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Weekend 。:.゚ヽ(*´∀`)ノ゚.:。
3月份有好多與臺灣漫畫作品相關的活動/講座!
幫大家列出來囉!
#歡迎從本週末開始參考 #歡迎補充
-
#臺北
3/2~3/14 Artists in Taiwan 特展@信義誠品24小時書店
http://bit.ly/3e76db6
3/3~4/18《採集人的野帳》幕後製作簽書分享會@台北植物園腊葉館
http://bit.ly/30p8pTv
3/6(六)《不可知論偵探》薛西斯X鸚鵡洲新書簽名會@基地書店
http://bit.ly/30eurIp
3/6(六) 回家,是回還是去呢?——《MAPATAYAY NO WAWA 死者的孩子》創作分享@流民棧酒吧
https://fb.me/e/2rMVcHPJW
3/6(六)《採集人的野帳》幕後製作簽書分享會@台北植物園腊葉館
https://fb.me/e/2508DcEdM
3/13(六)菲希納《戀愛生存論》簽書會@基地書店
https://lihi1.com/n7oeA
3/13(六)安妮羊《打怪前先離婚?》簽書會@基地書店
https://lihi1.com/n7oeA
3/13(六) 藍叉 《視線交會的三秒後》簽書會@基地書店
https://lihi1.com/n7oeA
3/27(六)《漫漫學》租書店來臺槓 第二彈──傳統尬現代,蹦出新書味@臺史博湖畔教室
https://reurl.cc/OXrkgr
-
#臺南
3/01-3/14 漫漫旅行的那些日子-原創作品展@bluse2 藝廊
http://bit.ly/3kJkWdy
3/13(六)《臺灣名人傳記漫畫:湯德章(臺文版)》 新書座談會@政大書城臺南店
http://bit.ly/3bcQbdO
-
#臺中
3/13(六) 麥叔叔《鐵男孩:山寨之城2》講座@臺中國家歌劇院
http://bit.ly/3bgMT9m
-
#雲林
3/14(日) 看漫畫走進眷村——《我想守護的你》新書發表會@虎尾眷村文化駐地工作站
http://bit.ly/2OmAYhz
-
#高雄
3/27(六) 子葉《輕輕灑落的晨曦》簽書會@藝豐漫畫便利屋
https://lihi1.com/n7oeA
3/27(六) 阿噗《夢醒之時》簽書會@藝豐漫畫便利屋
https://lihi1.com/n7oeA
-
#花蓮
3/13(六) 回家,是回還是去呢?——《MAPATAYAY NO WAWA 死者的孩子》創作分享@Pasela’an緩緩書店
https://fb.me/e/42SANF3ve
曦臺租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李欣容:聽過太陽能77事變嗎?
愚蠢的民進黨聽信環保蟑螂的話,
在沒給緩衝期的情況下,
突然限縮2公頃以下農地不得種電,
導致光電業者已簽署的投資血本無歸,
間接導致綠能光電的擴充失敗。
談付出?抱歉欸我同事身在桃園,
用自家房產支持蔡英文的社宅政策,
用自家農地響應光電,
結果民進黨聽信垃圾環團的意見,
害我同事的投資打水漂,現在環團還要扯天然氣發電廠後腿,我怎能不罵他們環保蟑螂?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19266275269614&id=1291419051
Wang Nydia:吵核電、吵中火發電、吵風電、吵農地種電、吵藻礁,整個下來沒有一個你們環保膠滿意的發電方式,不然你們用愛發電,不要上網啊!
#各地建設海底纜線毀掉多少珊瑚礁怎麼不見使用網路的你們靠邀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8700646925119&id=100063555511498
柯粉的超譯天地:現在那些環保咖啡廳左膠對農地種電的態度就是,不應該把良田拿去種電,應該給農民去耕作。
然後農民不會是他們自己,他們會在台北咖啡廳吹冷氣監督政府的綠能和減碳政策。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05476723237698&id=650387945413247
Marco Chu:池上的農地種電案,與其高舉土地理念,不如再多想想,五十公頃的國有地,承租價也不高,一甲幾千塊而已,池上勤奮的客家農人們為什麼寧可會將地空在那邊?
