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yteller:【比比書屋:生活,最純粹的況味】
夏日炎炎,天空中沒有一絲雲,炙烤著大地。誰知,天邊滾來了團團烏雲,瞬間滂沱大雨,沒多久,雨停了,空氣清新了。我們慢悠悠地駛進大江埔,然後沿著蜿蜒的鄉村小路,走過歐羅農場以及素苗農舍,撥開葳蕤茂盛的野花,「比比書屋」指示牌進入我們眼簾。
踏進書屋,宛如走進一間歐洲森林小木屋,屋子裡放滿書籍,每一個小擺設也別具心思。除下鞋子,肥嘟嘟的貓咪「咖喱」率先從書屋走出,「你們來了!」書屋的老闆蔡文元(Ringo)和老闆娘李秀麗(Teresa)掛著如外面放晴般的笑容揚聲,然後向我們介紹著書屋的每一隅。
足下踏著木製的地板,走進木屋中的小書室,原本寧靜的環境更為靜謐。Ringo 和 Teresa 連忙以茶招待,為我們沏上一壺「糯米普洱茶」;我微呷幾口,吃了幾口茶點,好像領悟到蘇軾於《試院煎茶》的那一句:「但願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只要有一甌好茶,吃飽睡足就好了,世間的紛擾頓覺全然消解。隨後,Ringo 和 Teresa 娓娓道來打造「比比書屋」的緣由,「我們兩個也曾是社工,約六年前我們就想開一間書店,隔壁就有農場,認識不同志同道合的朋友。」Teresa 莞爾微笑說。夫婦兩人花近六年時間,將一片荒蕪之地綻放出繁茂之花,坦言至今仍在不停修補、設計、裝潢中。
Ringo 和 Teresa 以小狗「比比」命名書屋,「比」的諧音為「畀」,帶有「給予」的意思,正如在他們眼中,開書店從來也不是一門生意,而是期盼與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們分享以及交流,付諸於「施比受更有福」、「天涯若比鄰」的寓意。「我們認為『書』是一種媒介,能夠讓我們認識多些朋友,本著善意,分享彼此擅長的東西並傳揚出去。香港往往太過重視第一名成功人士,第二名、第三名則並沒有太多人在意,但其實亦能抱有謙虛的心去教導別人,大家產生共鳴。」Ringo 泰然自若說道。
城市生活總是匆匆忙忙,Ringo 和 Teresa 則放慢腳步,細味生活,深信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著重人際互動的關係,於是在書屋中舉辦藍染、銅鑼、冥想、製作手工麵包、跑步讀書會等等;更有一系列的「以書換菜」、「菜田農家飯共食」等活動。
眼看,烏雲散去,陽光透過樹葉在木地板上留下斑斑駁駁的樹影,Ringo 引領我們走到「活地樂園」,訴說著如何樸門耕種,鼓勵綠色生活。猶記得,樂園裡地板所繪製的明陣(Labyrinth)——這是基督教古老靈修傳統,當慢步行走時,但當沉靜心神,釐清思緒,眼前看似迂迴曲折的道路便會驀然清澈明朗起來,入口同時亦是出口。
讀一本好書,無疑會感悟到作者的真切;與 Ringo 和 Teresa 共處半日閒,彷如明瞭到生活最純粹的依歸是什麼。下午五時多,我走回書屋,翻到梭羅《湖濱散記》,裡面寫到:「我願意深深地紮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得紮實,簡單,把一切不屬於生活的內容剔除得乾淨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用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
這時,太陽從玻璃門徐徐斟入,麈埃在光浪中閃動,時間宛如停歇下來。
生活該是這麼簡單。
Storyteller:比比書屋 & Jane Cheuk @giraffefilm
Illustrator:東駿 Dung-Jiun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比比書屋 #beibeibookhouse2016 #JaneCheuk #giraffefilm #東駿 #DungJiun #dungjiunstudio #EveryoneisStoryteller
📚 成為 Reading Club 會員:https://bit.ly/388NCaD
✨商業合作/廣告洽談,歡迎聯絡:info@story-teller.com.hk
📻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https://store.story-teller.com.hk/pages/podcast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Topaau土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長輩買唐餅,總想起元朗,事關大馬路一帶雲集多間老字號餅家,有些更是過百年歷史,而且不少中式糖果店亦選擇紮根於此,像以酥香潮式花生糖見稱的其奧。疫症期間,舖前依舊擠滿人群,店員忙於即場煮糖製糖之餘,亦要分身應付客人,忙得不可開交。顧客十居其九買花生脆糖或軟糖,一盒才數十元,賺的也只是蠅頭小利,但每口也...
