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的點心。綿羊的點心
現在很少針對譯書寫感想或是推薦文,
最大的原因當然就是因為懶,
而且我是沒有感覺就寫不出東西的人,
有時候在翻譯時很有感覺,
但在書籍要出版時,當時的感覺就忘記了。
而且通常翻譯一本書,
經過預習、翻譯、校對的多次閱讀,
不會特地再去看一遍。
《獅子的點心》的故事,讓我願意再重溫一次。
***************************
2020年那一年,我的身體出了狀況。
數次急診之後,醫生安排我住院兩個星期檢查、治療。
胸悶氣喘,食不下嚥,無力躺在病床上的那段時間,我認真思考了死亡。
想到自己更老之後,在漸漸走向死亡的那段路上,可能整天都要承受比現在痛苦十倍、百倍的病痛,就覺得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我對死亡產生了真切的恐懼,不是害怕自己離開這個世界,而是擔心在離開這個世界的最後一段日子承受疼痛、反胃和病痛,一天比一天枯槁虛弱,漸漸不成人形,人世的最後時光,竟是最痛苦、最受折磨的日子。
今年年初翻譯《獅子的點心》時,不由得感嘆翻譯神的神奇,永遠知道該用哪一本書來引導我,又一次為我安排了最好的工作。
故事從獅子家園負責人的一封信拉開序幕。
醫生宣告三十三歲的海野雫來日不多,於是她決定來到瀨戶內海,在檸檬島上的安寧療護院「獅子家園」,走完生命中的最後一段路。
獅子家園的住民都是生命蠟燭隨時會熄滅的末期病人,負責人瑪丹娜帶領的醫生和工作人員悉心照顧病人的身體、關懷病人的心情,卻不把他們視為病人,而是視為住宿的客人。這裡沒有任何規定,可以自由自在過日子,唯一的「規定」,就是每個客人都可以點一款還想再吃一次的甜點,在每週日下午三點的點心時間,會以抽籤的方式,實現一位客人的心願。
小川糸的作品中,食物經常是串起整個故事的重要要素。飲食是生命的象徵,尤其在這部以死亡、臨終為主題的小說中,飲食發揮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對雫來說,能夠正常飲食,就可以感受自己還活著;能夠感受到飲食的美味,活著的日子也更加充實,也能夠從飲食中感受到幸福,暫時忘卻其他煩憂。
《獅子的點心》中,有三百六十五天,每天早晨變花樣的粥品;有雫在檸檬島結識的好朋友釀的葡萄酒;最有魅力的,當然就是每一位住客的心願點心。
作者在接受採訪時提到,很多人能夠毫不猶豫回答人生「最後的晚餐」想吃什麼,但也許想不出「最後的點心」想要吃什麼。然而,在努力回想人生走到盡頭時想吃的點心時,往往能夠喚醒和點心相關的幸福記憶,於是就會發現自己的人生很幸福。
週日茶會的每一道點心,背後都有一段生命的故事,或是一段生命中曾經的燦爛,更是對親人深厚的愛……。
雖然死亡的主題很沉重,但小川糸細膩的文字呈現了獨特的世界觀,藉由一道道點心,回顧人生的來時路,發現看似平淡的生活中蘊藏著生命的滋潤。雖然每個人都獨自走向死亡,但人生路上沒有人孤單,都曾經擁有精彩和美好。
從故事中感受到的不是悲傷,而是對作者筆下的「獅子家園」嚮往,相信很多人在閱讀之後,都會希望生命即將走到終點之際,也能夠走進緩和身心痛苦的「獅子家園」,在生命的最後時光,在溫暖的大家庭中,活出自我,活得自在。最重要的,活得不像病人,真正接受死亡,迎接死亡,而不是帶著痛苦和恐懼走向終點。
小川糸用文字打造了一個溫暖天堂。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光明會 #光明會卡片 #預言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上一集我們說了辛普森一家卡通的預言,今天我們來說另外一個預言也是很準確的卡片,它就是光明會卡片。這個卡片是由Steve jackson在1982年發明和發行的,他的靈感來自於一本1975年的書,光明會...
