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誤會為「#胸大無腦」,如今證明最性感的,是他的大腦。(留言區有一張奇怪的圖記得要看)
讀這本書之前,對於 #馬修麥康納 這個人。多數觀眾,只要你是90年代後期到2000年都在看浪漫愛情喜劇,你真的會以為他就是一個肌肉棒子,動不動就是沒穿衣服。
他曾經是好萊塢最熱門的「不穿上衣男明星」。受限於浪漫愛情喜劇片的市場需求,對男明星的設定就是要傻呆萌,在90年代後期與200那階段的金髮猛男角色,大概有一半的製片都想選馬修麥康納。
大量參與浪漫喜劇片的優點就是知名度廣開,《#絕配冤家》、《#愛上新郎》、《#賴家王老五》、《#傻愛成金》、《#舊愛找麻煩》都是代表作,特別是《絕配冤家》,甚至有人拿他總要露出胸肌腹肌說事。
缺點就是業界人士也不會找你演過於嚴肅的劇情片。他也坦承,曾經在那個黃金年代,不需要花太多力氣,就能賺進大把鈔票,書《#綠燈》裡面也提到那段歷史,他是如何「進入那樣的角色」。你會欣賞他的坦白,但你也要能讀懂字裡行間的曖昧修飾。
後來的故事大家多半知道了,馬修麥康納為了想轉型,開始放棄那些容易賺快錢的案子。苦等劇本,哪怕是片酬大縮水,也甘願為了找到讓人扭轉對他觀感的角色而努力。
這對多數好萊塢正在浪頭上的明星是很大的考驗,走出舒服圈,放棄大把鈔票,為了獨立製作的犧牲或是思考職場轉型,某些關卡真是必須走一回。
他透露曾推掉一部片酬高達1450萬美金的愛情喜劇片,要知道好萊塢很多大明星的單片合約片酬,就是2000萬美金左右。(如果經紀人夠狠,還能談到全球分紅,甚至是後端影音商品與串流合約都要算錢。)換句話說,光是文藝喜劇愛情片的片酬可以這麼高,是你,你會拒絕嗎?
但馬修最後等到了改編自真人實事的《#藥命俱樂部》角色,那位尋求愛滋病解藥的牛仔,也獲得奧斯卡影帝。於是,他總算向世人證明,他不再是那個胸大無腦的漂亮男明星。《#星際效應》裡面的父女情深也能感動大家,至少我很感動。
事實上,他剛出道的時候,許多宣傳資料都會寫他本來是要當律師,畢竟他也是他們家最會念書的,最後居然踏上了表演之路。
閱讀《綠燈》的時候,我都在思考,好萊塢明星們要寫自傳,要夠老實並不容易,終究過去的風花雪月或是難堪的事情,人生需要停損點,不見得要公諸於世。但馬修寫了,15歲那年被男子性侵這種惡夢,他居然願意跟大家分享。
寫的文情並茂更不容易,看這本書裡面的圖片相當精彩,如果我沒看這本書,我大概只知道,馬修絕對是好萊塢男明星裡面有腦有才的,畢竟他已經從這麼多部作品證明自己。
但沒想到會這麼有料,讀這本自傳你會不斷地重看一下。因為,你會想確定這是真的假的?真的那麼勁爆?光是提到他父母親相愛相殺的段落,就非常匪夷所思,那種根本是拉斯馮提爾遇上提姆波頓那樣的光怪陸離。請看另一張有中指的照片!
《綠燈》這本書是馬修麥康納在為期52天的沙漠獨居過程中,寫出人生的點滴。這一點也真的蠻「馬修麥康納」的,遠離人群,進行自我對話,才能挖掘出內心那些模糊的章節。夠孤獨,才能清醒的,
都看到這裡了你一定要買書:https://bit.ly/3wTFswK
過去我對他還有一個有趣的記憶,就是好萊塢主流明星們都是民主黨,只有他跟安潔莉納裘莉是少數的共和黨信仰者。身處於好萊塢大染缸中,卻與大部分的從業人員信奉不同的政治價值觀,光是這一點也是蠻有勇氣的。
由於是共和黨支持色彩,他骨子裡有其保守價值觀,如生兒育女不輕言離婚(好萊塢離婚兩次是常態),更私下努力公益協助清寒兒童,還回母校擔任教職,真想去他課堂上聽聽演講呢!
