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配樂
電影配樂來到第二堂,這次看了很大量的影片,尤其在開頭時 Christina Liang 梁啟慧 老師播了一部 #蒙太奇 的剪接手法,把1000部曾經的電影影像無意義的剪成一部片加上音樂,把在場每個大小朋友的情緒或強或弱、或遠或近的牽引著....
.
這次課堂的深度更強化了。如果說第一堂是讓我們意識到音樂的存在,第二堂則是認識電影配樂的功能性。從樂器的選擇、音樂的風格,觀眾可以感受甚至猜測到這個場景的 #地域性、#時間性 或是 #主角情緒的強化與轉換。當開始用這樣物理的角度去看音樂的時候, 雖然有一種“被設計”的感覺(當然了, 電影的每一幕都是精心設計出來感動觀眾的目的😁)、對Lara來說, 更有一種讚嘆感~🤩🤩在你以為『很平常』的背後, 其實真的『很不平常』!沒有一秒鐘是理所當然的~電影裡每一個moment, 鏡頭, 如果不是這藏身於無形的聽覺刺激, 可能就完全失去了味道~
.
無論是迪士尼的卡通片段、還是好萊塢的經典大作, 看到光是在音樂部份就有如此多的幕後工作人員的分工, 真的, 一部好片的製作實在是太不容易了!課程結束後很多大朋友們的提問, 都讓我們認識到要當一個音樂製片人|原創配樂家composer 需要的可能不只是專業、更要有做人的智慧啊😌😌
.
最後梁老師建議小朋友們, 如果對 #電影配樂 有興趣, 一定要從小得 #多聽各種不同的音樂風格, 千萬不要被限制住。因為每種音樂都有他的代表性跟獨特性, 單一形式就會容易畫地自限了。Lara每次在開車的時候我們家的小朋友一定會要求要聽音樂,哥哥喜歡重金屬、妹妹喜歡電音, 媽媽我本人則是超愛拉丁音樂。我們三個都不喜歡彼此的口味, 但是也都願意(好拉~我承認, 都是媽媽在讓步😤)輪流聽一聽對方喜歡的歌曲。最近他們則愛上了經典Michael Jackson, 連我聽了20年都不會唱的歌詞, 哥哥都能朗朗上口, 而我也學會了許多首翻唱的德文足球歌曲~🤣
.
第三堂課, 梁老師會選一部電影跟大家一起來變看邊拆解片中的音樂元素!期待中😍😍😍
.
之前梁老師將文章分享到她的粉專後, 許多人紛紛敲碗!因為這真的是第一次把這麼專業的內容拿出來跟孩子們分享~😎再跟老師討論後, 可以期待過完暑假等老師忙完展演的活動後, 有機會為這次來不及報名的大小朋友們再開課喔~stay tuned!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Shoppinglin歌唱教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片口稿word下載連結: https://goo.gl/nmJEe9 想更了解兩個系統的教學,它們在臉書都有開粉絲頁以及社團喔! “VBS與Mr.voice的歌唱教學差異?為什麼傳統講共鳴與支撐?” (影片口稿) 嗨 我是shopping,目前是一位歌唱老師,我很喜歡VBS跟Mr.voice的...
最後 一堂 課 歌詞 意義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分享
🔗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5597
各位年輕女孩、年輕男孩好,
很高興有機會在各位這個人生的重大時刻,跟大家做分享。我想跟大家分享五件事:
第一件事我想談的是,請重拾你們少年的超能力!