「最後晚餐小說」的推薦目錄:
- 關於最後晚餐小說 在 綿羊的譯心譯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最後晚餐小說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最後晚餐小說 在 有故事的旅人 (澳洲首都不是悉尼)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最後晚餐小說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最後晚餐小說 在 廖人帥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最後晚餐小說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最後晚餐小說 在 [感想] 最後晚餐1 自囚的流放者- 看板LightNove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最後晚餐小說 在 分享#心得最後晚餐01 自囚的流放者- 書籍板 的評價
- 關於最後晚餐小說 在 人生售後服務部×時光當舖×最後晚餐 的評價
- 關於最後晚餐小說 在 最後晚餐小說線上看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 關於最後晚餐小說 在 《最後晚餐Last Supper 》晚餐背後| Ep.8 | 製片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最後晚餐小說 在 《最後的晚餐》終極秘密: 真正的達文西密碼| 耶穌與十二門徒 的評價
- 關於最後晚餐小說 在 破解《達文西密碼》電影及小說描繪懸疑神秘 - YouTube 的評價
最後晚餐小說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終於要來分享這個月入手的書籍,《沙丘》這六本一字排開真的氣勢十足,而且還有很多值得介紹的好書。另外,也偷偷預告一下,思考過後,這裡即將重新展開「每月推薦書單」的單元,不同於過去在月初公佈的一次一本,我將會精心挑選當月五本自己相當喜愛的作品,並稍做介紹,希望也能做為大家選購書籍時的參考之一。應該可以把每月固定有的這篇當作初選名單,月底的新單元當作第二階段決選名單之類(自己說
⠀⠀⠀⠀⠀
⠀⠀⠀⠀⠀
先來看,早已介紹過的《#沙丘》六部曲,括《沙丘》、《沙丘:救世主》、《沙丘:沙丘之子》、《沙丘:神帝》、《沙丘:異端》與《沙丘:聖殿》等六本,取材自美國作家法蘭克赫伯特赫伯特擔任記者時研究海岸沙丘的資料,1965 到 1985 年間歷經六年醞釀構思、二十多次退稿才順利出版,是史上公認最偉大也最暢銷的科幻小說,赫伯特從沒沒無聞到異軍突起,克勤克儉堅持寫作,悉心建構出完整的沙丘宇宙,成為 20 世紀舉足輕重的重要作家之一。內容精彩地融合了科學事實、文學小說、環境保護主義與政治,走出和常見科幻小說頗為不同的新路,一舉獲得了雨果獎和第一屆星雲獎,為科幻小說界最宏大的一部史詩打下基礎。
⠀⠀⠀⠀⠀
是枝裕和的《#與希林攜手同行》則是一封無法寄出的情書,2007 年到 2018 年過世的十二年間,是枝與希林合作拍攝了六部電影、二部廣告、一集電視紀錄片,並在《SWITCH》雜誌進行六場「導演 VS. 演員」的深入訪談:以演戲為核心,輻射出相關的人事物,由希林半世紀的從影生涯,道出日本近五十年的影視文化、演藝生態、藝人功過及幕後祕辛。希林過世後,是枝無法停止思念這位母親,「能將希林談論演出的言論以書籍的形式保留下來,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於是,他以雜誌對談內容為基底,翻閱十多年來的行事曆和拍攝日誌,回想兩人的日常互動與希林在拍攝現場的一言一行,融入自己的閱讀思考,在她逝世週年前夕,完成《與希林攜手同行》。
⠀⠀⠀⠀⠀
《英倫情人》的作者麥可翁達傑睽違七年的新作《#戰時燈火》也在本月問世,一部戰火下因祕密而青春破碎的哀歌,隱藏著一群神祕英雄的黑色寓言故事。1945 年,戰爭剛結束。十四歲少年納桑尼的父母卻在此刻離開英國遠赴海外,離開他們,將他和姊姊獨自留在倫敦,交給一個可能是罪犯,名為「飛蛾」的男人照顧。之後經常有一群古怪的陌生人到家裡來。每個人看上去都有祕密,似乎都與他們的母親有著某種關係。多年後,28 歲的納桑尼對於母親當年的不告而別還是耿耿於懷,於是他決心重新挖掘真相。主角拼湊著宛如當年燈火管制下的破碎記憶,拒絕成為一個沒有過去的人,回憶成為最堅固的人生防禦,作者無疑是編織回憶的藝術家。文學寫出了事物的複雜性,翁達傑將複雜寫出了美。
⠀⠀⠀⠀⠀
此本《#無法平靜的夜晚》則出自布克國際獎史上最年輕得主,2020 年英國布克國際獎公佈時,媒體一片嘩然,因為獲獎者瑪麗珂.盧卡絲.萊納菲爾德不但過去沒寫過小說,且年僅 28 歲,從世界各地 124 部入圍作品中脫穎而出,其中不乏知名作家,評審卻選擇了荷蘭新人萊納菲爾德初試啼聲的第一部小說。故事從一個十歲孩子的口吻,純真又大膽地描述一場失去親人後的成長故事。整個悲劇發生一個保守的基督教農家,主角賈絲為了擔心心愛的兔子被當作聖誕晚餐,默默祈禱哥哥代替兔子死去,不料哥哥真的在溜冰時遭遇不測,從此這個家庭成員越來越古怪,父親自殘、母親厭食、主角和另一個哥哥以及妹妹越來越讓人憂心。萊納菲爾德曾出版過談及死亡主題的詩集,用字新穎情感深刻,早就拿過詩歌獎,這部小說濃厚的個人色彩在出版後大受討論,並翻譯成多國語言,成為荷蘭第三個入圍布克國際獎的作家,且成功拿下大獎,成為該獎項史上最年輕的得主。
⠀⠀⠀⠀⠀
《#靈魂穿越手稿》的討論度也相當高,書中書、謎中謎、本書有如文字版桌遊,從書信到懸疑解謎到奇幻浪漫的類型翻轉,就來自於法國作家亞歷斯蘭德金。巴黎高級書籍裝幀師收到一份散發詭異謎樣氣息的散裝書稿,委託他照頁次順序裝訂,唯一條件:不准閱讀內容。客戶是愛書成癡的神祕男爵夫人,收藏珍本名書舉世罕見,尤其專精詩人波特萊爾的作品。沒多久,男爵夫人意外身亡,且沒有對書稿留下隻字片語。裝幀師忍不住和妻子輪流捧讀,發現整本書簡直難以言喻,乍看是三部獨立故事,但男爵夫人卻又留下另一套閱讀順序,再成另一個故事。這本書究竟是浪漫派惡德詩人波特萊爾的最終作品;還是巴黎淪陷前夕流亡作家班雅明遭遇的驚悚謀殺故事;抑或是,奇幻魔法海島上,一名追尋百年、永生不死的魔法師告白?
