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咁凍,當然要日日打邊爐啦!
日日打邊爐,驚悶? 可以訂啲新野試下!
今次我訂左 《Circle K x 厚福館火鍋套餐》
精選招牌二人套餐
https://myredeem.com.hk/93949.html
呢個外賣套餐最爽係送上門,唔洗出街買餸,幾凍都唔怕啦! 而且放貨哥哥好好態度,包裝得非要好,平時最擔心會倒瀉晒嘅湯底都裝得好好,漏水不漏。
足料湯底好好味,#迷你招牌佛跳牆湯底,有成1.5L咁多,打邊爐好夠用,唔洗加水,唔會淡晒味。 仲有花膠、仿魚翅、螺片同鮮雞做底,再加多2隻鮮鮑 越滾越黏,滿口膠原😋好似有越食越靚嘅感覺🥰
材料仲好豐富,食肉瘦晒愛 #招牌封門柳牛肉,夠淋滑有肉味,正的!
鹿兒島黑豚肉、特濃第一刀豬頸脊,充滿油香🥰
我好鐘意個 #招牌黑松露餃, 香松露味又有鮮嫩肉汁,好特別。
仲有齊手打丸、蔬菜,鮮菇類,特別一提個手打有機菠菜麵同蕃茄麵,估唔到用嚟打邊爐咁夾,佢滾完麵條仲好爽彈,而且真係食得出有味道(非一般得個色素可比) 估佢唔到!
最近咁凍,唔想出街不妨試下!
快啲去Circle K換購啦
詳細資料睇呢度: 套餐及盆菜介紹連結:
*盆菜*
https://bit.ly/3oGkqOI
*精選招牌二人套餐*
https://bit.ly/3oC861Y
*招牌星級四人豪華套餐*
https://bit.ly/2XwSfWt
#circlek #colorslink #火鍋 #厚福館
#打邊爐 #火鍋 #外賣火鍋 #打邊爐外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冬夜,小食檔強記擠滿人,糯米飯、豬骨粥、腐竹糖水、喳咋……騰騰白煙直送暖笠笠。就憑幾樣小食,強記立足灣仔68年,獲食家青睞、米芝蓮推介。「以前爸爸賣糯米飯,是為我們一家七口飽肚;今日我賣糯米飯,是為強記的招牌。」寒風中,59歲的老闆吳少峰(阿細)僅穿短Tee,利落地裝飯。他在街頭成長,十三四歲就講「...
星盆邊漏水 在 宜蘭縣議會議員陳文昌服務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父親節》Father's Day
.
我剛到美國第一年的時候,老父就中風了。
.
老父是一個話很少的人,不擅言詞。因為討厭原本的公務員工作,所以正值四十壯年就毅然決然離開舒適圈,在家讀書準備中醫特考。
.
我沒看過他上過一天班,他都在家埋頭苦讀。他讀書的地方,沒有窗戶,下雨要拿水盆接漏水,旁邊有張小床,他起床就讀書,晚上累了就在小床上睡覺,生活空間大概五坪以內。
.
二十幾年過去了,連中醫特考這個制度都廢了,他還是沒有考上,終其一生,他沒能如願在榜單上看見自己的名字。
.
其實我心底是蠻佩服他的,在那麼保守的年代把鐵飯碗丟了,一個大男人不工作也不怕別人閒話,就這樣去追逐自己的夢想,現在想想也叛逆,堅持地走自己的路。(不過就苦了我媽就是了)
.
中醫特考廢除後,他也老了,六十好幾,突然沒有生活重心就到佛寺做義工,從那開始,他每個月固定捐五百元給佛祖(不要小看這五百元,對沒有工作的人來說是很大一筆費用),直到他中風,捐款才停止。
.
老父是一個很嚴肅的人,不苟言笑,沉默寡言,每次聚在一起吃飯都很安靜,我甚至不記得老父有抱過我(可能我嬰兒的時候有吧),更不可能用言語說愛我們小孩。但是我每次去醫院看他時候,他會對護士大聲地說:「這是我女兒,我女兒回來啦!」那一刻,我知道老父是愛我的,這是他的表達方式。
.
還完百萬學貸以後,我開始匯錢回家繳父親的醫療費。說起來也慚愧,我高中同學17歲在就分擔家計、在外打工,而我中間為了出國籌措學費,到了27歲才開始拿錢養家,沒能早一點盡孝。
.
