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罐,在倫敦佳士得拍出了2.3億人民幣,創下當時中國藝術品在世界上最高拍賣紀錄,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元青花。饒克勤從1979年開始,在景德鎮研究如何復刻元青花,故宮不收藏現代人做的東西,但認為饒克勤的元青花鬼谷下山罐,代表了現代人仿製的水平,便收藏了一個。一条去景德鎮三寶村拜訪了饒克勤一家,「做瓷器都要做好,到時你這個人不在了,東西還在世上。」
#瓷器 #骨董復刻 #故宮 #YYIT
影片授權:一条 YIT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蘇貞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ttp://eball.tw/news/21903 蘇貞昌今(14)日參訪南投縣魚池鄉紅茶廠時表示,他最近走訪台灣,關心台灣各產業,體會到業者的各種辛苦,尤其是原物料上漲,薪水卻沒漲,讓業者苦撐高成本,不敢漲價,業者的艱辛需要政府幫忙,政府應該有品質保證的認證機制,不但可以保障業者,也能保障消費者...
景德鎮瓷器價值 在 杰朗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僧帽壺
僧帽壺:中國元代創制的瓷器造型的壺式之一。因壺口形似僧帽而得名,造型為口沿上翹,前低後高,鴨嘴形流,壺蓋臥於口沿內,束頸、鼓腹、圈足、曲柄。具有強烈的少數民族風格。元器形體敦實、壺頸較粗、壺流略短,明器壺流略長,清器頸略高,腹部略瘦。最早為元景德鎮青白瓷器。明清兩代繼續燒造。有青花、紅釉、白釉器等。
「僧帽」,出家僧人頭上帶的帽子。《佛教大詞典》「帽子」條目記載如下:頭巾、禪巾、菩薩巾,冬季僧侶頭上所戴布制之物。《釋氏要覽》卷下送終篇頭巾條載帽的形制「全長五尺三寸,前面長二尺八寸,背後長二尺五寸。」然而,除南傳佛教僧眾因為天氣的原因基本上未見著帽外,佛教各宗派的帽子又有著不同的形制。如在大乘佛教裡面有天台、真言、淨土和禪宗的區別,有漢傳佛教和密宗的區別,以國籍論又有中國佛教與日本佛教帽子的區別。早期佛教對帶帽的要求比較規範,《四分律》記載,佛言:「比丘不得裹頭,是白衣法,若裹頭如法治,時諸比丘頭冷痛白佛。佛言:聽以毳若劫貝作帽裹頭。」這段文字記敘的是早期有家僧人不許帶帽子的規定,但是後來因比丘無頭髮,天氣寒冷所以佛祖慈悲允許用毳或劫貝作帽裹頭。即便如此,《大比丘三千威儀經》還規定了「著帽之時,不得對佛作禮。」
佛教典籍中,佛祖雖然規定了是否可以佩帶帽子,但是卻沒有為它規定具體形制。因而流傳到後世佛教中帽子的形狀不單有宗派之分還有國籍之別。中國僧帽壺根據傳器型制主要分三種,其一為明代李茂林款式,其二為時大彬款式,其三為最早出現在紫砂器中的僧帽壺——「高」僧帽壺。經比較以上三款都叫僧帽壺,同一名稱的器形差別卻很大。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從上古陶器、青銅器的使用,漢之後由漆器到瓷器,至紫砂的興起和進步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這種影響並隨著社會的發展變的更加複雜。從作品的角度來說每個朝代都會根據當時的社會文化氛圍,工藝製作水平和審美風格而有著自己的特點和變化,比較同一時期的器物是無法找出它們的傳承點和變化原因的時候,轉移到歷史文化的角度上來,而不能僅僅從工藝設計這一點來看問題
壺制特點
李茂林款僧帽壺
嘴短直,嵌蓋,壺肩上平面有篆文一圈,可回旋倒讀均成文。壺底刻「萬曆丁醜子京先生索,文嘉銘」。(萬曆丁醜為公元1577年)壺身上貼的蓮瓣花紋裝飾應該是根據佛教習慣而來。此壺在僧帽壺中的地位是比較獨特的,因為如將嘴、把不做考慮的話,壺身與當今和尚們冬天所帶之明宣德青花瓷僧帽壺
