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預防憂鬱症」
近日媒體報導女星輕生辭世,外界猜測可能與產後憂鬱有關。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2020 年全世界有三大疾病需要重視:即「心血管疾病」、「憂鬱症」和「愛滋病」。憂鬱症不分男女老幼,儼然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現代文明病。(資料來源:【註1】)
■秋天預防憂鬱症,你今天快樂嗎?
秋天是一個傷感的季節,而中國歷來有“悲秋”的說法,所以,人們常常把“秋天”跟“抑鬱”聯繫在一起。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張一賓臨牀心理師表示,根據憂鬱症的診斷定義,憂鬱症會出現心情低落跟興趣減低外,也會影響睡眠、食慾的改變或是每天都覺得身體疲累等症狀。
臨床上,憂鬱常見的身體症狀還包括:胸悶、心悸、腸胃不適、肌肉緊繃或痠痛、頭痛、頭暈等症狀。一般民衆都知道當身體出現病痛,就要去看醫生;不過,當心理出現困擾或問題時,並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要去正視或治療。(資料來源:【註2】 )
■什麼是憂鬱症?
憂鬱症是一種情緒障礙,並會影響認知、生理功能、人際關係、思考及行為等多方面的疾病。
■憂鬱症發病原因
1.「遺傳體質」
重鬱症病人的一等親、二等親屬,發病率約為一般人的2-4倍。
2.「生物因素」
與腦中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正腎上腺素或多巴胺缺乏有關。
3.「身體性因素」
可能源自生理疾病而產生腦中神經生理功能不平衡,如帕金森氏症、失智症、各類癌症都有可能誘發。
4.「心理社會因素」
a.重大生活事件:孩童時的創傷經驗、失業、負債、失去親人、身體重大疾病…等。
b.個性特質:負向思考,害怕、焦慮、憂鬱及自我不滿意。
c.挫折的人際關係:與婆媳不合、夫妻衝突、親子問題及生活壓力事件有關。
d.缺乏社會支持資源。
■憂鬱症臨床表現
1.情緒低落:
幾乎整天覺得鬱卒、愁眉苦臉、易怒、哭泣、沮喪。
2.食慾明顯減少或增加:
沒有食慾或吃不下,少數人會暴飲暴食,非處於節食而明顯體重下降或增加(一個月體重變化量>5%)。
3.失眠或嗜睡、精神活動遲滯、專注力差,記憶力減退。
4.活動量減少:
不想動、沒有活力、覺疲憊感、甚至整天躺在床上。
5.罪惡、無望、無價值感:
自認「罪無可恕」、「一點用也沒有」,對未來沒有希望。
6.對事物失去興趣或喜樂顯著減少:
幾乎所有的活動都沒有興趣。
7.身體症狀:
抱怨「胸口悶」、「頭痛」、「胃腸不適」、「身體多處不舒服」等。
8.自殺的想法及衝動:
反覆想到死亡,重複出現自殺言談,甚至出現自殺企圖及行為。
(資料來源:【註3】)
■防治憂鬱 5招維持身心健康
1.「足夠的休息及睡眠」:
每日保持 7-8 小時的睡眠,優質的睡眠可以讓我們活力充沛,以最佳狀態迎接每天的挑戰。
2.「多做運動」:
每星期至少運動三次,每次約三十分鐘,運動使人有病醫病,無病強身。運動是減壓及舒緩情緒最佳的方法,2000年美國杜克大學曾做過一個研究,大量運動後大腦分泌令人開心愉快的腦內啡,讓憂鬱症的病人大量運動後之效果等於服了一顆抗憂鬱藥物。
3.「培養個人興趣及嗜好」:
留點時間給自己做喜歡的事,平衡生活及工作的壓力。
4.「找人傾訴心中不悅」:
當遇到苦惱及困擾時,向你信任的人傾訴,將心中的憂悶及時發泄出來,以免積壓成疾。
5.「保持積極及愉快的情緒」:
從心理學的研究及發現,快樂能夠提升個人的能力,令人流露自信,同時快樂可以令人視野擴闊,對工作充滿熱誠,令生存更有意義。
(資料來源:【註2】)
■憂鬱症治療
倘若出現前述的憂鬱症狀,持續二週以上不見好轉,且造成生活功能品質的影響,就該尋求身心科或精神專科醫師協助,才能及早正確診斷並進一步治療。大多數的病人需要接受藥物治療;使用抗憂鬱劑需連續服用2~3週才較有明顯效果,用藥必須遵從醫師的指示服藥,切勿自行調整藥物劑量或者停藥。
憂鬱症是一種可以治療,並能恢復正常生活及工作能力的疾病。由於疾病本身復發率不低(約50%),因此有必要在復原後持續注意維持健康的情緒及正向的思考,才能完全告別憂鬱,重拾生活的樂趣,和身心的健康!(資料來源:【註3】)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註1】
康健雜誌-「認識憂鬱症」:https://bit.ly/369eaZv
∎【註2】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 Sound of Hope Radio Network 「你今天快樂嗎? 秋天預防憂鬱症請注意這五點」:https://bit.ly/3cEla1r
∎【註3】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認識憂鬱症」:https://bit.ly/3icOn4O
➤➤照片
∎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新營醫院「衛教資訊-認識憂鬱症」:https://bit.ly/2Gd3Ep2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憂鬱症
衛生福利部 /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服藥不遵從定義 在 李介文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精神病患 = 社會的未爆彈?>>