老父生病以後,人生許多皺摺都被燙平了,讓我對世界的各種形狀有了不同的解讀,每逢父親節,我就會把這三件解讀重新翻出來,提醒自己:
.
❶ #錢能夠解決的事都是小事
.
小時候我想,有錢就會幸福了吧?大人就不會吵架了吧?等我長大會賺錢,家裡就會快樂。努力讀書,可以考上好大學;努力工作,可以有穩定收入......只要我努力賺錢,可以解決很多事情。
.
但是經歷老父中風的這幾年,我逐漸明白,我再怎麼努力賺錢我爸都不可能站起來,也無法喚回一個人的健康,很多事情並不是「努力」就可以改變。錢能夠解決的,都相對簡單;錢不能解決的,都屬人生的無奈,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的事實,通常才是人生最大的遺憾。
.
記得不要當個守財奴,錢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目的。
.
❷ #人生最大的財富不在於戶頭多少,而是無病無痛的身體
.
除非你患有先天性疾病、先天畸形、先天缺陷,其餘每個出生是健康的孩子,都就是含著金湯匙出身的人。健康,就是人一生最大的財富。
.
前陣子我看了一部短片,一個送貨員去送貨的時候,羨慕在辦公室裡穿冷氣的職員;那個職員卻羨慕著有車有房的老闆,而當老闆外出撞見送貨員的時候,卻羨慕他年輕力壯,可以跑來跑去的身體,因為自己一身病痛,有再多錢又如何呢?
.
因為健康人人有,大家就不希罕了,等到失去的時候才知道它的可貴。
.
很多時候失去只是為了讓你明白,生命中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
❸ #活在當下,不要等待
.
人生無常,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到。老父突然有一天突然腦血管破裂,從此之後就再也沒走出過醫院、2020年傳奇球星Kobe Bryant發生空難意外、美國Covid-19死亡人數破15萬、前兩天黎巴嫩貝魯特港口大爆炸,我們永遠不知道人生還剩下多少時間。
.
一萬個想法,不如你一個行動,許多人總說:「等我長大以後、等我大學以後、等我出社會以後、等我退休以後.....我就要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人在等待的時候,許多寶貴的機會已經與你擦肩而過,最後,你反而浪費了大半輩子的人生,過著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
最好的時刻,就是現在,不論你是否剛剛畢業、不論你是否邁入中年、不論你是否年過一甲子,此時此刻,你就應該做出改變,勇敢採取行動,去改變一成不變的生活。
.
活在當下,不要等待,珍惜每一個今天,那麼你的明天一定跟今天不一樣。
.
∷∷∷∷∷∷∷∷∷∷∷∷∷∷∷∷∷∷∷∷∷∷∷∷∷∷∷∷∷∷
.
以上三點就是老父帶給我的體悟。父親節不一定要快樂、不一定要慶祝、不一定要大餐、不一定要禮物,但是一定要身體健康,我真心這麼認為。
.
#父親中風第八年
.
.
.
IG: mengchih
星盆邊漏水 在 江孟芝 I MengChih Chi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父親節》Father's Day
.
我剛到美國第一年的時候,老父就中風了。
.
老父是一個話很少的人,不擅言詞。因為討厭原本的公務員工作,所以正值四十壯年就毅然決然離開舒適圈,在家讀書準備中醫特考。
.
我沒看過他上過一天班,他都在家埋頭苦讀。他讀書的地方,沒有窗戶,下雨要拿水盆接漏水,旁邊有張小床,他起床就讀書,晚上累了就在小床上睡覺,生活空間大概五坪以內。
.
二十幾年過去了,連中醫特考這個制度都廢了,他還是沒有考上,終其一生,他沒能如願在榜單上看見自己的名字。
.
其實我心底是蠻佩服他的,在那麼保守的年代把鐵飯碗丟了,一個大男人不工作也不怕別人閒話,就這樣去追逐自己的夢想,現在想想也叛逆,堅持地走自己的路。(不過就苦了我媽就是了)
.
中醫特考廢除後,他也老了,六十好幾,突然沒有生活重心就到佛寺做義工,從那開始,他每個月固定捐五百元給佛祖(不要小看這五百元,對沒有工作的人來說是很大一筆費用),直到他中風,捐款才停止。
.