書名綠燈,是他信奉的人生哲學,人生就該不斷地努力活著,前進,這本書可以看見馬修的偏執狂與藏匿在文字底下的細膩心思。如此有料的好萊塢大明星自傳,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誠品:https://bit.ly/3rvXSTe
金石堂:https://bit.ly/3ztFxce
#綠燈 #堡壘文化 #馬修麥康納 Matthew McConaughey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萬的網紅超粒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再度來到諾蘭全解析系列! 這次要來談的是《星際效應》。這部諾蘭評價最兩極的作品,到底是它的大師級之作,還是只是在炫技呢? 快來看看《星際效應》的真正意義吧! FB(有各種影視迷因):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加入會員:https://www.you...
星際效應串流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很難得,人生少數幾次在電影院的難忘經驗,幾乎都是克里斯多夫諾蘭的電影。因為這說起來有點玄,十三年前《黑暗騎士》上映,印象非常深刻──因為那是我第一次在IMAX影廳看電影。
⠀⠀⠀⠀⠀
前陣子讀《諾蘭變奏曲》,讀到諾蘭自述創作,「建築」在他的電影裡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突然覺得有點理解這些年始終難忘那次在IMAX大銀幕看《黑暗騎士》的精采,因為諾蘭將一個「城市」的巨大存在,真正地拍進影像裡。
⠀⠀⠀⠀⠀
不只是角色,街道的架構,城市的宏偉,印象非常深刻,記得《黑暗騎士》開頭六分鐘IMAX拍攝的第一幕,是芝加哥空景,放在五層樓的銀幕,那時的我,覺得極度壯觀。
⠀⠀⠀⠀⠀
因為這樣的城市景致,當時的我腦補成一個「過程」:乘手扶梯到在百貨公司最高樓層的影廳,入了場,第一次見到高達五層樓的銀幕(查了一下,是21公尺),坐定先前已買好的位子之前,一路過來花費時間及腳程,當然不是千里迢迢遠行西域去抄西經,但從台北盆地的一端,登上數十里外高大建物頂端,莫名成為,這次看《黑暗騎士》前的一種遠行儀式。
⠀⠀⠀⠀⠀
不過想想,在電影院看克里斯多夫諾蘭的電影,在我們這個時代也已經成為一種「風潮」了吧,比起庫柏力克其實更接近他非常喜歡的《迷魂記》導演希區考克(雖然諾蘭監製了《2001:太空漫遊》修復版本)。在七十年前的好萊塢,「緊張大師」老前輩在全盛時期幾乎一年一部,走的是商業票房與藝術評價兼具的路線,而諾蘭從2000年憑《記憶拼圖》提名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也幾乎以兩到三年一部電影的頻率不斷創作,也是部部擲地有聲。
⠀⠀⠀⠀⠀
諾蘭的作法,像是用這些電影,蓋出結構複雜的建築物,讓觀眾跟著電影敘事,走入他一手打造的懸疑迷宮。這也像楊德昌決定拍電影前曾考慮過去唸建築研究所,因為實體鋼骨與影像結構的組成,某部份來看思考邏輯是互通的,只是電影是用剪接推砌節奏,用視效說服觀眾,最後是將成品投射在觀眾腦裡。
