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她們的故事:女性主題週※
維金尼亞.吳爾芙《自己的房間》節選:
「假使說莎士比亞有一個天才洋溢的妹妹」
儘管如此,但當我看著書架上莎士比亞的作品時,我不禁想到那位英國神長(註)至少在這種看法上是對的;任何婦女,完完全全不可能在莎士比亞那個年紀寫出莎士比亞的作品來。
因為事實很難把握住,那麼就讓我想像一下吧,假使說莎士比亞有一個天才洋溢的妹妹,我就叫她朱蒂絲吧!那麼,會怎麼樣呢?莎士比亞或者──自他的母親繼承了一些財產──他自己進了學校可能學了拉丁文── 讀了歐維德、魏吉爾和霍瑞斯──初級文法和理則學。如眾所周知他是個不馴的孩子,他偷抓兔子,甚或偷射人家養的鹿,不到結婚年齡就和鄰居的女子結婚了,不到十個月,她就生下了他的小孩。那種放蕩的行為使他在故鄉待不下去了,遂到倫敦去踫運氣。他似乎是對戲臺有興趣;他開始在戲院門邊替人看馬。很快的,他得到了戲院裡的差事,成為一個成功的伶人,他生活在當時世界中心的大都會裡,和各種人都有交往,和各種人都認識,在臺上表演他的藝術,在街頭磨練他的機智,甚至於能混進女皇的宮闕了。
同時,他那才華不凡的妹妹,我們想像她仍留在家中。她像她老兄一樣的富於冒險精神,富於想像力,一樣的想到外面去闖闖。她沒有機會學文法和理則學,更不消說讀霍瑞斯和魏吉爾了。她偶然間會撿到一本書,也許是她哥哥的書,就讀了幾頁。但是這時她的爹媽進來了,要她補襪子,看鍋裡煮的東西,不要對著書本和紙筆恍恍惚惚的。他們可能會對她的口氣很嚴又很和藹,因為他們是很實在的人,他們了解女人的生活條件,他們更深愛着這個女兒──事實上,她很可能是她父親的掌上明珠。或者,她在堆放蘋果的閣樓上暗中寫幾頁,但總小心藏放好,要不就是放在火裡燒了。
然而,她才剛剛十幾歲,就由家人主張著訂與鄰居賣羊毛那家的兒子為妻了。她哭喊着說她最恨結婚,就為了這個挨了她父親一頓痛打。隨後他不再申斥她了,卻向她說好話,希望她不要在她婚事上使父親失了體面,丟了臉。他說,他會給她一串珠鍊或者一件漂亮的襯衣,他說話的時候,淚水滿眶。
她如何能反抗他呢?她如何能傷他的心呢?她自己的天才鼓動着她出走。她把自己的東西打了一個小包,一個夏夜,她用繩子將自己放下,就跑到倫敦去了。那時她還不到十七歲。籬邊的鳥兒不見得唱得比她更美妙。她有敏捷的想像力,在字的音律方面,和她哥哥同樣的有才分,她也對戲院感興趣。她站在戲院門口;她說,她要演戲。男人們當著她的面取笑她。那個經理──一個肥胖,碎嘴的人──哈哈大笑。他叫嚷着,捲毛小狗舞蹈就好像女子演戲──他敢說,沒有女人可能做個伶人。他暗示──你可以想像得到,他暗示些甚麼。她在技藝方面得不到受訓練的機會。她能夠在小酒館中吃飯,或午夜在街上閒蕩嗎?
然而她的才分是在編造小說方面,亟願在男女的生活中以及研究他們的行為方式中得到大量的養料。最後──因為她很年輕,面部像極了她那位詩人哥哥莎士比亞,有同樣的灰眼和極彎的蛾眉──最後,那個尼克格林──伶人兼經理的那個人,可憐上她。她發現她由那位紳士懷了孕,而於是──誰能丈量出來──當一個詩人的心,被拘囿,且千頭萬緒的紛亂忐忑在一個女性的體內時,是何等的焦灼、激憤?在一個冬夜自殺了,就被埋在十字街頭,就在「象與堡」酒店外面的公共汽車站那裡。
我想,如果在莎士比亞時代,一個女人有莎士比亞的天才,她的事蹟多少就是這樣。但是,就我這方面來說,我同意那位故去神長的看法(假如他當真是神長的話)。他的意思是,在莎士比亞時代的婦女,會有莎士比亞那樣的天才,根本就不會在勞苦、未受教、做奴役的人當中產生。一位這樣的天才絕不會產生在英國的撒克遜和不列顛人之中。在今天也不會產生在勞動者當中。又如何能產生在婦女之中呢?