老父是一個很嚴肅的人,不苟言笑,沉默寡言,每次聚在一起吃飯都很安靜,我甚至不記得老父有抱過我(可能我嬰兒的時候有吧),更不可能用言語說愛我們小孩。但是我每次去醫院看他時候,他會對護士大聲地說:「這是我女兒,我女兒回來啦!」那一刻,我知道老父是愛我的,這是他的表達方式。
.
還完百萬學貸以後,我開始匯錢回家繳父親的醫療費。說起來也慚愧,我高中同學17歲在就分擔家計、在外打工,而我中間為了出國籌措學費,到了27歲才開始拿錢養家,沒能早一點盡孝。
.
老父生病以後,人生許多皺摺都被燙平了,讓我對世界的各種形狀有了不同的解讀,每逢父親節,我就會把這三件解讀重新翻出來,提醒自己:
.
❶ #錢能夠解決的事都是小事
.
小時候我想,有錢就會幸福了吧?大人就不會吵架了吧?等我長大會賺錢,家裡就會快樂。努力讀書,可以考上好大學;努力工作,可以有穩定收入......只要我努力賺錢,可以解決很多事情。
.
但是經歷老父中風的這幾年,我逐漸明白,我再怎麼努力賺錢我爸都不可能站起來,也無法喚回一個人的健康,很多事情並不是「努力」就可以改變。錢能夠解決的,都相對簡單;錢不能解決的,都屬人生的無奈,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的事實,通常才是人生最大的遺憾。
.
記得不要當個守財奴,錢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目的。
.
❷ #人生最大的財富不在於戶頭多少,而是無病無痛的身體
.
除非你患有先天性疾病、先天畸形、先天缺陷,其餘每個出生是健康的孩子,都就是含著金湯匙出身的人。健康,就是人一生最大的財富。
.
前陣子我看了一部短片,一個送貨員去送貨的時候,羨慕在辦公室裡穿冷氣的職員;那個職員卻羨慕著有車有房的老闆,而當老闆外出撞見送貨員的時候,卻羨慕他年輕力壯,可以跑來跑去的身體,因為自己一身病痛,有再多錢又如何呢?
.
因為健康人人有,大家就不希罕了,等到失去的時候才知道它的可貴。
.
很多時候失去只是為了讓你明白,生命中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
❸ #活在當下,不要等待
.
人生無常,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到。老父突然有一天突然腦血管破裂,從此之後就再也沒走出過醫院、2020年傳奇球星Kobe Bryant發生空難意外、美國Covid-19死亡人數破15萬、前兩天黎巴嫩貝魯特港口大爆炸,我們永遠不知道人生還剩下多少時間。
.
一萬個想法,不如你一個行動,許多人總說:「等我長大以後、等我大學以後、等我出社會以後、等我退休以後.....我就要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人在等待的時候,許多寶貴的機會已經與你擦肩而過,最後,你反而浪費了大半輩子的人生,過著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
最好的時刻,就是現在,不論你是否剛剛畢業、不論你是否邁入中年、不論你是否年過一甲子,此時此刻,你就應該做出改變,勇敢採取行動,去改變一成不變的生活。
.
活在當下,不要等待,珍惜每一個今天,那麼你的明天一定跟今天不一樣。
.
∷∷∷∷∷∷∷∷∷∷∷∷∷∷∷∷∷∷∷∷∷∷∷∷∷∷∷∷∷∷
.
以上三點就是老父帶給我的體悟。父親節不一定要快樂、不一定要慶祝、不一定要大餐、不一定要禮物,但是一定要身體健康,我真心這麼認為。
.
#父親中風第八年
.
.
.
