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大溪★復興~幸福桃花園】109年09月24日(四)農曆八月初八
早安 👬人生最珍貴的不是財富,而是一份珍摯關懐的情誼👭
/
✅大溪員樹林口罩大廠徵人啟事
#知名口罩包裝品檢員
#免費供餐
#無經驗可
#書審過立即上班
#8H週休二日
知名口罩😷包裝品檢員😷
🔥供免費供餐🔥無經驗可🔥
👏書審過立即上班👏8H週休二日👏
⭐工作地點:大溪近員樹林
⭐工作內容:口罩組裝包裝,簡易品檢
⭐工作時間:08:00-17:00(依訂單配合加班)
⭐上班薪資:月領27808 元
🌸福利制度:
1⃣週休二日見紅休
2⃣免費供餐
3⃣久坐免穿全套無塵衣
4⃣免二次面試可立即上
📝報名方式:
📲請洽0980313210林小姐
📮LINE同電話號碼,加好友可直接傳“姓名+電話報名
或點以下網址報名
↓↓ ↓↓↓↓↓↓↓↓↓↓↓↓
https://forms.gle/gYyNXUnmKsRZNoki8
/
🏃♂️追起來 #追什麼?
按讚+追蹤 桃園市議長邱奕勝
✅ https://www.facebook.com/Shengyeswecan/
#議長追起來 #城市繁榮跟著來
#追蹤李柏坊粉絲專業 #取得最新消息YA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高端疫苗真高端,用的審核規定全世界都只在討論台灣就在用,人家都三期期中報告解盲才申請緊急授權,我們臨床二期沒做完就可以申請,是不是高端疫苗技術特別高端啊? 高端疫苗就這麼通過啦,但問題是我們根本不知道會...
書審過立即上班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高端疫苗真高端,用的審核規定全世界都只在討論台灣就在用,人家都三期期中報告解盲才申請緊急授權,我們臨床二期沒做完就可以申請,是不是高端疫苗技術特別高端啊?
高端疫苗就這麼通過啦,但問題是我們根本不知道會議參與者有誰,討論了甚麼東西,看了甚麼資料,就這麼帥氣的超級黑箱通過了,陳時中還說因為怕錄影會讓所有與會專家不敢暢所欲言,但問題是我們根本不知道他們是誰,有甚麼好藏頭藏尾的?根據中央社的報導:【高端疫苗取得EUA的審議資料保密引起質疑,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預計2週內公布,但為避免影響聯亞疫苗EUA審查公正性,高端的敏感資料待聯亞審完EUA再公告。高端疫苗研發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日前通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將可專案製造供緊急使用,但因審查過程不公開,也令各界存疑。】
就在大家對疫苗紛紛提出質疑的時候,台灣土製疫苗捍衛戰士李秉穎又被上報爆料了【《上報》近日接獲爆料指出,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於今年1月18日採限制性招標方式,委託研究計畫「COVID-19疫苗取得緊急使用授權後,國人接種之免疫持續性與不良反應評估」,該採購案總金額為新台幣3000萬元,經費來源則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疾管署於4月7日公告決標,最後由唯一1家投標廠商,即「台灣疫苗推動協會」以2988萬、僅12萬元價差得標。而該委託研究計畫主持人則是該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共同主持人為該協會理事薛博仁。爆料指控,李秉穎身兼衛福部ACIP召集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成員,也曾受邀參加國產疫苗EUA專家會議等多項政府主掌疫苗政策的身分,卻又另一方面透過其擔任榮譽理事長的「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承接政府標案,是否合適、恰當?不禁令人質疑有「球員兼裁判」,違反利益衝突或利益迴避等「瓜田李下」之嫌。】
