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下8:05~9AM上一下廣播,講一下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防疫須知。我們空中見。pop radio FM91.7
訪綱:
A.疾病基本認識
1.新冠病毒和SARS一樣都是冠狀病毒,兩者有什麼異同?
2.新冠病毒流感化,是什麼意思呢?
3.新冠病毒的傳染途徑為何?到底有沒有空氣或是糞口傳染?
4.請問潛伏期有多長?會到24天或更久嗎?感染者何時開始會有傳染力?可傳染期又有多久呢?
5.偶而傳出病人出院後又驗出病毒陽性的「復陽」情形,代表會二次感染嗎?
B.症狀,致死率,重症及後遺症,治療
1.感染新冠肺炎有何症狀?無症狀,輕症,重症的比例為何?有多高的致死率呢?
2.哪些人比較容易引發重症和死亡?小朋友的染病與重症風險高嗎?
3.得了新冠肺炎會讓肺纖維化嗎?會影響長期肺功能嗎?是不是得了即使沒死,肺都會留下長久的後遺症?
4.目前尚無已上市可治療的藥物,臨床上是如何治療病人的呢?輕症或無症狀自己會好嗎?
5.藥物、疫苗,最快何時才能上市?
C.給民眾的防疫建議
1.何時需要戴口罩?何時要用酒精?
2.許多公共場所需要量體溫,如此是否效果有限?
3.社區傳播、院內感染令人人心惶惶。台灣是否會發生大流行?
4.在亞洲之外,歐美各國病例近來爆增,建議所有旅遊計畫都暫停嗎?
5.請問疫情會持續到何時?夏天來時會比較減緩嗎?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10602非凡 本土疫情燒讓帶看量幾乎停滯 房價可能下修嗎? 非凡原址→https://youtu.be/Afsq6CR0a2g 非凡原址→https://news.ustv.com.tw/newsdetail/20210602A007 本土疫情持續三級警戒,民眾居家防疫,看屋人潮明顯變少,房仲...
會影響長期肺功能嗎 在 發現心樂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冠肺炎會讓肺纖維化嗎 #會影響長期肺功能嗎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沒有任何徵兆,但肺細胞已經開始了纖維化進程,直到有一天因發燒及咳嗽去醫院檢查,此時肺部通常已經50%纖維化了,為時太晚!"
這句話最近身邊也是很多人在傳,原來這句話是錯的!!!
記得傳給周遭的朋友,有正確的觀念才會有正確的防疫方式
感謝前台大感染科醫師 林氏璧 提供的正確衛教觀念
會影響長期肺功能嗎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冠肺炎會讓肺纖維化嗎 #會影響長期肺功能嗎
因為這陣子從留言看到實在太多人根深蒂固的相信這件事,我就來研究了一下。我發現這是從LINE上不知來源亂傳的這個謠言訊息開始的。
而這個網站已經整理得不錯了,我就來轉貼強調一下。
原始訊息是: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沒有任何徵兆,但肺細胞已經開始了纖維化進程,直到有一天因發燒及咳嗽去醫院檢查,此時肺部通常已經50%纖維化了,為時太晚!"
講三遍,這是錯的。這是錯的。這是錯的。
04b意見:
首先,得了新冠病毒有很大的比例是輕症甚至無症狀,不一定會產生肺炎,更別說後續的纖維化了。
肺纖維化是一種身體的修復功能,因應肺組織在肺炎中受損而形成疤痕,變硬的疤痕組織會影響肺功能,主要是影響肺泡氣體交換。任何形式的肺炎如果嚴重的話都有可能留下這樣的後遺症,而SARS之後的確有一定比例的病患會產生。武漢肺炎的患者目前多半發表的論文都還是在討論急性期治療,是否後續會產生肺纖維化或是影響長期的肺功能,比例多少?可不可以恢復?目前沒有答案。
這樣的猜測是從SARS的經驗來的,因為兩者都是冠狀病毒。研究顯示SARS的肺炎重症病患的確有部分病患會產生肺纖維化的現象,年紀越大,病程越久臨床上越嚴重,纖維化的比例越高。香港學者有追蹤97個進過加護病房SARS康復病人的肺功能一年,發現有27.8%的病人相對於一般人有肺功能的減低。
台大郭炳宏醫師追蹤台大醫院收治17位需要插管而康復的SARS患者中, 出現嚴重肺纖維化的有3位(17.7%) 。追蹤1個月和3個月的肺功能相比,肺功能很多都有改善,影像學上也有進步。
直接證據:
中國於2月17日完成肺炎患者的驗屍報告,中國傳染病學專家鍾南山指出「屍檢的肺纖維化程度並不如想像中高,反而是發炎情形較為嚴重,而有大量黏液。」
專家意見1
胸腔重症蘇一峰醫師表示:纖維化是慢性的反應,不可能從沒有症狀直接進展到肺纖維化,纖維化不會是第一時間就出現的症狀。
專家意見2
台大張上淳老師針對台灣首例武漢肺炎電腦斷層上有看到肺纖維化表示:首例確診個案出院時肺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但相信出院隔一段時間,就會復元得愈來愈好,不能將肺纖維化稱為後遺症,只是還沒完整地復元。
結論:這個病很新,我們目前沒有證據可以說得到武漢肺炎有多少比例會肺纖維化,還有這些病人追蹤長期肺功能是否會有所恢復。這些都還沒有定論。
但如果拿一個在SARS上看到的可能後遺症,來恐嚇民眾得了新冠你的肺就完蛋了,這樣完全沒有比例原則的描述,是恐嚇不是衛教,對防疫是完全沒有幫助的。
希望能釐清大家的疑惑!