IG: mengchih
星盆邊漏水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冬夜,小食檔強記擠滿人,糯米飯、豬骨粥、腐竹糖水、喳咋……騰騰白煙直送暖笠笠。就憑幾樣小食,強記立足灣仔68年,獲食家青睞、米芝蓮推介。「以前爸爸賣糯米飯,是為我們一家七口飽肚;今日我賣糯米飯,是為強記的招牌。」寒風中,59歲的老闆吳少峰(阿細)僅穿短Tee,利落地裝飯。他在街頭成長,十三四歲就講「雷氣」行江湖;97年接老父棒,始見一個更大的江湖:一碗糯米飯,竟然走出灣仔,享譽十八區。自此投身飲食,他義無反顧。
強記美食位於駱克道和馬師道交界,是個樓梯底小鋪。食物放在幾架車仔上加工加熱;主打外賣,也設堂食;格局簡陋,摺枱膠凳只坐得下十四五人,不過一樣客似雲來,多是被糯米飯勾了魂。
蒸熟的糯米飯,先在熱氣騰騰的車仔上快速打鬆,混入油爆過的臘腸、膶腸、臘肉、蝦米和冬菇,撒上葱花,澆上自家調味豉油翻炒幾下,香氣瞬即飄滿街。
一碗飯紅紅綠綠端上來,很燙口!爽身不膩,香、甜、鹹、糯兼而有之,惹味十分。隨便問問客人,這個吃了40年,那個20年,都稱水準一直保持,難怪不同年代的食家如江獻珠、蔡瀾、歐陽應霽、林澄光都為它撰文。米芝蓮將小店歸入「街頭小食」一類,上月連續第四度推介;「我覺得有種滿足感,有種滿足感,起碼有人認同,這很重要的。」本來一臉嚴肅的阿細,開懷笑。
投入,經驗就出來了
強記一年四季都賣糯米飯,冬天日煮100斤米。「以前在街邊賣更多,最高紀錄在大寒賣280斤。食糯米飯暖胃的習俗,現在後生都不懂了。」阿細說。
阿細選用泰國米,透露新米和舊米有不同浸法。「熱天浸的水暖些,浸出來的米腍些;冬天水溫是冷的,浸出來的米硬些,那就看浸的時間長短。」他師承父親,但父親講得不仔細,選米浸米全憑自己摸索,「當你做一件事,你放心機去做,你會領略到很多經驗出來。」
他用本港一級臘味,蝦米和冬菇也要一級的。「用料要最靚,因為你有更好的師傅也無用,如果無好材料煮不出靚食物,不能腐朽化神奇。」從前父親的糯米飯沒冬菇,現在他一碗放一個,「擺個冬菇仔靚些,最重要是冬菇做得好吃。」阿細得意地解說。
強記賣的貴精不貴多。獨沽一味豬骨粥,用上新鮮連肉豬骨;淡菜洗完又洗去淨細沙,爆香才下煲;粥在車仔再滾時加入少量皮蛋,一碗粥特別綿。
糖水只三款:喳咋,香濃;綠豆沙,煲到起沙,下大把臭草平衡涼性;腐竹薏米糖水,順滑卻不漿口。豬皮蘿蔔炆得入味;來貨腸粉也特別加工煎出一層薄脆。這些烹煮講究分量和時間掌握,全是磨人的工夫。每日阿細六時多起身,煲糖水煮糯米飯三個小時左右,接着開鋪,中間瞌一陣,收鋪已經午夜。阿細坦言年紀大了,愈感辛苦,人做到愈來愈瘦。自己朝朝掌廚免不了,近年樓面就和三弟兩家人輪流做。
牛雜強,闖出名堂
早在父親年代,強記已是灣仔有名的街邊車仔檔。話說父親吳志強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從廣東寶安走難來港,做過電車車長、在羅素街開過大牌檔,因為爛賭輸光,1951年開始在鵝頸橋側賣牛雜和牛雜粥,街坊叫他「牛雜強」。1970年,益新飯店的大廚教他煮糯米飯,同時來自澳門的紅顏知己教他賣喳咋;從此,強記多了糯米飯和糖水。
「我十歲時已經坐在馬路欄杆『睇鬼』。哎呀!走鬼呀!跟着推入後巷。」半世紀前的慌亂,阿細歷歷在目。六七歲他就跟父親開檔,「他賣牛雜時,放下我們幾兄弟,我們是街童,找些紙皮盒已經玩一餐。」一家七口上柴灣公屋前,就住在鵝頸橋側的天棚木屋,「漏水就拿盆來接;我們真是捱過,豬油撈飯捱過,腐乳送飯又捱過。」
父母很早分開了,阿細在街頭長大,十三四歲就進入江湖。「那時灣仔有很多江湖人士,感染到甚麼都講『雷氣』。」阿細憶述輕狂歲月自己「想事不深入,想做就去做」。那時義氣先行,諢號「糖水細」的他,常常為朋友打架群毆。父親為口奔馳,有時勸他幫手看檔,「唔好咁百厭!」