然後王任賢理事長還在中時報系投書,直接講出來實務面高端沒做第三期合格的臨床實驗,省的錢非常非常的驚人,而且更重要的是,政府硬是通過高端緊急授權反而是讓台灣民眾非自願、拿不到錢的成為了臨床實驗品,【台灣人民,除了那些及早依政府指令打過疫苗的人,以及提早解盲放棄臨床試驗的受試者,都將立即降級為高端疫苗三級臨床試驗的白老鼠,其中大部分是年輕人。為什麼叫做降級的白老鼠,因為全世界都是先當白老鼠,才給緊急使用授權(EUA),只有台灣這次是先緊急授權,再當白老鼠。有差別嗎?當然有。授權前的白老鼠是有保障的,高端必須支付受試者受試費用及不良反應的醫藥與賠償費用,屬於有償的白老鼠。高端就是自忖沒把握能過英國與印度變種病毒肆虐下的三期試驗,及不想支付巨額的受試者費用,才會以霸王硬上弓的方法強渡關山。把全台民眾降級為無保障的受試者,就為了替高端省錢,省下的錢哪去了?該不會是用在替權貴的股票護盤吧!】
最後,看起來指揮中心又要擺出各種姿態施捨所謂的微解封了,根據聯合報的報導,【陳時中表示英國、荷蘭、以色列、新加坡都出現解封後疫情反彈,廿六日「只是降級、不是解封」,完全清零可能性低,將以控制疫情為前提,擬定相關指引,「緩坡降級」。】但問題是幾周以來,我們一直在討論的是一開始指揮中心的封鎖規範就是坐在辦公室裡面自己想像出來的,結果一下子弄到各餐廳都不能內用的超級封鎖模式,結果實際上人們還可以上班,但不能去餐廳吃飯,導致各餐廳都快倒光啦!現在又要神神秘秘的規劃降級不解封,這種防疫措施到底有沒有科學根據可言啊?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高端通過緊急授權
27:00 李秉穎台灣疫苗推動協會
01:10:00 解封要靠疫苗與健康碼?
01:28:00 高端過關沒人打怎麼辦?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nhzkefrA78/hqdefault.jpg)
書審過立即上班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不知道你的生活裡,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驗?
就是當你很專心做一件事,或保持在某種「專注狀態」的時候,會因為突如其來的小小閃神,就把水灑在你的電腦上啊、炒菜的時候手燙到鍋子的邊緣,或者是正在開車的途中,一時小恍神就出了擦撞、小車禍…。
這些呢,你以為只是小小的差錯,只要打起精神就能夠重新掌控狀況;但是事實上呢,你的意志力在此刻已經是下降,才會發生那些你不想要的意外。
這些小凸槌喔,並不是要打擊我們,相反的是我們的潛意識在提醒我們,我們該從自己的「習慣模式」跳出來了!
要是你不肯有意識的從慣性模式跳出來,那麼下一個更大的災難,無論是危及到你自己,或者是波及到你身旁的人,都會很快的到來!
聽到這裡喔,你可能會覺得匪夷所思,覺得呢我把事情說得太嚴重了;身為一個成年人,當然能對自己的狀態有全面的掌握啊。
那我就說一個真實的案例,提供給你重新思考一下。
這個案例在以色列,他們呢,有兩個司法委員會,他們負責處理該國將近四成的假釋申請案。
我相信無論是什麼國家、人種,世界上所有法官,都希望自己展現出理性、審慎、智慧,而且依照事實和法律來維持正義。
不過呢,在2011年,三位社會學家,透過以色列的這兩個「假釋委員會」的資料,來檢視司法的決策的制定情況。
經過統計之後喔,他們就發現法官啊,在「早上」也就法官剛開始上班的時候,比較有可能做出對於犯人比較有利的裁決,那就是准許他們假釋。
而如果再仔細的分析這些數據,我們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在一大早的時候,法官大概有65%的時間,會做出對犯人有利的判決。
但這樣的比率,會隨著早上的時光推移,而開始慢慢的下降;到了快接近中午的時候,有利於犯人的判決比率,就會掉到趨近於「零」。
所以呢,排在早上9點進行聽審的犯人,很有可能贏得「假釋」,而排在早上11點45分的犯人,基本上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但有趣的事情喔,在法官午餐休息之後,卻發生了!
當法官午休之後的判決,又會恢復到早上一開始對犯人比較有利的比率,但是過了幾個小時,在接近傍晚的時候,他們又「不自覺」的,開始採取強硬的態度,不輕易的讓犯人得到假釋。
那這些法官為什麼會這麼妙呢?難道他們的判決,是按照「時間」來看的,而不是按照「案件」來看的嗎?