⠀⠀⠀⠀⠀
在好萊塢商業片廠制度,保有自己風格的執導方式,在《諾蘭變奏曲》裡,諾蘭說有人問他未來會不會拍歌舞片,「我每一部都是歌舞片」,視效、音效、節奏、場景,他確實是我們這時代裡,仍堅持在大銀幕做好這些「娛樂效果」,而且做得極好的電影創作人之一。
⠀⠀⠀⠀⠀
想了一下,我好像還真的是從《黑暗騎士》開始,就像幾年一次的電影年度盛會,每一部諾蘭電影都是在大螢幕看的(而且幾乎都是IMAX),他那種意圖拍出壯麗視覺奇觀的野心,都會與「進城裡看大銀幕的記憶」混成一種特殊的觀影經歷。
⠀⠀⠀⠀⠀
當然,因為疫情(這一年來最常出現的四字理由),現在無法進電影院看電影,但有了串流,我們可以在螢幕感受諾蘭如何在他的電影蓋成雄偉建築。蝙蝠俠系列的高譚市、《頂尖對決》的倫敦、《全面啟動》的三段夢境、《星際效應》的太空、《敦克爾克》的海洋與《天能》一切倒駛的高速公路。
⠀⠀⠀⠀⠀
諾蘭電影現可於 CATCHPLAY+ 觀賞:https://bit.ly/3cBOrLI
⠀⠀⠀⠀⠀
--
喜灣科幻、特務影劇的朋友,六月CATCHPLAY+ 也推出型男動作片單,除了《天能》還有孔劉與朴寶劍共演的反思電影《永生戰》,6/27前看片即可拿《永生戰》限量韓版海報套組,詳情請上:
https://www.catchplay.com/tw/home
星際效應串流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諾蘭或許不是疫情下我們所期待的電影院救世主,但他對於實體放映經驗的堅持卻是從一而終,儼然使他成為好萊塢產業界的暗黑騎士。
(文末抽電子書序號)
#克里斯多夫諾蘭,這個家喻戶曉、自帶票房的國際大導演,去年的最新力作《#天能》(#Tenet)原先被外界及影城大佬們期許能夠成為歐美影院重啟的開路先鋒,最終卻身先士卒,成為疫情反撲之下的陪葬先驅。
它在九月初踉蹌上映 ——當時美國僅 68% 的戲院有限度地營運 —— 首週末僅開出兩千萬美元的票房,遠低於《#黑暗騎士》的一億六千萬、《#全面啟動》的六千萬,甚至連《#敦克爾克大行動》也有五千萬。《天能》在諾蘭的堅持下於疫情尚未完全紓緩時發行上映,也釀下了諾蘭與長期合作片廠華納的第一個分歧點。
不僅票房不亮眼,《天能》的獎季之路也表現黯淡。即便科幻類型向來不討獎緣、故事情節也反應兩極,但大場面的實體特效與壯闊攝影、融合倒轉元素的配樂與聲音設計等技術項目,理論上都應該在好萊塢大片紛紛退檔的一年更加獲得注目。
就連《歡迎光臨奇幻城堡》的導演 Sean Baker 都讚嘆: 《天能》足以名列他心目中的年度代表作,「本應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然而,《天能》就連在自家優勢的 #英國影藝學院獎 都只能獲得一項提名,而最終則以兩項 #奧斯卡獎(最佳視覺效果獲獎、最佳美術設計提名)作收。
相較之下,《敦克爾克大行動》獲得八項奧斯卡提名(三項獲獎)、《#星際效應》獲得五項奧斯卡提名(一項獲獎)、《全面啟動》獲得八項奧斯卡提名(四項獲獎)、《黑暗騎士》獲得八項奧斯卡提名(兩項獲獎)。若屏除作品本身(影評評價依然有中上),究竟在本次獎季的宣傳與行銷策略上,《天能》出了什麼問題?
