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河川教育,成為桃園生態亮點
河川中魚類與鳥類的數量及種類,是河川復育成果的重要指標,環保局從103年5月起至105年1月調查南崁溪與老街溪流域水陸域生物,共計26種魚類,相較環保署102年調查時發現的21種魚類,增加5種魚類;今年環保局將調查範圍擴大至社子溪與新街溪,調查發現,社子溪內有24種魚類、14種底棲生物,新街溪則有19種魚類、13種底棲生物,證明桃園河川復育的成果有顯著的進步。
全桃園共有55隊水環境巡守隊,巡守隊的工作不只是清潔,還要肩負起協助河川淨化、水質監測、生態復育等任務;河川教育的目的是讓所有市民、學生珍愛河川,老街溪有中壢國小綠苑澗仔壢環境教育中心、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皆已經完成環境教育認證,未來新勢公園礫間淨水單元、朝陽公園礫間淨水單元、龍潭大池礫間帶淨水單元建置完成後也進行環境教育認證;除提升水質外,也提供學生更好的環境教育場所。
桃園的主要河川南崁溪,預定在兩年左右完成龜山、桃園、蘆竹的綠帶串聯;老街溪親水綠帶計畫,上游延伸至平鎮伯公潭、下游延伸至青埔,老街溪親水綠帶的都市計畫變更程序,也在進行當中。
剛升格時,全市的下水道接管率僅6%,是六都最後一名;市府加快速度,預計在8年內達60%目標;目前「中壢平鎮下水道系統」及「大溪埔頂下水道系統」重新招標後,已經進入建設時程;楊梅水資源處理中心動工;北區系統開始通水,進行用戶接管;新規劃的「龍潭及山仔頂系統」和「觀音新屋系統」送內政部營建署審查;A7站尚未設置汙水處理廠,由營建署委託市府興建。桃園的汙水下水道系統全面建置完畢後,桃園11條主要河川的污染程度將大幅下降,將大大提升桃園的用水品質及生活品質。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