其實研究人員表示喔,他們沒有辦法明確的找出,到底是什麼引發了這樣的現象,可能是因為「吃東西、進食」,讓法官的血糖濃度回升。
換句話說喔,就是法官們有「休息」,讓他們的心智、能量獲得補充。
也有另外一個可能,就是暫時離開法官席,讓他們的心情變好了,又或者是法官累了,休息減輕了他們的疲憊。
但不管原因為何,本來不應該影響司法的判決,而且呢,跟正義沒有關係的因素~就是「法官是否休息夠了?」和「何時休息?」;它卻都成了去決定某個人,是否可以自由離開,還是要繼續坐牢的關鍵。
我想應該沒有法官會坦承,自己是因為血糖太低,才會變得比較嚴格,但數據卻告訴我們,這兩者之間有很強烈的關聯。這些都是我們高估自己的意志力,而低估疲勞對我們的表現的影響。
說到這裡喔,就讓我想到,早些年台灣醫院裡面的紅包文化。
據說喔,有病患需要開刀的情況底下,病患的家屬就會想要給醫生送紅包,希望這個醫生,把自己的家人排在每天的第一台,或第二台刀。
因為那個時候,醫生的精神最好,所以無論是開刀的技術,或者是緊急狀況的決策,都會相對的比較精準,這好像是一樣的道理喔。
那麼,假設這種生理上的低谷,對於人們的專注力、意志力都是毒藥,而「休息」就是恢復的解藥,那麼這些必要的「休息」又該如何進行呢?
事實上呢,這個問題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但科學提供了五項指導原則。
其中第一項,就是呢「有總比沒有好」。
有一個針對高績效人士所做的研究,他們發現有一項很有趣的數據,就是那些績效好的人,他們平均在工作52分鐘之後,就會給自己休息17分鐘。
顯然呢,短暫的休息確實讓人事半功倍,否則這些很有效率的人,也就不會有這麼高比例的雷同,不是嗎?
第二個方向,叫做「動勝於靜」。
我們都知道在現代人的生活型態裡,有一個說法喔,就是你「久坐一天」跟「抽完一整包菸」,對身體的傷害是一樣的;會對健康造成明顯、而且立即的危險。
正因為這樣的原因,當你處在工作狀態的時候,每個小時簡單的站起來,走個5分鐘,就能夠提升自己的活力、讓你能夠更專注、而且心情變好。
接下來第三點,就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有很多關於「休息跟恢復」的研究,都告訴我們,跟別人在一起,比自己獨自一個人耍孤僻,更有恢復的作用。
而無獨有偶的喔,在南韓有一個職場的研究,也告訴我們:比起回覆電子郵件這種「認知上的休息」;或者是吃零食一類的「營養式的休息」;我們跟同事聊一聊「工作以外」的「社交式的休息」,會是在減輕自己工作壓力,和改善心情方面,會有更好的效果。
接下來第四點,就是「戶外勝過室內」。
這個意思就是說喔,你花5分鐘,讓自己置身在自然的環境裡,會比你花同樣的時間,待在建築物、水泥叢林裡,來得更好。
就算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你沒有辦法從辦公室走到郊外,你也可以就近找到一些有室內盆栽,或者是能夠接觸到綠意;這樣子的效果,跟你實際的去郊外是一樣的。
最後一點,第五點叫做「關機比暫時登出好」。
這個部分同樣的,在南韓的職場研究裡有發現喔,我們伸展四肢,或者是做白日夢這一類,完全讓自己脫離工作的放鬆跟休息,是最有效能夠減輕壓力、而且振奮心情的方法。
而且研究人員還特別指出,除了「身體的抽離」之外,在工作上的「心理上面的抽離」也很重要。
因為99%的人都沒有辦法一心多用,所以在休息的時候,還想著工作上面的要求、老闆跟你說的話…,這對身心絕對百害而無一利,更是會讓我們造成「過勞」的主要原因。
所以歸結喔,以上這五個指導原則,我真的很建議大家可以試試看。但是如果你覺得聽完,還是覺得有所不足,不用擔心,我有更到位的途徑可以提供給你。
其實,我們每天的生活,就像是在山路開車一樣,有時候上坡、有時候下坡;有時候,還會遇到大大小小不同的彎道跟路況。所以你根本不可能一個檔位、一個模式用到底,那絕對喔會出車禍,再不然你車子也會壞掉。
所以必要的休息,就是幫助你在你的生活裡換檔,讓你可以適時的切換,在不同檔位當中游刃有餘,也才能夠真正的永保安康。
所以關於這個部份,就是我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裡面,提到的「專注模式」跟「發散模式」,之間要怎麼切換。
在【時間駕訓班】的課程裡,我幫大家整理出,幾個需要「換檔」的徵兆,
那就是呢,當你發現自己一直處在「低效率」,或者是「容易引起負面情緒」這樣的狀況。
或者是發生你不可控制的「意外事件」,不論是大意外,還是小意外,這些都是訊號,代表你累了。
「專注模式」讓你感覺到疲乏了,這個時候要趕快的,從「專注模式」換檔,切換到「發散模式」,你才能夠得到真正的休息。
