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武士》17周年 背後的真實故事
電影參考自戊辰戰爭、西南戰爭
「最後的武士」
由湯姆克魯斯、渡邊謙、真田廣之主演的日式古裝戰爭片《末代武士》迄今已過17年,電影票房在全球熱賣,再度於全球掀起一股日式古裝電影熱潮,也讓渡邊謙、真田廣之等明星此後接到極多好萊塢電影的片約門票。
眾所皆知的是,《末代武士》的日本角色分別參考自不同經典歷史人物,渡邊謙的勝元盛次是取自於西鄉隆盛、真田廣之的氏尾則是江藤新平,那麼湯姆克魯斯的角色則是取自於法國軍官Jules Brunet。
Jules Brunet當年被拿破崙三世派遣至日本,教導日本德川幕府的軍隊訓練完成現代化,而後德川慶喜被推翻,他協助幕府將軍對抗維新軍隊,最終仍兵敗回國。
《末代武士》確實是虛構故事,不過電影取用西鄉隆盛熱愛武士道,並開設私學校,同樣也有Jules婉拒回到法國,繼續協助日本幕府軍隊。
不過電影仍有非常多處並非史實,美國並未協助日本軍隊現代化,主要是德國人、法國人。對於日本武士的刻畫也不盡正確。
然則《末代武士》在日本上映時卻引起意外的評價。
原本外界以為好萊塢拍攝《末代武士》,由於完全是虛構故事,必定仍存續著好萊塢對於異國的綺麗幻想,不過導演艾德華茲維克在拍片前積極研究日本歷史、文化,並全數啟用日本專業演員,還找來日本專業的語言指導,以求片中人物的日文對白是合乎當代以及角色,不能出錯。
《朝日新聞》的專欄記者片田友美甚至在當年大讚這部電影。
「跟從前的美國人比起來,這部電影對於日本的描繪已有了很大的改進。」
也就是說,即便日本的歷史學者、文化學者大部分皆認為《末代武士》仍不盡完美,但對他們來說已是一大進步,也許是因為這樣,當年《末代武士》在日本票房才能告捷。
多年後再看《末代武士》,更能察覺其浪漫之處,尤其是仔細看英文片名是The Last Samurai,並非單數,也就是說末代武士指的不只是湯姆克魯斯飾演的納森軍官,也不只是渡邊謙飾演的勝元,更是那個年代許多簇擁武士道文化的傳統英雄們。
《末代武士》現今於Netflix也看得到。
關於Jules Brunet的故事:https://reurl.cc/4Rey2j
關於西鄉隆盛:https://reurl.cc/V6O3yQ
華納兄弟台灣粉絲俱樂部
The Last Samurai
「末代武士 史實」的推薦目錄:
- 關於末代武士 史實 在 白色豆腐蛋糕電影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末代武士 史實 在 Ian討厭想標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末代武士 史實 在 王政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末代武士 史實 在 [請益] 日本人心中的《末代武士》 -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末代武士 史實 在 《末代武士》17周年背後的真實故事電影參考自戊辰戰爭 的評價
- 關於末代武士 史實 在 Re: [討論] 末代武士的多香(小雪) - PTT 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末代武士 史實 在 [閒聊] 有跟西南戰爭有關的動漫作品嗎? ya01234 ... - PTT 的評價
- 關於末代武士 史實 在 The Last Samurai末代武士-背後的戰爭西南戰爭始末-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末代武士 史實 在 Re: [閒聊] 日本電影不合台灣人口味嗎?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末代武士 史實 在 薄櫻鬼碧血錄線上看- 動漫- Gimy 劇迷 - PttPlay線上看- Gimy劇迷 的評價
