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book選書小組每週精選
#精彩扼要的短書評
👉模糊式告白(洪範書店)#坦白且靈動 #在前人走過路徑上再開新風景
👉綠猴劫(時報出版)#反映時代的歷史情緒 #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心靈工坊文化)#兒童心理學家之子 #與母親對話思辨
👉飲食中的朝鮮野史(臺灣商務印書館)#韓食的初心和軼事 #歷史和記憶才是究極的調味
👉藝術家在做什麼?(Editions du Flaneur 行人出版社)#破解現代藝術 #義無反顧的執著反而接回創作初心
👉一千零一個點子之後(大塊文化)#NETFLIX創始的祕密 #破解網路世代的社會交際型態
👉黑洞捕手(天下文化)#黑洞攝影的國際合作 #台美科學發展歷程
👉璀璨異境:夜幕下光之工廠攝影集(台灣角川)#如奇觀般呈現某種未來世界 #不自覺地被吸入
#我們覺得這本書很棒喔
#有興趣的話請你也可以讀一讀
更多選書評語請參考👇👇👇
————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490的網紅研究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創作者說》,每週四上線。每集節目會邀請創作者來跟大家聊聊他們的作品。可能是一本書,或是一部劇。歡迎你跟我一起來探索這些故事,背後的創作故事。 追蹤《研究生》 FB|https://www.facebook.com/pointsjourney 📍創作者 郭珍弟|《期末考》導演 🔖精彩節錄: ...
「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的推薦目錄:
- 關於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在 趙德胤 Midi 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在 研究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在 [問卦] 黑金電影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在 紀錄觀點- 「我知道有很多關於我的電影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的 ... 的評價
- 關於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在 [問卦] 黑金電影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 看板Gossiping - Web PTT 的評價
- 關於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在 [問卦] 黑金電影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在 趙德胤 Midi 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搜狐採訪報導:
出生於緬甸的台灣導演趙德胤,近幾年在國際影壇所獲得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僅今年一年,我們已經在“三大電影節”中的柏林和威尼斯兩次見到他的作品。師承侯孝賢李安,但一直有自己的創作語境和主題關懷,趙德胤已經從七年前的金馬電影學院學員,漸展大師品相。
其第四部劇情長片《再見瓦城》在“威尼斯日”單元首映後,獲得了媒體和評論界一致稱讚,《好萊塢報導》寫到“師承侯孝賢,並體現了楊德昌的電影哲學反思… …趙德胤證明了,台灣新電影的精神依然非常活躍。”,《綜藝》則盛讚“趙德胤對情緒、節奏和表演的控制,建立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戲劇。”