⠀⠀⠀⠀⠀
暢銷小說《#來自星星的奇蹟》當時第一眼看到就覺得一定要讀,故事敘述一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鳥類學家喬,母親罹癌過世後,瘋狂投入工作,試圖忘記孤獨和痛苦。後來診斷出乳癌,與男友分手,這才發現大自然與鳥,彷彿是陪著她度過剩餘人生的緩刑。她前往一座偏僻小鎮繼續研究,一天,在後院遇見自稱來自西翠亞星球的高智商小女孩珥莎,星星女孩說自己必須來地球見證五個奇蹟,才能取得家鄉的博士學位。這段期間,兩人一同觀察靛藍彩鵐築巢,將螢火蟲散在黑夜裡形成星座圖案,喬發現珥莎所在之地彷彿充滿了魔法,而奇蹟也一個個降臨。但喬愈來愈困惑,為什麼遇見珥莎之後好事接連不斷?為什麼珥莎晚上總會消失?為什麼她在紙上畫了一座墳墓,上頭卻寫著「我愛妳,對不起」?這個看似不到十歲的高智商女孩身上,到底藏著什麼祕密?
⠀⠀⠀⠀⠀
日前特別介紹過的《#深入絕境: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的生與死》,是此排唯一一本傳記。瑪麗柯爾文為歐美家喻戶曉的偉大戰地記者,她曾隻身訪問利比亞狂人「瘋狗」格達費,也在以巴衝突的硝煙中與阿拉法特會面,還獲贈珍珠。她走訪戰地,無懼砲火,關注殘破世界裡珍貴的一絲人性。即使她在轟炸中瞎了左眼、左耳失聰,但仍止不住她凝視真實、報導真相的熱情,之後更以「獨眼」的女俠形象深深烙印在多數人的記憶當中。在世人眼中,她是勇者,是英雄,是戰爭的證人,是一位堅毅而反叛的女性;在這本傳記中,讀者更能看到,她也是有血有肉、時而脆弱、時而迷惘的個人。她因為性別而受到不同的眼光和待遇,也和所有人一樣,會恐懼、會掙扎,僅有平凡的肉身,但她不曾因此卻步,直到死亡都仍體現人性與人道的精神。
⠀⠀⠀⠀⠀
身為日本移民下一代的美國作家大塚茱麗,改編自其家族史的《#天皇蒙塵》也非常值得一讀,關於日裔美國人集中營的故事。1941 年 12月 7 日,日軍空襲太平洋歐胡島的珍珠港,揭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也是日裔美國人噩夢的開始。美國西岸超過十一萬名日本人與日裔美國人被視為國家的敵人,不分性別、年齡皆送到各地拘留營(但日裔美國人認為這就是集中營),圈禁超過三年,直到二戰結束才返回家園。這就是《天皇蒙塵》故事的背景,她以母親小時的親身經歷為本,寫出這個既詩意又殘酷,簡練卻充滿細節的獨特作品,2002 年出版就備受各界好評,也獲得文學獎項,提醒世人這個發生在美國的違反人權事件不該被遺忘,美國一直到 1988 年雷根政府時期,也就是超過四十年後才對日裔美國人進行補償。
⠀⠀⠀⠀⠀
還有一本,是即將到來的公視時代劇《#茶金》的小說,1949 年,全臺灣最大茶葉出口商的獨生女張薏心,原本應招贅一個男人,接管她的人生與父親吉桑的龐大事業。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她介入債臺高築的家族事業,在一個沒有「女商人」的時代,學習談判、妥協、忍辱、抉擇,穿梭在以男人為主的商場上,以行動證明自己的能耐和本事,在一場場「茶葉商戰」中,帶領著搖搖欲墜的公司尋找生路。一個無法代表家族在宗祠上香的客家女兒,歷經退婚、倒債和詭譎難測的政商算計,如何靠著不服輸的意志和精準的判斷,贏得父親的信任,並將臺灣特有的膨風茶推向世界舞臺?
