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喜歡看我說故事,並且會多問一句,「臉書是妳自己寫的嗎?」是的,多年來,從校長、處長到現在,我習慣自己寫。
「妳有時間嗎?」時間真的不夠用,我的生活品質愈來愈差,寫的文字也愈來愈沒水準,時間在體內奔跑,許多故事來不及分享,許多的努力也來不及向大家報告,覺得自己灰頭土臉、心力交瘁。
但是,我今天回到當年那個讓我開始寫臉書的「佳興」校區,想起當年的那個我:志氣高昂、勇氣高亢,眾水澆不熄、大水不能淹沒。好想念那個我!
2009年,我以校長筆試、口試第一名的成績填寫海拔最高的泰武國小,因為我想做原住民族課程改革,需要一個天高皇帝遠的小園地來實踐。
沒想到,才剛起步一星期,莫拉克颱風竟然把學校及部落毀壞,我只好帶著師生開始一段流浪之旅。奇妙的是,內憂外患萬般人事的紛擾,總能回歸平靜;二年四度的搬遷,跟隨的家長學生卻愈來愈多。
流浪的那二年,不但完成遷校重建,也完成第一代課程。重建之後的學校,不但拿到二座金曲獎、二位師鐸獎、二座教學卓越金質獎,學生也締造許多全國佳績。
因此,當我再度站在這個11年前的流浪校區,面對熟悉的大家致詞,我回到那一年菜鳥校長陪孩子住宿九個月的美好時光:我召募扶輪社打造「希望校園」,我們在這裡開辦「音樂工藝市集」,找民宅設立「3位外國人的旅人之家」,在這裡發動「木雕村」願景,更在離開這個校區前辦理「第一屆假日民族學校」,為將來許下「We will be back」的承諾。
今天,「木雕工藝合作社」揭牌成立了,木雕園區即將動工,那個ㄧ百年前的「木雕聚落」有機會成形。
我很高興當年在許多困難下,堅定做出決定,帶領師生來到我這個屏東人也沒聽過的佳興校區。我很高興即便是在那個最艱困的時刻,守住了陳再興校長、查馬克主任、卡邦老師、邱宵鳳老師他們奠定的基礎,讓孩子們學習唱古謠,學會雕刻、刺繡,認識自己是誰。欣喜接棒的賴慶安校長繼續堅持,讓學校的「文化」用「一個世代」的姿態形成。
沈秋大、高枝珍、賴合順、孫權、賴福隆、邱德省、高富村.....,大師已遠,典範仍在。在台灣原住民族傳統木雕技藝沒落式微時,很高興「普樂地」部落百年來,雕刻刀一直未離開男人的手。
這些年,我的關心與付出沒有離開過這裡,甚至將我人生的第一場選舉說明會放在這裡。雖然結果並沒有得到很多的選票,但這個不重要也毋需在意,在歷史的長流裡,有更重要的事情。在微小與有限中,不管世界如何世故,心中總要有對理想的戀想,就像那一年的我。
佳興,普樂地,加油,木雕聚落一定要成功唷!
木雕 沒落 在 勇媽阿惠 - 黃敏惠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生,只為專注成就一件事。」
走進嘉義,挖掘城市中的職人精神。
在過去貿易興盛繁榮的歷史脈絡下,嘉義匯集了眾多各式各樣的產業,漫漫歲月的流逝,保留下了老城之中淬鍊的職人匠藝精神,石雕、竹藝、繡畫、交趾陶、木雕,掌心中厚實的溫度展示了地方的痕跡與故事,在日常中刻劃下我們熟悉又陌生的風景。
#從傳承到創新
台灣傳統技藝的美學,在時代的演進下沒落,在人們的期望中新生。
發現、挖掘到紀錄,用一個外鄉人的眼,看見一個地方最感動的生命力。
在全新的世代裡,藉由跨域的合作與激盪,在新與舊的交會之中,試著找出傳統工藝的全新價值,重新塑造並發現老工藝的美感與記憶,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下一代,了解自己的文化,去體會生活周遭微不足道卻美好的小事,讓職人工藝不僅只是技藝傳承,更能在人們的記憶長存。
嘉義,醞釀文化的記憶與手藝。
讓我們漫步南國老城,看見職人掌心匠域。
#地方創生全市發酵
木雕 沒落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步行巷弄吃美食
從 #順天冰棒 開始,陸續是 #進福炒鱔魚專家 麻油豬肝、鱔魚意麵、 #太陽牌冰品 的芋頭冰,別看只是一點點的小鳥胃的慢慢吃點,卻會撐到不行。
當然不會只是吃而已,沿途還有美術館、孔廟等優雅緻外觀,還有沒落的新違國戲院,另外還有一些職人小景點,如紙紮竹編、帆布包、木雕神像等,非常生動且精彩,半日行程還蠻充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