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撐住父母 #父母撐起家庭
#產後憂鬱
這些日子,花了很多時間在推廣分娩前後憂鬱的概念,不只是媽媽,很多新手爸爸也會面對產前與產後的不安,也都需要情緒上的調適。
當我們努力推廣,這個議題就會被看見,也就會有更多的人加入來思考怎麼樣幫助我們每一位照顧寶寶的爸爸媽媽們,每一個小家庭有許多的工作要承擔,而大環境確是撐住每個小家庭裡面最重要的後盾,謝謝 #生活智多星 節目,總是很注重心理的議題。這次介紹了很多產後憂鬱的症狀,以及周圍的人可以用什麼樣子的角度來協助新手爸媽。
我相信爸爸媽媽們的後盾越穩固,他們就越能夠張開雙手擁抱孩子💕
☑️同場是窈窕美麗的詹孟毓物理治療師,教了我們很多運動的技巧。
#生活智多星 #產後憂鬱 #曾心怡心理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70的網紅李婉萍的營養天地-健康與飲食素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由譚舜仁醫師、曾心怡心理師、李婉萍營養師,一同組成的好孕醫療團,為您解謎準備懷孕過程中最常見的疑問? 相關標籤:#李婉萍#營養師#李婉萍營養天地#懷孕#高齡#AMH#抗穆勒氏管荷爾蒙#葉酸#曾心怡心理師#譚舜仁醫師#李婉萍營養師#好孕醫療團#黃豆#黑豆#毛豆#碗豆仁#備孕飲食#備孕葉酸#備孕...
曾心怡心理師 在 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男孩與性 #培養情感與性關係的尊重與同理心
#文末有贈書活動 #曾心怡心理師掛名推薦
父親節快樂!當然就是要來贈書呀~
家有青少年的爸媽們,你們怎麼和男孩談性呢?
身為媽媽的妳,可能不知道怎麼開口,於是交給爸爸。
身為爸爸的你,你成長的經驗可能也沒有人和你認真地談性,
經驗談會是一個方式。
對很多人來說,談性,理解性觀念與性行為可能都很難啟齒。本書的作者佩吉. 奧倫斯坦 是紐約時報的暢銷作家,繼<女孩與性>後,又為家有兒子的父母帶來一本全新的指南。
這是一個不同於父母長大的時代,交友軟體,IG,讓孩子擁有許多管道去面對性與情感。這已經不是一個不談性,孩子就不會太早嘗試的時代。身為父母,我們有必要讓站在孩子的視角去理解他所經驗到的世界,陪著孩子學會理解,學會尊重,學會情感表達與覺察,學會性別與性的概念,我們才是給他釣竿,在孩子的世界裡協助他生活。
在談性的開始,我們可以先談 #情緒覺察與表達。讓我們的男孩子在表露情緒時不會被貼上負面的標籤,讓男孩可以透過情緒去理解他自己,理解他的愛與感受,理解他自己的不悅與原因,讓孩子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才有能力去同理伴侶的感受,學會尊重與好好與伴侶在一起的方式。
在談性的開始時,作者標示出一個重點,那就是『#同意』。這樣的同意會用在與伴侶的性關係上,也會用在保護自己的 #身體界線 上(對,男孩也需要學會保護自己的身體界線)
『同意必須是肯定的(不說話不表示同意);同意必須是當事人知道的(睡著,被迫受到限制或是喝酒服藥而喪失行為能力的人,無法同意); 同意必須是正在進行的(同意某個活動並不表示同意另一個活動,過去做過某件事,也不表示允許現在做同一件事);同意必須是可廢止的(一但對方將同意收回,無論正在做什麼,你都必須馬上停止);同意必須是對方心甘情願給予的(不是強迫而來,不是贏來或操控來的—把別人的頭壓下去不叫同意)。』
對於同意的概念需要增加在我們的性教育中,成為孩子對自己也對他人的概念,才能幫助孩子在同儕的世界中擁有自己的區辨能力。
這本書也不忘 #性別光譜,包含生理性別,性別氣質,性別認同與性傾向。許多家長在面對孩子性別認同上有很大的困惑,作者訪談的其中一位男孩就說:『我就不必請爸媽坐下,然後跟他們說:爸媽,我是異性戀。』無論是同志或是跨性別,除了出櫃議題外,學會替自己的身體自主格外重要。作者提及:
『因為非傳統異性戀的青少年可能會因為缺乏家庭的支持,在面對約會暴力,性侵害,霸凌等問題上,會更加的弱勢。』
———
我由衷推薦這本書給家有青少年的家長們,出版社提供兩本贈書給粉專的朋友們喔!活動辦法如下:
✅公開分享本文。
✅並在本文下方留下:『理解男孩,引導兒子發展健康快樂的情感與性關係。』
我們會在8/12 21:00抽出兩名讀者,各獲得本書一本喔!