⠀⠀⠀⠀⠀
必須推的還有這本 CD 書《#樂讀普希金》,是音樂與文學的交流,也是頂尖音樂家的合作,由四位卓越音樂家與作者在台港兩地演出,長達五年以上的解說音樂會計畫。收錄的樂曲不只具代表性且悅耳動聽,更包含最高難度的重磅經典。《尤金奧涅金》的〈塔蒂雅娜寫信場景〉與《鮑利斯郭多諾夫》的〈郭多諾夫駕崩場景〉,向來被視為女高音與男低音曲目中的頂冠名作,聲樂名家林慈音的清麗美聲與羅俊穎的醇厚嗓音,各自為角色投注真實、豐富且深刻的情感,和亦為指揮家的鋼琴家許惠品,共同打造出刻骨銘心的戲劇場面。他們在《黑桃皇后》與《阿列可》等著名詠嘆調中,也有淋漓盡致且面面俱到的精彩演唱。曾任國家交響樂團首席的小提琴名家李宜錦,不只以弓弦歌唱出情韻綿長的〈連斯基詠嘆調〉,更毅然挑戰極其刁鑽艱深、至今錄音版本仍屈指可數的炫技奇作《金雞音樂會幻想曲》,亮麗佳績令人讚嘆。長達七萬字以上的解說不只介紹普希金、討論如何詮釋普希金、比較音樂改編版與原作的異同,每曲也有精細分析,包括歌詞翻譯、演奏演唱技法與音樂設計詳解,讓讀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
最後一部,則是韓國國民詩人羅泰柱最受歡迎詩選集《#像看花一樣看著你》,不但是韓劇《男朋友》劇中定情書,更收羅年輕讀者喜愛的羅泰柱詩作 115 首,相當適合當作睡前讀物。羅泰柱在小學任教 40 餘年,與孩子每天的一來一往,讓他的文字始終真誠,充滿溫暖的人生智慧。最有名的〈草花〉一詩曾獲選為韓國全民最愛的一首詩,收進國小及國中教材,深受讀者的愛戴。羅泰柱2007年離開教職後,重病被醫生宣告不治後痊癒,他重新感受到人生的珍貴與無常,進而在家鄉創建草花文學館,並開辦多項文學獎鼓勵創作人,成為韓國文壇一束溫暖曙光。
⠀⠀⠀⠀⠀
⠀⠀⠀⠀⠀
⠀⠀⠀⠀⠀
(以上文字節錄自出版社書介。)
最後晚餐小說 在 有故事的旅人 (澳洲首都不是悉尼)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六年前六年後】
2015年,是我人生的轉捩點,總覺得那一年開始,人生徹底逆轉了,有好也有壞,就是太難忘的一年。
那年我意外遇上官司纏身,那或許是人生最困局時間之一,卻在那個極低潮時期,去趟巴爾幹半島的長旅行,那是我在澳洲Working Holiday以後,第一趟Backpacking長旅行,開展了我往後幾年的背包之旅,一直至2018年以南美作高潮。我沒有跟很多人提過,那段旅程,我每天都在時差下跟律師「聊天」,怎也會影響得心情,但我在旅途上還展現了笑臉。巴爾幹半島未必算是人生最好玩的旅行,卻是極難忘的一回,一來開始了澳洲之後第一次背包遊,原來沒有「Working holiday」下你都可以去長旅行,二來在官司纏身下還得笑著面對旅程,有夠難忘。
想起來,2015年前,我的事業運人緣運財運也不錯,偏偏就是這宗官司讓我仿如「撞邪」般,2015年打後,我基本上沒有好過,往後的工作運更是一落千丈,公司破產、公司倒閉、公司貪污被ICAC查封,再到去年的疫情... 詳情可看回我的「見工奇遇記」及「職場奇遇記」,在此不再重覆,仿佛2015年,就是讓我改變了甚麼,打從心底裡的改變。
因為一場官司,再加上給朋友無情的出賣,2015年令我學會了求人不如求己、別太盡信他人;職場上的關係,同事與上司也好,請搞得清清楚楚,工作還工作、朋友還朋友,這條界線要分得清。那一年,我決心要做好自己的網站,從舊Blog轉到新Blog,也因為巴爾幹半島之旅的故事,在Facebook還能Engage得到讀者時,2015年的廣告與Freelance大增,基本上不單靠此已能維生,更比工作還要高。曾幾何時,我決心要「搞大佢」,更曾告訴自己,2015年那份工作,是我人生最後一份工作。
好景不常,2015年的光輝只屬曇花一現,似乎無論你再努力也好,始終要「自己搞」都總是差了點甚麼,「靠自己」最光輝的時間只至2017年,這三年是你可以「靠自己」的黃金時期,隨後一落千丈,漸漸你都磨蝕了昔日的夢,你知道還是要向現實低頭,直至2020年創下了人生的低谷,你只好認命。青春的夢,就在這五年間,被徹徹底底的磨蝕了。你再不相信自己、再不相信有夢、再不相信有職場與工作夥伴上好人。
直至2020年末,你不知哪來的運氣,好像又真有個谷底反彈,曾有相士說2020-2022年是超級黃金期,請好好把握。事業好像開始穩定、Freelance突然多得可以讓你「揀job」,也難得合作夥伴真能合作得宜,就如之前所分享,你的人生終於好像穩定下來、上了軌道。只是,昔日的動盪不安,讓自己不會再相信有任何「穩定」,天知道哪天公司會突然結業、Freelance會突然「冇Budget」,然後就在一夜之間,你變成「量地官」坐食山崩。有別於以往還有自由的日子,「量地」你都可以外遊散心,經過去年後,你知道,如果要「量地」,將會悶得你精神崩潰。昔日的經歷讓你明白到積穀防饑的重要性,沒有任何事是永恆。
乘著這段時間沒有機會外遊又有工作機會,你不斷接Job,把時間堆得滿滿,就連假期都在工作;收入大增但你不會相信這是永恆,有錢就好把握機會去賺,繼而這種充實穩定的生活,卻發現非自己所想。
你不斷的賺錢其實並沒有甚麼目標,這個目標只為預備你未來哪天被炒與Freelance全失之用,繼而你發現沒了昔日突然有意外工作的驚喜與衝勁,每天就是不斷忙著積穀防饑。那未必是你喜歡的工作或興趣,有Job就接、有工就做,開始覺得每天生活都是日復日的不變,你也好像沒有目標或生活可言,日子每天平淡如常,這並非你所愛的生活態度。
你開始忘了多久沒有真正的笑過、你開始忘記了生活有驚喜的悸動、你開始搞不清自己不斷賺錢的目標何在... 現實你深知昔日的夢早就被壓碎,為生活你還是要咬緊牙關、做那些你未必喜歡的事,每天老早起床擠巴士上班,下班後繼續做密密麻麻的Freelance。你告訴自己,有收入好過沒收入,這一切得來不易,全憑你過往六年的努力...