影片依舊以導演最熟悉的東南亞華人生活為背景,講述了年輕的阿國(柯震東飾演)和蓮青(吳可熙飾演)和很多緬甸華人同鄉一樣,從邊境偷渡到泰國打工,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然而現實的殘酷是——一張小小的身份證件就能難住這些沒有出路的人們,有的人自甘墮落、有的人有更遠的目標,而兩位互生情愫的主人公,也在殘酷的現實和無望的追尋中,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劇結局。
《再見瓦城》首映後,搜狐娛樂在“威尼斯日”會場天台採訪了導演趙德胤和演員吳可熙、柯震東。三位主創都是一身黑白,簡潔的亞麻衫,並不像影片中那樣灰頭土臉,但也毫不張揚。一位吃過苦、打過各種小工的導演,一位從舞台轉向銀幕的女演員,一位經歷人生和演藝生涯重大挫折後從頭開始的男演員,坐在那裡,向我們講述了影片的台前幕後。
*演技靠訓練,沒有明星只有演員
相比較“明星”或者“藝人”這樣的稱呼,趙德胤從來把自己的合作者定義為“演員”,不論是偶像出身的柯震東,還是合作過多次的吳可熙。因此,《再見瓦城》放映後,外媒認為兩個演員的表演引領了觀眾,這樣少見的對亞洲演員的高評價,讓導演非常驚訝和高興。
在合作上,趙德胤看重的不是人氣和明星光環,“我覺得他們專業,他們有能力演出這個角色我就找他們。”。專業合作之外,趙德胤希望和自己演員的關係像家人,若能在一些觀念上對他們有一些好的影響,那就更好。所以在他的影響下,小劇場舞台表演出身,自認並不懂電影的吳可熙,被導演要求著看了《三峽好人》和《悲情城市》,開始懂了電影中的美,明確了自己想做的表演工作。經歷過人生和事業低谷的柯震東,在他的影響下學會去看事物最原本的東西,所以在紅毯照被評“滄桑”時,柯震東的反應依然放鬆平和。
在半個月就能拍一部網絡大電影的當下,也許很少再有導演要求演員空出整整一年的檔期時間來準備角色,也很難有演員接受這樣“苛刻”的條件,而他們為這部戲做到了。趙德胤會把柯震東和吳可熙帶回家,跟他和家人學緬甸話、讀劇本、還有做家務體驗當傭人,然後把他們扔到緬甸和泰國工廠裡做工,自己消失不見。為此,柯震東真的灰頭土臉去緬甸和泰國當工人,吳可熙在小餐館刷了六個多月的碗。他們和工人們一起吃一起住一起上工,直到現在在採訪中吳可熙都會脫口而出“我們同事”怎樣怎樣。沒有經紀人,沒有助理,別人拍一部戲學會高大上的技能,他們學會了在臟破的小餐館刷盤子洗碗,學會了紡織分線,在130多度的高溫裡上漿,工作環境危險惡劣到每天上工前要先拜四面佛。很多演員常把“體驗生活”掛在嘴邊,趙德胤和兩位主演卻更常說“訓練”這個詞。 “體驗”只是去感受,“訓練”卻是在體會、學習之外,加一層有意識的模仿與再現。所以兩個土生土長的台灣演員,學會了夾雜緬甸方言的雲南官話,拍戲時好幾次他們差點被當地人認出,都是靠地道的泰語和緬甸語蒙混過關。
就這樣,他們用一年多的時間,從穿著到狀態、從語言到技能,將自己訓練的與真正偷渡勞工沒有差別才開始拍攝,也因此才有了首映現場觀眾看到光鮮亮麗的他們發出“完全認不出!”這樣的驚呼。
趙德胤之前的影片從來沒有劇本,除了受當時拍攝條件限制,也因為導演更善於根據真實的生活隨時即興創作,他從不明確對演員說該怎麼演,只在不停地觀察後才反推劇本,並全然信賴經過了大量“訓練”後的演員表演。女主角吳可熙笑談《再見瓦城》是她第一次在趙導這裡看到劇本,但仍然會有每天改戲加戲的情況。比如趙德胤看到兩個人在紡織廠打工時身上常常有線頭,就有了後來影片中阿國給蓮青戴項鍊後從她肩頭摘線頭,這個透著曖昧、吸引、親近卻又克制、並且無比真實的動人細節。
*藝術就是創作者對真善美、對愛恨情仇的看法
“緬甸大概有三百萬到五百萬華人,全東南亞可能三四千萬華人,這些華人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流浪在其他國家,說的是一樣的語言有一樣的文化。但是我們小時候去中國探親的時候,在邊境,人家是要檢查你身份證的,很明顯你有中國的身份和緬甸的身份待遇是不一樣的,你每天都這樣感受,在創作面臨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就會提出來了,表達出來了。”
身份認同問題,幾乎存在於趙德胤每一部作品中,從《窮人、榴蓮、麻藥、偷渡客》以及之前的短片開始,不管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其鏡頭下的主題未曾變過——表現東南亞地區華人的真實人生和境遇。他的創作靈感來自於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來自於自己的兄長,以及16歲時在全家傾盡所能支持下來到台灣的經歷。
* “為什麼要一直拍這些?”