在去年約莫這個時候,我被很要好的朋友蘇明進、楊宜真老師凹。他們夫妻倆希望我能寫一首歌給台灣的孩子。從來沒寫過歌的我,經過一段真的是嘔心瀝血的過程,寫出了一首歌叫「少年的超能力」。少年的超能力是什麼呢?我認為就是好奇跟夢想。為什麼寫好奇與夢想?因為我人生最痛的事,就是我曾長期失去了好奇跟夢想的能力。
我從小到大,成績都顧的很好。在小的時候我超愛問問題,但約莫在我高中的時候,我開始發現自己失去了好奇心。我不管看到什麼新的東西、沒學過的東西,我第一個反應總是厭煩。我心裡想的是:「我好不容易把這幾科成績都顧好了,現在還要學這個?很煩欸!」我對這世界不只失去了好奇心,我在整個高中、大學、碩士班,都失去了追求成績以外事務的動力(呃...除了追我太太除外),「夢想」對我來說根本毫無意義。
坦白說,那樣的日子過得很痛苦。因為每天看到時間流逝,而自己卻完全沒有好奇心去學新的東西(應付考試並不是真的學習),也沒有夢想的動力去做什麼事情。我每天都覺得自己停留在原地,沒有進步。浪費生命的罪惡感讓我焦慮、讓我想哭,但我不知道怎麼辦。
我的生命,似乎就陷在那了。
直到我出國留學,發現我好多美國同學看到有興趣的事物就一頭栽進去,不像我在乎 GPA 那樣汲汲營營。但他們每天都過的很快樂、很有熱情,整個人都有光!於是我也試著放開,開始花一點時間去探索、去學從來沒碰過的事情。我才發現,學自己有興趣的事情而不是被逼著學習,是多麽快樂的事!慢慢地,因為我找到了我有熱情的東西,我也比較敢去「夢想」我想做的事情!
好奇與夢想是年輕人最珍貴的能力,同時也是各位面對未來要生存下來最重要的能力。為什麼?
雖然今天對各位來說是個大喜的日子,但我必須跟各位說,各位未來所要面對的世界,其實是非常辛苦的。牛津大學在 2013 年所發表的一篇論文,針對 702 種職業去分析,發現有 47% 的工作未來會消失。未來會有哪些新的一大堆工作跑出來?這些新工作需要什麼技能?需要什麼知識?沒有人知道。
各位,你們現在辛苦學的四年的知識跟技能,都是對過去和現在有用的知識。面對未來,如果你沒有好奇心去學新的知識、新的技能,在五年後、十年後,你可能就跟不上這個世界了。
面對未來,對新的事物好奇,學得快、掌握得快的人,才能跟上這個變化萬千的世界,才能站在浪頭上。
沒有好奇心跟夢想的人,一輩子都只能做著一成不變的工作,成為老闆的工具人。每天擔心景氣的好壞會不會讓自己失去工作。這樣的人生實在太悲哀了。你真的想這樣過一輩子嗎?
在你即將畢業離開大學的這一天,在未來沒有考試、沒有學分規定之下,我祝福你能重拾你少年時期的超能力:好奇心與夢想!
第二件事我想談的是,我希望你們能有「我能改變這個世界!」的信心
身為台灣的年輕人,我們看到許多台灣的問題。我們都很愛台灣,但也常常感到無力;因為很多時候大家會覺得台灣這許多的問題,不是我們年輕人可以解決的。
我想跟大家分享幾個故事。
在彰化的南郭國小的小學生,他們發現了社區中有許多東南亞移工、新住民。他們發現了移工們在週末想找外地的同鄉朋友相聚,都要靠火車。但他們看不懂售票機的中文說明,很辛苦。這幾個孩子決定幫移工解決這問題。他們想辦法做出東南亞語言的售票機使用說明,成功地幫助火車站的東南亞朋友們讓他們買到票。孩子們還寫信給台鐵的局長,而且不止一次,鍥而不捨希望能說服台鐵做這件事。最後在他們的努力下,台鐵終於開始在火車站的售票機,附上了東南亞語的售票機使用說明。這些孩子看了好興奮!因為他們真的為這世界作出了改變!
我的好友許芯瑋所創辦的台灣DFC協會,過去這麼多年來,就是在努力推動這樣的概念:希望台灣的孩子從小就有「Yes! I can!」、「我能改變這世界!」的信心!
另一個故事是,成大剛畢業的大學生嚴天浩、陳儷文,他們先是想提升偏鄉孩子學科學的興趣,到後來想要改變現在的理化教育,希望讓孩子能知道科學史、科學的發展脈絡。於是他們憑著一股想改變台灣科學教育的熱血,創辦了LIS,開始拍攝一系列的科學影片。曾經他們苦到帳戶只剩一千塊,還有好多夥伴薪水沒發,天浩在路上哭出來。但他們撐過來了,如今全台灣有好多孩子、好多老師在用他們的影片跟教案教理化!