有沒有思考過可能是整地困難或水源問題?如果可以說種就種,會留到今天嗎?覺得可惜,自己去承租來種總可以試看看吧。
不要在電腦裡頭當線上農夫,成天叫人家一定要種田啊。在地農民有的都老到種不動了,沒人手了,你們又一群線上農夫,那是誰要來種?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8514535224380&id=543264379
安玉曦:雖然大家說種電是破壞良田,不過怎麼想都是讓土地休息而已吧
陳聖豐:底下留言:
認真說 種電目前的問題不是什麼左膠在咖啡廳用想像腦波干涉農夫的問題
而是很多種電廠商 看準老農民不熟契約法律相關議題
引導他們出租自己農地定下契約後 約2-3年時間廠商吃的範圍夠大夠多 跟政府請的補助也賺到目標了 然後倒閉掰掰
你說種田很累 種電也是啊我廠商吃補助款多好還在跟你那邊買電?神經………
而老農因為出租農地的關係 農保身份會喪失 一旦沒人買電 上面的設施等於都垃圾
南部林邊 我們恆春 山區部落都有發生這情況了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240170076114712&id=100003652232437
蘇志成:其實不用質疑種電比務農好賺
如果務農比種電好賺,大家就都去務農了,誰還跟你種電?
尊重一下市場機制應該也不難吧?
我說黃白粉覺得務農比較好賺的,有沒有去過農地看過?
小弟不才,十多年前老爸發神經在嘉義山上盤了一塊山坡地蓋了鐵皮屋在那邊種芭樂種橘子還養了一條狗,被拉去幾次待了幾天,深切感受到都市人的幻想跟實際務農生活的差距是多麼遙遠
在那邊度過幾天把芭樂從果樹沿著山坡地滾進農舍的生活之後,拎北就再也沒回去過那片農地了
(是的,就是把芭樂摘下來包好然後直接放在地上,瞄準農舍,讓芭樂直接沿著下坡一路滾到農舍去然後再包裝,地勢就是他媽的這麼陡這麼斜)
然後,自從仔仔(那條狗,不是某影星)出門找野狗幹架結果誤食隔壁農家放的毒餌被毒死之後
我爸我媽就再也沒有回去過那片山坡農園了,現在也都荒廢在那邊
因為種樹種田待在那邊真的太辛苦了,而且真的不好賺(我爸曾經試過想要商業化拿出來賣)
結論很簡單,就跟河道上很多人講的一樣
不爽你們自己來種阿(攤手)
還有,我要補充一下,放山雞是真的會飛的
因為我爸養的放山雞通通都越過柵欄飛走了@@
PS:圖示為仔仔的玉照,祝牠安息,也祝牠往生之前已經脫離處男之身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391210290930766&id=100001254844402
迷因力量:替代核能的方式主要就是幾種,燃煤/風力/太陽能/天然氣
#燃煤,
天龍環團說污染空氣。
#風力,
天龍環團說會打到鳥,會影響漁民用流刺網。(是的你沒聽錯)
#太陽能,
天龍環團說會破壞農地製造污染。
#天然氣,
天龍環團拒絕蓋天然氣接收站。
台灣可能是連風力/燃煤/太陽能/天然氣/都要被環團追殺的國家
請問台灣到底要怎麼發電?
如今連國民黨,台民黨,時力,綠黨,都跳入追殺的行列
每個都說環保很重要,卻沒有一個提出電力不足的解決方法,一個都沒有
提出價值,卻不提出價格,不提出配套,不提出解決方法,不提出只追求最高標環保可能帶來的等價交換
(電費漲價,各區限電,失業率提高,企業出走,經濟崩盤)
都是騙票
台灣人,請醒醒
#台灣需要的是兼顧環保電力經濟的平衡點
#而不是我什麼都不要的最嚴苛環保與天龍環團
#我都懷疑這些環團是核能幫養的
#請廣傳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32418638093665&id=111757243493141
Pei Ling Shen:來講用電吧
大家都擔心不蓋三接會缺電,表示我們預設了電一定來自電廠。
有種不算新的科技叫作屋頂架設太陽能版發電。今年起民進黨政府請全台佔用電量達三成的用電大戶們自發所需10%的綠電。
大家知道工總怎麼回應這個法規的?怎麼跟經濟部凹這個凹那個?這些用電大戶如果依法裝設,今天需要我們這些鄉民在這邊精算用電量?