“我生活周遭的感受一直是這樣的,就跟地藏王菩薩一樣,人家問為什麼你一直在地獄裡面你不上天堂?因為地獄還有鬼,就需要有佛。就是這麼簡單,藝術就是這樣,它的存在就是在解讀你個人對黑暗或良善,真善美,愛恨情仇的看法。”
但是趙德胤也表示拍到《再見瓦城》可能就差不多了。在等待更好的機會和更多資源期間,他一直在準備,硬件條件上的、經驗上的以及人生觀方面的。他認為轉型關乎的並不是簡單的“類型”兩個字,而是對一個領域的投入和理解,關乎創作者的哲學觀世界觀。 “導演不是在主導觀眾去看電影,而是去勾起觀眾原有的情感去共鳴演員當下的狀態”,趙德胤認為在引發觀眾個人感動的過程中,甚至連故事本身都不重要。連故事都只是表象,那麼“類型”這僅僅起到載體功能的事物,必然也不會成為束縛趙德胤創作的枷鎖。
在今天的《再見瓦城》之前,趙德胤都將情感傾注於“一路走來”的過去,用了四部劇情長片和多部短片紀錄片,梳理好“異鄉”“身份”“貧窮”“轉變”這些影響他過去生活的主題。如今在完成自我探索之後,他將去用更開闊的視角討論更廣泛的議題。 “你的人生對生活物質或基本的身份表像都已經沒有太多的需求,我的生活變好了,很多東西都沒有那麼困難了,可是另一個問題又出現了——你的心靈跟家人,跟家鄉又有隔絕了,時間跟空間改變了,你回不去了。”
據悉,導演的下一部作品將是科幻題材,一位吸收腳下土地所滋生養分進行創作的導演,會怎樣做出類型片的嘗試,這非常讓人期待。無論如何,我們希望看到這位華語電影新力量的代表,在創作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採訪/文字 帼杰
搜狐報導http://yule.sohu.com/20160908/n467900969.shtml
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在 研究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創作者說》,每週四上線。每集節目會邀請創作者來跟大家聊聊他們的作品。可能是一本書,或是一部劇。歡迎你跟我一起來探索這些故事,背後的創作故事。
追蹤《研究生》 FB|https://www.facebook.com/pointsjourney
📍創作者
郭珍弟|《期末考》導演
🔖精彩節錄:
這一集邀請到「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郭珍弟,來跟大家聊聊她的新作《期末考》,分享拍攝這部電影的經驗,以及導演生涯的創作故事。
導演提到,對她來說好像有某一些心情在紀錄片的時候因為主角是演自己,所以他還是會有所保留、有所選擇,可是到了拍劇情片的時候,因為那是一個虛擬的角色了,所以很多狀態可以表達得更完整,這或許是為什麼後來在做了不少紀錄片之後慢慢轉做劇情的原因。
在角色設定的過程中,導演看到很多中小企業其實慢慢走向沒落的道路,很多小工廠工人遇到被裁員的危機,這事情是一直在發生的,做為一個工人階級,如果他對自己的階級有所認同,當然他不會選擇離開這個階級,而會選擇為這個階級再爭取更多的權利。
電影其實是在提出一些問題,或許觀眾會在短短90、100分鐘的電影裡面,慢慢醞釀出自己的答案,有興趣的聽眾,歡迎進戲院一起考這場《期末考》。
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臺灣青年導演的未來想像 《十年台灣》 府中15特映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
【記者周貞伶、王志誠/新北報導】
2019年1月21日
府中十五「亞洲連線」主題影展,選映獲得香港金像獎的話題電影《十年》,配合影展於昨(二十)日特別邀請即將上映的《十年台灣》舉辦特映會,文化局副局長于玟、監製劉嘉明出席參與,並邀請本片五位新導演及劇組團隊,蒞臨府中十五與觀眾分享創作理念。
《十年台灣》五位導演來自不同的成長背景,包括阿美族原住民、臺菲新住民二代、馬來西亞華僑及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勒嘎.舒米曾與鄭有傑導演共同執導《太陽的孩子》入圍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鄒隆娜作品《阿尼》則曾入圍二○一五年坎城影展,呂柏勳短片《野潮》獲得第十九屆台北電影獎最佳導演。謝沛如以短片企劃《TheLonelyHopper》入圍二○一七東京國際短片電影節Short Film Pitch Competition決選,廖克發則以紀錄片《不即不離》獲得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華人紀錄片獎」首獎,也成為今年度府中十五紀錄片駐館導師之一。
新北市文化局副局長于玟表示,年輕影像創作導演最需要展演平臺,不論是劇情片、紀錄片還是動畫片,府中十五鼓勵年輕創作者不遺餘力,長期提供音像創作者放映空間,透過音像作品發表計畫,年輕導演的多元觀點及創作精神可直接傳遞訊息給觀眾。
她非常認同《十年台灣》電影中五位年輕導演勇於表達對臺灣現況的批評與觀察,也鼓勵年輕影像創作者盡量展現其創作能量,促進多元觀點的對話。
監製劉嘉明表示,十年系列電影拍攝計畫讓臺灣新導演各自展現特色,也讓年輕導演有更多國際交流機會及經驗,對於《十年台灣》所聚焦的面向,他認為,臺灣最寶貴的價值就是多元,「因為有各種聲音穿透出來,人人皆有自由表達的機會」。
《十年台灣》由劉嘉明擔監製,五位導演為鄒隆娜、 廖克發、呂柏勳、謝沛如和勒嘎舒米。五支影片風格各異,但主題都跟台灣緊緊相扣,承載了對台灣不遠未來十年台灣