除了DFC、LIS,還有你們中正的學長趙浩宏所創辦的職人雜誌,為了幫助更多孩子了解生涯的選擇而努力。許多像他們一樣的年輕人,都在為了解決台灣的問題而努力。如果南郭國小的小學生都可以有信心為這世界做改變,各位比他們能力更強、更有知識,你們一定也能為自己身邊的世界造成好的改變。請你們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Yes! I can!!」、「我能改變這世界!」
第三件事我想要談的是,請負起責任,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定義
我們許多人,從小就習慣把自己的人生讓爸媽幫我們做最好的決定。爸媽自然是愛我們的,為我們做出他們覺得最好的決定。但他們覺得最好的決定,不見得真的是最好的。
台灣許多爸媽,對於成功的定義,總是希望孩子能安穩、發大財。但問題是在這個變化這麼快的世界,誰能知道現在發大財的路,以後就一定能發大財嗎?這樣的成功,真的是你要的嗎?
舉個例子,十多年前,許多爸媽都會叫自己孩子去修教育學程,跟孩子說當老師是鐵飯碗最安穩。這些爸媽都沒有想到少子化的趨勢,導致正式教師的工作變少。以至於現在全台灣有好幾萬名的流浪教師,每年只有不到 10% 的人能考得上。曾經有老師跟我說,她考了十三年才考上!想想看那是多麽的煎熬?沒考上的流浪教師只能當代理代課老師,非常辛苦。中小學代課老師鐘點費很多年來都是一堂課 $260 。就算一週教二十堂課,一個月薪水也不過兩萬六,好辛苦!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真的看到未來二十年後的趨勢。在大學畢業後決定人生的道路時,請你負責任地自己做決定。請不要再迴避責任,把自己的人生交給爸媽替你決定!因為不管做了什麼決定、未來人生好或不好,都是你自己要承擔。把人生交給爸媽幫你決定,不是孝順,而是一種不負責任!
除非你的爸媽很用功,對這世界的變化趨勢比你更了解;如果你發現每次天下、商周、遠見報導的文章對他們來說都是過時的消息了,那他們的話是確實很值得你參考。但如果你每天回家都看到爸媽在看金家好媳婦、從來也沒看過他們用功關心世界趨勢,你不該把自己的人生交給爸媽幫你決定。
請你負起責任,自己決定你自己想追求的成功是什麼。如果你容我給你一些建議,我會建議你的成功定義中,不管多或少,都要跟利他有關。因為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很苦的時候。如果你的成功純粹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好處,在很苦的時候你會很容易放棄;因為在受苦的時候你會認為:「我就不要那些好處就好了嘛,何必那麼苦。」
然而,如果你的成功定義是跟利他、助人有關。在受苦的時候,你會想到自己所幫助的人是多麼需要你,你便會生出更大的力量堅持下去。就好像前面說的DFC、LIS、職人一樣。
所以請你負起責任,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定義。而你的成功,我會建議你有利他的成分。
第四件我想要談的是,我希望你不要再相信「自己努力就會成功」這件事
我們的教育最大的錯誤之一,就是從小告訴孩子「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以致於孩子長大後,總以為成功是一件操之在己的事。這真是錯的離譜。加上台灣社會所認定的學生的成功,大多是指考上名校。考上名校這種事情,確實是靠自己努力準備就能有成。這樣的人生經驗讓不少學生在出社會前,以為成功只要靠自己努力就行。
這幾年創業的經驗,讓我深深感受到,別人願意給我們機會,是多麼難得的事情。努力不過只是得到人家賞識、讓人家願意考慮給我們機會的入門票。如果沒有人願意給機會,成功的可能性大幅減少。不珍惜別人給的機會的人,以後很難再得到機會、很難成功。
但是已經成功的人,總跟人說他一路走來多努力;成功者少有人會願意跟我們說自己是得惠於多少貴人給他的機會,所以才能成功的。以致於大家總有錯誤的觀念,以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事實是:
不努力,我們永遠不可能成功;
但努力,只是讓貴人看到我們的門票;
要成功,努力外還要人家願意給機會;
努力+謙卑+珍惜,才是成功的真正關鍵。
請別再相信:「自己努力就能成功!」這種錯誤的觀念。請你一定要記得,沒人給你機會,你是很難成功的;而人家給你機會,不是理所當然的。別人願意給我們機會是多麽難得的事情,請你一定要謙卑地珍惜別人給我們的機會!