趕快傳給你那每天被LINE訊息嚇到的長輩😢
會影響長期肺功能嗎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10602非凡 本土疫情燒讓帶看量幾乎停滯 房價可能下修嗎?
非凡原址→https://youtu.be/Afsq6CR0a2g
非凡原址→https://news.ustv.com.tw/newsdetail/20210602A007
本土疫情持續三級警戒,民眾居家防疫,看屋人潮明顯變少,房仲指出以雙北來說,之前預約看屋的客戶,高達8成都主動來店取消,帶看量呈現停滯狀態,不過專家普遍認為只是短期量縮,不至於讓房價下跌。
(記者溫婉廷、方劭丞/臺北報導)……↓
非凡新聞記者:「疫情之下想要看房,但不能出門怎麼辦呢?現在除了透過VR技術,可以帶您到房子的各個角落去看,現在呢,還有專人替您即時帶看。」
房仲vs.記者溫婉廷:「您好,我想要線上看房,好的沒有問題,我們這間是面對基隆路上的以及它是保有陽台的部份,可以看一下房間嗎?房間好的沒有問題。」
解說屋內格局、裝潢、生活機能等相關資訊,即時互動就像房仲 實際帶看房,本土疫情嚴峻,大家宅在家不出門,房仲坦言之前預約看屋的客戶高達8成都來電取消,不少第一線房仲,也必須得居家辦公。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5月)下半個月,它其實主要影響的就是帶看量是幾乎是降到趨近於個位數字。」
美商ERA不動產資深經理陳泰源:「大概10組客人,現在應該有8組客人,現在都取消看屋了,就算我買家想看仲介有空,有的時候是社區規定,也不准仲介帶看。」
房仲指出有時候是你想看房也不行,屋主不願意或社區大樓有明文限制不能帶看,因此5月下半旬,帶看量幾乎停滯,讓業者轉以網路出擊,房屋網站瀏覽量大幅成長!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5月下半旬之後呢,整體的官網瀏覽,增加了有3成左右,那其中以即時帶看這樣的一個新功能,它的整體的使用量增加到4成5。」
以線上看屋或主動延後看屋安排來度過看屋低潮期,但在量縮情況下,房價有可能 「嚇」跌嗎 ?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整個疫情看似嚴峻,但是畢竟它是一個短期的狀況,雖然在短期內,因為大家不能出門,所以它整體的交易量會受到影響,但是在價格方面,整體的市場跟信心面還是有支撐的,所以它的一個價量影響,應該是短空長多。」
有專家認為 疫情對房市影響,只是「短期量縮」,不至於讓房價下跌,也有專家研判,自用住宅較不受影響,但由於疫情改變人們生活、消費模式,恐將衝擊大坪數商辦及街邊店面房價。
美商ERA不動產資深經理陳泰源:「街邊店也因為比如說網路電商,包含像外送平台等等這些因素,這次又加上疫情的推波助瀾的關係,所以以後街邊店的店面的價值,或許會有往下,比較明顯的趨勢。」
專家指出房市淡季,一般落在第三季因為民俗月以及329檔期衝過一波,但如今疫情影響,量縮提前出現後續要觀察,若疫情持續壓抑不下,長期就有可能衝擊房價,但若國內疫情有所控制,第三季帶看量回溫,房市價量都將回歸正常基本面。
陳泰源youtube→https://youtu.be/ozCkH_Rfshs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6/210602.htm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zCkH_Rfshs/hqdefault.jpg)
會影響長期肺功能嗎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現今社會西化飲食盛行,隨著年紀增加,我們的血管會逐漸沉積很多垃圾,長久下來就容易積累成斑塊,如果不及時清理,斑塊愈來愈大,血管就會變得日益狹窄,影響供血。而若這個情況發生在頸動脈,就會造成 #頸動脈阻塞 !頸動脈阻塞程度超過5成時,就容易產生血栓,進而引發 #腦中風 。
立達診所周孫立醫師說明,頸動脈位於喉結(無論男女生)後方大約一指到一指半幅處,主要功能是供應大腦血流。雖然不是所有大腦血流都依靠頸動脈提供,但大部分腦部循環還是靠它協助。
頸動脈阻塞會有那些症狀?