末代武士 史實 在 Ian討厭想標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重新認真看了克林伊斯威特執導的「來自硫磺島的信」,這部電影跟「硫磺島的英雄們」可以稱作「硫磺島二部曲」。
兩部電影的拍攝是從兩個不同的陣營開始,「來自硫磺島的信」是從日本的角度,試著去描述日本軍隊、士兵、軍官到最高指揮官的心境;「硫磺島的英雄們」是從一張美方發出,可以說是半虛構的照片開始說起。
「來自硫磺島的信」目前在IMDB上拿下了7.9分的高分,「硫磺島的英雄們」目前僅有7.1分,這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這兩年看了不少克林伊斯威特的電影,不得不承認他有一雙銳利的眼睛,可以看出故事本身的尖銳的一個小角落,這一個小角落往往就是讓電影從普通變成經典的差異所在。
「來自硫磺島的信」是根據史實改編的,描述二次大戰「硫磺島戰役」所改編的電影。
硫磺島據日本東京僅有一千多公里,屬於小笠原群島的一部分(哥吉拉迷表示:聽到主題曲),等於可以說是日本本土,所以硫磺島的重要性可見一般。
日軍在馬紹爾群島被美方拿下後,開始加強硫磺島的防禦工事,並且派了曾經前往美國擔任武官的栗林忠道中將擔任硫磺島的指揮官。
這個角色是由「末代武士」裡的渡邊謙所飾演,從「末代武士」「藝伎回憶錄」到「來自硫磺島的信」以及「明日的記憶」,有一段時間我對渡邊謙這個演員非常的著迷,他確實有某種日本舊時代的氣息存在於他的眉宇之間,又有一種新時代紳士的優雅之感。
栗林中將極度反對跟美方開戰,這個人在歷史上獲得了極高的評價。
在電影之中,他一到達硫磺島就開始勘查地形,然後要日軍放棄灘頭,在山上挖洞。
但是受到許多阻礙,因為在地的軍官根本不聽從栗林的命令,認為他根本就是美方的走狗,所以不斷地陽奉陰違。
但在電影中跟歷史上,栗林的戰略都十分地成功,最終他不僅以兩萬人的兵力、落後的裝備,抵擋了美軍超過七萬人的攻擊,還拖延了將近三十六天,才失去硫磺島。
電影的細節大家可以自己去看,這部電影裡有非常多知名的日本演員參與演出,包括像是傑尼斯的二宮和也,還有前一陣子也非常紅拍過很多香港電影的中村獅童。
我覺得這部電影在兩個地方描寫得非常細膩,第一個就是對於日本軍人的內心世界,但或許不見像電影所說的完全符合,但從電影本身與史料看起來,必然有許多細節是貼近的。
比方很多電影或是史料都會描述日本兵有多麼地勇敢,多麼地視死如歸,但電影中並不是這樣描述的,很多人根本一心想要投降,想透過這種方式回到家鄉。
再來栗林忠道這個角色不論是電影中還是原型,也都頗為顛覆我們以前看二戰電影的那種感受,栗林忠道其實是一個非常仁慈的人,一方面很愛自己的家人,另一方面熟知美國這個國家的強大與可怕,最後是他不主張無謂地自殺式的犧牲,而是主張作為一個軍人效忠國家到最後的價值。
二宮和也在電影裡演一個根本不想打仗,卻硬被徵招的西點師傅,他在戰場上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幾次差點死掉,都剛巧被栗林忠道所救。
最後電影也巧妙地安排栗林死在他的面前。
整部電影透過這些真實的人物描述戰爭的無情,以及戰爭中人們的渺小以及無奈,確實很適合那些離戰爭非常遙遠,也不曾拿過槍枝的浪漫主義者用心看看,細細的反省自己對於戰爭的體認是不是太過無知。
我覺得電影最大的意義以及價值就在於此,透過兩個小時的時間,讓人們去體會其他你永遠不可能真實體會過的人生,去感受那個場域下的世界是如何的快樂或是傷悲,然後透過那些反思,回扣到我們的生命本身,從中提煉出面對真實世界的養分,或是純粹當成某種借鏡。
「來自硫磺島的信」,確實是一部有意思的二戰電影,就推薦給大家。
末代武士 史實 在 王政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叔隨興推薦書單】
應出版社邀請,推薦我最愛的10本書並寫推薦文,推薦的對象不限,推薦文隨我發揮,這是處女秀,我隨興推薦,各位就隨興參酌囉!