(節選者註)英國神長為該篇前文提及,吳爾芙並未指明是誰。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在20世紀初期以前,有些人證諸過往的歷史事實,認為唯有男性之中才能誕生偉大的詩人、作家,他們會舉例說,女子裡頭就從未出現過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這樣的文學天才。因此,吳爾芙假設了一個人物,莎士比亞若有一個才華洋溢的妹妹,那麼他的妹妹是否有幸留下聲名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這位/這些女子恐怕只能埋沒才華,甚或淒慘地死去。
雖然只是想像出來的人物、場景,讀來卻完全合乎情理。當時沒產生偉大的女性作家,並不是女性的問題,而是時代、環境的問題(就如當時的勞工階級、被奴役的人,也不可能產生偉大的作家那樣)。
以此篇作為「女性主題週」的壓軸,重點並不在於隨著吳爾芙,批判那些帶有定見的人們,而是在提醒我們,人類很容易因為所見的現象、事實而落入思維定見,而那可能是偏見:就像女性不可能成為偉大的作家,女性不應參政。其實那樣的年代,離我們並不太遙遠。現代的人們,依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偏見(不只是對女性的,也有對男性的;不只在性別議題上,政治、族群、文化等各種議題上均有),我們也不可能完全泯除偏見,但是多聆聽不同的聲音,多閱讀及思考,會讓我們更懂得寬容與諒解。
#吳爾芙(#VirginiaWoolf)創作
#陳宛詩 手寫
#李蕪 節選、簡述
※副標題為我們所加,另,為便於網路上閱讀,分段較原文為多。
※維金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1882-1941)《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張秀亞 譯,天培文化,2018年12月,經典紀念版,原為臺灣最早的譯本)。
有幸受教意思 在 梁茜雯 Jenny Chien-Wen Li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很棒的建言與分享。
■■林懷民的謝幕
去歲冬末,某一星期四晚間,在國家劇院。雲門舞集「關於島嶼」公演,謝幕十來回後,林懷民老師出來跟大家閒聊。這類演後談,並非每一場都會發生。主辨單位宣佈有此答客問後,表演雖結束,觀眾居然沒人離開,都想聽聽林老師的分享。
國家劇院頓時變成了講演廳,舞台上一張木椅,坐著一位宣布明年要退休的老頑童,說到高興時,雙腿並抬高高,呈大八字型,好像被大人稱讚般的興奮又隨性。但提到嚴肅問題時,他又端正坐好,回到舞蹈老師的身份,坦誠而淺易地應答各種疑惑。
此回編舞,林懷民首次用大量現代詩搭配。蔣勳低沈的嗓音唸詩,搭配舞者的賣力演出,加上現代影像多層次的創意結合,讓向來孤單的詩,突然間蘊育好多巨大的力量,一首首變得渾厚而莊嚴。連我自己那首「希望」,彷彿都有了更前瞻的生命。
觀眾的發言相當踴躍,各自提出相當深度的看法。發問者中還有遠從大陸西寧來的。不少人誠實表達,好些情境看不明白。林老師幽默回應,自己也不懂。只是當時就是有種fu,因而就這麼表達。詩跟舞蹈一樣,總是有這樣神祕的特權和率性。
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位北藝大學生的提問。他提出一個老梗的無趣內容,但此問卻又是如此嚴肅而現實。內容記得如下,「四十多年前,你組舞蹈團是如何撐過來的,面對現在的不景氣環境,一個年輕人幾無出路,又要如何堅持藝術創作?」
過去同樣的場合,林老師恐怕也答覆了數百回這類問題吧。但我還是想寫下,因為環顧家園的現況,此一時空似乎比過往更需要一針見血的答案。他清楚回應,「相對於其它國家,台灣是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在這裡身為一個藝術創作者,或許沒有那麼多資源──坦白說是根本非常欠缺,但你只要認真做自己,堅持理想,時間到了時,周遭就會有許多人過來幫助你。我是這樣幸運的人,這時的你們,同樣可以擁有相似的機會。記住,絕對不要把太多精力花在抱怨環境惡劣,缺少經濟挹注之類。或者是鎮日陷在社會運動對抗的泥淖裡,永遠不知機會在哪裡。你應該趕快,花更多時間積極面對自己熱情想要的事物,完成自己的夢想。」
這樣的勸導,雖是老生常談,但時候對了,對年輕的學生,或者是像我這樣的過來人,還是一句可以時時反思的建言。因而我和多數人一樣,那天的舞蹈看不盡懂,但這樣的演後交流卻深具啟發。
