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在川普要求"全面復課",並暗示不復課的地方政府將沒有聯邦政府預算金援的情況下,今年8/1開始, 美國已有由共和黨籍執政的喬治亞州/印第安那州/密西西比州/田納西州/佛州..等,以及部分州的偏遠郊區學區 宣布復課。但復課兩周後,美國CBS最新調查:全美7州因復課造成師生染疫而進行隔離人數,已至少達1500人且還不斷增加中。
復課的2個爭議點:醫學面而言,孩童是否容易感染? 甚至死亡?
@反對:川普在8月5號、7/23、7/22不斷公開強調:孩童不太會被感染,不太把病毒帶回家,就算有孩童染疫 他們很快就好了。
@支持: <時代雜誌>研究: 病毒會變異,在美國孩童身上 正加劇產生影響。疫情初期美國18歲以下孩童 僅占病例總數1-2%。五月開始美國紐約和加州 開始陸續爆發幼童出現與新冠病毒有關的「罕見謎樣症狀」類似川崎症和中毒性休克,最小的案例是6個月大嬰兒。到今年八月,孩童佔新冠病例總數躍升為9% (+38萬人),且美國死於新冠的孩童 已達至少90人。<紐約時報>報導:韓國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10至19歲的兒童比成年人傳播冠狀病毒的頻率更高。
復課的爭議點:政治面
川普在本周8月12號正式宣布:新聘白宮防疫顧問、胡佛研究院研究員的神經放射學專家阿特拉斯(Sctoo Atlas)。Atlas的防疫建議與先前白宮防疫專家相差極大,但多與川普防疫立場一致。Atlas首次於記者會曝光,即強調支持"全面復課",孩童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的立場。<紐約時報>指出,川普此舉等於選擇把佛奇打入冷宮,堅定選擇"全面復課並全面重啟經濟"的路線。
{內文}
對美國白宮而言,"學校復課"非公衛議題,而是政治議題
(川普\美國總統)
大部分情況下,孩童都好好的,我意思是,孩童不太會被感染,他們不太會染上病毒,也不會變成病重
(ABC NEWS)
9歲孩童狄恩,居於紐約上州區,最後被急送ICU加護病房,在新冠檢測呈陽性後
(川普\美國總統)
一天晚上我看到你們談"免疫系統",不管是什麼,孩童的系統總是比我們強,因為新冠病毒攻擊不了他們,幾乎在體內起不了什麼作用
(NBC News)
14歲男孩傑克,最後幸運存活,他因"奇怪的症狀"住院整整10天,最後證實是新冠病毒引發併發症
(川普\美國總統)
孩童不太會感染新冠,也不太把病毒帶回家,就算有孩童染疫,他們很快就好了
(瓦倫斯基\哈佛大學醫學中心 感染學主任)
據觀察孩童感染人數即使死亡率看起來低,但換算死亡人數,是非常驚人的數字
即使案例和事實擺在眼前,川普仍堅稱"孩童不易被感染,得全力復課"。若從醫學面來探討,新冠是個一再變異的病毒。疫情初期,美國18歲以下孩童僅占病例總數1-2%,五月開始,美國紐約和加州開始陸續爆發幼童出現與新冠病毒有關的「罕見謎樣症狀」,類似川崎症和中毒性休克,最小的案例,甚至是6個月大嬰兒。
(茱莉亞\罹患疑似新冠併發症孩童)
剛開始我覺得腳很無力,然後很累很想睡
(茱莉亞父親)
她的嘴唇開始變藍紫色,四肢也開始變很冷
(古帕\CNN醫療資深記者)
那天晚上茱莉亞差點致命
到今年八月,過去四周全美就新增約18萬名兒童感染新冠病毒,較四周前遽增90%。<時代雜誌>統計,累計孩童占新冠病例總數,已經從初期的1-2%,躍升為9% (+38萬人),且美國死於新冠的孩童已達至少90人。這也是為什麼流行病專家質疑校園重啟復課的原因。
(溫雷納\喬治華盛頓大學急診醫生&公共衛生教授)
現在復課是不安全且缺乏謹慎,孩童等於和惡化的疫情對戰
(古普塔\全球衛生政策專家&肺科醫師)
