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 是時尚唯一的不變 SFW 札記 ]
首先先說明ㄧ件事, 雖然現在資訊極為便利,
但是本人向來不愛紙上談兵,深信眼見為憑才是事實,
親身經歷、身歷其境才是足以與眾人分享的經驗,
兩本著作(ZFASHION 時尚零距離與SNAP BIBLE 時尚街拍聖經)如是,以下文章分享亦是。
隨著上海時裝週十五年有成,
加上中國市場的崛起,
SFW已經彎道超車與Tokyo Fashion Week 並列第五大時裝週,就規模而言SFW已超越TFW, 但回到質量個人認為TFW的素質水平還是在SFW 之上。
端看ㄧ個時裝週的規模,
無非是秀的場次量化與品牌檔次水平,
此外更重要的一環是2B的Showroom 配套,
時裝設計的交易不在台前是在秀後。
如果說設計師是時裝週盛開花朵,
Showroom便是這個蘊育花朵的園地,
而買手buyers 即是扮演著採蜜角色的🐝,
Trade show 是架接創意設計與市場的橋樑/平台,
Trade show 主理人左手握著品牌資源,
右手掌控著買手資源,同時還得驅動傳媒效應,
品牌、買手、活動、行銷、經紀⋯, 就像一個隱形巨人,站在幕后運作著這整個商業模式的串聯⋯
因此要看ㄧ個時裝週商業價值,
trade show 的層次與數量多寡是關鍵。
即便亞洲時裝周八成以上以本地品牌為主,
但若有足夠大的商業市場撐腰依然可以發展出區域性規模,吸引全球頂尖買家或品牌的參與,
東京時裝週是個成功案例,
不斷向四大時裝周取經,全心全意朝著國際規模的SFW,深諳時裝週的runway show 只是個前導,
真正能創造商業價值的在於市場的交易。
對ㄧ個設計師來講:夢想在舞台,現實在市場,未來是現在進行式,若無法獲利,品牌的夢便難以持續。
市場怎麼看設計師的作品,設計師怎麼看這市場,
這是相生相應的。
這幾年SFW的發展有跡可尋,
除了新天地的主秀場外(Runway ),
扮演著時尚產業中最重要ㄧ環的Trade Show / Showroom,更是如雨後春筍般的遍地開花,
論起SFW的指標Trade Show 以MODE、Ontimeshow 、時堂、Tude 、Alter 、Not Showroom 外,DFO 也是其一,Trade show 的生存與設計師一樣,回歸市場機制, 若不具備差異性,便沒有存在的價值,而愈是競爭的市場才能活絡時裝週運作,除了以上幾個本土的trade show 外,近幾年也不斷吸引了愈來愈多創投資金挹注,甚至是國際級的TRANOÏ 也與百聯集團合作,將在今年啟動中國時裝週的主場商事。
三年前在法國與DFO主創人之ㄧ的Mei 結識,
ㄧ直是互動交流的朋友,
每逢SFW必定親自造訪,
變,是時尚產業的不變,
尤其是以市場導向的Showroom,
在時裝週具備ㄧ定的高度與話語權,
若是一次沒搭準市場的風向,
再回首已經是個陪跑幫襯,
可想而知扮演著時裝週每一個環結的key man 都必需具備相當的能耐。
ㄧ直以來,游走國際時裝週期間,
必定把Showroom 安排在秀場的空檔中,
內行人都知道Runway Show 是Trend 與創意概念佈達,
許多誇張炫目的設計純粹for show time ,
評價設計師的功力必需回到Showroom 展示間,
褪掉燈光聲影妝髮整體造型後的靜態陳列,
近距離的接觸才能感受布料、細節與剪裁,
特別是許多新銳設計師的作品,
舞台上發光發熱,舞台下可能慘不忍睹,
再怎麼酷炫的秀,還是得回到ready to wear 的市場機制————由最具商業判斷的買手來定奪生死。
這次在緊湊的排程中,走訪了DFO,MODE,時堂, Ontimeshow與 RV PRO ⋯各具特色, 每個Showroom 服裝、配件一應俱全,規模都不小,
除了兩岸三地新銳品牌之外,歐美品牌的比例也越來越多,全部都是免費入場,可以事先線上預約,也可以直接在現場掃QR Code即可,從事時尚產業的朋友,如果這段期間到上海, 非常值得走一趟。
以往在四大時裝週最怕遇上的時裝週效應; ㄧ房難訂、房價水漲船高、ㄧ車難叫、塞車塞車⋯⋯如今的上海便是,究竟有多少人湧進這一個城市,雖然目前手上沒有數據,可想而知在這段期間必然為這個城市帶來極大的收益與邊際效益。
多SFW 👉 https://mp.weixin.qq.com/s/J7P1abO_TXytfpWp9wwQbg
#everydayisflashday
#再忙也要到tradeshow為好朋友們打氣
#時裝週本質就是個商業模式
#搞懂時裝週洞悉時尚產業
#經得起市場考驗的設計才能生存
#沒有商業價值又何必大費周章
#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蹭熱鬧
#台北時裝週加油💪💪💪
TRANOÏ #SFW
DFO #mode #ontimeshow #Rvpro #tude #Alter #notshowroom #fashionweek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