經濟部為何要支持中油的投資?為何跟臺電說出一樣的說詞?經濟部不發電,鄉民又對用電發電的概念只停在別人去發,經濟部是能吭半句?大家又敢對工總吭半句?網紅好意思一邊踐踏生命卻對用電企業如此寬容?
臺積電是唯一不用擔心缺電的企業,他們早就準備好使用綠電。人家能賺錢不是因為很會用電,是看好自己長遠營運和獲利來自穩健經營,小心的做出決策。我們要繼續養台積這種企業,還是要養每天跟台電哭沒電的企業?
我們從頭到尾都支持能源轉型,同婚喊的比誰都認真、衛福部的記者會經常按時收看,提出我們對能源的看法有何不對?國民黨作為反對黨廢到不行,所以我們才沒有在家歲月靜好,出來打陸戰又要打空戰。有空修理我們可以撥點時間讓國民黨早點入土,讓企業早點成熟長大嗎?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17108079286381&id=1600977584
王浩宇:台灣不缺電,就差再生能源的10%。
過去兩年,已經很少聽到台灣夏日中午缺電的新聞,這是因為民進黨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太陽能供電穩定成長,再加上離岸風電陸續併聯,不但足以供應未來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國中小孩子也能在學校吹冷氣。
從現在開始到核電除役前,太陽能、風電、水力將負擔中午增加的10%~15%,讓我們不必開啟高污染的燃煤電廠。未來在核能電廠除役後,再生能源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一直到白天佔比達30%以上。
這部分,我們繼續一起努力。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08889023020927&id=1775451270
#藍綠一樣爛你還覺醒個屁【回顧】
ㄧ「【國民黨最怕台灣不缺電】KMT 批小英用全民肺發電!但蔡政府太陽能發電量是「馬時代 3 倍」還達核二等級 | BuzzOrange」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27487997391277&id=584986081641475
【回顧】
一「王立第二戰研所專欄|天然氣開發站爭議:從桃園藻礁看經濟與環保間的利弊|太報」
一「民進黨:國民黨執政時核定天然氣接收站蓋在藻礁」
一「黎時潮:藻礁與政治」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28744553932281&id=584986081641475
曦臺租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年2月6日傍晚,臺北市中正區武昌街一段5、7號,超過70年歷史的明星咖啡館。(張哲生 攝)
1949年,一個18歲的建中畢業生與6個年紀比他大三輪的俄羅斯人,在臺北市武昌街開啟了「明星」的璀璨歲月。
故事要從更早說起。1917年俄國共產黨發動革命,一位出身貴族的俄國沙皇侍衛隊指揮官艾斯尼(Elsne),跟著軍隊奮戰不敵之後,一路輾轉流亡到上海;此時他的同鄉布爾林於上海霞飛路7號開設「明星咖啡館」,後來艾斯尼跟隨國民政府到了臺灣,因緣際會下認識了當時年僅18的簡錦錐先生,結為忘年之交,且跟幾個俄國同鄉,包括布爾林在內,於1949年在臺北武昌街一段7號合作經營「明星西點麵包廠」,並於麵包店二樓開設「明星咖啡館」。