你可能在Freelance上擴闊到你的人脈網路,也好像交到了不少新朋友,卻欠缺了昔日「唔啱就要屌」的火氣,你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收到錢就算,和和氣氣就好別太堅持;
你可能跟同事關係和洽,卻少了昔日「有果句講果句」的直率,同樣地,有些雞毛蒜皮的事,你覺得與其爭執,不如少點說話做好自己份內事就算,以免招人閒話;
你可能沒有執意跟Freelance夥伴或同事有太深交流,偶爾下班一個人吃頓過百元的晚餐也不錯,卻少了昔日跟同事們下班去火鍋毫無顧忌「屌公司、講壞話」的滿足感--不然明天可能變了另一「是非」源頭...
然後,你看回2015年的那個自己,好像很陌生,又很懷念。
假如可以回到那個最恐怖又最充滿挑戰性的2015年,會否告訴那年的你,六年後會變成這麼的人?假如六年前的你,老早知道往後的命運,會否又停止追過夢、停止對人付出真心真意?
這一刻的我或許沒有甚麼目標,仍感謝昔日走過的路,琢磨出今天的我。昔日太多夢魘般的不安,讓我不再相信有任何事是永恆,也沒有甚麼可稱作「穩定」,但既然學懂了活在當下、如何控制人際關係讓自己過得好好,好像這樣子也不錯,不如繼續走下去。
這一刻生活好像太平淡,可既然沒有甚麼目標就先「儲定彈藥」,相信終有天能找回對生命的激情。或許你沒可能是個可以安穩的人,但正所謂「錢唔係萬能,但冇錢就萬萬不能」,不如硬著頭皮為未來奮鬥。你曾嘗過畢生積蓄快將跌破五位數的恐懼不安,你不想再來一次。
看回2015年的文章,我經常分享追夢的故事,給了大家許多鼓勵。有讀者表示,這些年來已看不到我再寫這類文章,直至最近才有了點正能量。或許也是一件好事。
短期內看不到生活會有甚麼變化,但看回2015年的你,沒有任何計劃,連明天都不知睡哪兒,就拿起背包出發,聽著別人的故事,再從別人的故事演活自己的故事、決定將專頁改成「有故事的旅人」,原來,曾經你告訴過自己,要演好自己的故事,竟不期尋回了一絲生命的動力。
六年前,六年後,原來沒有分你或我,本質還是同一個我。六年前的你燃起過追夢熱情、六年後的我,夢還未完全熄滅。
Still hope.
期待不久將來,我能找回,2015年的那個我。
✨ 網店正式開張!新張期內貨品低至$5!請即睇:https://bit.ly/3qLPkpk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payme課金以作支持🥳: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使用QR code:https://bit.ly/3a9wOzy
或透過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https://bit.ly/3dRuUWu
【IG請follow】www.instagram.com/travelerwithmovie
最後晚餐小說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光明會 #光明會卡片 #預言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上一集我們說了辛普森一家卡通的預言,今天我們來說另外一個預言也是很準確的卡片,它就是光明會卡片。這個卡片是由Steve jackson在1982年發明和發行的,他的靈感來自於一本1975年的書,光明會三部曲,這本科幻小說是帶有諷刺,後現代主義,一些關於光明會的存還有陰謀論。雖然沒有證據這套卡片是光明會的會員創造的,但是裡面的卡片卻可以預測在1995年後發生的大事件,究竟這是否是真的?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研究這套卡片,然後我們也來用這套卡片去預測未來。
如果你也喜歡這些陰謀論或是去破解真假的影片,記得訂閱HenHenTV,順便打開旁邊的小鈴鐺,然後選擇全部,如果覺得我的頻道做得不錯,也可以成為我的會員,可以提早或者是觀看會員限定的影片。
好!我們開始吧!
光明會,是在1776年在德國巴伐利亞的秘密組織,這個組織整天被人說是控制世界金融,政治等背後最大的贏家,該組織也被指策劃世界的大事件,例如法國大革命,滑鐵盧戰役還有美國肯尼迪總統被暗殺等等。還有安插會員在政治,金融,發明,醫學,通過這些代理人控制政治,經而達成他們所謂的新世界次序。
所謂的新世界次序,就是產生一個極權主義的世界,取代主權國家和民族國家的體系,用戰爭,金融,醫藥,教育等等去達成控制世界的陰謀。但是其實光明會可能在更早的時期就有了,只是最近這個光明會並不秘密了,開始很多人知道這個組織的存在。
那麼這個卡片裡面究竟有什麼?