1. 文化苦旅 作者: 余秋雨
在史學與文學的巧妙轉換當中,看見人生智慧的粹煉與積累,這是我認為讀史學文最有價值的一部份。
作者雖然在史實的部份,一直被許多專家挑出硬傷,但這並不減損我在閱讀這本書時的興味盎然,對於史實的正確認識,固然是研究的基本要求,但我不是嚴謹的歷史學者,我是隨興的生活行者,對於書中透過文學性語言傳達歷史裡的時空人事標誌,即便有誤,我仍然可以在按圖索驥的過程中,盡覽旅途的大山大水,或者小河小村。
這樣的探索,方向在我的手上,催促我上路的動力則是這一本書。
2. 山居筆記 作者: 余秋雨
讀山居筆記時,我正短暫居住在一座海島上,迷彩的生活將我侷限在木麻黃的生長範圍內,幸好有這本書,帶我出走。
前一頁,唐朝吹著風,下一頁,宋朝飄著雨; 上一個章節,絲路響著駝獸的足音,下一個章節,敦煌映入飛仙的升天。
我在歷史感的文字當中,連結我在文字裡認識的歷史; 我在文學性的歷史當中,回味我在歷史裡想像的文學。
這本書,以山裡來的文字,帶我走出苦悶的海域。
3.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作者:米奇.艾爾邦
我遇過幾次生死,有些可以預期,但仍不免悲傷;有些超乎預料,卻又出奇平靜.不論悲傷或平靜,我始終相信,生死之間,有功課必須修習.
這本書其實談的不是生死,而是怎麼生?怎麼死?
生的價值取決於如何死,而死的意義存在於如何生,書中作者與他的老師的對話,常常在無意間,振聾發聵的傳遞智慧.
多年以後,在日本電影"末代武士"的最後一幕,當阿湯哥回答天皇詢問那末代武士是怎麼死的時候,我心頭凜然一震,啊,這不就是這本書教我的事:別記得我怎麼死的,請記得我是怎麼活的.
4.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作者: 喬辛.迪.波沙達&愛倫.辛格
20年前我來到這個偏鄉小校的時候,我看見一大群急著吃掉棉花糖的窮鄉孩子.
沒有完成作業的去跑操場,沒有達成學習任務的去罰站,沒有投入課堂的去對著椰子樹念校規...,所以體力變好了,腿力強健了,嗓門變大了,但是教育始終沒有發生.
窮孩子不知道什麼是棉花糖,老師們沒有帶他們學會辛苦忍耐並學習付出之後,真正的棉花糖有多好吃.
20年過去,我在同樣的學校看見越來越多知道真正棉花糖滋味,並且願意辛苦投入耐心等待的孩子.
我推薦這本書,老師們應該看一看.
5. 蘇菲的世界 作者: 喬斯坦.賈德
蘇菲的世界是我的哲學啟蒙書,我的意思不是說這本書讓我學會了哲學的各門各派,而是啟發我”哲學性思考”。
哲學性思考建立一個人的價值觀,影響一個人看待這個世界的各種面貌,我永遠記得作者的一個比喻”我們出生時,像是一隻在狗毛頂端的跳蚤,對世界充滿了無限好奇,隨著年紀漸長,逐漸往下爬到狗毛深處,對世界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
如果我們不能對這個世界發出為什麼的疑問,那麼我們的存在,就沒有了樂趣,也沒有了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用小說的方式寫哲學,這個方式,讓哲學以親民的面貌,走進我們的生活。
6. 琅琊榜
我不知道你在終極三國當中看見台灣戲劇的哪一個層次,但我在琅琊榜當中眼紅又無法自拔的尊敬起大陸原創歷史小說與改編戲劇的深厚文化底蘊.
