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效應是否會蔓延到所有主流3C產品?
#智慧音箱市場是否會開始會朝向非中國技術的方向走
「貿易戰持續延燒,Google近期宣布將停止與華為部分業務,今天中華電信開第一槍,表明不賣華為新機,隨後台灣大哥大也跟進。業界人士透漏,局勢混亂,架上華為手機售完後恐怕就不補了。」
而ARM也加入圍堵行列,ARM 的員工已被知會暫停與華為及子公司所有合作連繫,並不得與之討論,提供任何技術支援、軟體、程式碼等,當然包含華為子公司、設計出麒麟(Kirin)晶片的海思半導體(Hisilicon)。
中美目前對戰的態勢已經遠超過貿易戰,到了各自以科技的籌碼開戰的地步,而夾在中間的台灣與台灣的電信商勢必無法避免,當然在商言商以台灣人對於Google應用的綁定程度,無法搭載Google應用當然對於華為手機是致命一擊,但是對華為來說真的有這麼糟嗎?個人看法這是短空長多。
三星的夢想就是擁有自己的智慧手機OS,擁有的意思是能夠同時擁有市場認同與銷量,但是三星失敗了,原因還是在於用戶沒有動力去離開Android擁抱Tizen,但是對於擁有巨大且封閉市場的中國來說,擁抱國產作業系統是國家級戰略,這次中美大戰只是提前了這個進程,而且中國四大手機廠勢必會在中國政府的要求下採用一統的手機作業系統。
再來就是價格,價格永遠是最好的賣點,尤其對於開發中國家,Google那些服務並不是他們的必要只是想要,一台便宜可用且內建"致敬Google應用"的智慧手機才是他們的必要。
最後回到同樣是入口型的產品-智慧音箱,在此當口會不會產生一股「排中、納美、擁台」的風潮,Google Assistant已經中文化,接下來相信Google Home中文化的時程也不會太久,到時候電信商勢必得販售Google Home中文版,必須思考的是與自身發展的品牌智慧音箱要如何共存?或者是否還有發展自身品牌的必要性?往2B的應用掌握程度有多少?
電信商或有線電視這些台灣的運營商們,不該再投入於單一服務的導入,迷信自身品牌,應該朝向可以收攏大量不同終端品牌、智慧家庭家電產品、生活服務的開放平台發展。
再來就是目前除了中華電信的智慧音箱平台之外,台廠普遍在語音/語意引擎全部或者部分採用對岸的解決方案,一來還是會造成資安上面的疑慮,二來對於培植台灣AI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是有傷害的,因為語音與影像辨識就是AI落地在家庭應用的最好場景,然而台灣電信商、製造商、相關通路卻大幅引進對岸的技術,這無異是間接壓縮台灣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令人憂心!
當然,人工智慧除了在家庭應用之外,在各行各業都有產業AIoT化的需求,以「AI為體、IoT為用」,這廣大的場景都是台廠可以就近服務且一展身手的領域,期待台灣AIoT的小獨角獸陸續能夠浮上檯面。
該是「政府、法人、學校、產業、AIoT/Maker社群」,共同攜手努力的時候了。
#入口型產品國機國造是帶動台灣AI產業發展的關鍵
#AIoT時代的來臨誰是最重要的幕後推手?
---
www.smarthomehub.tw 智慧家庭實驗室
智慧音箱市場是否會開始會朝向非中國技術的方向走 在 讓危機成轉機,美律建立電聲霸業的關鍵密碼 的相關結果
從古董級的無線電對講機,到現在市場上最夯的真無線耳機、智慧音箱,都曾是美律實業的主力產品線。很多公司都擺脫不了「一代拳王」的命運,但美律在電 ... ... <看更多>
智慧音箱市場是否會開始會朝向非中國技術的方向走 在 海外培訓成果發表會智慧家庭AIoT發展趨勢探討 - 網站建置中 的相關結果
2018 年的科技趨勢不論是AI、AR 或VR 都有大幅度的成長,其中全球科技業產不. 約而同都重押的智慧音箱被認為是後智慧手機的新數位產品,更被視為是掀起下一波. 潮流的革命 ... ... <看更多>
智慧音箱市場是否會開始會朝向非中國技術的方向走 在 迎接人機介面新商機掌握全球AI語音助理下一步| 新通訊 的相關結果
2015年迄今智慧音箱市場持續成長,並未見消褪。2015~2018這三年來全球產業與消費大眾 ... 語音未來發展方向,分析並預測市場現況趨勢、應用布局、產業鏈(歐美、中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