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一位很久以來的粉絲
她在我還青澀到拿麥克風會發抖的時候
特地從北部到高雄來聽我演講
場地是只有十人座位的餐廳
甚至現在那家餐廳都已經收掉了XD
她後來跟著我好多次的活動
從醫療勞動人權
到外科甘苦談
到性別教育
曾經最久的一次討論
是我們站在台北捷運站整整聊了快一個半小時
煩惱,想要成長,希望有力量帶給別人幸福
這是我們共同的話題
如今她的家人支持了她
勇敢地說出她的故事
也分享給你們
希望能夠多一點認同
多一點力量
多帶給別人也給自己 多一點幸福
The coming out story of my sister and family 🏳️🌈🏳️🌈🏳️🌈
我妹和我,有時還有一個南部家庭的出櫃故事
(文非常長)
(雖然我們很害羞,但可以分享;如果因此可以多一點同理心就太好了!)
這篇文章寫在公投之前,希望真的因此有人加入了那300多萬的聲援者中
公投之後無論如何,請相信台灣還有愛
———————————
「什麼叫做受傷,受傷就是:
國家制度裡沒有同志的位置,許多基本權利被剝奪,在教育體系裡完全隱身成為見不得人的存在;
一旦性傾向曝光所需面對的職業、家庭、人際關係甚至人身安全的各種風險。
承受某些人無理由的厭惡,在全面的壓力下,產生的挫折和自我認同困境⋯⋯
⋯⋯而且這些東西,是從同志第一秒認識到自己的性傾向那刻開始,就要開始承受了;也許是三歲,也許是七歲,也許是十二歲。
這叫做受傷。每分每秒都有人捅你一次的那種傷。」
—— 朱宥勳(2016)
———————————
我妹什麼時候認識到自己的性傾向的?
應該是2003年,因為葉永鋕過世而修訂〈性別平等教育法〉的前一年
據她說是小五,班上女生開始覺得誰誰誰很帥的時候,她完全沒興趣
2003年,也是張國榮過世那一年
那時還是國一的我,遇到一個(我現在才知道)恐同的國文老師
她說:「張國榮搞同性戀、有病,他才會自殺。」
在還沒有性平教育的那年
這就是我對同性戀的第一個印象,有病
同性戀是被討厭的,就如同老師輕蔑厭惡的表情
我從來都沒有討厭過同志,畢竟學校裡有那麼多那麼多的帥學姊
傑尼斯遠在日本,而學姐們就在隔壁大樓,穿著裙子頂著鳳梨頭,重新定義了帥氣
但儘管學姐們在學校裡走路多麼有風
但看老師的態度,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人,應該都還是覺得同性戀很噁心不正常,有病吧
這就是為什麼在我妹也剪了鳳梨頭之後,我們大家都開始偷偷覺得她可能是同志的時候
我會這麼不希望她是個同志
她會被討厭、她會很辛苦,怎麼辦
———————————
中學到大學的期間,我們就看著我妹變得越來越帥,應該是交了女朋友,但我們大家都說是朋友
然後在從聖功宿舍回家的週末,我媽有時候出去研習,有時候叫我陪她看電影,看完還得分享心得(老師的小孩就是這樣逼哀)
所以我大多時候都拒絕陪看
我們就這樣心照不宣地過了這幾年
———————————
大學畢業、準備出國的那個暑假,我正在享受最後的玩樂
結果我媽寫了email+奪命連環call,叫我回去
妹妹有事需要我們全家在一起
妹妹和前女友感情出問題
在面對感情問題,同時又要隱瞞家裡性向的雙重壓力之下
她再也承受不了、爆炸了;決定向家裡出櫃,無論結果是好是壞,必須釋放掉一邊的壓力
抱著可能會被逐出家門的覺悟,打電話給媽媽
「媽媽,我是同性戀,我喜歡女生。」
『媽媽知道啊。』