成功這件事,從來就不是操之在己的~
最後一件事,我想談的是,請不要放棄我們的家。
在美國留學的時候,我曾經很喜歡美國的生活跟環境。但我知道,它永遠都不會是我的家。曾經有段時間,我每兩週就要跑去一個七八十公里遠的地方吃飯,就因為那邊有個台灣人餐廳有賣鹹酥雞。那鹹酥雞如果二師兄吃到,可能馬上吐出來,被他家巷口屌打。但對於思鄉的我,那簡直是美味。前陣子二師兄寫過,對嘉義人最殘酷的懲罰,就是讓他吃乾掉的雞肉飯。但我跟各位報告,那碗乾掉的雞肉飯,在國外會有許多台灣人搶著吃。
在美國,即使我很努力融入美國人,背著各球隊勝負的數字、練習喝啤酒、看許多電視節目找話題,但在白人、黑人、拉丁人的圈子裡,人家就是不會把我們當作自己人。我很努力很努力,才會有一兩個美國人把我當朋友。跟他們一起看球賽聽他們罵人我一點 fu 也沒有,但現在聽館長那句我就整個 fu 都來了。我到後來才發現,原來不只是人家不把我當自己人,其實連我自己也做不到把他們當自己人。
而每次跟台灣人一起,大家總是在談台灣的事。我很清楚的知道,那裡不會是我的家,因為在那邊即使可以生活的很富足,我也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因為我的阿嬤、我的爸爸媽媽、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兄弟都不在那,在台灣。
在美國那幾年,我看著我爸媽年紀大了,每年為了看孫子都要飛十幾個小時轉兩班飛機才到。我看了實在很不忍心。台大生科系林盈仲教授曾說過,原本打定主意留在美國的他,後來決定回台灣的關鍵,是因為每年去美國看他一次的媽媽說,「在我死之前,只能再看你二十次嗎?」
那正是我的感覺!那也是為什麼我一畢業就決定回台灣。因為台灣是我們的家,如果我們不把它搞好,我就沒有家了!不管它有什麼問題、有什麼不夠好的地方、有什麼不喜歡的人,都請你千萬不要放棄它。如果你也變成那些只會在國外天天罵台灣爛、沒前途,不願意帶資源給台灣,卻常常回來用台灣好處的那種人,我會很難過。
請你千萬不要變成這樣的人,請你從身邊找到你可以努力的目標,繼續努力讓台灣變成一個更好的地方。我們一起加油!因為這裡是我們的家。如果不把它搞好,以後就沒希望了!
最後我想送給大家,我在「少年的超能力」所寫的歌詞:
好奇,使我們對世界充滿熱情
夢想,給我們天天努力的能量
許多大人被咒語封印
眼睛失去光芒
每日聽人指令
變成渾渾噩噩的 Zombie
一輩子就這樣過去
啊!別把我變成一樣的 Zombie
我對這世界充滿好奇!
啊!別把我變成分數的奴隸
我還有許多夢想追尋!
記住發光的自己
保有少年的超能力
只要好奇跟夢想不被封印
你就是全世界最獨特的自己
祝福2019畢業的所有大學生,都能重拾好奇心與夢想,相信自己能改變這世界,負起責任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並努力、謙卑地珍惜別人給你的機會。
最後 一堂 課 歌詞 意義 在 丹眼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丹眼看電影 年度電影推薦|Top 10 of 2019】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終盤點時間,每次耙梳整年度的電影,都發現越來越難濃縮在十部之內,因此,請容我延續去年的方式,效法我的偶像--《洛杉磯時報》影評人 Justin Chang,以共同主題「電影配對」的方式,列舉我心目中今年最佳的十「對」電影。
▲網誌好讀版:https://is.gd/sFi1sB
▲去年的名單:https://is.gd/rFRBXM
今年一共看了 240 部左右的長短片,或多或少都得以透過這些影像之詩,再度找到與世界的連結、繼續在日常中匍匐前進的燃料。雖然電影的好壞絕對可以批判評斷,但每個人與電影的連結是沒有人可以奪去的。因此,在提出推薦名單時,我不期待所有人認同我的觀點,甚至我期待每個人都能因此去認真感受每部電影對他們各自所說的話,並判斷出自己所愛的為何。或許提出這樣的名單,就是一件有意義的是。終究這只是我個人的主觀喜好,喜歡的東西跟好朋友分享,就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而已。2019 若有學到什麼,那就是把電影推廣出去、把感受留給自己;而你心中的那些感動,是沒有其他人能夠奪去的。
