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的人-
現在想起來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段除了課業之外幾乎無憂的日子,因為你的闖入,我的情緒波動宛如海上的小船,隨著你這波浪潮,或愜意平穩或晃蕩驚恐。
船筏是因為水而存在,
而當時的我也以為自己是為了遇見你而生。
我們曾經有過相當甜膩的時光,會為了等彼此的電話而感到心神不寧,接通後即便沒什麼要緊的事,還是一聊就是三、四個鐘頭,我記不得當時都在聊些什麼了,我試圖回想那些內容,想要搞清楚,當時我們是如何愛上對方的,或許這樣就也能理解最後我們又是為了什麼而分道揚鑣。
可是我確實想不起來,
我敢說,你也忘了對吧。
和一般的情侶一樣,從曖昧、熱戀、穩定、爭執最後分開,那不是我第一次的戀愛,我知道這些都會發生,只是總會帶著些許希望,希望自己的愛情能有不凡的結局。
但沒有,
果然我還是如此的平凡且渺小。
而這愛情走向幾乎必然的結果,雖然令人失望,但已經到了無法忍受自己萎靡太久的年紀,就只好在一番掙扎後,在時間靜止後,再從被窩中探出頭,著裝出門,趕緊振作。
不同於先前的戀情,我和你的結束稱不上體面,但也沒有灑狗血的場景,甚至連當面對談的機會都沒有。我在月光下,在一片悠靜的草地上,聽著蟋蟀叫著對生命的讚頌,聽著你緩慢卻堅定的說分手。
世界沒有因此而變得不同,月橘花的香味依然飄散在涼爽的空氣中,夜鷺在樹下小心翼翼地尋食果腹,一旁的羽球場照舊傳來青少年的嬉鬧,以及羽球在被擊打時的咻咻聲。
我也還是同一個我。
相較從前失戀的崩潰場面,後來的我或許是因為出於自我保護的心態,在覺得快走不下去時,都會在心中提前練習分手情緒。
所以我沒有覺得特別驚訝,
這些都不是突如其來的,
我是心知肚明的。
分開後我不記得自己是否曾經消沉過,
我想頂多就是那種總是看起來很沒精神的狀態罷了,畢竟即使有提前的心理準備,但失落的和遺憾還是無可避免的。
吉本芭娜娜說過:「痛苦面前我們很脆弱,我們害怕它來得太猛烈,害怕它瞬間把自己衝毀,連殘骸都不剩,所以我們壓抑著,不敢讓痛苦一下湧瀉而出,只能小心翼翼地讓它一點點地釋放。」
而我也沒讓自己被衝毀,
我只是慢慢地將悲傷像吐毛球般,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吐一點出來。
後來,我也沒想過要打探你的消息,
我想你肯定是過得挺好的,
從那時說分手緩慢卻堅定的語氣就聽出來了,
你肯定早就想這麼做了。
我用了許多文字弔唁你的決絕,
而那些文字就像是肚裡的毛球,
每寫完一段,就覺得好了一些。
最後,
我知道了自己再也不是那艘,
在你浪裡載浮載沉的船,
我是船上的人,
我知道如何上岸,離開海岸。
月光下 讚頌 在 Ash 愛寫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船上的人-
現在想起來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段除了課業之外幾乎無憂的日子,因為你的闖入,我的情緒波動宛如海上的小船,隨著你這波浪潮,或愜意平穩或晃蕩驚恐。
船筏是因為水而存在,
而當時的我也以為自己是為了遇見你而生。
我們曾經有過相當甜膩的時光,會為了等彼此的電話而感到心神不寧,接通後即便沒什麼要緊的事,還是一聊就是三、四個鐘頭,我記不得當時都在聊些什麼了,我試圖回想那些內容,想要搞清楚,當時我們是如何愛上對方的,或許這樣就也能理解最後我們又是為了什麼而分道揚鑣。
可是我確實想不起來,
我敢說,你也忘了對吧。
和一般的情侶一樣,從曖昧、熱戀、穩定、爭執最後分開,那不是我第一次的戀愛,我知道這些都會發生,只是總會帶著些許希望,希望自己的愛情能有不凡的結局。
但沒有,
果然我還是如此的平凡且渺小。
而這愛情走向幾乎必然的結果,雖然令人失望,但已經到了無法忍受自己萎靡太久的年紀,就只好在一番掙扎後,在時間靜止後,再從被窩中探出頭,著裝出門,趕緊振作。
不同於先前的戀情,我和你的結束稱不上體面,但也沒有灑狗血的場景,甚至連當面對談的機會都沒有。我在月光下,在一片悠靜的草地上,聽著蟋蟀叫著對生命的讚頌,聽著你緩慢卻堅定的說分手。
世界沒有因此而變得不同,月橘花的香味依然飄散在涼爽的空氣中,夜鷺在樹下小心翼翼地尋食果腹,一旁的羽球場照舊傳來青少年的嬉鬧,以及羽球在被擊打時的咻咻聲。
我也還是同一個我。
相較從前失戀的崩潰場面,後來的我或許是因為出於自我保護的心態,在覺得快走不下去時,都會在心中提前練習分手情緒。