根據 indiewire 於三月的一篇深入報導顯示,去年11月當戲院已無法繼續苦撐營業時,諾蘭向華納請願,希望將原本已編列的獎季行銷預算拿來挹注《天能》的院線發行,好讓《天能》在戲院能夠播映更久。同時,也投入資金發行實體的藍光與 DVD 光碟(而拒絕上架串流平台)。
這連帶導致華納轉而將獎季宣傳重點挪往口碑後期發酵的《#猶大與黑色彌賽亞》,也因為《天能》已用罄原先編列的宣傳預算,華納就沒有寄送試看帶給奧斯卡會員(以及工會等其他評獎的產業團體),也不願意再花費 $12,500美金將《天能》上架至影藝學院的內部串流平台。同樣省略的,還有其他獎季常見的線上媒體訪談、虛擬映前映後座談、實體看板和線上廣告等。
這不僅導致《天能》在獎季前期幾乎無人聞問,少數提名的視效獎項甚至是視效公司自己花錢剪花絮跑宣傳,而當《天能》在 3/15 獲得兩項奧斯卡提名時,奧斯卡會員甚至無法在任何線上平台觀賞這部電影(當時《天能》唯一的串流計畫是奧斯卡頒獎後六天才會上架到 HBO Max)。
最終,在片場的斡旋下諾蘭還是妥協了,同意讓《天能》至少於三月底上架至奧斯卡會員內部的觀影平台,或許也才讓它最終有機會抱回至少一座獎項。而諾蘭與華納的恩怨卻越演越烈,在華納宣布 2021 年所有電影都會同步上架至 HBO Max 平台後,諾蘭不客氣地大力抨擊,指控華納不尊重與其合作的創作者,直指 HBO Max 是「最差勁的串流業者」。
諾蘭與華納的分道揚鑣看起來已成定局,但接下來他將在哪個新東家落腳?在各家紛紛轉戰串流、發展自家IP的時代,有足夠金流支持大成本原創製作,並願意尊重實體院線發行的片廠,大概只剩下索尼與環球。或許諾蘭會與昆汀塔倫提諾一起在索尼守護傳統發行的最後一片淨土。
現在回顧來看,諾蘭不惜葬送作品的獎項以及自身的榮辱,也要堅持大銀幕的觀影經驗。某方面而言,他正是好萊塢絕無僅有、最浪漫的靈魂之一。
⦿
最近疫情持續籠罩台灣,乖乖待在家是讓電影院能早日重啟營業的最佳方式。不妨也趁這個機會,好好閱讀幾本書,消消沈積在書架上那些買來尚未閱讀的「擺飾品」。
前些日子,感謝 野人文化 特地寄來了一本號稱影迷聖經等級的《#諾蘭變奏曲:#當代國際名導Christopher Nolan電影全書》。400頁全彩印刷的精裝本,不管是拿在手上或擺在書架上都是份量十足,但對於喜歡諾蘭的影迷來說,可以將諾蘭過去十來部作品的創作秘辛與導演的心路歷程一次收納,可說是必收藏的夢幻逸品。
諾蘭是出了名的重視個人隱私,過去幾十年在媒體的鎂光燈下,卻鮮少道出脫離作品以外的私事與想法。本書由美國影評人兼紐約大學電影系講師湯姆.邵恩(Tom Shone)撰寫,他在《敦克爾克大行動》後終於獲得諾蘭首肯,透過經年累月的訪談統整,他以導演歷年的作品為經、輔以導演童年與自身經驗為緯,從《#跟蹤》、《#記憶拼圖》,到《黑暗騎士》三部曲,再到近期的《敦克爾克大行動》和《天能》,完整爬梳幾十年來創作歷程當中的有趣靈感、回想與思辨。
像是寄宿學院的寢室經驗如何讓他聯想到《全面啟動》當中的集體做夢、《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如何受到《雙城記》的影響、一趟渡船之旅如何啟發了《敦克爾克大行動》的創作等等。每個篇章都充滿了有趣的豆知識、諾蘭自己的思路,以及作者自身的觀察與理論。如同一部諾蘭電影般,像拼圖一樣逐漸拼湊出完整的諾蘭面貌。
《1917》、《007:空降危機》導演山姆.曼德斯如此描述這本書:「《諾蘭變奏曲》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珍寶,是講述這位當代電影人的寶典。本書博學、繁複,有如迷宮,並開拓人們的眼界。世上最接近錯視藝術大師艾雪(Escher)作品的東西,就是諾蘭那顆不凡的腦袋。」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諾蘭迷的話,推薦可以看看這本書,讓你更深入認識那個常常被說作品「疏離冷冽、缺乏情感」,卻又一再讓主角背對鏡頭、掩飾內心波濤洶湧悲壯之情的幕後癡情男子——克里斯多夫諾蘭。