綜觀 2019 年的電影,似乎年初到年中都鮮少有亮點,直到下半年才連連冒出讓人欣喜的電影。今年不意外的,影廳仍大多都被續集、漫改、番外篇、翻拍、重啟作給佔據,雖偶有佳作(請見我的第 11 & 12 名),然而大多都不甚理想。縱覽以下的「大片」,只覺得既視感跟疲憊感很深,怪不得馬丁爺爺說現在很多電影都跟「遊樂園」一樣:《玩命關頭:特別行動》、《馴龍高手3》、《黑魔女2》、《蜘蛛人:離家日》、《冰雪奇緣2》、《牠:第二章》、《寵物當家2》、《哥吉拉:怪獸之王》、《星際大戰9:天行者的崛起》;、《捍衛任務3:全面開戰》、《野蠻遊戲:全面晉級》、《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X戰警:黑鳳凰》、《MIB星際戰警:跨國行動》、《大黃蜂》、《全面攻佔3:天使救援》、《驚奇隊長》、《沙贊!》、《小飛象》、《艾莉塔:戰鬥天使》、《霹靂嬌娃》等。
說到馬丁爺爺,今年也有一個現象是,看見許多大導演們不約而同拍起了反芻年歲、直視衰老的集大成之作,像是馬丁史柯西斯的《愛爾蘭人》、昆汀塔倫提諾的《從前,有個好萊塢》、佩德羅阿莫多瓦的《痛苦與榮耀》,以及安妮華達集畢生精華的《安妮華達最後一堂課》(硬要說的話,李安的《雙子殺手》也算)。但於此同時,我們也對於許多拍攝第二部片的年輕導演今年所交出的成績,令人感到振奮與充滿希望;像是喬丹皮爾的《我們》、葛莉塔潔薇的《她們》、羅伯艾格斯的《燈塔》、亞瑞阿斯特的《仲夏魘》,以及王子逸的《別告訴她》。首次執導長片的《A+瞎妹》Olivia Wilde、《悲慘世界》Ladj Ly、《大西洋》Mati Diop、《大地密語》Ljubomir Stefanov & Tamara Kotevska、《隻手探險》Jérémy Clapin,也都是非常精彩的潛力影人。
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實力派演員的強勢回歸,像是《從前,有個好萊塢》與《星際救援》的布萊德彼特、《茱蒂》的芮妮齊薇格、《我叫多麥特》的艾迪墨菲,都再次重返榮耀,甚至是《愛爾蘭人》的勞勃狄尼洛、艾爾帕契諾與喬派西,也交出了近年來最佳的演出。今年蛻變最大的除了《燈塔》與《國王》的羅伯派汀森之外,大概就非席亞李畢夫莫屬。這位爭議男星竟也從《變形金剛》的模版花瓶,在《我的寶貝男孩》和《花生醬獵鷹的願望》中蛻變成演技更加沈穩內斂的迷人影星。
而今年的電影又有哪些共通主題呢?除了看見許多龐大系列的終結,像是《星際大戰:天行者的崛起》、《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甚或小螢幕的《冰與火之歌》,以及延續前幾年 #MeToo 運動的女力電影,諸如《驚奇隊長》、《舞孃騙很大》、《仲夏魘》、《灼人秘密》等,今年似乎也有許多電影在探討「國族錯置與失根焦慮」這件事,像是柏林金熊獎《出走巴黎》、盧卡諾金豹獎《幻土》,以及《別告訴她》、《邊境幻夢》、《過境情謎》、《熱帶雨》等。另一個有趣的共通主題則是追求某種完美或狀態以致於喪心病狂的,像是《燈塔》、《她的搖滾滋味》、《Uncut Gems》、《赤手登峰》等。而今年似乎也是個音樂劇大年,除了《貓》慘到變成邪典電影之外,《小丑》、《婚姻故事》、《鋒迴路轉》、《大政治家》、《晨間直播秀》都納入了著名音樂劇作曲家史蒂芬·桑坦(Stephen Sondheim)的歌曲,也算是另類亮點。
但真正定義 2019 的,應該就是關於階級對立和貧富差距的電影,掐指一數就有:《小丑》、《寄生上流》、《悲慘世界》、《鋒迴路轉》、《舞孃騙很大》、《抱歉我們錯過你了》、《搶救失業大作戰》、《幸福的拉扎洛》、《弒婚遊戲》、《大西洋》、《我們》等,不約而同指向了當代社會的共同危機。雖然有的時候覺得這種警世寓言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但轉念一想,或許重複就是重點,而電影之所以仍持續傳唱著這樣的故事,就意味著還沒有喪失希望。正如同今年當紅的百老匯音樂劇《Hadestown》的歌詞所說的:
It's a sad song
But we sing it anyway
To make you see how the world could be
In spite of the way that it is
Is it coming?