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們出書啦!博客來: https://goo.gl/eNxdUk
在經營『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以前,我們決定要看什麼電影的方法跟大部分的人一樣,大多是上網看影評、或是電影網站的推薦。 而其中『爛番茄』Rotten Tomatoes一直都是我們的愛用網站之一。即便到了現在我們自己開始寫影評了,還是會習慣常常去上面逛逛,看看有沒有哪部遺珠需要放到待看清單上。
這個網站的歷史十分悠久,從1998年開始經營到現在已經20年了。在這20年裡,曾經出現過在這個網站上的電影不下數萬部,也因此當他們為了慶祝20週年推出的『過去20年的200大電影』時,我們立馬就細讀了那份名單。
而接著我們發現,在這200部電影裡,很巧合地有10部收錄在我們剛剛出版的新書裡。於是我們就想趁這個機會介紹一下這些你不能錯過的好電影!由於每部電影在爛番茄網站上都會有『影評分數』和『觀眾分數』兩種評分,因此這10部電影我們會採用兩者之間的差距大小來排名。想知道哪些電影獲得影評熱愛,而觀眾卻覺得還好,以及哪些電影獲得了觀眾和影評一致好評的話,就請繼續看下去吧!
--------------------------------------------------------------------------------
這本書現在已經上市,在各大通路都已經可以買到,許多的網路平台也都有寄送到海外。
我們這次還跟大家玩了一個小遊戲。在首刷的一萬本裡,有100本的第一頁上有水某親筆寫的祝福語加上兩人簽名。如果你買到了其中一本,請一定要好好的保管,因為我們會在近期舉辦一場包場的電影特映會,會挑選一部精彩的院線電影請大家看。只要買到帶有金句加簽名的彩蛋書,就可以帶一位朋友來跟水尢水某一起看電影喔!
彩蛋活動看這邊 ⇨ https://goo.gl/TX9TXn
【購買資訊】
博客來: https://goo.gl/eNxdUk
城邦讀書花園: https://goo.gl/XrZ5HL
金石堂: https://goo.gl/kij3DW
誠品: https://goo.gl/bSfC1U
【我們在9/8(六)另有一場免費座談會,報名資訊如下】
報名網址:https://goo.gl/XhxQUw
--------------------------------------------------------------------------------
上一部影片【那些好書教我的事】貧富有差距,但幸福沒有!三部最新電影帶你看『赤貧』、『小康』、『鉅富』三個世界的人如何追求幸福 ⇨ https://youtu.be/lJBsUId5GoM
【欠推系列】
你可能聽過,卻不一定看過的經典影集 ⇨
https://youtu.be/3ZnwNIhuWO0
5部你很想看,卻一直看不到的影集 ⇨ https://youtu.be/jh41slVDgto
5 部你沒聽過,但一定要看的歐洲電影! ⇨ https://youtu.be/6PihxvCESM4
【影評系列】
《媽媽咪呀!回來了》 - 超越前作的極佳續集 ⇨ https://youtu.be/an2o1ROD1fA
《不可能的任務:全面瓦解》 – 精彩到可能是最後一集⇨ https://youtu.be/L-TYhpZp5Jk
《小偷家族》偷偷偷走了我們的心 ⇨ https://youtu.be/4j3Rcb_hmGQ
#爛番茄
#RottenTomatoes
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在 紀錄觀點- 「我知道有很多關於我的電影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的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我知道有很多關於我的電影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的爭論, 但我相信只有好電影和壞電影之分。」阿巴斯金棕櫚獎名導阿巴斯癌逝享年76歲http://goo.gl/DTlqLl "In the total ... ... <看更多>
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在 [問卦] 黑金電影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 看板Gossiping - Web PT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標題[問卦] 黑金電影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時間2023-08-01 18:49:21. 餓死抬頭, 小弟年輕時以為電影黑金幻想劇情, wiki上分類是戲劇/政治劇情片。 ... <看更多>
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在 [問卦] 黑金電影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 看板Gossiping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