「明星」名稱是從其俄文店名「Astoria」而來,「Astoria」是俄語「宇宙」之意,明星正是星海中最美麗的那顆星。
早期的明星咖啡館只靠著販賣俄羅斯風味簡餐與咖啡,配合著明星麵包店的俄式麵包與西點,以異國風味吸引著臺北人。每天下午四點、五點,不少外國使館與達官貴人的黑頭車紛紛來到武昌街,等著在第一時間購買剛出爐的麵包回去,蔚為奇觀。加上來自俄國的蔣經國夫人蔣方良當年時常造訪明星品嘗家鄉味,她每回必嚐的是「俄羅斯軟糖」,這可是當年俄國皇室御用的點心。這些故事都讓明星咖啡館增添不少神秘的傳奇色彩。
明星咖啡館一開始吸引的是來自中國大陸的達官、商人,絡繹不絕,畫家們像是郎靜山、陳景容、楊三郎、顏水龍也常到此聚會。到了1959年,詩人周夢蝶在咖啡館樓下騎樓擺起小小的書攤,引來一些愛好文藝者聚集。往後21年,這裡成了動人的臺北文學傳奇。
時光雖匆匆,但至今還是不少人記得騎樓下的消瘦黑衣詩人。書攤營收有限,詩人曾一度餓昏倒地,簡先生伸出善意援手供他熱食,傲骨詩人卻堅持自己買單。只能喝得起一杯咖啡,或許太苦,也或許為添增飽足感,周夢蝶於是加了8顆方糖,這杯咖啡最後是苦是甜,只有詩人肚裡分明。從此,開啟了明星咖啡館與作家的相知相惜。
許多人在騎樓下買書之後,到二樓的咖啡館喝杯咖啡、閱讀,有時也和周夢蝶一起聊聊。有冷氣的咖啡館環境比家裡好得多,初初嶄露角的年輕作家流連於此埋頭寫稿。像是三毛、黃春明、林懷民、白先勇、季季、陳若曦、楚戈、方明、劉大任、王禎和、陳映真等人,一杯咖啡,可以坐上一日,篇篇動人的文學作品,在明星咖啡館誕生;《現代文學》、《創世紀》、《文學季刊》也曾在此編輯討論。
裝潢帶有古樸歐風風采的明星咖啡館,彷彿是近代臺灣的文學沙龍。白先勇說:「臺灣六十年代的現代詩、現代小說,羼著明星咖啡館的濃香,就那樣,一朵朵靜靜地萌芽、開花。」據說白先勇最愛二樓樓梯口靠近櫃臺的座位,面對一屋子眾生群像。不知道他的代表作—小說「臺北人」所描述的一個個鮮活臉譜,是否其中有乞靈於穿梭過明星咖啡的身影?還有作家將明星咖啡館當作第二個家,例如初為人父的黃春明,就曾在咖啡館的桌上為寶貝兒子換尿布。
80年代,臺灣經濟逐漸起飛,股票高漲至一萬二千點。全民炒股的熱鬧反而成了明星咖啡館熄燈的主因。簡錦錐回憶道,當時股票族佔據了所有的桌子,作家反而找不到位置坐。再加上自身體力日衰、女兒旅居外國後續無人接手,從1949到1989長達40年,明星咖啡這閃亮的臺北之光,暫時熄滅了。咖啡店關門了,但一樓的麵包廠依然在,二樓空間則租予「居仁堂素食館」。
麵包店的經理說,這15年間,不斷有客人跑來要喝咖啡,老顧客頻頻詢問不是說休息3年嗎?怎麼一晃15年過去了,依然不見咖啡館蹤影?直到2003年一場火災後,在舊日粉絲連署奔走下,咖啡館浴火重生,簡錦錐的女兒簡靜惠自美返臺,重新打造明星的光采。
老闆簡錦錐說,白俄羅斯人於1958年時曾經動念將明星賣掉、結束營業,或許因為位於城隍廟正對面,在中國習俗裡是正沖,一賣兩年沒有人敢買,方才持續營業。1989年明星咖啡謝幕,原以為這個號稱「臺灣近代文學永遠的地標」40年的傳奇篇章,就此逐漸淡出臺北人的記憶。