針對頸動脈產生阻塞的原因,周孫立醫師回應,無論是頸動脈的管徑變小,造成血流變少;或因血管管徑局部變小,讓血流通過時產生渦流,並使得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被活化、啟動,進而產生血栓朝腦袋跑去,或直接在原地塞住,造成供應腦部的血流不足,都可能引發相關症狀。
周孫立醫師說明,頸動脈阻塞的症狀很多樣,從輕微到嚴重都有。
輕微症狀:
頭部脹痛
頭暈
注意力不集中
坐立難安
嚴重症狀:
#中風
半身癱瘓
無法說話
意識改變
至於頸動脈阻塞是否會遺傳?周孫立醫師說,頸動脈狹窄的問題是有可能遺傳的,與血管內皮生成的相關因子,以及血液品質、凝血功能是否良好,甚至我們血液的代謝機能等都有相關。
周孫立醫師舉例,很多人會問「高血脂症」會不會遺傳,答案是會的,而高血脂的問題也跟頸動脈是否狹窄、阻塞也有莫大關係。
頸動脈硬化如何治療?
頸動脈內皮刨除術
周孫立醫師舉例,若是今天有水管塞住,或藏汙納垢造成管徑變小,我們最直覺的方式就是「把它清乾淨」。而頸動脈也是相同,我們可透過頸動脈內皮的刨除手術,將管壁清理乾淨。
但血管畢竟與水管不同,假設今天手術是為了清除右側頸動脈,就要確保左側的頸動脈情況是較好的,也不能過度狹窄,能夠繼續維持腦部的血流供應。周醫師進一步解釋,因為進行手術的血管血流肯定很差,甚至幾乎沒有血流;也可能在清除過程中產生血栓,若是兩側血管都無法提供充足的血液給大腦時,對患者本身就會有風險。
周醫師也指出,患者本身的心肺功能也不能有太差,因為手術需要全身麻醉,若患者心肺功能也有問題,則可能導致心跳停止、心肺衰竭等狀況。
「這樣的手術可以有效避免日後再發生頸動脈狹窄的相關症狀,」周孫立醫師提及,手術成功率很高,甚至能夠降低五年後中風的機率,但相對地也得承擔較大的手術風險。
血管支架
另一個較新的方式則是裝設血管支架,利用氣球擴張術擴張血管後,就能在血管中放置支架,確保血流暢通,也能預防血栓的形成。周孫立醫師表示,相較需要全身麻醉的刨除術,這樣的手術方式風險小很多。
藥物治療
此外,有些患者的頸動脈狹窄程度沒有那麼嚴重,可能只有20%∼30%,周孫立醫師說,其實是可以不必透過手術處理,較輕微的症狀會先考慮用藥物治療,預防血栓形成及避免雜質再附著在血管壁上,避免阻塞愈來愈嚴重。
頸動脈硬化的患者,飲食該注意什麼?
少油少鹽少炸物
周孫立醫師表示,就跟平常在談論任何與健康相關的議題一樣,我們都會提到減少攝取油炸物,因為經過高溫油炸處理後,就容易產生自由基等有毒物質,都有可能攻擊我們身體的所有細胞或組織,若在血管內皮上就可能造成硬化、粥狀的動脈硬化,進一步造成血管狹窄、阻塞,更不用說可能造成惡性病變,引發癌症等等。
日常生活中也要限制鹽分的攝取量,周孫立醫師說明,吃下過多的鹽,就會導致血管外的空間有大量水分被吸引出來,此時除了會造成血管內的壓力增加,心臟、腎臟的負擔也會升高。
另外,周孫立醫師也提及,頸動脈同時也是感應器,能夠偵測血液濃度,若身體長期處在鹽分過多,導致血壓不穩定的狀況下,感應器有可能快速退化。此時當血壓變化,身體就會有一些不良的反射出現。
周孫立醫師提醒,不好的飲食對身體造成的傷害都是長期累積的,不會是急性傷害,因此若是不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長久下來對身體就會有很大的影響,都應該盡量避免。
【相關影音】
眼中風 前兆:眼前一黑、秒殺視力 治療:搶救黃金90分鐘【眼科醫師鐘珮禎/健康顧眼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nTJfv3XR3o
這些竟是心臟病徵兆,注意4件事遠離心臟病風險【健康連線/林謂文醫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LmTVGgmhY4
坐著踮腳踏步10秒鐘,血管年輕了就能遠離失智中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PRR24CvtHA
【相關文章】
走對了,血壓就穩了!院長教你踮踮腳尖降血壓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641
咳嗽太用力七年級男竟中風險癱!醫:3徵兆警覺中風危機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6244
突然眩暈會是腦中風嗎?醫師:伴隨4大症狀要小心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710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4l5Yt5urn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