⦿
本書購買資訊:
75折❣️【誠品獨家.封面全彩精裝版】
https://reurl.cc/YW3NVD
75折❣️【博客來限定.獨家書衣精裝版】
https://reurl.cc/zb5RlN
博客來讀書日(每月27日),或會員日(每月7日)可再享折扣
🌍小資愛地球 - Readmoo 電子書
https://readmoo.com/book/210175898000101
⦿
這本書老實說定價比較高,我這邊向出版社爭取到兩本《諾蘭變奏曲》完整電子書,要回饋給各位影迷朋友。
🎁抽獎辦法:
Step ①:追蹤〈丹眼看電影〉。
Step ②:留言你最愛的諾蘭電影&推薦原因。記得 Tag 一位朋友喔!
Step ③:公開分享此篇貼文。
🎁截止及開獎日期:
6/6 (日)晚間 23:59 截止,
6/7 (一)公佈得獎名單,將抽出兩位,各獲得《諾蘭變奏曲》Readmoo 電子書兌換序號乙份。
#本專頁保有一切活動解釋權
星際效應串流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歡迎再度來到諾蘭全解析系列! 這次要來談的是《星際效應》。這部諾蘭評價最兩極的作品,到底是它的大師級之作,還是只是在炫技呢? 快來看看《星際效應》的真正意義吧!
FB(有各種影視迷因):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如果你剛來,請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j5phF46N8&list=PLNsYSXaDLA89TvBjuV3h7l0wVRSPLk7FJ&index=1
諾蘭電影全解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3pZ8GCNnI&list=PLNsYSXaDLA896bdu-7_WbeX4sDLI5JIjS
=====================================
剪輯: Bruce Lu
監製/編輯: 黃豪瑞 (Jasper)
歡迎來到超粒方,一個主要探討影視作品的頻道,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種電影和影集的觀點解析,從熱門大片道經典老片到必看的冷門電影! 有時也會探究時事。還有迷因,非常,非常多的謎因
這部電影對於眾多諾蘭的觀眾來說,可說是代表著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在這之前,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諾蘭的堅持以及他融合無可比擬的娛樂和深層議題的能力,
足以讓他成為電影業的救星。
但是《星際效應》這部電影,卻讓某些人開始對這個想法抱持懷疑。
如今,在《星際效應》之後,
你要不是認為他只會拿看似龐大的概念以及曲折離奇的劇情炫技,
加入Bravo Nolan的黑粉行列,
要不然就是更深沉地陷入它所營造的世界之中,成為忠實諾蘭腦粉。
究竟,這部電影到底是個前所未見的史詩級作品,闡述某種宇宙性的道理,
又能描述一個令人發自內心潸然淚下的父女故事,
又或者,這部電影,只是一部用力、刻意地擠出觀眾眼淚,充斥著炫技操弄之作?
就連另一名我很欣賞的導演,
因《水底情深》而得到奧斯卡的吉勒摩戴托羅都說諾蘭是個「情感數學家」。
我相信他這樣說是沒有貶意的,
但是用數學如此「公式化」的冰冷手法去營造「情感」如此不理性的概念,不是有些矛盾嗎?