但也或許因位於廟前亦得神佑,大火一場只是虛驚,煙燻明星,反而帶來了再生的機會,也讓眾多文人想起曾經擁有的美好時光。眾多桌椅有的送給客人,多數借放至埔里寶岩寺的倉庫裡,一放十多年。直到九二一埔里逢大難,該寺幸運安然無恙,倉庫裡的老家具們依然安好。或許,正是時候到了吧,加上火災挑起了機緣,明星咖啡館在眾人的期待下復活。
2004年5月,消失15年的明星咖啡館重現臺北了。
現在的明星,試圖重建當年的原貌,用的是老桌椅,開心迎進老客人、新客人。屋裡隨處拾起,都是一塊塊的歷史拼圖,拼湊起60年來的歲月。
依然羅曼蒂克,依然燈光溫柔,看著明星咖啡館,簡錦錐笑言,這裡是相親好地方,暫停的時光並沒有造成任何的距離。
然而,有些時代、有些世代已經走遠了。老客人回來點上一杯咖啡,追憶似水年華,也有祖父母帶著孫兒,來到他們年輕時駐足的地方,讓故事一代代延續下去,新的世代創造著新的時代。
而當年的少年家常客,有不少已是文壇或藝壇巨擘,他們也回來明星舉辦活動。如林懷民、陳若曦等人,在復業後的明星三樓不時煮咖啡論劍。文藝青年兩鬢已班白,但豪情不減當年,也讓文學氣息再度與咖啡香相遇。
或許,味道會有點不一樣,但重新點上燈的明星咖啡館,已成為一種新的力量,延續再延續⋯⋯
明星的歷史沿革:
1917
俄國發生「十月革命」(October Revolution),白俄人喬治艾斯尼(George Elsner)身為皇室貴族顛沛流離哈爾濱,三年後輾轉到上海法租界。
1920
白俄人布爾林洛維赤(Petter Noveehor)於上海霞飛路(今淮海中路)開設「明星咖啡館」。
1949
白俄人喬治艾斯尼(George Elsner)隨國民政府來台,相識台北人簡錦錐,並於北市武昌街一段5號開設「明星西點麵包店」,當時為西門町唯一的西點麵包店,轟動一時,也深受前總統蔣經國夫婦喜愛。
1950
於二樓開設「明星咖啡館」,成為當時外國人首屈一指的西餐廳,尤其是俄國人蔣方良女士,更愛於此會見俄國人士,一解鄉愁,回味俄國料理。聆聽家薌音樂。
1952
韓戰停火,由於台海情勢未明,布爾林等人移民至澳洲等地以躲避共產黨威脅,明星股權首次重組。
1959
明星詩人周夢蝶先生,周夢蝶開始在明星一樓賣書,所賣書本包含詩集、哲學、經濟、散文、小說等,甚至還包含大陸禁書,吸引不少文學同好,逐成風氣。
1960
房地產權移轉,明星股權二次重組。白先勇、王文興、歐陽子、陳若曦等人創辦《現代文學》,定期於明星咖啡館聚會。
1966
《文學季刊》創刊,尉天驄、陳映真、黃春明等人時常在明星三樓校稿討論內文,黃春明之子國珍甚至被稱做「明星之子」。《看海的日子》因而誕生 。
1980
周夢蝶先生因胃病開刀結束20年來在明星一樓的書攤生涯。並轉至2樓明星咖啡館繼續與文學愛好者聚會。
1989
明星2樓咖啡館暫時停業。
2003
明星二樓素食店發生大火,所幸沒有發生重大災情,經媒體批露後,許多老客人紛紛來電關心。
2004
重新開幕,2004年5月開始試賣,7月盞燈再現,邀請台北市長馬英九及文壇重量級作家,如周夢蝶、黃春明、龍應台、林懷民、隱地、羅門、蓉子、陳若曦、李瑞月、劉秀美、楚戈…等人出席開幕茶會,各家媒體相爭報導此一盛況,並確立了明星咖啡館為文藝沙龍的地位。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曾說:「沒有明星,即使後來有雲門舞集,也不會是現在的模樣。」
2009
明星60周年慶暨創辦人簡錦錐先生新書《武昌街一段七號》發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