帽子最為相象。因此可以說在遍查佛教典籍後,沒有發現有關對僧帽的具體形制記載的情況下,此壺和僧帽這個名字的原始意義(上文《四分律》中載僧人因天氣寒冷而佛祖准許帶帽之語),並和現實情況下(淨土、禪宗等中原佛教僧侶所帶之帽子)最相符。
時大彬款僧帽壺
特點頗為明顯,壺身六瓣,鴨嘴流,蓮瓣裝飾上升到壺冠,耳型把上有一小扳手(似飛把)。壺底刻「萬曆丁酉年時大彬制」(公元1597年)楷書。
顯示這兩把壺製作時間相差不過二十年,但是形制卻差距如此之大。一般情況下同名器形見應存在的一定的相同點或前後變化的傳承,於這裡卻絲毫沒有脈絡可尋。再翻看資料,介紹時款僧帽壺時多提到了是從元代瓷器中「甜白釉僧帽壺」演變而來,根據時間計算元代要早於紫砂開始盛行的明朝。雖然紫砂圓形僧帽壺本身之間也有一些細微不同變化,但總的來說應該是最早出現在紫砂器中的僧帽壺造型。
宗教內涵
景泰藍番蓮紋僧帽壺
瓷器僧帽壺也有著鮮明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格,經過多方查找對比後發現元及以後歷代以「僧帽壺」來命名的瓷器有很多,如「明宣德寶石紅僧帽壺」、「青花藏文穿連雙龍紋僧帽壺」、「甜白釉僧帽壺」等。尤其是現藏於台北故宮的「青花藏文穿雙龍紋僧帽壺」,揭示了僧帽壺的來歷!此器頸,流,把身基本上和以上幾種差別不大,關鍵在於壺身上的一圈藏文,其意義為吉祥祝福用語,現將其摘錄並翻譯如圖:「日平安,夜平安,陽光普照皆平安,日夜永遠平安泰,三寶護佑永平安」。此處所謂三寶即是對佛教中佛、法、僧的稱謂。這把壺形制仿自元代僧帽壺,為什麼明代要原樣仿制上一代少數民族朝代「元」的器用品呢?根據這把壺身上藏文吉祥祝語的記載發現藏傳佛教和僧帽壺的出現應該有一定的關係。
有資料說永樂皇帝為了在連續不斷的法會上減輕僧人們的睡意而定做了數百僧帽壺賜予眾僧作為飲茶器具。黑色法帽在被蒙哥賜予藏僧的時間上要早於瓷器僧帽壺的出現,考慮到僧帽壺的使用價值和它與佛教尤其是藏傳佛教有著很深的淵源,以「藏」民族的一些實用器皿,包括從藏傳佛教法器中選取和其有相同處的與之進行了仔細對比,發現了藏傳佛教中常用的五佛冠,可能也對早期僧帽壺的設計起到了影響。「五佛冠」,其冠字有把帽帶在頭上的意思。就形制來說,此冠分五朵蓮瓣,每一葉冠中間,都有一個蓮瓣形的佛龕,佛龕中間各有一個代表五佛之一的梵文字母。這也與僧帽壺頸部以上的設計比較相象。至此,經過以佛教界法器的比較和對歷史上僧帽壺來源的考察,關於其出現的原因的一種解釋——它可能是以中原漢族傳統器皿「湯瓶」為主體結合藏傳佛教法王「黑帽」和法器五佛冠的式樣為頂部設計,並以此來明確其宗教使用特點而設計的飲器。它的用途初期專為佛教僧侶飲茶,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變成普通人也可以使用的茶壺。
工藝特色
明永樂紅釉僧帽壺
僧帽壺最早出現的時間是元代,最早出現時的載體為瓷器。明以後隨著大量瓷器工匠轉移到紫砂器方面的製作後也將此器形移植了過來。並且根據以上原因來看,紫砂圓形僧帽壺的出現時間要早於李茂林,更早於時大彬款,時款應為紫砂工藝成熟後,由製作紫砂器皿的工匠根據紫砂壺成型特點加以改良後出現的結果。李茂林款僧帽壺應和其它兩種是沒有傳承關係的,其出現的理由可以做以下兩點考慮:一,李根據漢地佛寺內僧人實際使用後產生靈感設計而來;二、李根據當時出現的瓷器僧帽壺款式所啓發,進而獨立創作的。
通過從歷史的角度,證明瞭僧帽壺在歷史上有著並且也應該有它獨特的地位:其一,解釋了壺名的由來,揭示了其與少數民族器用品有著直接聯繫,並且反映出一段各民間交流的歷史。其二,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僧帽壺製作工藝,設計思路轉變的過程。通過它能夠比較清晰的反映紫砂在中國歷史大環境中不斷變化的歷程,說明瞭「飛把」工藝設計的出處。其三、也展現了佛教傳統中從無帽到有帽,以至於到帽子成為法器的一種演變過程。通過這次對僧帽壺的研究後更發現僧帽壺與傳統文化分不開,它是折射出中國文化傳統和歷史的一面鏡子。