所以,如果你已經是我「線上課程」的學員,你一定知道在我的課程裡,我還會幫助你拆解,什麼叫做「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並且一步一步的帶領你,啟發「發散模式」的「身體途徑」跟「心理途徑」。
很歡迎你加入「啟點線上學苑」的行列,相信呢,參與【時間駕訓班】的學習,除了對於你那些生活中不想要的,像是車禍啊、意外啊…這些遺憾,都可以提早覺察、有效避免之外。
更重要的是喔,把你珍貴的時間跟精力,集中在真正有價值的人事物上,就像曾經有一句廣告詞,是這樣說的~「生命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期盼你透過學習,成為生命的主人,而第一步,或許可以從學會「心智的換檔」,這一個部分開始。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的內容最後提到的【時間駕訓班】,我很歡迎你,能夠透過線上學習的方式,跟我一起學習、一起前進。
相關的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很期待跟你一起相會,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Hty21XpdAI/hqdefault.jpg)
書審過立即上班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在專屬於你的天地裡,持續陪伴著你~
啟點x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網路工具興起之後,關於「工作型態」的探討,就有很多的訊息,開始顛覆過往在上個世紀大家的習慣。比如說吧,有個部分叫做「遠距離工作」。
可能在上個世紀的思維裡面,所謂的「遠距工作」是一個很不切實際,很讓人不安心的。可是似乎「遠距離工作」成了現在很多公司、很多團體裡面一個常態。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其實近幾年,又有一些矛盾的訊號。比如說,有一些頂尖的科技公司,開始慢慢的逐步縮減「遠距離工作」,讓一些原本不用固定進辦公室的人,開始一定還是要固定的進辦公室。
那你可能會感覺到很矛盾,到底是「遠距工作」比較好呢;還是把大家放在同一個辦公室比較好?
這個部分,其實我也常常在想喔;我在這邊呢,就把我最近讀到的一些研究報告,跟你做分享。
在2015年的《經濟學季刊》上面,有一個研究這樣說喔:「平均一個『遠距離工作』的員工,每年可以替公司增加$1900美元的收益;這樣的利潤有大部分來自於辦公室租金的減少。」
除此之外呢,「遠距離工作」的員工,生產力比「傳統辦公室」員工,高出13%。
這些「遠距工作」的工作員,在工作當中的休息時間比較少,會比較準時開工,平均大概只花半個小時吃午餐。這些人認為自己的「專注力」比較高,對工作整體而言也比較滿意。
相較於在「辦公室」裡面的員工,「遠距工作」的辭職率,減少了50%。所以當你聽到這裡,你會發現這一個研究,似乎很支持「遠距離工作」。
那當然在2016年的荷蘭心理學家范依潘倫,他的研究也說喔:「遠距辦公者」對於工作的抗壓性比較高;工作遇到困難的時候,比較容易保持足夠的工作熱誠。相反的,在「辦公室工作」的員工,遇到困難的時候,工作熱誠往往會大為降低。
你可以想像這樣的狀況,就是當你身處於,有其他人在的辦公室的時候,不管如何,你都要表面上撐在那裡繼續工作;但是其實這在心理上,是會讓人很挫折的。
相反的,如果你身旁沒有這些同事的目光,你就可以適時的放鬆,不管是出去運動、睡個午覺,等到壓力獲得緩解之後,再繼續的面對挑戰;長期來看反而會更有效率,也容易保持工作的熱情。
可是呢,儘管「遠距離工作」有這些不容忽視的好處;但是呢「遠距離工作」的缺點,特別是在關於升遷的速度上面。
有研究就告訴我們,「遠距離工作者」,他在團體裡面升遷的速度,似乎沒有比在辦公室裡,固定上班的人比較快。
另外呢,在2008年,荷蘭的一位人力資源的學者,叫李德。他的研究報告也指出喔,「遠距離工作」可能導致創意思考下降,並不適合那些急迫性比較高、複雜企劃的工作。
這似乎可以理解成,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跟人溝通協作,去做一些專案的串連;那這個時候,「遠距離工作」的特性,會讓你溝通的立即、直接,跟訊息的掌握度,會相對的比較低。
可是跟你分享這些研究,你會不會聽到現在,有一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感覺?