Is it coming this way?
在亂世中,讓我們繼續抱緊電影,作為狂浪之中的定錨,眺望遠方的盼望。
-
煩請各位點進各個圖片看十大(配對)電影的說明介紹。這一切都是主觀評選的,順序也不必太拘泥看待,純粹志在分享,也歡迎大家跟我分享今年你所喜愛的電影。我們 2020 見。
※註:此處以 2019 年於台灣影展首映或院線上映作為評選範圍。若無在台灣戲院播映,則以上架串流平台之日期為準。
-
-
P.S. 最終幾部未能入選,但仍想特別提及的遺珠們如下。
Special Mentions(無特別排序):
《赤手登峰》Free Solo(美)
https://is.gd/F3jJEz
《野梨樹》The Wild Pear Tree(土)
《隱藏的生活》A Hidden Life(德/美)
《鏗鏘玫瑰》Wild Rose(英)
《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美)
《邊境幻夢》Manta Ray(泰)
《天使寶貝法蘭絲》Saint Frances(美)
《吉娃娃羅曼死》Chiwawa(日)
https://is.gd/AKPUWs
《幸福的拉札洛》Happy as Lazzaro(義)
《大西洋》Atlantics(塞)
《離開夢幻莊園》Leaving Neverland(美)
https://is.gd/6ZKWTE
《為副不仁》Vice(美)
最後 一堂 課 歌詞 意義 在 Shoppinglin歌唱教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影片口稿word下載連結: https://goo.gl/nmJEe9
想更了解兩個系統的教學,它們在臉書都有開粉絲頁以及社團喔!
“VBS與Mr.voice的歌唱教學差異?為什麼傳統講共鳴與支撐?”
(影片口稿)
嗨 我是shopping,目前是一位歌唱老師,我很喜歡VBS跟Mr.voice的教學理念,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我會從發聲方式切入,然後再從傳統教法的呼吸支撐共鳴角度切入。
如果你是新觀眾歡迎看完影片再決定是否訂閱,順帶一提我以前是在仁聲歌唱音樂學苑學習,後來也有跟科學歌唱的富安老師請教過問題也去試上過,他們也都是目前很知名的教學系統,但在這就暫且不提。
再提出看法之前,先聲明一下,我沒有上過VBS的課,但幾乎每支影片都看,也有私下問過Leo老師一些問題。而Mr.voice主要是看了威宇老師的書,覺得獲益良多,也有去過一堂試上課程,跟那位老師聊一些內容。一開始兩邊的內容都讓我滿頭問號,現在我覺得都很合理。
會分享的原因除了我很喜歡這兩個系統的主要理念外,也因為我有好幾位台北學生,都曾經在各系統上過課,甚至來了又被我勸去多試上幾間的,我都會詢問它們當時怎麼會離開遇到什麼瓶頸。
另外就是我自己也高中大學唱合唱團出來的,所以也會上過一些聲樂課,共鳴位置阿~ 氣息阿~支撐阿 大概也是略懂略懂。 小弟還不算個咖,唱的也不好。
好啦 已經浪費兩分鐘了,我趕快來提一下。這影片我猜會很長阿…
我會從發聲方式切入,然後再跟大家提一下傳統教法的支撐共鳴這件事。
我想先試著先簡單的幾句話形容這兩個系統。
VBS : 聲門閉合程度、喉頭高低位置、音高,三者可以分別獨立控制,而氣息的順暢跟口咽腔的肌肉則維持講話或嘆氣般放鬆。
Mr.voice: 音高並不是高低的概念,只要我們做好口咽腔的發聲連動肌群的協調性,我們就可以利用講話的本能去講出各種音高,不要去聽自己唱歌的聲音。
差異點在於VBS希望給大家一個發聲動作的範本、希望大家去察覺、感受、控制、維持它,進而拿掉多餘的喉部緊縮動作,聲音的特色或情感可以離開九宮格中心但不要建立在喉部緊縮上。
而Mr. voice會訓練所有跟發聲連動的肌肉群,但希望大家唱歌時不要去感覺甚至不要去控制喉部的肌肉,而是把思維放在別的位置,也許是專心在表達上,或是專心在舌尖的位置等等。
就音域問題上,我會這麼告訴學生,在開始學習控制動作後,(包含送氣、喉部空間、咬字形狀等)
“任何音高,你可以用各種動作來做,而且要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動作,是你想做的動作嗎?”,
然後,你要去想”為什麼你要用這個動作” (詮釋)。
“當你專心在表達上,喉部自然想用什麼動作,你不要阻止它,但也不要因為害怕因高而做出多餘的動作中斷你的表達,去做出你想像中希望使用的動作與詮釋,去對嘴去想像自己希望演唱時的表情與喉部狀態,照做吧,頂多有點像假音而已,但它不會是你以前的假音,也不會是你以前的真音”
所以你會發現,這是種殊途同歸,它沒有真假音的概念,而是在各種音高做出各種詮釋。
(但兩邊的老師應該都無法接受兩邊的訓練方式..)