媽媽的反應非常平靜,像是早已預演過的
———————————
我們後來才知道,媽媽早在10年前,察覺尚旻不像一般女生的時候
就開始利用學校的資源,參加了性平課程的研習,開始了解性別相關的知識
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LGBTQIA
她認識了這些原本很陌生的名詞,和輔導老師、諮商老師、性平會的委員討論
理解性少數的想法、行為,以及他們會遇到的困難
我才赫然發現,在這幾年間,我媽一直叫我陪她看的電影
《為巴比祈禱》、《愛在暹羅》、《男孩別哭》、《神父同志》、《越愛越美麗》
一字排開全部都和同志相關
原來媽在這幾年,一直努力著用各種方式,去認識、理解一個她從沒接觸過的族群
就這樣一邊學習、一邊準備著面對妹妹出櫃的那一天
為了可以好好說出那句「媽媽知道」
她準備了整整10年
她準備好了
當我還因為怕妹妹辛苦,而不敢面對的時候
媽媽已經先跨出了一步,已經在想著若是妹妹遇到困難,要怎麼協助她
不是阻止她走上辛苦的路,而是應該努力改變她身邊的環境,讓她這條路走得越來越不辛苦
———————————
出櫃之後
*
爸爸覺得很開心,覺得女兒一輩子都不會嫁人,可以永遠陪在爸爸身邊(安捏甘對)
(結果同志快要可以結婚了哈哈哈哈爸爸哭哭)
*
阿嬤其實很好奇,一直在想辦法試探
例如
『旻啦什麼時候帶男朋友回來?』
「以後會帶回來給阿嬤看啦。」旻一邊騎上機車,一邊先打哈哈過去
等機車騎遠,阿嬤雙手圈住嘴巴,對著離去的尚旻大吼:
『如果妳帶女朋友回來,也~沒~關~係~哦~~~』
(阿嬤可能還沒辦法接受同性戀,也不敢面對尚旻承認她是同志,但又很好奇 😂😂;所以每次都抓在這種她沒辦法回應的時候說)
有一次塞了一張副刊剪下來的剪報給旻「這很適合你看!」(塞完立刻逃跑)
是一個讀者媽媽的投稿,接受自己的女兒是同志的文章
還會襲尚旻胸
「吼你都穿這個防彈衣」(摸一把)
那是束胸啦阿嬤!
*
阿姨在尚旻失戀的時候放著家庭聚餐不吃,陪著她一起哭
*
小姑姑說:「尚旻現在就是碰到感情問題而已,跟她是不是同性戀一點關係也沒有!」
『哎她談感情這麽傻,還好她不是喜歡男生。要是喜歡上壞人就糟糕了!』
「說不定未婚懷孕生了兩個小孩。」
『還要出去賺錢養酗酒的老公。』
「還會被揍。」
『還好她喜歡女生。』
「她是同性戀真的太好了~~~~」
*
在討論要結婚的時候,我請Sam轉告公婆,說我妹妹是同性戀,我身上應該有同性戀的基因
雖然還沒打算生小孩,但生了說不定也可能是同性戀
如果真的不能接受,我們就取消婚約沒有關係
婆婆覺得這件事根本就沒什麼,不值得特地拿出來報告
公公有點嚇到,原來他身邊就有這樣的人;但為什麼會這麼驚訝,因為以前都沒發現呀,她和我們真的沒有不一樣
連保守的韓國人都和我站在一起,站在愛的同一邊
而且Sam竟然傻傻地把我說「我妹比你兩個兒子還帥。」轉達給公婆😱😱😱
豬隊友!婚姻就是愛情的墳墓啊啊啊
———————————
縱使她很幸運地,身邊的家人朋友營造出的環境是友善的
但我還是覺得很對不起
我自認為自己很友善,我們的家庭很有愛
那她出櫃的時候為什麼會「抱著被趕出家門的覺悟」?
是因為在她之前說「吳尊好帥 😍😍」的時候
我們明明知道她在裝,卻跟著她一起自欺欺人嗎?
(後來想想為什麼她不選擇汪東城或炎亞綸而是吳尊,應該跟她的興趣還有未來的職業相關 😂😂 根本超級合理)
還是在她那段自我懷疑、認同、掙扎的時期
我們不知道怎麼面對,所以暫時伸不出手去拉她嗎?