身為長期注意台灣舞蹈動向的觀眾,很不好意思,我真想要這麼建言,或許林老師可以考慮,經常有這種謝幕了。而一個月後,我參加了一場金融聚餐的讀書會,他們邀請了廖瓊枝老師的歌仔戲團前來表演,又有了相似的境遇。
在開場白上,廖老師提到自己跟歌仔戲的感情。因為從小是孤兒,加入歌仔戲,讓她有了依靠,可以避風躲雨,日後賺得不多,還能撫養四個孩子長大。她因為感恩,決心用後半生努力,以維護歌仔戲為職志。
她自己回顧,也常告知年輕人,「只要認真面對你想要完成的工作,而且是有意義的,就不要考慮太多,勇往直前。世界很大,到時就會有幫助者出現。」
現代舞和歌仔戲,兩種表演藝術南轅北轍,都必須長期默默踏實付出,但也告知世間無難事,真的只怕有心人。兩位前輩的看法庶幾近之,也為有志藝術活動的年輕人,點了一盞遙遠的明燈。燈或許不明亮,依舊遙遠,但方向絕對清楚。
我何其有幸,親自聆聽,也受教了。
註:《關於島嶼》劇照由雲門基金會提供/攝影 劉振祥
有幸受教意思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研究生的辛酸
將為人父,有種感覺要總結一下這個人生階段。也許自己的經驗能令大家走得更順利,我就先談談做了四年半,表現算是對得住自己的大學教學助理(teaching assistant/ TA)。
這個職位有半職有全職,我有幸兩種都做過。通常半職TA的主業,就是讀研究型碩士/博士,教學相長固然美好又動聽,但現實就是不同的外在因素,令熱心教學的研究生往往墮入兩邊不是人的困境,不幸運的更會延誤畢業收場,我自己也不例外。
研究生入學時總有教授語重深長地呼籲大家做好助教工作,經驗對日後學術道路極有用途blah blah blah;但做到中途又會聽到某些學術權威叫旗下學生放低教務,專心出文。當然有研究生可以萬能同時兼顧教研,但更多數的是只取其一:關懷學生重視教學,但犧牲研究時間;或是對學生避而不見,潛心做出文機器執靚CV。無奈地人生勝利組通常是後者,因為不單止獎學金都屬於他們,學術界升遷主要看impact factor(出版期刊而非實際社會影響),教學再好都敬陪末座。雖然研究生收入(studentship)主要是源於助教的職務,但因為教得差而有實際懲罰減人工的絕無僅有;反而course e 再高分,都只有幾張書券獎勵。明顯地,現行學術重研輕教的體制,不單止帶來一群出文無數但教學強差人意的教授,直接面對學生的助教都往往因而放棄教學。
我defer了一年,當然不是個好研究生,但若大家做助教想做得有效率點,倒有一些建議:
1. 如果你做助教的科目,老師本身無心教學的話,你也別浪費太多時間,因為教材本身也不會讓你發揮得了多少,按章工作就是。反面來說,一些無心向教的研究生也會用盡一切方法去揀「頹科」,只能希望他們日後步步高昇時不要誤人子弟。
2. 有好的老師和好的教材,就值得全心享受教學了,但最大的敵人是時間。如果課題許可的話,盡量不要單對單逐個解答,最好儲夠十個人以上去開個tutorial 一口氣解答。雖然未必能節省多少時間,但至少方便計劃研究時間不被打斷,學生之間有討論氣氛會更有意思更入腦,以及時間許可就更可以請教授出山一箭雙雕(自己可以中途回房去 XD)。當然,如果想趁機跟某師弟/師妹發展就不同策略,但最好不要太明顯。始終學系太細,惹人閒話對雙方都不好過呢。(利申,未試過!)
3. 如果同系有其他教授希望加深認識的話,做他/她的助教是個絕佳途徑,不妨主動提出。但要小心好教授的教學要求不會低,千萬不要hea教,否則有壞印象就對日後影響深遠。
4. 作為師生之間的橋樑,很多老師都喜歡拔尖,助教就應努力補底。尤其是大學生背景差異極大,有太多因素令人頹廢。猶記得有學生在通識課欠交不少功課,我正埋怨學生無心向學之際,恩師提醒我發個電郵問候(而非責難),才發現學生家有白事已曠課日久,並多謝關心。我們總有人生低潮,每分鐘都總有人正需關懷,用幾秒發個電郵不太難吧。
5. 學生有好也自然有壞,一些不擇手段的學生可能會將影響成績的過失諉過助教,大家要多向教授溝通以及黑字白紙保護自己。其實在哪裡工作都應如此,只是大家別以為學生較純真就鬆懈。
說這麼多,當然是希望有心教學的兼職助教不要白費太多精力,準時畢業始終是第一要務。萬一不能準時畢業亦非世界末日,半工讀確實痛苦,但總能捱過。體制問題要從體制解決,重研輕教也非我等小薯能輕易衝破,只望大家力爭上游時不要犧牲教育。寫出tutor血淚史同時,也希望各位大學生在愛戴好老師之餘,也要珍惜好tutor,多為他們打打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