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修傘有感-拖延誤事】
這兩天下雨剛好摺疊傘壞掉,下午抽了個空趕緊送修。只見店員熟練地把傘打開、零件換下來,不到五分鐘就修好了。這讓我相當驚訝。
「之前我的雨傘都要修好幾個禮拜,為什麼這次這麼快?」。
「你的傘骨關節的一個螺絲脫落,現場馬上可以幫你換好」店員笑咪咪地把修好的雨傘捲好還給我。
回想過去幾次雨傘壞掉,起初都只是傘骨的零件鬆脫,但我就是心存僥倖,「反正還能將就用」、「明天應該就放晴了」。就這樣,傘骨已經鬆脫了,我繼續硬撐,最後就是整根傘骨斷掉。因為拖延兩個字,原本簡單可以修好的雨傘,變成要送回工廠修一個月。
仔細想想,我們是不是從小到大都是在犯類似的愚蠢錯誤?考前才唸書、前一晚才趕報告、車子壞了才想到要保養、身體出狀況才知道健康的重要、牙齒痛到無法忍才看醫生。這樣的情節大家是否都很熟悉?
我們總是告誡病人,牙齒有異狀就要盡快就醫,千萬不要拖延。原本可以簡單填補的牙齒、拖久了就得根管治療裝牙冠、繼續拖延恐怕就只能拔掉。這還不是最壞的情況,爛牙引發囊腫、細菌掏空牙床、感染擴散造成鼻竇炎、蜂窩性組織炎,嚴重者甚至危及性命…相信這絕對不是病人和醫師樂見的。
曲突徙薪,小病拖久成大病,看似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今天修好傘的那一刻我自己才有深刻的體悟。想想自己這麼多年來的愚蠢,或許人類這輩子注定要和拖延的本能對抗吧!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