太多太多的畏懼、逃避、不敢面對,讓我們錯過了發現她的時機
但幸好,還沒有太晚
婚姻平權公投,雖然是一場被迫開始的延長賽
但它對我的意義其實是 ——
我可以和年少無知、逃避的自己和解;
拍拍那時候拉扯於社會常規和自我認同的妹妹,抱抱她、跟她說:
妳沒有錯。
———————————
雖然我們的核心家庭很peaceful
但還是會在親戚、身邊的朋友同事那裡,接收到不友善的訊息
尚旻其實在出櫃後,一直覺得很對不起家人
因為爸媽必須面對還不了解的親友,可能還會有懷疑的眼光說他們怎麼生出、養出一個同志小孩
所謂「同志出櫃,家人入櫃」,之後要面對外界、痛苦的是家人
雖然這些和尚旻當初經歷過的痛苦相比太微不足道,但她還是覺得很抱歉
妳想太多了
如果關在櫃子裡是很痛苦的,那我們就一起出櫃吧
爸媽一起會去參加性平課程(爸爸是被拖去的)
以前輩的姿態,和其他還有疑惑、不能接受的父母聊天(喔很跩是不是)
抱持著「多一個願意理解的家長,就少一個破碎的家庭。」的心態
真的促成了父母和同志孩子的和解呢
我和爸媽身邊的朋友早就知道妹妹是同志
爸爸還印了好幾份聯署書帶在身上,到處簽到處收,說服身邊親友投公投
如果「讓大家知道家裡有人是同志」就是出櫃的話
那我們早就不知道出櫃幾百次了
我們從來沒有否認、隱瞞過自己的家人是同志
因為無論我們到底是什麼,愛男生還是愛女生,都是彼此最驕傲的家人,不是嗎
———————————
希望從此以後
這個發生在我們家的小故事,再也不值得一提
每一個家、每一對有情人,都可以開開心心好好過生活
阿公阿嬤的支持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1493231148/posts/2091611537565267/
投票隔天早上,阿嬤用line錄了一段音檔給尚旻:
「旻~~阿嬤支持你。
不要急,慢慢來,這件事不簡單,我們的觀念真難改變,但阿嬤改變了!
你有阿嬤阿公支持你!」
雖然公投的結果讓人難過
但還是想讓你們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善意和能量
不要氣餒,我們整裝再出發
感恩節快樂
ps.
我不怪那位老師(因為我媽媽也是老師),畢竟那年還沒有性平教育,老師也不懂
只是感嘆,如果當年有機會受到正確的教育,或許可以早一點成爲妹妹的後盾
pps.
謝謝 Aaron Liu Photography
We-Sweet Style 彩妝造型
We-Sweet Photography 喜恩影像團隊
想樂工作室 Wedding Fun Studio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超級歪 Supe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第六集2.0版【社會議題系列】:滿滿的,大平權 / 婚姻平權與Nussbaum EP6 ver2.0【Public Issue Seri...
「朱宥勳結婚」的推薦目錄:
- 關於朱宥勳結婚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朱宥勳結婚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朱宥勳結婚 在 Aida&綺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朱宥勳結婚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朱宥勳結婚 在 Re: [其他] naffy這是抄襲還是致敬? - 看板marve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朱宥勳結婚 在 唐墨- 我跟朱宥勳在網路上吵過一次架。 唯一的一次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朱宥勳結婚 在 朱天心吳念真ptt的推薦,PTT、YOUTUBE、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朱宥勳結婚 在 朱天心吳念真ptt的推薦,PTT、YOUTUBE、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朱宥勳結婚 在 朱天心吳念真ptt的推薦,PTT、YOUTUBE、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朱宥勳結婚 在 文學教育與公眾參與| 朱宥勳| TEDxTainan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朱宥勳結婚 在 [閒聊] 也有女孩很討厭朱宥勳嗎? - womentalk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朱宥勳結婚 在 [討論] 朱宥勳VS劉仲敬PTT推薦- book 的評價
- 關於朱宥勳結婚 在 [問卦] 朱宥勳這個性騷擾慣犯為啥還可以出來騷 - PTT評價 的評價
朱宥勳結婚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說個笑話:台灣女權過高。#中華民國最美的風景
另:
在中華民國是這樣,中華民國是個「神奇」的地方。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91884004285010&id=584986081641475
➡Trista Lin Chang:
[ 女性創作空間 ]
在近十年內,女性作者才開始受到重視。
J.K.羅琳(J.K.Rowlling)之所以取這麼陽剛或說看不出來性別的筆名,便是因為如果取「看起來就是個女生」的筆名,她的書就會被視為「只是女生的幻想」、「一定不怎麼好看」的書,更不會大賣。
在她大紅之後,女性作者的書寫空間才被打開,女性開始敢用自己的真名或是敢取「看起來就是女生」的筆名寫文。
近代(近世?忘記年代)的女畫家必須取一個「看起來是男生」的筆名,或是用自己丈夫的名字發表畫作,一樣是因為社會看不起女性的才能,為了發表自己的畫作、讓大家注意畫本身而不是作者到底是男是女而做的妥協。不這樣妥協,她們的畫會變得根本不屑一顧,因為作者是女的。
去年也有一個臉書上的反同粉專,名字就是用中年男性的意象,但事實上操作的人是中年女性。
當時我們就猜測,她會這樣應該是清楚認知到男性和女性話語權的不同才有的策略。不僅在性別上有,年齡上和年齡+性別也有。
中年男性只要講話就會有很多人認同,無論他美醜、講的內容對與錯。可是中年女性必須先得結婚、再來生過小孩、甚至小孩要成功,也就是她得是「(好)媽媽」、以「媽媽」的身份講話才有一點份量,然而這個份量還是不高於什麼都沒有的中年男性。
這是離我們很遠的事嗎?