景德鎮瓷器價值 在 福祿壽古玩店.Fulushou Antique Shop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清乾隆廣彩通景羅漢人物潘趣碗】
這是一只清乾隆廣彩通景羅漢人物潘趣碗,光是這個名稱就需要一些解釋,我們一個個來吧!首先,潘趣碗(punch bowl)是專門拿來裝「潘趣酒(punch)」的大碗。所謂潘趣酒,就是以果汁和酒調成的雞尾酒,英國人很喜歡。而「廣彩」,在之前的文章中已多次詳述,基本上就是在江西景德鎮燒製好的素瓷胎,運至廣州手繪紋飾再進窯以低溫二次燒造,然後直接船運出口的彩瓷,色澤鮮艷描金富麗繁縟如織錦而著稱。至於「通景」,則是瓷器上的主要紋飾並不是在「開光」(又稱「斗方」)中呈現,而是一整片連貫的人物或景色。這只廣彩潘趣碗上的紋飾是金底粉彩繪的十八羅漢圖:托塔羅漢、舉缽羅漢、芭蕉羅漢、開心羅漢、靜坐羅漢、笑獅羅漢⋯⋯不僅描繪得有趣生動,如此的紋飾也十分罕見。廣彩潘趣碗皆是歐洲貴族向中國訂製以展現其財富與生活情趣,此件雖然碗內有極小的瑕疵,紋飾描金部分因年代久遠與使用過程造成些許脫落,仍無損其價值,是非常令人心動的值得收藏佳品。
景德鎮瓷器價值 在 蘇貞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http://eball.tw/news/21903
蘇貞昌今(14)日參訪南投縣魚池鄉紅茶廠時表示,他最近走訪台灣,關心台灣各產業,體會到業者的各種辛苦,尤其是原物料上漲,薪水卻沒漲,讓業者苦撐高成本,不敢漲價,業者的艱辛需要政府幫忙,政府應該有品質保證的認證機制,不但可以保障業者,也能保障消費者;政府也要建立完備的產銷管道,要讓有品質認證的產品達到宣傳效益;另外,還要將地方的產業配合地方的好山好水,吸引觀光客,帶動地方觀光,一系列的政策需要政府來重視與推行。蘇貞昌說,不論他是任何身分,他唯一的心願就是能夠讓百姓「安居樂業」。
蘇貞昌表示,因為台灣人民給他機會,從地方到中央,才能夠讓他有豐富的從政經驗,蘇貞昌說,當時他擔任屏東縣長,帶著屏東農民北上到台北賣蓮霧,才創造了現在有口皆碑的「黑珍珠」;而在他任台北縣長時,他又打響「文山包種茶」的名號,並且創建「茶的博物館」,推銷各種茶葉,包括東風美人茶、白毛毫與普洱茶,蘇貞昌說,當時一鄉鎮一特色,讓農民獲得非常大的農業收益。
不只如此,淡水「漁人碼頭」的建設,讓本來以撐篙捕魚維生的船民,轉型成撐篙載觀光客遊淡水河,收入也有很大的成長;還有「烏來溫泉櫻花祭」,來客數達一百萬人次;另外,原本只是小庄頭的平溪,卻因「放天燈」在世界享負盛名,連台灣上海世博展覽館,也是以天燈造型現身。而鶯歌陶瓷博物館,當時一度被當地人譽為「台灣的景德鎮」,蘇貞昌卻說,這是台灣的鶯歌,是世界的鶯歌,因蘇貞昌的發揚台灣,到最後,讓鶯歌陶瓷的價格,在國際上,比景德鎮瓷器還要有價值。
蘇貞昌進一步說,也是因為能有這個機會,他才能夠體會從來自農村,了解做事人的辛苦;一直到大都市,知道如何推銷產品,還能夠將最好的在地文化表現出來。蘇貞昌讚嘆,南投的魚池鄉阿薩姆紅茶,從日據時代引進品種,能夠在全台灣成功栽植,不只如此,還能進一步改良,從緬甸引進新技術,將茶葉栽種的如此漂亮。
蘇貞昌也提到,在民進黨執政時期,推動「農業產銷履歷」,也就是TAP,就像當初在台北縣推展「文山包種茶」,由縣政府蓋上認證印章,帶動整個包種茶的名聲。蘇貞昌認為,種茶農民只能做到好品質,卻不知如何達到好市場,這是政府必須要努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