在我還是見習生的時候,某天跟著一位精神科資深主治醫師的門診。
「新來的?幾年級?」主治醫師問。
「醫師好,我是新來的見習生,碩二。」我有點害羞的回答。
「你有沒有被病人打過?」他接著問。
「沒有耶…......?」我當下一頭霧水。
「喔,菜鳥!」然後他就不理我了。
直到我當了心理師的第一年,在精神科,「終於」被病人打到了。
那天回到家我還開心的在臉書發了一篇動態,「炫耀」我脫離了菜鳥。
還記得在研究所的前幾堂課,醫師來教精神病理,先教的是跟病人晤談的時候要坐在「病人一拳伸過來會打不到你」的位子,而且這個位子還要靠門、門上最好有一小片透明玻璃,即使病人打你的時候不能馬上逃走,路過的醫護人員也可以透過玻璃發現你被攻擊。
心理衡鑑室、治療室的桌子底下都有警鈴也就見怪不怪了,警鈴有多重要?從每個禮拜都有工務人員來測試它的功能是否正常,就可以想見。
上面這些經歷,說出來,都會讓人有一種「精神科病人很危險」的感覺。
一開始我也是這麼覺得,後來,在職業生涯裡,其實也只被打過這麼一次。
但連專業人員有時都會被精神病患者嚇到,一般民眾對精神病人有什麼觀感,也可想而知。
最近的鄭捷殺人事件、內湖女童割喉案,兇手也似乎都讓人有一種「他有精神病」的感覺。
對於精神疾病的印象 (大家嘴巴上說的「肖仔」、「神經病」),較為人所知的可能思覺失調症 (Schizophrenia, 舊稱精神分裂症),這是一種思考、感覺、行為與現實脫節的疾患,但「並不是」精神疾病的全貌。
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DSM-V),947頁的英文書中,洋洋灑灑的列出了18類的精神疾病,如果認真翻閱,會發現我們自己可能就符合其中的一些診斷準則 (如心情低落、失眠、酒精、尼古丁依賴),那不就如同食神所說:「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符合精神病」?
就像法律訂定的精神不是要入人於罪一樣,精神疾病的定義是確認出「精神狀態、自己主觀感受的痛苦、社會與職業的功能是否明顯偏離『一般人』」的這群人,給予幫忙。先說精神病不等同於大家說的瘋子,來精神科就診也不是要把這個人貼上標籤然後關起來,而是要幫助他能夠正常的回歸社會。
或許有人會覺得台灣或華人社會保守,對精神疾病了解不多,所以觀感不好。其實在自由民主開放的西方國家也有這個現象,一個在澳洲所做的研究,多數受訪者對於精神病患的印象為「低智商」、「不可信任的」、「不用跟他太認真」,看來我們對於精神疾病還需要更多、更深入的了解。
回到主題,究竟精神疾病跟暴力行為有沒有關係?
2009年有學者整合了過去研究精神疾病跟暴力行為的文獻,發現思覺失調症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暴力行為的風險是一般男性的1~7倍,女性則為4~29倍。
這樣的比例好像是高的,但有學者認為,不能這麼武斷的說這些暴力行為都是精神疾病本身造成的。精神疾病往往伴隨著許多問題,例如酗酒、吸毒等物質濫用、無家可歸、服藥遵從性不佳等等。
在2015年關於關於思覺失調症患者與暴力行為危險因子的整合研究裡,發現危險因子真是錯綜複雜,除了因被迫害妄想、幻覺產生的暴力行為外,包括反社會性人格、低的社經地位、負向的社會環境、不規律治療、病識感不佳等都是危險因子,很難從裡面找出一個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
從新聞內容很難判定內湖女童割喉案的兇手到底有沒有精神病,若他真的有,首先應該問的是,「為什麼他沒有就醫?為什麼他會在那裡?」,台灣社會何時才要關注精神病患的醫療與汙名化問題,除了妥善的治療之外,也給他們一個可以生存的空間?
如同監獄與死刑的概念,我們對於精神病的態度不該只是「抓去瘋人院關起來」或「全部殺了算了」,而是得對於疾病有正確的了解,讓他們接受「規律」的治療,幫助他們回歸社會。
所以,像上述研究所提到,與其說是症狀本身,或許我們這個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不友善與歧視,可能也是產生暴力行為的原因。
我在臉書上看到一個網友的文章,大意是:「逃離並不能改變這個現況,去了解與付出關心,才能真正的改變」,正視精神疾病,了解與關心身旁可能有心理、社會壓力的朋友,或許才能真正讓暴力事件減少、讓社會更加祥和。
參考文獻:
Fazel, S., Gulati, G., Linsell, L., Geddes, J. R., & Grann, M. (2009). Schizophrenia and violenc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LoS Medicine,6(8), e1000120.
Freidl, M., Lang, T., & Scherer, M. (2003). How psychiatric patients perceive the public's stereotype of mental illness.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38(5), 269-275.
Lamsma, J., & Harte, J. M. (2015). Violence in psychosis: conceptualizing its causal relationship with risk factors.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24, 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