不,去年的事而已,人民的智商(X)怎麼可能一下子改變成支持真公平、真正義的樣子呢。
另外還有一件事,這個周芷萱應該有很深的體悟。
她在批評社會、講議題,還有之前參選的時候,收到過非常多騷擾、性羞辱和外貌羞辱。
可是完全同樣的議題、同樣的立場,至少三位男作家(印象中是溫朗東、林立青、朱宥勳等)也發表過貼文,甚至他們講得更狠,底下卻都是理性(廣義)的留言,甚至連外貌羞辱都沒有。
這些男作家自己也有發現這個事實,並且發表文章講這件事,但還是一樣,都是理性留言,跟周或是其他女作者受到的待遇截然不同。
如果女作家自己發表文章講「同樣主題、同樣立場,只有性別不同所收到的留言差異」,只會被洗版 #太敏感 #愛幻想 #女權幻想被歧視 而已。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39663136142118&id=100002953424300
本日的金馬獎: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這部片,很多人以為是在講政治,但它其實更多是在講青春,青春很美好,但也容易犯錯。我們可能把錯誤的期待投射在別人身上,這有可能發生在人對人,也有可能發生在國家對國家。我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作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的願望。」
1. 傅榆絕對是本屆金馬獎最勇敢、最有骨氣的導演。
2. 許多男性導演與電影工作者在發表得獎感言時,都說自己虧欠老婆,要謝謝老婆。可見女人奉獻了多少生命來成就男人;但是被歷史紀載的,卻不會是她們的名字。
3. 男人拍的電影都有一種「男味」。至於是什麼,就不舉例了;我們需要支持更多的女性導演和女性創作。
#金馬獎
#台灣金馬獎
#女性導演
朱宥勳結婚 在 Aida&綺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只是想要結婚
昨晚中選會公告通過三個萌萌公投,我很憤怒。沈澱一個晚上,我覺得,憤怒需要轉化為前進的力量。
我們要有更積極的作為!
我認為,我們必須發動積極、正面支持平權的公投,開闢自己的主場。
在此,我想知道有多少人願意和我同行。
***
現在的公投法,公投通過的條件只有兩個:
1. 「同意」票超過「總投票權人1/4」,且
2. 同意票比不同意票多(多一票就贏)
在「公投綁大選」和「選民照直覺投票」的情況下,這兩道門檻,很難守護同志的權益。
宣傳「不同意」的脈絡,比單純宣傳「同意」更複雜。反對方的宣傳能量,必須碾壓萌萌,才有可能在票數上壓制。但萌萌有錢、有勢、有組織,這點已經在黃國昌罷免案做過火力展示。
萌萌公投綁大選,是真的會威脅到台灣的民主自由。
***
萌萌只要「六個月內連署28萬份」就能正式成案,進入全國投票。以台灣特定宗教團體的信徒人數而言,這個門檻只是一塊蛋糕。
另一個可能,則是立法院在年底投票前,完成民法修法。但,這有期待可能性嗎?你知我知獨眼龍也知。
***
再談談我的構想。
我知道有很多法理上的論述,告訴我們為何萌萌三題不該拿來公投。
但目前為止,在法律上,對中選會的決定,救濟管道並不明確。只要28萬連署通過,公投勢在必行。
這個題目已經是完全的政治事件,應該在政治上有更積極的作為來反制。
既然現有的公投審議程序,允許偏見和歧視透過人數優勢,多數霸凌少數,那我們就必須正面迎擊!
既然這個政府允許萌萌把人權拿來公投,就不該抱著教條坐以待斃。應該「對萌萌的反智公投,發起反制公投」!
***
「公投對抗公投」的策略,我認為有以下三個好處:
一、可以創造主場
直接對自己的公投宣傳「同意」。不用隨著萌萌起舞,更不用變相幫萌萌宣傳他們的公投。
二、可以在推動公投的過程中,捲動全台灣的平權支持者
若真能紮實地蒐集到28萬份連署書,就能作為投票的動員依據,以及充實未來的運動能量。
三、連署、投票人數都可以展現政治實力,給執政黨最直接的後盾或壓力
既然執政黨一直在看民調、算選票,那麼,我們終究無法逃避「挺同志能動員多少選票」的挑戰。和萌萌直球對決,正是最關鍵的動員時刻。
***
當然,要實踐這個想法,需要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夥伴!