有些人就告訴我們,「遠距離工作」有助於創意;但是有些研究報告,又告訴我們「遠距離工作」會扼殺創意。
那其實呢,關於這方面的討論,剛剛你聽到這些看似矛盾的觀點,可能有很多是來自於經濟學家、人力資源的相關研究者。
可是呢,如果是在心理學,關於人格特質的研究。我們的看法就是喔,其實如果是那些注重自主性,對於工作比較有自信,也相信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這些人。
這些人面對工作的特性,不管對主管,還是工作的職掌,會有比較高的忠誠度跟責任感。那事實上這些人,他就比較不在意長時間的獨處。
也就是說,這樣子人格特質的人,「遠距離工作」對他們來說,反而是加分的。但是相反的,有一些人他的天性,會比較重視辦公室的社交活動。
他喜歡身處於人群當中,特別是那些比較外向的性格的人,他還沒有辦法從「遠距離工作」當中,得到足夠的人際刺激。
他也就沒有辦法在工作當中,有足夠的滿足感。那這些人可能啊,長時間的遠距離工作,反而會降低他們的創意,跟工作表現。
所以呢,如果回到你自己身上,你到底適合「遠距離工作」,還是適合「固定上班」呢?
這個部分除了你的工作內容、業種、業態的考量之外,我想你可能還是要好好的覺察自己;認識自己才是一切的開始。
就好像是這些世界頂尖的網路公司,他們過去會認為,「遠距離工作」讓大家各司其職,是沒有什麼關係。
可是他們也慢慢的發現一件事,當科技的發展到一定的頂端的時候;其實人的協作,往往又很重要了。
所以我大膽做一個預測,我想這種到底是要「遠距離工作」,還是大家聚在一起,它可能會像一個波浪一樣。
當整個工作或整個團體,光譜過分的偏向「遠距離」的時候,這時候可能大家就要有意識的聚一聚。
可是當整個組織、團體,隨著固定的上班、固定的地點,有一點被限制住、被局限住的話;那它可能就要有意識的,稍微擴散一下。
然而我在這邊提到的是一個大膽,對於大趨勢、大方向的預測。我想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創業者;在你的工作現場,在你的公司怎麼去調整這些事,不管做任何大小調整,都會是個大工程。
所以呢,我也希望你聽到這裡的時候,還是要審慎的評估,自己公司的結構跟特性。
但如果你是「個人」的話,隨著你證明自己的工作能力,跟價值的過程當中,或許你可以慢慢的,把別人跟你協作的方式,去調整到適合自己的人際距離。
如果比較多的獨處,會讓你更有生產力,可能你就要有意識的,把你的工作打造成大家可以容許,你可以「遠距離上班」的。
但是如果你很清楚知道,你只有在人群裡面,你只有在跟別人聊天互動裡,你才會有源源不絕的創意跟動力;那麼千萬不要因為「大家都說遠距離」,而你就讓自己離群索居。
因為如果你沒有搞清楚這一點的話,你可能可以享受短暫片刻的安靜,然後你會迎來很長時間的,莫名其妙的憂鬱感受、低潮感受;因為沒有人跟你互動。
所以呢,還是哪句老話,「認識自己,是一切的源頭跟開始」。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對你產生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所有商品或課程的相關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面都有露出。
期待跟你的相會,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q4OjpYBVGE/hqdefault.jpg)
書審過立即上班 在 আবদুল্লাহ ইবনু মাসউদ (রাঃ) বলেন, মহান আল্লাহর রাসূল সাল্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中壢/楊梅/平鎮/林口/蘆竹/竹北周休~~周休六日知名網購物流人員,高薪加碼獎金免面試/書審過立即上班可周周預支免手續費免體檢/錄取率99% 週休六日日班08:00-17:00 時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