普洱茶 故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曾分享過它們的碗碟。
很多朋友都超喜歡它們的產品。
這次live light和 kichi cha 聯手推出「月光吉盒」。
有月餅有茶而最重;小碟子🍽
每一個物品都是精心挑選和安排。
中秋品嚐月餅再配上30歲的普洱茶就是完整。
碟子裡的圖是tapir(馬來貘) ;讓更多人注意到濒临絕種的動物。
niaseng, 果然有故事~有故事~
精湛極簡設計和包裝。 一定會喜歡❤️
p/s; 还可以customise greeting card 😍
#我爱月饼我爱中秋
#蕉赖小王子
Live Light Store x @kichi cha
普洱茶 故事 在 動區動趨 BlockTempo - 由社群而生的區塊鏈媒體 - Media for Blockcha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IBM #區塊鏈 #宏都拉斯 #咖啡供應鏈追蹤
【IBM| 區塊鏈食品溯源計畫 Food Trust 進駐宏都拉斯,助咖啡小農改善收入環境】
🔰宏都拉斯是中美洲第二大咖啡出口國,然而當地咖啡農生計卻依舊苦不堪言.....
小母牛國際宣布採用 IBM 的區塊鏈食品追蹤計畫 Food Trust,旨在提高宏都拉斯咖啡及可可的供應鏈透明度
-
#同場加映
① IBM區塊鏈|藍色巨人再出招,要把「專利鑄成 NFT」改革全球專利交易市場
https://tempo.pse.is/3htrth
② 台灣|恆鏈創科把「原產地故事」搬上區塊鏈,同Lootex打造「紅酒NFT」生產履歷
https://tempo.pse.is/3hu8w4
①+② 「中國區塊鏈全民運動」新產物:假茶氾濫的雲南,推出普洱茶區塊鏈
https://tempo.pse.is/3gd4cp
-
✅ 即時新聞Telegram頻道
https://t.me/blocktemponews
✅ 每日精選 LINE:
https://line.me/R/ti/p/%40kgx9780p
✅ #五千人投資討論群 (已滿)
https://line.me/ti/g2/htySqS7SoKOuGGFx4Gn9dg
-
✅ 動區Line2群👇👇👇
https://bit.ly/dogemoon2
普洱茶 故事 在 Topaau土炮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長輩買唐餅,總想起元朗,事關大馬路一帶雲集多間老字號餅家,有些更是過百年歷史,而且不少中式糖果店亦選擇紮根於此,像以酥香潮式花生糖見稱的其奧。疫症期間,舖前依舊擠滿人群,店員忙於即場煮糖製糖之餘,亦要分身應付客人,忙得不可開交。顧客十居其九買花生脆糖或軟糖,一盒才數十元,賺的也只是蠅頭小利,但每口也是老實甜味,食落叫人熟悉、安心。帶點又香又鬆化的花生粒,另滲出濃厚芝麻香,佐普洱茶一流。
二十多年前,其奧由黃廣鵬爸爸創立,小時候,一有空閒便到店內打雜幫手,看着小店由最初主要賣煎釀三寶、炸雞髀,慢慢轉型為中式糖果店;亦見證以前地價平、人煙稀少、大樹林蔭的大馬路,搖身一變成為此刻的寸金尺土、萬頭攢動的熱鬧大街。十年前左右,毅然接手家父的生意,成為第二代。他不怕辛苦,邊學邊做,由選花生至煮糖,無一不親力親為,從父親身上虛心學習,守好家業「花生糖好味與否,有一半已取決於原材料的質素。」因此在選料上異常嚴格,只買顆粒圓潤、口感鬆化、入口軟綿的珠豆花生,不會選擇質感較硬的長身花生。