至少要比全台灣的萌萌多!
在此,我想尋求願意一起做些事情的人,填寫這份表單,留下你的資料。
➡️ http://piee.pw/5SDJX
***
我的政治實務經驗,讓我很有現實感。我知道,如果願意參與的人不夠多,就不用另開戰場。因此,我也設定了合理的評估方式。
💪 全台超過2000人(第一階段提案連署門檻)留資料,就成團 💪💪
大家一起努力航向打爆萌萌反智公投的未來!
***
如果沒有成團,也不用擔心。沒有到2000人,只是代表想另開公投的人不夠多。大家還是可以投入「不同意票」的動員。
我會將所有的個資,轉交婚姻平權大平台-相挺為平權,全民撐同志,一起協助衝刺「不同意」萌萌的票數。
我知道,要打萌萌大魔王,需要團結全部的力量。在未來的路上,所有人要同心協力,把能量越滾越大。
***
也拜託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人,如果妳/妳願意一起做些什麼,除了填寫表單,也幫忙把這篇貼文傳出去。
退無可退,忍無可忍,無須再忍!
#行動發起人名單
苗博雅 (聲明主筆人)
易俊宏
蔡宜文
朱宥勳
溫朗東
厭世姬
范綱皓
何姍蓉/ 動眼神經
陳茻
吳奕萱
李黛
李屏瑤
汪綺/貓不
林立青
盛浩偉
朱家安
#特別聲明
由於萌萌進逼時間緊迫,我們以個人名義發起的行動,事前並未與任何團體或政黨商談。後續會積極爭取所有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合作。
朱宥勳結婚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第六集2.0版【社會議題系列】:滿滿的,大平權 / 婚姻平權與Nussbaum
EP6 ver2.0【Public Issue Series】:MaMarriage Equality / Marriage Equality and Nussbaum
-
超級歪:「在真正的平權實現前,讓我們更堅定地站在一起。」
-
- 2.0版之更新內容
.刪除了原版約五秒令人不適之片段
.修正了原版古代搶婚制度的註解
.修正了原版利未記的口誤
.修正了原版古希伯來文נקבה從左向右的書寫
.修正了原版homos的非正式翻譯
.增添了民法第988-1條之註解
.增添了舊約一夫多妻制之註解
.增添了12月10號凱道音樂會之片段
.更改了影片結尾之標語
-
重點總結:
1.婚姻:婚姻的形式自古以來都是多元的,不必只有一種
2.家庭:只要付出關愛,同性異性家庭的小孩都能一樣好
3.宗教:愛大於一切教條,個人信仰不應該干涉國家法律
4.平權:法律不得剝奪每個人自由追求幸福與結婚的權利
-
影片爭議回覆:https://www.facebook.com/Mr.SuperY/posts/729484233871914
-
本集關鍵字:同性婚姻合法化 / 扣押幸福 / 為巴比祈禱 / 藍色大門 / 兩個爸爸 / 婚姻史 / 一夫一妻制 / 家庭 / 利未記 / 羅馬書 / 潔淨律法 / 恐同 / 污名化 / 民法972修正案 / Nussbaum / 性別操演 / 性史
-
#各界人士串連發聲支持婚姻平權📣 📣
#再次感謝 陳沂x 李茂生xPeter Su x 真心白木 成 柏慎 x 朱家安 (Kris Chu)x 囧星人 - 冏星人Kyon x How Fun 如何爽 x 超粒方 x 林辰 Buchix 客家小吵 Hakka Fighter x 星期天配音是對的 x 膝關節 x 劉宇x 陳思豪 x 鄭國忠 x 黃牧 x Fang-Ming Chen x 丁寧 Ding Ning x 聶永真 Aaron Nieh x 湯舒雯 x 易智言 x 苗博雅 MiaoPoya x 左撇子的電影博物館 x Dwagie大支 x 張懸 Deserts Xuan x 鄧惠文 x 朱宥勳 x 釋昭慧
我愛你們大家!謝謝你們讓台灣有更多的愛:)
#平權將實現我們12月26號立院見❤️
#路加福音635表示你們倒要愛仇敵也要善待他們摁摁我會善待你們的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dnUCfSTZ1c/hqdefault.jpg)
朱宥勳結婚 在 唐墨- 我跟朱宥勳在網路上吵過一次架。 唯一的一次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我跟朱宥勳在網路上吵過一次架。 唯一的一次,我也不知道他是否還記得。畢竟他吵過的架比我吃過的米還多。 是關於文學作者的理想與現實。我本著個人的奉獻思想, ... ... <看更多>
朱宥勳結婚 在 文學教育與公眾參與| 朱宥勳| TEDxTainan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文學歸文學,政治歸政治?文學真的與政治無關嗎?民主政治是雞婆的政治,而文學提供人們想像他人生活的能力,也提供了文化腳本,使讀者能夠同理、想像 ... ... <看更多>
朱宥勳結婚 在 Re: [其他] naffy這是抄襲還是致敬? - 看板marve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我引用 《聯副》決審委員對抄襲事件的回應 起頭
[ 朱宥勳 / 文學抄襲的三種類型 ]
一、字句的抄襲
二、敘事框架的抄襲
三、概念與創意的抄襲
大家認為naffy走在哪種抄襲呢
我認為naffy很明顯走在第二點 更深入三點(怎聽起來有點A..)