我這裡剛剛下載了1995年版本的光明會卡片,原版的一共有409張卡片,200張普通卡,100張不常見卡,100張稀有卡,還有9張光明會卡。
,這個牌的玩法就是用一些大事件,或者製造一些假新聞,用任何的一切手段來打敗對手,經而達成控制世界。而卡片的種類分為八種,
1. 災害
2. 暗殺
3. 集團
4. 光明會
5. 名人
6. 地點
7. 劇情
8. 資源
那麼我們來看看那幾張照片是和一些大事件有雷同之處,例如好像這種卡片Enough is enough, 是不是很像trump?特朗普,
還有這種照片是不是很像世貿中心?還有這張五角大廈被攻擊,還有這張,是海鳥被原油沾滿的卡片,是說著原油洩漏事件,還有這張照片上面很明顯是前總統克林頓,還有他的老婆希拉里,還有第三個女人是誰呢?大家應該都猜到,這個事件很像克林頓的性醜聞吧!還有這張是說戴安娜吧!但是這張卡片發明於1995年,而戴安娜死於車禍是1997年,而且卡片也沒有說她發生車禍啊?
有人說是光明會裡面的人為了要告知大眾這一些即將或是存在的事件,就把這些訊息放進卡片裡面來通知大家,但是為什麼光明會的人需要通知我們呢?如果他們是要達成新世界次序,應該不理我們的死活,達成他們要的目的就可以了。如果真的是說預言準確的只有幾張,可能是少過10張卡吧!但是會不會是事件發生過後才加進去呢?
我們姑且相信裡面的卡片的確都是1995年發明的,但是裡面一共有657張,如果你一張張去看,應該會發現這根本就是作者自行腦補而發明的卡片。好像紐約這張卡,看到帝國大廈上面有金剛嗎?難道這又會發生嗎?
以其說是可以預測未來的卡片,不如說這是把一些未解之謎,或者是一些都市傳說,一些神秘事件加起來,和一些謠傳的陰謀論等等,不如我們來看看那幾個是未解之謎吧!
1. 約櫃
a. 這是在聖經舊約裡面的約櫃,而這個約櫃裡面就是放著摩西和上帝的十誡,在所羅門王時代,上帝曾經吩咐他建造存放約櫃的聖殿,我在魔法書的影片裡面有講過。
2. 大腳怪
a. 傳說中的大腳怪,是在1967年曾經被人拍攝到的巨大長毛的怪物,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
3. 麥田圈
a. 就是在麥田裡面出現的神秘圖案。而且還是一夜之間形成的。
4. 外星人綁架事件·
a. 聽過很多,有些更說和外星人發生關係。
5. 水晶頭顱
a. 這個是在瑪雅古蹟裡面發現的水晶頭顱,這個我非常有興趣,下一集做這個影片講水晶頭顱吧!
6. 死靈之書
a. 傳說中的死者之書,也是有詛咒,預言等等。
7. 尼斯湖水怪
a. 已經公佈過是假的照片,但是並不代表它不存在。
8. 屠牛事件
a. 在1978年發生的牛只被切割事件,身上的血被抽乾,器官不翼而飛,而切口好像是鐳射切割一樣,傷口四周變硬等等,傳說中是外星人來到地球抽取樣本。
9. 外星人綁架事件。
a. 大家都聽過啦。。
10. 51區
a. 我以前的影片有說過,大家可以去看看
11. 聖杯
a. 傳說中耶穌最後晚餐中的杯子,也是在耶穌被釘死後盛裝過他血的杯子
12. 百慕達三角洲
a. 傳說中神秘的海域,飛機和船經過就會失靈。
還有很多很多,需要去想那麼多種卡片並且需要去思考怎樣去用這些卡片也是不簡單的。所以作者的創造力也是很不錯的。
那麼究竟這些卡片是否真的有預測未來呢?我覺得有點過於牽強,除了世貿中心比較像之外,其他的解釋有點牽強。如果真的是光明會的人逃出來就是為了告訴你們大眾,他們會策劃這些恐怖襲擊,或者這些外星人和一些不解之謎都和他們有關係,那麼未免太過容易知道。
我是覺得如果他們有,應該不會告訴我們。。。我覺得不知道反而更可怕。
我覺得有時陰謀論本來它本身就是陰謀。
好像可以讓你們那麼容易就知道光明會的陰謀論,本身就是一種陰謀吧!
不過今年的確是太多事情發生,難免會想預言究竟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不如這樣吧!大家留言給予我10個號碼,從1-657號,然後我就在我的卡片裡面抽出那些卡片,來預測今年會發生的事情吧。
只限十個號碼,快點留言吧!
好啦!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今天也發掘了不少新題材可以做,下一集我們就說水晶頭髏吧!如果你也喜歡這些影片,記得訂閱或者直接加入會員,來支持我做更優質的影片吧!