稍微提一下小缺點,
這兩個系統在入門的動作訓練(拿掉舊習慣),都必須花很大的心力去投入練習,最好是完全的相信你的老師,暫時不要去接觸別的系統,對於舊習慣與舊有音色越執著的人會很不習慣。沒有耐心好好練放鬆接受一開始的弱混聲在VBS會很慘,沒有耐心一天練個一千次以上的抵伸捲舌半小時以上的i母音而且心存懷疑的,在Mr.voice也會很慘。
以及這兩種很花時間的入門,都蠻吃先天的動作協調性與控制力,也都還不夠製造出”後天”的宏亮胸聲感覺的高音,或是比較健康的撕裂感沙啞感的高音,因為這些動作對大部分的人並不直覺,你必須要刻意去練習,而且你要能靈活運用你所學到的內容,但你可能還沒接觸到後期應用,你的預算或想學唱歌的衝動就沒了….
相對來說,科學歌唱或是仁聲學苑的系統,比較會將學生在舊有演唱習慣中去做引導微調跟開發,學生一開始挫折感比較不會那麼大,也比較不會被正確動作的觀念限制住,當然長遠來看也是希望能踏入殊途同歸的目標,是個有利有弊的做法。
所以傳統教法的共鳴支撐、或是科學歌唱的肌力訓練還是有它的優勢存在。
在Mr. voice最新的幾支影片中,提到的是”輕鬆唱高音”,所以他們”不吸飽氣”、”不找支撐”、也不會去講氣息,”過多的吸氣或送氣只會造成聲帶與喉部負擔”。
而VBS講求的是順暢的氣息,並建立在重心向下的吐氣方式上達到自然的聲門閉合,在加強向下的力道上可以慢慢加強聲門的閉合來”擋住更多的空氣,而非夾緊聲門掐住空氣”。
在傳統教法上,有些人的支撐是這麼教的,首先是腹式呼吸一定要吸到全開(前肚後背腰間兩側),而演唱過程中,你可以將這一圈膨脹的力道留著,它會自然製造出較強的內壓力與閉合。並且,你可以多嘗試體會橫膈膜的肌肉位置去訓練橫膈膜的靈活與壓力調節來達到想要的高音或音量,所以會有一種”用氣息”來控制音高與音量的概念,而氣息的集中度與方向性、共鳴,則會造成音色上的差異。
(VBS跟MR.voice是不講共鳴的,但傳統教法有些會以主動追求共鳴為導向)
從一開始,我們用個”閉口mm”讓大家感覺一下,
然後用1234567的講話,大家應該可以簡單的做出分別的體會,
接著再用真音音域的蕭煌奇的你是我的眼以及混聲音域的不為誰而做的歌跟大家舉個例子。
但最後的最後,請大家不要忘了唱歌的本意,它一定要有對於你的意義存在,不然歌詞是”十年之前我不認識妳”,還是”ABCD,54321”又有何不同? 如果歌詞對你沒有意義、詮釋對你沒有意義,那你為何而唱,你開心嗎? 不要成為被原唱或發聲方法綁住的歌匠,你不是發聲機器,也不是旋律美化機器,你就是你,請問,你想怎麼唱,為什麼?。
「Kevin MacLeod」創作的「Airport Lounge - Disco Ultralounge」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806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