========================================================================
最近的聯合報文學奬又出現抄襲事件,極短篇組得獎作〈黑心貨〉被指控抄襲黃麗群〈成
家〉。已經不知道第幾次了,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這種事始終還在發生。從我高中開始寫
作起,維護自己作品的獨立性向來都是創作者驕傲來源之所在,在一篇作品刊出時,我們
甚至會跟校刊編輯計較每一個空格、空行、標點的位置;因為我們相信,一篇作品的每一
部分,都是「我的」,都是貫徹「我的」意志的創造物。在這種信念下,抄襲是不可想像
的就連不小心寫一篇和別人相像的作品都要覺得羞愧,更何況直接抄?然而這樣的事
卻反覆地發生。就我記憶所及,不說遠的,光近兩年就有「謝微笑事件」、「〈莫召奴〉
事件」、「〈溫柔子彈〉事件」,加上這次的〈黑心貨〉。
說句玩笑話,文學界抄襲事件之頻繁,恐怕比職棒簽賭還要嚴重。然而職棒球團查獲簽賭
球員,起碼還會開除一大批,永不錄用,但上述所列四件事,卻只有《短篇小說》做出了
明確的道歉回應。(再往前推,還有九把刀被抄襲的事件那更經典了,完全體現了純
文學作家對暢銷作家的偏見。)我們能夠理解主辦單位和評審都是無辜的,誰會沒事把投
來的稿件一一拿去google?(還不見得google得到)所以當然善良地預設了投稿者是值得
信任的。不過信任不是放任,如果投稿者自己要破壞這種信任關係
我不得不開始想:為什麼?把事情推給創作者的私德很簡單,但抄襲這件事既然一再發生
,容許它發生的條件是什麼?我覺得可能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文學奬制度的特殊性,這
是老生常談了。另一則比較少人提及:那是我們對文學研究、詮釋、分析上的知識太不當
一回事有以致之。
第一個原因比較簡單,雖然牽涉的層面也很廣大:文學奬預設了純粹的「以單篇作品決勝
負」,所以為了避免外在因素的干擾,評審面對的是一批匿名的稿件,整個審理過程就像
是一個無菌的實驗室,對作品的理解是缺乏很多正常脈絡的包括這篇作品和作者的關
係,和其他作品的關係,和社會的關係這些東西,在讀者閱讀一本出版的書籍時必然
會產生影響,但在這裡完全被隱藏起來了。因為它無菌封閉的性質,所以張貼在臉書上24
小時內就會被網友發現的抄襲作品,卻可以安然通過長達數個月的評審過程,這就給予有
心抄襲者混水摸魚的空間。然而,若是更動這種文學奬的設計,又會帶來其他的問題。這
不是本文的重點,暫且不談下去。
我更有興趣的是後面那個原因。仔細觀察每次抄襲事件爆發之後的處理流程,我們可以發
現,主辦單位方面能做的事情其實很少:若非直接認錯(比如前一陣子,馬華詩人陳強華
抄襲,出版其作品的「有人」出版社果斷地將之下架。),那就是請評審委員或有公信力
的作家再次比對兩造作品。然而,如何比對?比對什麼?如何判斷「有」抄襲和「沒有」
抄襲?這始終都沒有一個完整的論述,最後仍取決於少數評審的一念之間。但相較於論述
的缺乏,文學讀者們對於「是不是抄襲」卻有非常明確的定見。這意味著標準不是不存在
的,只是沒有被好好說出來。
以下我簡單整理三種最常見的抄襲模式,並分別舉例。這三種抄襲深淺有別,嚴格說起來
,在倫理上的意義也不一樣,不過至少都是會引起文學讀者嘩然的做法。我的用意不在指
責已經抄襲的人我寧可相信,有些人真的不知道這就叫做抄襲,我們只要讓更多人知
道這樣是行不通的,或許就能減少這類事情的發生。
一、字句的抄襲
這是抄襲的最低層次,基本上不太需要什麼閱讀經驗就能判斷出來:就google看看有幾個
字一樣就好了。在學術寫作上,若無註明引用,連續14字的雷同就到達抄襲的標準。如果
