羞,躲在遠處不
好意思上前
飛輪海”中的炎亞綸,炎亞綸曾在自己博客中說,要成為和自己學生時代偶像林志穎一樣
的優秀歌手.泰國公主曾在小志去泰國參加演出時,問小志是否願意留下來當駙馬。小志
送了自己所有專輯給她。
著名主持人謝娜,曾說林志穎是自己唯一的真正偶像........................
2003林志穎奪得國際傑出青年獎,這個獎項全世界總共只有兩個人拿過,一個是國際巨星
、奧斯卡影帝湯姆克魯斯,另一個就是林志穎,林志穎是中國乃至整個亞洲奪得次榮譽的
第一人,也是現在唯一的一個!美國宣布把舊金山每年的10月17日定為“林志穎日”,這
種在國外的歡迎程度,整個中國華語界,只有林志穎李小龍做到過! !泰國國王莆眉篷
邀請擔任莆眉篷70歲大壽生日會演唱壓軸嘉賓,並接受泰國王后和公主的接見,公主一見
鍾情,差點成為泰國駙馬。
17歲出道的林志穎,19歲就完成了世界巡迴演唱會,這項成就,古今中外,前無古人,後難有
來者.這是屬於中國人在世界娛樂界的驕傲,這也是世界娛樂界永遠的神話.林志穎曾經橫
掃港台,東南亞各大頒獎典禮,奪得整個亞太地區最受歡迎男藝人大獎.林志穎在國外的成
就,特別是在東南亞和美國,整個中國華語界唯有李小龍可以與之爭鋒,林志穎當時真的紅
的發紫,當時社會普遍流傳一種現象,就叫林志穎現象,黃安為此專門為林志穎這種現象寫
了一篇評論文章.當時很多人都說"在中國娛樂界前幾十年還沒有一個林志穎出現過,今後
也很難出現第二個個林志穎"
林志穎代表了一個時代,他是亞洲天王,亞洲小旋風,他被稱為"娛樂界最神的神話".17歲出
道,19歲就開世界巡迴演唱會,20歲就名揚世界.林志穎所創造的奇蹟是娛樂界一個年輕的
神話,一個不朽的神話,一個永遠的神話.
李 奧 貝 納 履歷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李 奧 貝 納 履歷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李 奧 貝 納 履歷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李 奧 貝 納 履歷 在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暨研究所| 李奧貝納廣告就業學程講座通知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李奧貝納 廣告就業學程講座通知~~ 講題:設計品牌與人演講者:李奧貝納廣告公司策略長&人資長Leslie ... 我們將會在收到履歷的一週內,安排時間與合適的人選碰面聊聊。 ... <看更多>
李 奧 貝 納 履歷 在 [問題] 請問奧美和李奧貝納- marketing - PTT職涯區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大家好我是今年畢業的新鮮人之前出國一年最近才開始找工作運氣很好一向不愛用新人的李奧貝納覺得我有潛力給了我AE的offer (雖然薪水真的超低) 約聘三個月之後再看表現 ... ... <看更多>
李 奧 貝 納 履歷 在 要進奧美、李奧貝納的履歷! - 工作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大家好,最近找了蠻多工作也收到許多面試邀請,但唯有奧美跟李奧貝納遲遲沒回應,請問想進此類公司履歷怎麼寫才吸睛?已爬過很多文改了又改,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