他坦言,做花生脆糖材料簡單,不計花生,只需要砂糖及清水,再用心機及耐性便可將兩者煮成糖漿,「兩樣材料倒進鑊中同煮,煮約半小時起白泡再變成金黃泡,然後倒入已量好的花生,把握時間直接在鑊內趁熱拌勻,再倒至木板上攤平,最後以機器切成粒,放涼約半小時便可包裝。」做軟糖則相反,先將花生預先放進盤內,倒入糖漿,再在盤內拌勻。不過,倘若煮糖漿時火候出錯,糖漿有機會出現反砂效果,即是變回一粒一粒的砂糖,這樣的話,便要棄料重頭再做一遍。冬天時開鑊煮糖漿,已叫人汗流浹背,更何況是大熱天;站在鐵鑊前,不停翻滾燙熱冒煙的糖漿達半小時,再二人合力搬出鐵鑊,將鑊內的黏稠糖膠倒上木枱,以擀麵棍壓平,這些功夫日復日、鍥而不捨地辛勤默默做,堅持以年計,真的是少點韌性也受不了,難怪這些古法滋味如今賣少見少。
其奧
地址:元朗大馬路 36 號 F 及 G 舖地鋪
電話:24798951
#其奧 #中式糖果 #元朗 #花生糖 #古法 #潮式 #潮州 #大馬路 #傳統
更多土炮好片:
柴灣40年古法叉燒 新桂香燒臘
https://youtu.be/zx_wqdZJEbQ
旺角中式老餅家 鎮店之寶雞仔餅
https://youtu.be/dIxQeKU_ROw
水滾茶靚 港式點心 歎一盅兩件
https://youtu.be/eK8bjW4RIvE
==============================
土炮好片,馬上訂閱YouTube: http://bit.ly/2H7BpYW
==============================
如有各區好人好事、小店情味故事、本地攝影作品、社區有趣大小事等等,歡迎Inbox土炮報料,有機會在專頁上刊登!
普洱茶 故事 在 Ju是愛聊x寶貝好不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訂閱寶貝好不好 新手爸媽沒煩惱 https://is.gd/fl3Frs
👍按讚臉書粉絲團 隨時接收新動態 http://fb.me/babykidiou
#寶貝好不好 #醫招救媽咪 #孩有話說
普洱茶 故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陶瓷雕塑展 #林洛安專訪
凝結萌芽的瞬間,微觀生機之傳承
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曾說「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本書」藝術家林洛以植物的意象,創作出內心對於美的造型想像,綠意盎然、生生不息又完美的幻想世界
山林間奔放自由的童年
中忘卻停下腳步回頭探究自我。洛安回想起就學的時光說到:我一直是生長在台北的孩子,相當融入城市中快速的腳步、繁忙的生活,求學的階段就讀普通國高中,下課後不外乎穿梭在人來人往的台北車站,擠在電影院般排排座的補習班,周末再起個大早到圖書館報到,日復一日的規律又乏味的生活讓我漸漸遺忘觀察日常事物的樂趣。
聊著聊著,說到小學久遠的記憶略微模糊,述說在自然中度過的童年時光「當時媽媽將我和弟弟送到陽明的森林小學就讀,全校只有六個班級,還記得每個班級在大水溝旁邊都有塊田,每天早上都要從水溝撈水照顧自己的農作物,可能是四季豆、番茄或是小黃瓜。在森林小學的課程一周有兩日半天的自然課程,老師讓我們在山中集合,每周帶學生認識校園周遭的植物與動物,除老師的講解還需到圖書館翻閱圖鑑、書籍,認真查資料加上寫生畫圖才能完成一張學習單,那時候就發現自己對於植物寫生的喜愛。」經過這段敘述,可以想像童年在山間奔跑的自由與快樂,加上林洛安家裡曾開過花店,走在路上、有花草的地方,母親便會一一告訴她這是什麼花、這是什麼植物…,因此在成長過程中不知不覺累積了大量植物知識。
林洛安的父親長年居於雲南的西雙版納,從事普洱茶商的工作,回台期間總會與她分享在當地與茶山村民互動、述說生長了百年的野生茶樹是多麼地高,而茶的採收作業是如何遵循季節更迭來摘取葉芽,使茶樹生長得更茂密;不使用農藥與人工化肥,以維持大自然間生息的平衡,洛安每每聽起關於茶山的故事,便會對大自然有種景仰與說不出的感謝,感謝大自然的照顧。
在城市中尋找綠意
近幾因搬家緣故,有幸家中多了一片小小的花園,喚起林洛安對花草的興趣,開啟了綠手指生活,其中對於多肉植物更是上心,其圓潤而飽滿的葉面和多變的外型令她感到驚奇,漸漸投身研究如何種植,進而有了自己一個多肉植物小天地。