曾心怡心理師 在 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疫情之下和家人如何好好相處
👉Podcast由此去:https://reurl.cc/Dgn29E
🌹心理師和妳的媽寶心事社團:https://reurl.cc/gWkARR
昨晚的clubhouse,謝謝 小小臨床心理師的貼心話 的文字紀錄:
昨晚小小調查了一下,有88%的朋友都有因為疫情居家和家人相處的困擾。疫情期間無法出門,那些以往我們可以藉由上班、上學、出門而迴避掉與伴侶、家人的衝突,都因為長時間在家相處而浮上檯面,像是:
👀整天和另一半大眼瞪小眼、越看越礙眼,無名火就上來了~
🥲要兼顧工作、孩子送不了學校,得時時刻刻回應他們的需要,真的好累啊~
😓平常媽媽念叨可以左耳進右耳出,出門就耳根清靜了,現在出不了門逃不掉,好痛苦啊~~
這些是不是很像我們遇到的情況呢?究竟該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必須得知道現在的狀況是一個全新的特殊情況,它勢必需要我們去學習與練習新的相處模式,來處理長時間與家人相處可能產生的矛盾與衝突,有兩個重點:
1️⃣#照顧自己情緒
(1)增進對"自己"情緒的覺察及辨識:包含身體、心情傳遞情緒的訊號
(2)試著理解自己的情緒從何而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
(3)練習接納自己的情緒:接受自己各種情緒都是正常自然的反應,沒有對錯或應不應該
2️⃣#非暴力溝通
(1)觀察:溝通時盡可能地如實表達看到的事情或情
境,而非主觀的評價。
(2)感受:陳述事實後盡量忠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並嘗試體會對方的感受。
(3)表達需求:體會自己與對方的需要,能明確地告訴對方自己的需要,代替責罵。
面對疫情的不可預測性或缺乏控制感,出門都膽顫心驚的又該怎麼辦呢❓
以下覺得好重要!!!記得作筆記!!畫重點!!📝📝📝
✅首先,記得確定疫情資訊來源的正確性,適度地了解疫情進展,避免過度關注,把控疫情資訊量,減少不必要的壓力。
✅我們可以嘗試將擔心、懷疑身旁經過的或遇到的人是否有染疫的注意力,帶回到"假設"自己可能是感染者上,因為當我們這樣轉移焦點到自己身上時,就能提升控制感,我們可以知道怎麼做(戴好口罩、勤洗手...等)來避免傳染,而不是將焦點放在別人或外在那些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上,如此一來,焦慮度也會隨之下降許多唷~~
再來,面對孩子們對於無法上學🏫、無法出門的焦慮又該怎麼處理呢?
✅面對比較大的孩子,父母或照顧者們可以練習用比較大量的語言、孩子聽得懂的話來跟他們解釋現在的情況,這可以幫助孩子們理解實際情況,同時也可以安撫他們的不安情緒,在練習述說的過程,大人也能同時處理自己的焦慮喔~
🙋🏻有來賓問到她所居住的地方,多數人都如常讓孩子們上學,唯獨她會在確診人數較高時選擇讓孩子請假在家,但長時間下來自己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已超出負荷以外,也擔心自己成了特立獨行的家長,剝奪了孩子去學校的樂趣與學習的機會,讓她很苦惱該怎麼抉擇?一方面自己需要休息喘口氣,一方面又擔心自己鬆懈會讓孩子有染疫的風險,不知該如何是好?
✅曾心怡心理師建議,首先請先把孩子的主要照顧者(也就是這位來賓)的感受為優先照顧的考量,別擔心自己成為特例,你才是主要照顧孩子的人,照顧好自己的需求是很重要的!如果可以,可以在中間穿插讓孩子去上學,給自己喘息的機會。
對於擔心孩子染疫的焦慮,可以嘗試著將焦點拉回到自己身上,如果孩子去上學的時候,自己仍持續在高度焦慮中,也會因此無法達到休息充電的效果。別忘了 #自我照顧 的重要性。
🎥同場加映:
居住在日本的Nobuhiro Yao 和英國的Pauline HS 和 #讀者太太 也分享了自己面對疫情的因應方法,也讓大家收穫不少喔!!
Nobuhiro因疫情無法出門,擔心自己悶得慌,他就購入了一個簡易版的帳篷,真的在家裡客廳露營⛺️起來了!!他給自己安排兩天在家裡露營,不看電視不看手機,就像真的到山上露營的感覺,享受隔離疫情訊息的清靜與悠閒的時光,是不是很有創意呢?
其他像是在國外封城隔離半年的來賓,也分享了利用無法出門的這段時間培養起新的興趣嗜好,她從沒想過自己真的成了"綠手指",在家裡種起了花草盆栽🎍,發現這樣不僅可以消磨許多時間,也感覺因此親近了大(小)自然,心情也因此平靜不少呢~
詳細內容都有錄進podcast內喔!
👉參考資料: 黃天豪 X林長揚 #防疫息怒靜心五步驟
曾心怡心理師 在 李婉萍的營養天地-健康與飲食素養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由譚舜仁醫師、曾心怡心理師、李婉萍營養師,一同組成的好孕醫療團,為您解謎準備懷孕過程中最常見的疑問?
相關標籤:#李婉萍#營養師#李婉萍營養天地#懷孕#高齡#AMH#抗穆勒氏管荷爾蒙#葉酸#曾心怡心理師#譚舜仁醫師#李婉萍營養師#好孕醫療團#黃豆#黑豆#毛豆#碗豆仁#備孕飲食#備孕葉酸#備孕咖啡#不孕症#不孕檢查#打造好孕體質#呼吸方法#呼吸練習#放鬆
► 好孕醫療團︱讓不孕專科醫師、心理師、營養師助妳早日懷孕: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43231689852875/
► 譚舜仁醫師的好孕專區:https://www.facebook.com/FertilityDrTan/
► 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https://www.facebook.com/motherbabypsychologist/
► 訂閱健康與飲食素養Youtube:http://pics.ee/14lul
► 李婉萍的營養天地FaceBook:http://pics.ee/14lv1
曾心怡心理師 在 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曾心怡 臨床心理師。 演講合作邀約請來信:[email protected]. 粉絲專頁· 心理保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