阿細強調,那個階段過去了。「人大了,我已結婚,有兩個兒子,我也要為他們着想。」97年,他建議父親入鋪,「那時街邊檔已經式微,我們被市政拉了很多次,不斷罰錢、充公搵食架生。」就在長期擺賣的馬師道上租了現址小鋪位,同年他正式接手強記,帶着三弟少明做到今天。
「覺得很自豪,因為我爸爸很出名,那種自豪感跟在江湖的自豪感是兩回事。當我站在檔口,我知道客人來自四方八面,有的光顧了很久,我知道我需要放心機下去了。」
執着的基因
阿細第一碗糯米飯是父親煮的,味道早忘了,但父親的堅持深烙腦海:「八號風球或者傷了腿,他也堅持開工。六六、六七年暴動,沒巴士沒電車,周街『菠蘿』他也堅持搭貨車尾,由柴灣來到灣仔。」他發現父親煮得出色,不少人慕名而至。他「不想影衰爸爸」,着實有壓力。幸好他有爸爸的「執着」基因,若然失手食物煮不好,他整天都不開心。「有時回家望望大腿,為何紅了?因為糯米飯不熱不好吃,爐不熱就打不開糯米飯。」寒天企檔,站近火爐一晚,腿也炙紅了。
阿細回憶,入鋪初時自己很火爆。「我當這裏是武館,請了夥計,枱椅抹得不乾淨,我即刻反枱。」今天,24歲的大兒子Elvis有意接手家業,放工放假主動來跟他學師,第一樣就是學抹枱,「做飲食業一定要乾淨企理。」Elvis很認同。阿細指兒子降龍十八掌,一式也未得。12歲開始就來店幫手的Elvis道來實情:「我只能從旁看他煮飯。他對出品很執着很嚴格,最多讓我打飯——打鬆糯米飯。」
時間 親情
今天,強記的食客版圖由父親的香港十八區,拓闊至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遊客常常十盒八盒的外賣糯米飯。只是,近幾年米芝蓮的加持,父親已經看不到。
夜風吹來,店前樹搖、影動。阿細憶述:「我好記得爸爸走前一個月,我去拜阿嫲和祖先。爸爸搭着我膊頭。他說:『少峰,你如果不是選擇江湖那條路,你會很成功。』」父親一直無病無痛,2011年中風遽然離世。
日復日蒸煮煲,是漫長的修煉,火爆的阿細變得沉着內斂。「在江湖上有得有失:得的就是多了很多朋友兄弟;失是失去了時間,其實我應該放時間在爸爸的生意上。」往事並不如煙,父親一直在心頭。
「多少位呀?裏面有位坐的!」每次經過強記,都聽到老闆娘賣力揚聲,炒麵煎腸粉收錢如三頭六臂。阿細有時累了,走到馬路邊點煙提提神,但雙眼一直留駐小店,「我甚麼運氣也沒有,最好是娶了一個最好的老婆。」當年因為妻兒,他才決意轉投飲食江湖。
「以前很懶惰,常不開鋪。」兄弟其中一個想休息,就齊齊放假。客人經常摸門釘,又愛又恨。「現在大家有共識,都想留些東西給下一代,也不想爸爸辛苦留下的名字,或者這麼好的食物失傳了。」一年前,阿細榮升爺爺,對血脈親情、店號傳承更加在意。
在廚房,手只一對。當年阿細放棄了父親起家卻工夫繁瑣的牛雜,只是20年來不時有老街坊問他何時再賣。「以前牛雜很便宜,幾毫子一斤;現在一副賣千多元,來貨貴,賣不起錢……將來有機會,我會開一間正式的店鋪賣牛雜,讓街坊緬懷一下。」二十多個寒暑,阿細守着強記,將老父的美食發揚光大,但心裏,像一幅砌圖,尚欠一塊。
撰文:韓潔瑤
攝影:關永浩、梁偉德、陳秉謙
強記美食
地址:灣仔駱克道382號莊士企業大廈地下
電話:2572 5207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2:00nn-1:00am
http://bit.ly/2QJwQ7D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Jr7IT0nWA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