確實,諾蘭電影之中的情緒往往都彷彿是經由精密計算,
已經都抓準什麼時候能夠產生最大效益,配合漢斯季默令人無從抵抗的配樂
一次次重擊觀眾的各種感官,雖然非常有效,卻也顯得不夠人性化。
又或者是他闡述的一些主旨,讓人感覺像是在講大道理。
像是這部的罪魁禍首,當然就是安海瑟薇的這句話:
"Love is the one thing capable of transcending time and space etc etc”
對...這句確實許多令人詬病之處
我先不暴雷我到底是屬於剛剛所提的兩種諾蘭極端派別的哪一邊,
但是這一整段獨白,用在這裡不僅有些突兀,甚至可說是無厘頭
尤其在這段出現之前,這部都非常細心的建立在紮實的科學根據來建構劇情,
怎麼突然跳到這種虛無縹緲的概念?
更何況,「愛情是一切的解答」,無論在音樂、文學、電影之中,都早已是陳腔濫調了。
那麼,總是求新求變的諾蘭,
究竟為什麼會拿一個如此老套肉麻的概念來做為這部星際電影的中心主旨?
在諾蘭的電影之中,主角們在絕大多數時候都被困在某種無形的「監獄」之中,
而這些監獄,多半是他們自己施加。
一個保險業務員在老婆死後給自己灑下的各種虛假線索,讓自己維持些許的人生目標,
一名魔術師,為了自己對於藝術的追求,而不惜犧牲自己的身分以及人性,
相信我不用繼續舉例了,你大概知道意思。
而他們,就像諾蘭本人,都執著於「做好自己的工作」,
這些Good Job,往往卻也都帶著無法彌補的個人犧牲。
而這種為完成任務而犧牲自己的最佳例子,莫過於《星際效應》的庫柏。
困住他的監獄,並不完全是來自於他自身,而是全人類的共同體驗,
這個監獄,也就是「時間」。
他不僅被時間所困住,還被如玩物一般折磨、操弄,
轉瞬之間,他對於女兒的承諾就這麼破滅,莫菲的年紀,已經來到當年離開時的庫柏。
他曾經的家,已然成為了陌生的領土,而當年哭喊著要他留下的小女兒,
已經成為了漠然,甚至失望的成年人。
庫柏看著已然是陌生人的兒女,不禁啜泣,卻也無力挽回。
但是,既然我們都被時間所掌控,無能為力地被拖著走,那這一切究竟有什麼意義?
此時,因為過了23年,太空艘原料消耗不少,現在他們一行人必須面臨一個難題,
要選擇安海瑟威飾演的艾蜜莉亞前愛人愛德蒙斯,
還是「人類的模範」,整個計畫的核心人物曼恩博士?
這也讓我們再次回到她那句被許多人認為是謬論的說法,
也就是愛,愛是穿越時間與空間,維繫一切的最大力量。
想當然耳,這時後的庫柏,直接否定她所提出的理論,
只有能被客觀驗證、觀察與證明的科學,才是最終能夠拯救我們的答案。
一行人因此前往曼恩博士的星球。
不過...回到地球上,臨死前的布蘭教授揭露了A計畫只是個漫天大謊,
沒有黑洞之中的新資料,他其實無法真正解決重力的問題。
不僅如此,我們也發現了曼恩博士也在撒謊,他的星球根本不宜人居。
如果你看這個系列看到現在,你也會注意到在諾蘭過去的作品裡,
「謊言」以及「欺騙」也是其中的一大主題。
角色們時常告訴自己各種謊言來維持住自身的假想道德觀以及些微的理智,
他們的這些謊言是為了「保護他人的安全」、「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而《星際效應》直接顯現了,一切謊言都只是一時的,
在時間這無窮的監獄之中,這些謊言的表皮終究會逐漸脫落,顯露其空洞的真面目。
不過,謊言的本質也不總是惡毒的,布蘭博士對於所有人撒下的謊,
也促使世界各國再次團結一心,即使終究會滅亡,無庸置疑也是帶來短暫和平的關鍵。
諷刺的是,在人類的自私本質之下,
有時只能透過謊言來讓我們停止盯著眼前可見的膚淺目標。
就如電影中布蘭博士所說:
“I’m not afraid of death, I’m afraid of...time”
「時間」並不是克蘇魯般的宇宙恐懼,盯一眼就會讓人失去神智,
但是它在無形之中,在無意識之下,卻無時無刻不悄悄剝奪你的一小部分。
那麼,受困於這監獄之中,給予我們意義的,究竟是什麼?