所以我沒有覺得特別驚訝,
這些都不是突如其來的,
我是心知肚明的。
分開後我不記得自己是否曾經消沉過,
我想頂多就是那種總是看起來很沒精神的狀態罷了,畢竟即使有提前的心理準備,但失落的和遺憾還是無可避免的。
吉本芭娜娜說過:「痛苦面前我們很脆弱,我們害怕它來得太猛烈,害怕它瞬間把自己衝毀,連殘骸都不剩,所以我們壓抑著,不敢讓痛苦一下湧瀉而出,只能小心翼翼地讓它一點點地釋放。」
而我也沒讓自己被衝毀,
我只是慢慢地將悲傷像吐毛球般,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吐一點出來。
後來,我也沒想過要打探你的消息,
我想你肯定是過得挺好的,
從那時說分手緩慢卻堅定的語氣就聽出來了,
你肯定早就想這麼做了。
我用了許多文字弔唁你的決絕,
而那些文字就像是肚裡的毛球,
每寫完一段,就覺得好了一些。
最後,
我知道了自己再也不是那艘,
在你浪裡載浮載沉的船,
我是船上的人,
我知道如何上岸,離開海岸。
月光下 讚頌 在 賴祥蔚 言論自由捍衛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周刊王20170308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尋自我
賴祥蔚
為什麼電影《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會得到第89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這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題目,對台灣人尤其如此。
表面上,《月光下的藍色男孩》是一部美國黑人同性戀者的成長故事,還結合了少數族裔、貧窮人口以及販毒與吸毒等議題;但是進一步來看,這其實是一部追求自我的劇情片,這種題材具有普遍性,更能引起所有評審的共鳴,相較之下,另外一部得獎呼聲極高、甚至陰錯陽差被烏龍宣布得獎的《La La Land》,就未必能獲得每一位評審的喜愛。
更何況,從大環境來看,象徵白人至上主義的川普當選了美國總統,《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得獎,也反映了美國影壇想要表達多元平等才是政治正確。什麼是多元平等?就是不論種族、不看貧富、不管性傾向,每一個人都不該被歧視、被排擠、甚至被欺壓。
多元平等是很不容易落實的,幾乎所有人都曾經因為擔心不能獲得主流價值認同,而不敢呈現真正的自己。《月光下的藍色男孩》要彰顯的精神,就是人人都不必自卑於天生的本質,而且人人都應該勇於追求真正的自我。不只個人如此,群體也是一樣,這一點正是台灣人最應該學習的價值。
台灣幾百年來,一直沒有主體性,原本被視為邊陲,割讓之後更淪為殖民地,甚至是實際待遇連殖民地也不如的次殖民地。到現在中央政權都已經兩度政黨輪替了,還有政治人物心心念念想著要恢復日本殖民時代的神社,這其實就是一種沒有主體性、不敢面對自我、更不敢追求自我的自卑表現。
有些人嘴巴上說愛台灣,實際上卻是只知膜拜日本文化或是推崇美國價值,這樣的行為曝露出對於台灣欠缺自信,就像是貧窮的黑人同性戀者,竟去讚頌白人權貴打壓同性戀的沙文主義觀點,可謂荒謬至極。建議這些人不妨去看看這部三月才正式在台灣上映的《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好好思考一下該怎麼追求自我。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雖然是改編自舞台劇《In Moonlight Black Boys Look Blue》,但是導演詹金斯(Barry Jenkins)自承拍這部影片深受兩位華人導演的影響,一位是香港的王家衛,一位是台灣的侯孝賢。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帶詹金斯步入了影壇,《春光乍洩》則啟發他去拍同志題材;而候孝賢的《最好的時光》,則是詹金斯導演三段式敘事的靈感來源。
為什麼片名叫《月光下的藍色男孩》?電影中藉由對話解釋了來由,但是又強調:「我們要自己定義自己,不被別人決定。」因為不管別人覺得黑人在月光下看起來是不是藍色,每個人都應該知道自己的本來顏色。
作者為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