聲稱我們的孩童具有免疫能力,因此每位家長,每個學區,這個國家的各單位都該非常清楚,你們的孩童不是免疫於新冠病毒,重返學校的老師會有危險,孩子們也是
但對川普而言,唯有所有學校復課,家長和教職等勞動人口才能重返職場,美國經濟重啟,才能扭轉選情。8月12號,川普正式宣布,已經新聘防疫顧問<阿特拉斯>,阿特拉斯與川普立場一致也支持"全面復課"。
(川普\美國總統)
他就是史考特 阿特拉斯,你們都聽說過他吧,他很有名的,他很受尊重,來自史丹福大學,他將與我們一起應對新冠病毒疫情,他很有想法,他認為"我們之前做得很好"
(阿特拉斯\胡佛研究院研究員 神經放射學專家)
全球每年光流感季就死65萬人,所以我們才不封鎖隔離呢,那是不理智的行為,不用擔心孩童會感染新冠病毒,他們不會因此生病的
為了復課,寧可犧牲佛奇,換上與主流意見截然不同的爭議神經放射學專家阿特拉斯。<紐約時報>指出,這凸顯川普是鐵了心要推動復課。佛奇和美國前CDC疾管局局長則強調,他們支持復課,認為復課帶來的經濟 教育 心理等效益龐大,但佛奇等指出,各州疫情輕重不一,不當一概而論,而是應參考紐約州"以數據復課"的作法,檢測陽性率若大於5%就得禁止實體教學。
(佛奇\美國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主任\)
我認為"所有學校都必須關閉"的主張,以及"所有學校都必須開放"的主張都不合理 也不正確,你必須適時反應,因為若大多數老師無法去學校,無論如何,各州都只能線上授課
(佛里登\前美國CDC疾管局主任)
我認為紐約州長古莫示範了很好的復課範例,也就是檢測陽性率得低於5%,加上系統性的階段性計畫,這正是我們需要的復課方案,但有些州陽性率10%甚至15%,我會非常驚訝,若他們要復課或持續復課,因為疫情很容易將復燃,重點是,你要嘛關閉酒吧 要嘛關閉學校,但你不能讓兩者都開放,這在控制疫情上是不可能的
倉皇復課,美國已為此付上代價。喬治亞州北保汀(North Paulding)高中本周復課,學生沒戴口罩,更遑論社交距離,結果復課才一周,已有9名師生染疫。美國媒體CBS指出,總計全美7州(佛州 喬治亞州 印第安那州..等),因復課造成師生染疫而進行隔離人數,已達1500人,影響所及,美國哈佛大學與南加大已經要求國際學生,今年秋天"別前來美國就學",而40所高等院校已聯名致函國土安全部,要求清楚說明未來國際學生,選課與簽證等事宜。美國流行病專家警告,"復課" 牽一髮動全身,若處理不當,甚至將引發秋季爆發更大波的疫情。
(奧斯特霍姆\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
(你依然認為秋季將是),(美國最災難性的時刻嗎),首先我們將看到美國9月感染人數呈"爆炸式增長",這跟學校復課有關,這將是美國要處理的下一個"失火點",其次 關於室內空氣,今年的流感疫情將是個挑戰,我很確定的是,室內活動將是很棘手的問題,我們在室內時間越長,聚集次數越多,我們就越有可能發生"超級傳播事件",所以我認為,今年秋天將是美國新冠病毒的高峰期
困惑 挫折 龐大的疫情壓力,還有白宮揚言不復課者,將扣住聯邦金援的威脅,美國的復課儼然已是無奈的時代悲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SSmHPb3qoI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8.16《文茜世界財經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3qgFh2-GP0&t=7s
暨南大學選課時間 在 陳安儀的窩心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家高中生開學囉!