你又猜對了,就是愛。
《星際效應》說明,愛正是在這廣袤無垠的囚牢之中,
牽引我們,引導我們的強大力量。
沒有時間,也不會有愛,這兩者就有如量子糾纏
(Will Smith: “Entanglement?”)
如果我們是那全知的五次元生物,同時能夠看到、存在於所有時間,
一切情感以及掙扎都會顯得毫無意義、微不足道。
就如天能解析影片提過,經典後現代小說《第五號屠宰場》之中能夠看到所有時間軸的外星人,
在被問到為什麼不阻止他們已經看到會發生的宇宙毀滅時,
只淡淡地回答:「事情就是這樣。」
反之亦然,如果沒有對於某樣人、事、物無法抹滅的熱愛,
時間的流逝就會失去意義,虛擲光陰也似乎是天經地義。
因此,時間雖然困住了我們,但是人不應該就這樣畫地自限,
正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正一步步地步向死亡,才讓這一切產生意義。
但是,時至今日,在人們的壽命愈來愈長之時,我們對於時間的認知反而愈來愈低,
不斷地讓每分每秒充斥無意義的雜訊,
讓自己愈來愈忙碌,實際上在乎的,卻愈來愈少。
雖然說現實世界之中的NASA還在運作,但是庫柏說得對,我們只會盯著腳下的塵土。
他說「我們是先鋒、探險家、不是看護者」
但是對我來說,這句話也不完全是對的。
正是因為我們是「看護者」,有著在乎的心態,有著愛的連結,
才能夠驅使自己成為披荊斬棘的探險家。
《星際效應》所訴說的,其實在第一場戲就講明白了:
“Science is about admitting what we don’t know”
而世間觸手可及,但肉眼卻完全不可見的最大奧義,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科學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科技終究是來自於人性,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情感,
唯有可見的科學以及不可見的人類體驗完全合而為一時,人類才能夠有真正的發現。
而回到動物最原始的情緒本能,不就是生存本能嗎?
活下去的原始動力就是人們創造力的最大來源,
面對死亡的恐懼,面對無法掌控時間的恐懼,正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大原因。
庫柏對於家人的牽掛原本是個累贅,
但他對於女兒的愛,對於女兒的承諾,對於時間將他與這個承諾拉得愈來愈遠的恐懼,
才使他成為這個故事之中的英雄。
「愛」這個難以用言語形容,卻又無可撼動的力量,
正是穿越時間與空間,將我們牢牢穩固的船錨。
但是,愛的「概念」,難道足以彌補時間所造成的損失嗎?
如庫柏,世上所有身為家長的人們,應該都能感受到時間的快速流逝,
轉瞬之間,你已然成為了孩子的鬼魂,當然不是字面上意義的鬼魂
(雖然說如果你已經不在這世上了,卻仍然認真看這部影片,我當然非常感謝你的支持,
晚上不要託夢給我我已經很常失眠了謝謝)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緣分穿越蟲洞然後降落到超靠近黑洞的星球上,
但是為了工作養家而錯過自己孩子的成長,卻是大有人在,
一不注意,他們已經離開家裡,出了社會。
即使庫柏拯救了全世界,
他眼睜睜看著自己女兒在沒有自己的情況下老去的這個代價,值得嗎?