好啦!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最後晚餐小說 在 廖人帥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漫遊者Space Traveler形象影片故事概念】
一個龐大的“太空製藥”公司使用了“漫遊天眼”虛擬實境控制了全人類,而當中少數擁有破解天眼的駭客們,被太空製藥公司列為追捕對象,其中又以“漫遊者”為反抗代號。漫遊者反抗組織中的男主角本身擁有破解漫遊天眼的特殊能力,在太空製藥公司設置的矩陣陷阱中突破障礙解救了女主角,並帶著她企圖解救更多人類。
【本季11周年系列主題:漫遊者Space Traveler】
漫遊者主題雛形概念源自1984年,Gibson的科幻小說《神經漫遊者》,人們可以通過電腦空間(Cyberspace)的介面進入由機械構成的全球資料網路,將“自己的非實體意識‘映照到被稱之為‘Matrix(矩陣)’的交感幻象中”
而這本科幻小說更是啟發了“Cyberpunk”賽博朋克這個概念文化。
Cyberpunk以未來社會為雛形,加上高科技背景,所以在世界觀上,能常見到黑客、數位空間、虛擬實境、人工智慧、控制論與仿生人、都市擴張與貧民窟、反英雄、大型企業、基因工程、毒品和生化、恐怖主義等元素。 為了將Cyberpunk與OUTERSPACE服飾兩相結合,探討了OS(外太空)服飾品牌的創始源頭與多年演變的品牌符號,以此歸納整合成為系列視覺的含意與配置
例如:文藝復興達文西最後晚餐與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上帝基因/新約舊約。
【關於OUTERSPACE】
OUTERSPACE,台灣的街頭時裝品牌,由廖人帥於2007年成立。OUTERSPACE所有貨品都會寫著Made in OUTER SPACE
而不是Made in 任何一個國家、地區。
因為地球是大家的,不單只是人類所有,而國家的出現也是人們因為私人利益而產生的名詞罷了,也因為有了國家,所以產生了戰爭,國家為了方便控制人民思想,冠冕堂皇說著愛國心來整合控制大家的思想。
OS的骨幹精神其實本質面非常貼近Cyberpun所傳遞的世界觀與其獨立思考的反叛文化,透過服裝的創意概念與思維來顛覆舊有體制內的侷限,讓服飾超越服飾,形成文化與藝術創意表達的載體。
故事原創Creator,執行製片Executive Producer | 李家宇 Chester
導演Director | 石力任 Shih Li-Jen
主視覺Key Visual | 吳建龍FKWU
音樂Music | 沙羅曼蛇 Salamander
3D動畫Model Sheet | 李家宇 Chester, Kerr Hsing
後期製作與特效總監Post-Production Supervisor + VFX | 石力任 Shih Li-Jen
服裝設計師Costume Designer | 李家宇 Chester
道具設計師Properties | 李家宇 Chester
造型師Styling |李懿格 Yiko Lee
攝影第一助理Frist Assistant Camera | CHU YI CHEN
攝影第二助理Second Assistant Camera | CHENG YING CHOU
製片助理Poduction Assistant | Zi-Ching Hong
燈光師GAFFER | SyueWang
照明助手Lighting Assistant | WU,SSU-HSIEN, Liao Chia Chu
最後晚餐小說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的這段分享,我又帶著《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這一本書裡面所提到的例子,來娛樂大家喔!
我先前有跟大家分享過這一本書,那這一本書當中呢!我又看到另外一個例子,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個男生,你跟你的女朋友或老婆出去吃飯的時候,不知道你會不會遇到一樣的狀況?
就是呢你們享受了一頓浪漫的晚餐,但是最後在決定要不要點甜點的時候,這時候你的女伴可能就會說她不用,然後呢你可能就會點一塊蛋糕,等到蛋糕真的上來之後,你會發現你的女伴居然把你的蛋糕吃掉一大半。
那一件事情不知道會讓你感覺到非常的甜蜜,還是會讓你感覺到非常的火大?那當然很多人會說可能在熱戀的時候很甜蜜,但是等到過了熱戀期,真的會讓你很火大,那這時候怎麼辦呢?
那其實在《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這一本書當中,他談到了這樣的例子,他就用經濟學裡面的『效用理論』來作詮釋。
在經濟學裡面所謂的「效用」,指的就是當我們擁有任何的物品或者財物的時候,我們在擁有的那一刻所得到的滿足程度。當滿足程度越大,代表效用越大!那作者就用經濟學裡面的「效用理論」來詮釋這樣的狀態。
他說喔我們的難題是要在以下的兩種選擇之間做選擇,而這兩個選項分別是給我們自己吃的蛋糕,以及給女伴所吃的蛋糕。然而在這裡給女伴所吃的蛋糕,又因為我們愛他,所以看到她吃蛋糕,我們也會快樂。
所以這一切會讓我們感覺到糾結的就是,我們的女伴事實上喜歡吃蛋糕,但他也喜歡看我們吃蛋糕。那我想很多男生聽到這邊心裡可能就深有同感!
對呀!我真的不是小氣那一塊蛋糕,而是如果你也真的想吃,你就再點一塊嘛!不要讓我自己吃那一塊,有一點吃不夠然後還要分你吃,然後當我真的問你要不要點的時候,你又不點,這心情一定是很複雜!
可是呢如果這就是你女伴一而再,再而三的行為,你不管做什麼,她就是這樣。
甚至於她在吃你原本要點給自己的蛋糕的時候,又有幸福滿足的表情,這時候你該怎麼辦?發脾氣也不是,不發脾氣也不是!