這是一部架空歷史的創作小說,在超脫史實的框架之外,以一種不肥皂不俗濫的方式訴說了中國文化中多所存在卻世道江河的情義千秋與誠信法治,在充滿人的味道與畫面中,傳遞在遞嬗變革的時空長河裡,恆久不變的,美好的歷篩淘金.
每一回每一章節或每一晚,在小殊的鬱結眼神中睡去,真是一種幸福.
7. 井然有序-余光中序文集 作者:余光中
讀序是一種取巧的讀書方法.
你可以在少則數百,至多不超過幾千的精鍊文字當中,盡收這本書的精華,這樣的讀書方式,有時候,真像在忙碌的生活步調當中,偷空推開滑鼠,抓一把核果塞進嘴裡,暫時解饞並自以為攝取起碼營養的行為.
但,偶爾,沒有抓到核果,只有幾朵水果乾,就會悵然若失.
余光中的這本序文集,完全沒有果乾,都是紮實的核果,甚至,比正餐還豐富營養.
或詳細解析人物,或深入評述詩文,或厚積薄發的抒發己見,或引經據典的呼應他說,余老的敦厚與犀利,嚴謹與幽默,在這本書收錄的35篇序文中,表露無遺.
8. 傷心咖啡館之歌 作者:朱少麟
我很愛書中的一段話:「黑暗並不能造成陰影,光亮才能。」
失落,找尋然後救贖.這本書寫出新舊價值觀混亂衝突的那個90年代,也寫出我苦澀的青春年代.
憤怒在發洩中赤裸裸的呈現更大的矛盾,不安在控訴中亮晃晃的曝光更多的無力-我們不都經過這樣的少男少女時代,不是嗎?
有人經過然後走出來,或者約定俗成走進世俗的軌道,或者離經叛道走出驚世的格局,當然,有人,走不出來.
或許,你可以在這本書裡,看見造成陰影的那道光.
9. 蘇東坡詞
讀蘇詞讓我理解人生旅途的不同風景必定有最佳的閱覽角度,困頓時釋懷,風波時理解,快馬時自在,窮途時和解。少年讀蘇詞,看見未來的人間別有行路難; 中年讀蘇詞,了然當下的此心安處是吾鄉; 老年讀蘇詞,透徹回首的也無風雨也無晴。
我在蘇詞裡理解人生的必然與偶然,決定了人生前進與後退的角度或節奏。
末代武士 史實 在 《末代武士》17周年背後的真實故事電影參考自戊辰戰爭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末代武士》確實是虛構故事,不過電影取用西鄉隆盛熱愛武士道,並開設私學校,同樣也有Jules婉拒回到法國,繼續協助日本幕府軍隊。 不過電影仍有非常多處並非史實,美國並 ... ... <看更多>
末代武士 史實 在 Re: [討論] 末代武士的多香(小雪) - PTT 娛樂區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我想像中除了阿凡達末代武士還有風中奇緣啦不知道與狼共舞、大地英豪 ... kusanaki 04/11 22:43 9F 就一個西班牙人到瑪雅部落歸化成為戰士的史實改的. ... <看更多>
末代武士 史實 在 [請益] 日本人心中的《末代武士》 - 看板movi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第一次看末代武士的時候還小
現在長大後重看覺得深受感動
覺得在鋪陳和配樂上都做得很紮實
和多香的訣別還有勝元的最後一戰都讓我動容落淚
來板上爬個文發現有不少人覺得這部片太浪漫了
不僅不符史實(我是覺得沒差啦,神鬼戰士也是胡扯)
對武士道的刻畫也是西方人觀點去渲染
終究是拿武士道說故事的好萊塢片
而我也注意到這部在日本影史票房中榜上有名
若是去掉日本國片的話更是前十名
再去掉鐵達尼號、阿凡達和哈利波特等等全球暢銷片
大概就是冠軍了
可見本片在日本人眼中地位不凡
有沒有人可以提供一下相關的資訊?
或是真的有聽過日本朋友的意見?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72.12.14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81279738.A.B3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