就讀研究所期間,林洛安曾於誠品歐風花藝店打工一段時間,每日店內皆會保有2、30種進口花材與葉材,以及各式植栽與大型植物裝置,打工期間認識了許多植物與花材,也能利用上班空檔練習花材的搭配。這些生命經驗、對於植物的喜愛與研究,不知不覺已成為創作的養份。
取材於自然的溫度創作
大學就讀台藝大工藝設計系期間,林洛安接觸了多樣工藝媒材,包含金屬、陶藝與木工等,剛開始她覺得陶藝並不吸引人,經過兩年的學習,發現陶藝的塑造過程、裝飾技法與燒成都有著深厚學問與知識,而陶土的易塑性、能立體呈現作品外型等特質,更是令她深受吸引的原因。洛安認為「陶土經常被形容成為一種溫暖的材,在適當的濕度下捏塑起來的觸感柔軟細緻,其原料包含高嶺土及複雜的礦物質,使其成現不同的色彩、硬度、燒成溫度、黏土顆粒的粗細。對於土的掌控,水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只要對乾濕度控制得宜加上眾多的成型方式,黏土就能在手中千變萬化,結合了土、水及在燒成環節需要用到的火,這樣近乎自然的材質皆取之於大地,甚至滋養了同樣被喻為溫暖的材質-木材,大地對我而言就是最溫暖的存在。」
從眾多媒材當中,林洛安選擇專注於陶藝創作,本次展覽作品造型元素靈感通常源自於植物的啟發,更將自然界植物所展現的對稱、飽滿、滑順、曲面等元素納入其中。
捕捉生機展現瞬間
本次系列作品以植物發芽的瞬間與繁衍的傳遞,作為展覽主軸,林洛安觀察到許多女性藝術家創作靈感經常來自植物、花卉與性徵,例如美國女性畫家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Totto O'Keeffe)的花朵繪畫「對於大部分的開花植物來說,花朵背負著複雜美妙的繁衍工作,它們色彩艷麗、香味誘人,花瓣的造型襯托出花粉和花柱,吸引昆蟲來傳遞花粉,繁衍後代。」。
(萌系列作品)微觀植物的細節,作品呈現圓潤、簡潔的線條,將特點聚焦,林洛安舉例作品(萌),在一似葉面組織的平面上的兩點,象徵著甫冒出的芽點,佐以戲劇性的色彩打光加強重點。(傳遞系列作品)外型靈感來自於顯微鏡下的花粉,理念源自花粉的傳遞過程,授粉代表著植物生命延續與傳承。在作品的展現上也承續著自然界的定律「散撥越多種子提高生存機率的定律」大量複製同樣一件的組件作品ex. (向光),使用種子發芽意象並向著陽光方向排列,呈現出律動感及方向性。藉由不同的媒材質感與成形方式,希望能更貼近她所想要傳遞的視覺感受。
自然的樂章與傳達
「我希望透過我的作品,也能傳達這樣的感受給觀者,讓觀賞的人能夠感受到美好及愉悅的情緒。」當藝術家林洛安徜徉於大自然所帶來的感動及美時,經由創作將這些生長的瞬間記錄下來,透過這樣的實現過程,傳遞給觀者,同時也達到自我療癒。林洛安的作品如同一首平靜溫涼的歌曲,卻飽含生命力與希望,帶領觀者徜徉於自然界的篇章。她更希望此次展出能有別於以往以材質特性為出發的習慣,以最純粹又新穎的視覺感受傳達作品義涵,帶來不一樣的陶瓷雕塑作品。(文:金車文藝中心)
林洛安學歷:201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工藝所陶瓷組
2009- 201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工藝系
獲獎 :2014 第十屆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 入選獎
2014 澳洲黃金海岸國際陶藝獎 入選
2014 南投縣第十五屆玉山美術獎 入選獎
2014 南瀛獎 佳作
2014 西班牙17 th Biennal de Ceràmica d'Esplugues 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