也許他這樣的犧牲是必須的、甚至值得推崇的,
但對於困在超立方體內(oh yes) 的庫柏,絕對...不值得。不可能值得。
最後,這橫跨宇宙的史詩故事,也回到了諾蘭最原始,最平凡無奇的主題-
家。
諾蘭的每一部電影的主角,幾乎都急切著尋求自己曾經擁有,或是從未擁有的家。
這講述的並不一定是真正的一個地方,有可能是任何人事物,
甚至是你自己腦海中的一小角。
敦克爾克看著地平線的士兵、
《記憶拼圖》萊納為了尋求意義而給予自己的謊言、
蝙蝠俠不惜一切代價所保護的高譚市。
而《星際效應》所講述的悲哀,就是時間對於「家」所造成的改變,
有時候,你在隔了一段時間回到家,回到你曾經熟悉之處,
卻發現時過境遷,物是人非。
這並不見得是壞事,畢竟我們的骨子裡都有一個冒險者,「改變」就是人們的命運。
時間是個監獄,但是唯有認知到生命的短暫,一切轉瞬即逝的變化性,
我們才真正有可能得到自由。
這種先鋒的精神,是我們此刻最需要,但是也最匱乏的。
而這種精神最大的推動力,也就是無可預測、無從觀察,但是卻真切存在的愛。
在你看完這部影片之後,我們都老了20分鐘,更靠近死亡20分鐘,
但是《星際效應》訴說了,
我們不應該因為這樣的恐懼而停止仰望自己在星空之中的位置。
沒有人能夠逃離時間,但是我們能做的,是記錄下它、超越它,
就如電影最後太空站的還原房子之中大大小小的螢幕,播放著紀錄片。
我們也許現在不知道對於身邊的人的愛,以及這些紀錄能夠帶來什麼,
但是正如史帝夫賈伯斯所說:
「你無法預先把現在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串聯起來,
只有在未來回顧今日時,你才會明白這些點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而諾蘭也一樣,堅定地透過他最懂的語言來傳達這點,
電影,在本質上就跟愛一樣,其中闡述的想法也是超越時間以及空間的
而諾蘭竭盡一生試圖保存,對於電影的愛,已經愈來愈不受重視,
現代商業大片幾乎只求效率以及一時的歡笑、緊張,觀眾們都說「開心就好」,
但是,曾經,電影也是啟發驚奇、探索未知的最佳先鋒之一,
現在卻成為了不斷地繞著原地旋轉的遊樂園,短短十分鐘就能「看完」,大家也滿足了。
而正如住在四次元空間,但是只能掌控三次元的我們,
電影不也是用一塊二次元的銀幕來塑造充滿無限可能的三次元世界嗎?
星際效應串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雙子殺手(金獎導演李安執導 官方電影小說)」介紹
訪問編輯:徐凡
內容簡介:
▍有關《雙子殺手》你不可不知的3件事
1‧最完整呈現故事細節的官方電影小說
《雙子殺手》為金獎導演李安挑戰4K、3D、每秒120格的高規格技術拍攝,即將帶來無比細緻的視覺盛宴,呈現主角亨利與複製人交手的罕見畫面。文字不受技術限制,能最完整呈現電影難以容納的故事細節與人物內心,不容錯過。
2‧影視小說高手打造最過癮的閱讀體驗
小說由最善打造暢銷影視小說的泰坦圖書規畫出版,最專業的故事團隊擔綱編寫,情節流暢,深富娛樂性。可說是超越電影的精采故事,刺激閱讀體驗絲毫不遜於影像。
3‧最黑暗深沉的小說主題:從複製人談人性
藉由男主角亨利與複製人交手後的一連串發展,故事不僅展現人與自我之間拉鋸的永恆主題,更隱約探討科技如何凌駕人性,而利益又如何普遍扭曲了真相等思索。在科技崇拜、AI當紅、生物科技日新月異,生物複製技術已經數度挑動倫理底線的今日,「我」究竟是誰?從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以來,這個大哉問永遠難以摸索出答案。小說從複製人的觀點看生存的意義,寂寞晦暗如《別讓我走》,黑暗深沉更勝《銀翼殺手》。
作者介紹:泰坦圖書Titan Books
於一九八二年創立,以出版漫畫、雜誌、影劇書、圖像小說聞名。由泰坦圖書出品的知名電影小說包括《星際效應》、《艾莉塔》、《異形》、《猩球崛起》。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