連相對不重視語言風格的學術寫作都這麼嚴厲,以語言風格區別自身與他人的創作者,那
應該更不在話下才對。但實際上,嗯。
比較著名的案例,可見中國時報專欄作者「謝微笑」的事件。它抄襲的是維基百科。
另外,今年馬華詩人陳強華抄襲多位台灣詩人的事件中亦有此類案例。連結內為香港詩人
陳某的臉書,有詳細的比對:
「通常」這種層次的抄襲實在過於明顯,所以一旦被指控都很難逃過去。我是說「通常」
。如果你真的非抄不可,建議至少抄到底下兩個層次,逃過去的機率會大幅上升。
反過來說,要避免被指控這種抄襲其實也很簡單,只要標註引用就可以了。或者像黃錦樹
的小說〈淒慘的無言的嘴〉那樣,該文雖然有幾處完全照搬陳映真的字句比如來自陳
映真〈淒慘的無言的嘴〉的對白:「把窗簾拉開罷,」伊突然挺起上半身,喝道,「讓陽
光進來。」還有結尾那隻從陳映真〈一綠色之候鳥〉飛過來的:「那隻綠色的候鳥」。—
—但它從標題到內文無不強烈告訴讀者,這是一種典故和致敬;更重要的是,這些元素從
來不佔小說推動的主要地位,換掉它們或許會少一層意義,卻不會讓故事完全無法運轉,
所以可見故事的軸心是作者自己的、而非抄襲來的。
二、敘事框架的抄襲
這部分開始,聰明的抄襲作者能矇混過關的機會就大幅上升了。在這個階段,抄襲者會將
別人的故事拿來,抽換掉一些元素(男變女、上海變台北、高鐵變新幹線),但是所
有敘事步驟都是照著走的。因此我覺得,在討論一篇作品是否抄襲時,特別是小說,一定
要至少有一位稍微了解敘事學的成員參與其中。檢查這種抄襲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一篇
小說所有發生過的事件,簡化成「誰做了什麼動作」的敘事單元,然後羅列兩篇作品的所
有敘事單元,互相比對。原則上,就算次序有所差異,只要影響事件的主要動作大致雷同
,我們就可以推測有抄襲的可能性。今年的〈莫召奴〉抄襲向田邦子〈隔壁女子〉就屬此
類。以下以去年聯合報極短篇得獎作品〈溫柔子彈〉抄襲韓國漫畫的作品來舉例。
〈溫柔子彈〉的敘事單元:
她中彈
她回到辦公室
她辭職,清空辦公室
她報名德文課程
她吃火鍋
她在男友家過夜、做愛
她和男友結婚
她完成自己的所有願望
她產下一名男嬰
她看著男嬰長大
她參加兒子的畢業典禮
她死前召來家人聚集在床前
她死去
韓國漫畫的敘事單元:
他中彈
他回到辦公室
他和女友去餐廳吃飯
他和女友結婚
他和妻子生下兒子
他和孩子玩耍
他參加兒子的畢業典禮
他看著兒子結婚
他得到孫子
他死去,死前家人聚集在床前
劃線處是雷同的地方。這樣一對照,有沒有抄襲其實就一目瞭然了。不但若干敘事單元完
全一樣(中彈之後爬走、都先回辦公室、結婚、參加兒子的畢業典禮),連這些單元
發生的次序都一樣。有一些單元只是換了場景(從吃火鍋換成吃西餐),本質上還是同一
個動作。 當然,每一篇小說可以分解成幾個敘事單元,每個人的切法會不太一樣,所以
真正的重點是分辨哪些動作特別重要,抽掉它故事就不能成立;在這些重要的敘事單元上
雷同是最不可饒恕的,因為那往往就是作品的價值所在。比如像這兩部作品中的「中彈之
後還活著」這個動作。而〈溫柔子彈〉有而漫畫中沒有的部分,也都不是整篇小說運轉上
的關鍵所在,抽掉也沒有影響,主要的概念是來自漫畫殆無疑義。
這個層次的抄襲,其實一般讀者只要兩篇作品都讀過,一定都會有所感覺,但不見得能夠
具體指出來。有時,如果抄襲者夠用心,還可能把表面上的元素通通抽換掉,這個時候就
要用這種方法來把它原本的框架給還原出來。
三、概念與創意的抄襲
最後這個層次,往往也是最有爭議的層次。如果字句不同、敘事單元也不完全相同,只是
概念相似,這樣能夠算抄襲嗎?這就是弔詭所在:我個人覺得這是最嚴重的抄襲,但卻是
最難被確證的抄襲。上述〈溫柔子彈〉的事件也屬此類,它除了敘事框架與原作雷同,它