所以呢作者就說,有一位經濟學家叫博格斯壯,在15年前就找出了必要的方程式,他說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搞清楚你有多愛你的女伴!然後跟你對蛋糕的愛拿來做比較,所以簡單來說,就是你對於女伴的愛多於你對蛋糕的愛,那這個時候你的女伴要怎麼樣,就隨她吧!
可是如果你對蛋糕的愛,多於你對女伴的愛,那麼這件事情你就堅持到底發脾氣,就這麼分手吧!
希望你聽到這邊,不要覺得經濟學家很冷酷無情哦!他怎麼可以把兩個人的親密關係,用作所謂的「效用理論」來對比呢?
如果你有點生氣的話,那麼我就從心理學家的角度,來跟你說這件事該怎麼辦?我的答案就只有一個,我會反問你,你是要吃飽一點,還是要真愛一世呢?
如果你在乎的是真愛一世,是那麼在那一頓浪漫的晚餐結束之後,再想辦法找塊蛋糕,再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吧!
希望我給你的答案,不要覺得心理學家跟經濟學家根本就是一丘之貉。但無論如何,究竟你把蛋糕還是把對方當成是你的永遠呢?
可以好好想一想!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接,我們近期在6月份有兩場講座,講座的名稱是『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
或許在今天的議題裡面,我們所需要的是「達成共識」的能力,希望我在我的講座跟課程裡都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最後晚餐小說 在 分享#心得最後晚餐01 自囚的流放者- 書籍板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書腰上的「這一餐,替自己像美麗而罪惡的生命告別」, 由此可得之「最後晚餐」不出所料指的是死刑犯的最後一餐。 書腰背面也講了一些死囚最後晚餐的餐單。 ... <看更多>
最後晚餐小說 在 人生售後服務部×時光當舖×最後晚餐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活動到7/15止,請注意時間! #吳恕 · 桂花糕&鳳凰酥-尖端華文小說坊 is feeling important. Jun 15, 2018. (活動已結束) (活動 ... ... <看更多>
最後晚餐小說 在 [感想] 最後晚餐1 自囚的流放者- 看板LightNove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防雷頁>
作者挑戰了輕小說中極其罕見的題材,
一個死囚的最後一餐,
用著其他人的角度來去探索著他的過去,
來讓人明白主角怎麼走到這一步的。
主角曾永光曾經是個網球好手前途不可限量,
但在一次意外中為了保護自己的母親發生車禍,
導致雙腳再也無法站立。
事發之後雖然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感到遺憾,
但在這事件後家庭開始崩壞。
父母對她的遭遇感到愧疚,而這份愧疚壓得他們喘不過氣,
散盡家財不斷地做著善事與宗教行為,
反覆說著只要再...永光的腳一定會痊癒的。自我催眠與逃避。
而永光雖然事發當下認為自己的行為能救回母親很值得慶幸,
但隨著時間看著窗外自在健康的人們,
自己只能被困在書房中閱讀的狀況慢慢把他壓垮了,
而領養了小狗小兔子卻只是為了扭斷他們的腳創造出與自己處境相似的生命。
久病床前無孝子,反過來也一樣,
一家人最終在心裡想自殺也想殺了彼此,
第一個看清狀況的父親雖然在深夜拿著刀到兒子床邊卻沒有下手的勇氣。
最後永光在飲品中下毒,父母雖然心知肚明卻還是一口飲下,
永光自已的飲料卻被母親打翻。
最終整起事件在世人眼中就是個碰上意外後性情大變的兒子,
一個會虐待可愛小動物的混蛋,下毒毒死父母的雜碎兒子。
一名能將味覺與記憶做連結的青年吳恕,
察清並了解了整起事件後卻還是無力翻轉判決,
只能在永光死前做出他生命中最懷念的菜餚。
雖然調查事件為主的作品,
但重點不是誰殺人、如何殺人,而是"為什麼殺人"。
故事中的數名角色,也用著這起事件爭論人權、死刑等等議題。
作者千川我在此前只看過時光當鋪,
溫馨中帶點感傷的風格令我相當印象深刻。
<吳恕>
系列主角,擁有能將味覺與記憶連結的能力,
兄長吳寬冤死後從事給死囚製作最後晚餐的工作。
內心深處對滿懷愧疚,藉著接近死者試圖釐清當年兄長的心境。
<李可可>
不擅長讀空氣的美少女,系列女主。
吳寬死後的眼角膜(或眼睛)的捐贈者。
<王洛>
致力於囚犯的人權維護的大學教授,吳恕能得到這份工作的主因。
雖然戲份超少,但他是全書中我最愛的角色。
清楚最終目標廢死的同時,也是逐步實踐理想的人,
並不是躁進的理想派,冷靜地看待狀況並且確切的努力去做。
<林瀧>
贊成死刑的警官,當初造成吳寬冤死的警員,
卻依舊堅持著渾球就該宰了,
懷抱著可能錯殺不可錯放的心態在做事。
---
主要角色群看起來都在當年吳寬的事件中受了不小的影響,
每個人多少都抱持著對他的愧疚而衍生出各種處裡的出口。
看完第一集後真心覺得心理醫師與諮商對人很重要,
很多時候面對著自己無法處理好的情緒,真的就該去看看醫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3.185.19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ightNovel/M.1563802937.A.17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