從小學四年級來到宜蘭頭城、就讀人文實驗國中小,開始了「沒有課本、沒有考試、沒有分數」的體制外教育,兒子歷經了六年很不一樣的教育歷程。
從沒有排課、一整天晃蕩不知道該做什麼;到整個月風雨無阻的環島騎腳踏車;再到完全自主安排的行動學習;甚至學校挨告一度搖搖欲墜......青青最終決定給自己一個挑戰:考北北基會考、回台北就讀體制內的高中。
剛開始我聽到他決定這樣做的時候,並不是十分贊同。一方面我覺得即便不選擇自學,還是可以唸宜蘭高中或是羅東高中,不必硬擠台北的學校;二方面我覺得他這麼晚才準備課業,很難有勝算。
不過,既然他決定了,我也沒說什麼,只告訴他,讀教科書十分枯燥辛苦,要有心理準備。於是,他國三那年的八月,從行動學習組轉入人文的會考班,開始準備考試。
人文的學科教授和一般學校方式不同,當然應考比較吃虧一點,因此他從國一起每週便和姐姐共請一位家教,週六下午上2小時的數理課。除此之外頭城還有一位外國老師,也是每週兩小時帶他和同學一起玩玩英文桌遊、讀讀英文小說。其他,就沒有補習任何課程了。
開始準備會考之後,青青發現自己因為缺乏練習,和體制內學生的數理程度差距太大,連九九乘法表都背不完全;因此跟我提出要去補習班補習。於是,從去年八月起,他週六下午到晚上,去補了數理化和社會科,國文、英文則自己準備。
說實話,一開始他連去補習班聽課都還是有困難。於是,我在家幫忙他先預習內容,重學國一國二的數學、物理;開學之後補習班教新的,他才漸漸跟上進度。因此,後來會考時他的數學、自然稍弱,分別只有B、B+。
至於國文、英文、社會,他因為喜歡閱讀,所以並不太差。我鼓勵他閱讀「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中國哲學故事」還有金庸武俠小說,既充實歷史又涉獵文學;後來他國文、社會分別考出A++、A的成績;英文則差一題A,聽力全對,只差文法。
說來好笑,因為體制外沒有回家作業,他很少寫國字,一篇作文寫下來,一行有一半的字都不會寫。不過,因為平日閱讀量大,我就讓他參加我旗下老師的班,(容我廣告一下:https://annasu0630.pixnet.net/blog/post/35516500-2019)每週練習一篇作文下來,幾個月也就追上來了,最後寫作得到四級分,也算過關。
值得一提的是,補習班的數學老師對他印象深刻,還來宜蘭參加他的畢業發表;寫作班老師也打給我說:「他很有趣,當有同學在作文中質疑讀書、考試的意義時,他下課還特別等在門外,推薦那位同學去看《雜學校》展覽,告訴對方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教育體制。」
這八個月,他自己讀書,我從不催促他,也從未在意他的成績。只是提醒他要把錯誤弄懂,不要「浪費時間考試」。有時看他做題目很辛苦,晚上我也會陪著他和隔壁鄰居的孩子一起唸書。他倒還安慰我:「媽,我覺得學科內容還蠻有趣的,不算太辛苦。」
這半年準備考試期間,後來成為我家最歡樂的時光,他通常下課回來會睡到晚餐時間,然後吃完飯我們再一起研究各科考題、煮宵夜、查谷歌,從八、九點唸到半夜,其樂融融。
會考成績出爐之後,我們還算滿意,悠哉了一陣,殊不知差點栽在「志工成績」上!原來各縣市志工服務算法不同,我們因為國三才準備要回體制,國一、國二雖然做了比平常體制內學生更多的社會服務,卻都沒有「登記」。而學校和我也搞不太懂北北基的志工算法,差一點就因此少了十分!經過一番周折才終於補送成績、嚇得我差點心臟病發!倒是青青當時卻無所謂,他挺看得開:「反正我也不算太用功,學校差一點也沒關係。」
(唉,這「志工成績」在台北根本形同虛設,大家都一樣是學校安排得好好的「基礎分數」,一點意義都沒有。)
放榜了,讀書八個月的青青以22.6的成績,如願進了離台北家最近的南湖高中,上學只要20分鐘。我們並沒有如同當時某些酸民網友所說的:「反正最後都會送出國.....」、「教導孩子逃避考試」,反而真正實現了自主學習的力量。
開學之後,我去聽108課綱解說,微笑的發現,現在強調的選課方式、自主學習、品格教養,都是人文一直在做的事。而青青在暑假也自行參加了許多論壇活動、協助我帶隊,過得十分充實。
附帶一提,我家姐姐今年也以泰北高中全校第四高分的統測成績,如願申請進入她心目中的第一志願:世新大學的「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開展了人生下一章。
誰說體制內外無法順利接軌?
誰說高職學生就考不上大學?
誰說實驗教育一定只能送出國?
我非常感謝現在改變的考試方式,它讓學生有更多選擇;我也感謝人文,它讓我們一家有了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