還抄走了「人無不是帶著痛過了一生」這樣的寓意,且用「中彈」作為此意的比喻。在這
種狀況裡面,需要比較強的文學敏銳度才能夠看出兩篇作品的核心是什麼,而各自的核心
是否有差異。
這裡我們就可以回到這次〈黑心貨〉和〈成家〉的比較了。如果我們用剛剛分解敘事單元
的做法,我們至少可以找到以下幾個雷同處:
敘事者死了
敘事者的父親燒生活用品給他
敘事者收到生活用品的反應
敘事者的父親燒了一個女子給他
敘事者的父親寄信說明原委
然而,此次文學奬的評審委員認為,兩作只在「敘事手法」類似,主題則不同。那我們就
可以觀察一下,扣掉這些部分,〈黑心貨〉自己的設計還剩下什麼:
劣質紙錢的細節
劣質生活用品的細節
敘事者被中國配偶當僕人使喚
敘事者的父親被中國配偶盜走積蓄
歸納來看,其實就是回扣標題的「黑心貨」,紙錢和生活用品是黑心貨,中國配偶也是黑
心貨。這部分確實出自〈黑心貨〉作者的新設計,評審委員認為兩作「主題不同」也是可
以理解的。但是,回到我們前面說過的,如果我們去檢查真正影響故事能否成立的核心是
什麼的時候,我們會知道,〈成家〉最大的創意所在,在於「用死者的觀點,看到物品一
件一件從陽間燒來」。兩篇小說,抽掉這個部分就會直接垮掉,在這個意義上,如果〈黑
心貨〉的作者真的參考了黃麗群的作品,「被啓發」過,雖然我知道此事的抄襲與否仍有
爭議空間,但站在創作者的立場,我沒有辦法認同這是一篇出自於該作者獨特匠心的作品
。如果〈黑心貨〉最重要的部分都是別人的創意,就算真的未達抄襲門檻,我都很難同意
:難道我們要獎勵的是它表現出「中國的東西都是黑心貨」這個簡單粗陋的概念嗎?
學術一點說,這其實牽涉到如何劃定界線的問題。當我們把兩篇作品的所有字句、元素、
敘事單元全部並列比較,到底有百分之多少以內的雷同是我們可以接受的?那條線在哪裡
?如果沒有量化標準,我們要怎麼去標定「最關鍵」的部分,並且認定只要超了「最關鍵
」的部分就算抄襲?(比如,為什麼我們不會認為郭松棻的〈月印〉抄了川端康成的〈水
月〉?)這似乎很值得開一個研討會來專門處理這件事。比起套用理論或挖掘史料,我覺
得文學研究者也應該投注精力來協助面對當前的文學問題如果文學抄襲變得比職棒簽
賭還要頻繁的話,那一套如何辨別抄襲的知識、以及隨之而來的倫理規範,就顯得非常非
常必要了
=============================================================================
抱歉內文很長
以上 僅提供給重視智慧財產權者
我的第一篇原文提到
如果大家想好好為抄襲作定義
我再一一列舉 不詳述了
是推文底下分享的
我認為一個好的讀者 培養自己進取知識觀也是一種基本條件
我對抄襲定義更清晰 也希望大家一同成長
另外 也希望naffy親自在版上對我道歉
指出她是「改寫王」 將各大作品拼湊/擴寫/刪增
是「不實指控」這件事
但當時已客氣了 「抄襲王」 當之無愧
不是 前面有寫引用XD
本想附上短網址 但系統不答應
我推薦 gn02602057 攤大的文章 筆尖帶情 文采驚人~(當下讚嘆不已)
以上 [創作]真的優質好文
出門半天 回來竟然沒進展
我回頭看naffy在4/21文末提到
「三天後必須刪去這一系列 謝謝讀者支持」
也不知道她的三天後到了沒XD
(已知 04/22日她上線檢舉我)
「 naffy抄襲事件 」
時至今日 也早該上線
為她的粉粉做解釋
(當然我不是粉粉 是欠我道歉以及公道)
應驗 ahw12000大所言 「裝睡的人叫不醒啊」
XD我知道啦~ 但運用於此真是太貼切了!
※ 編輯: com2 (36.238.237.175), 04/27/2016 01:06:4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