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
」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父母做,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孝順是讓年邁父母自立,盡量健康活到最後。
以下的狀況,都是照顧父母時,我們容易犯下的盲點。
◆中風後的爺爺走路慢,還沒到廁所就尿出來,只好幫他包上尿布?(X)
◆因為怕王伯伯危險,看護把他綁在床上?(X)
◆外籍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X)
◆一年只回家兩次的弟弟對姊姊說:「媽媽被你照顧,好像變瘦了?」(X)
◆爸老了,什麼都做不好,所以什麼都不要讓他做?(X)
◆用藥當然是照顧父母的第一選擇?(X)
◆子女無法照顧父母,當然就請外籍看護?(X)
◆住院的奶奶想下床走一下,當然要禁止她:「不行」、「很危險」?(X)
◆我們三個兄弟要「公平」照顧媽媽,所以媽媽輪流在我們三兄弟家住?(X)
……
當我們對年老的父母說:「這樣的安排都是為你好!」
但,我們與父母討論了嗎?
我們了解父母的想法與感受嗎?
因為,「尊重」與「將心比心」才是最好的照護。
你、我都會老。
今天我們照顧父母的方式,就是我們未來被照顧的方式。
老後的「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
是父母與子女都該學習的功課。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陳乃菁醫師,對於照顧父母,除了提出相互尊重與良好溝通的想法外,她認為「自理與自立生活」更該是台灣年邁父母與中年子女都需要學習的一門新功課。
台灣社會普遍重視孝道,中年子女也容易因為孝順,而以年齡來限制父母能做的事,又或對年邁父母過度保護,但當剝奪了父母的自理能力,在中風、生病後因過度保護而失能、臥床。雖然父母壽命極長,但那卻不是一個人該有的生命品質。如何如同北歐長者獨立自主,往生前臥床僅數週,乃菁醫師期待所有人可以一起為有自主的老年而努力。
因為,我們愛著這些老去的父母,我們多麼希望他們不要因為藥物而沉默不已、整日昏沉;我們多麼希望他們還可以叫叫我們的名,跟我們說說一天內發生的事情,甚至一起唱歌、聊天,或憶著過往,這些都是人與人間的親密交流。我們不該只期望讓父母安靜、睡著。
只有呼吸的照護,不是真正的照護啊。
作者簡介:陳乃菁醫師/副教授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高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長庚」執行長
‧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主持人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服務於屏東基督教醫院、高雄榮總等單位,現為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並取得老年醫學專科醫師資格,醫療業務領域包含:老年醫學、居家醫療、失智症、癲癇等。
自二○一六年起,擔任高雄長庚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開始推動醫院與社區間醫療能量之交流。重要發展包括以全人照護的精神,定期開辦失智照護人才培訓課程。後於二○一七年起,以執行長身分,承接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執行計畫,協助失智據點之開創與建立,連結在地資源,並積極協助患者和家屬之照護需求。
其他相關職務包括;二○一九至二○二一年高雄區域醫療網(醫療區域輔導與醫療資源整合計畫)委員、第四屆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副祕書長、第八屆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國際關係委員會」委員、醫策會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失智症)委員、衛生福利部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儲備審查委員、第七屆屏東縣政府老人福利推動小組外聘委員等。
日常忙碌於醫療領域,回家後就是五個孩子的母親,體會到照護小孩和老人的過程,頗多可相互照映之處,更相信失智照護的推動,必須回歸到對社會大眾發聲,因此積極透過媒體傳遞照護理念,舉其要者包括;大量投入社區和醫療單位演講、主持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製作方便外籍看護工理解的《雙語對照版失智照護手冊》、編製國小學童得以理解的失智照護繪本等等。
作者粉絲頁: 高雄失智與陳乃菁醫師共同照護團隊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
易 眠 床 壽命 在 名流寢飾家居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保潔墊是什麼?
保潔墊,也被稱為床墊保護墊,專門用來阻隔髒污,防止水分流入床墊。因為床墊清洗困難,使用保潔墊的話,可以弄髒時拿保潔墊去洗就好,能有效保養床墊,延長床墊壽命(更多床墊保養秘訣)。
它不是床包,直接躺可能不會很舒服,建議鋪(套)在床墊上,外面再包床單。保潔墊種類很多,價格差異也滿大,雯編簡單做些分類,讓大家有基本了解,比較容易找到適合的保潔墊。
保潔墊種類大哉問
保潔墊種類─以防水防污效果分類
防汙、防潑水保潔墊
如果搜尋保潔墊,會發現保潔墊超級多種,價格也差異很大。一般最常見的就是「防潑水」和「防水」,這兩者有差別嗎?
防污防潑水的保潔墊,是當髒汙滲進床單時,保潔墊能將髒污或水分阻隔,短暫攔截,讓水分不容易直接進去,能被床單吸走。
就像拿杯水潑上去,防潑水表層能使大部分的水分順勢往下流,而不是滲透過去。
不過大家也知道,髒汙往往發生在我們睡著的時候,例如小孩尿床或者生理期滲漏,等到發現時已經過了好幾個小時,再加上我們又在床上翻來滾去,很難不將髒污壓下去……
然後就滲在床墊上了。這也是有些人對保潔墊印象不佳的原因之一,其實只是選錯種類。
防水保潔墊
第二種保潔墊就是防潑水保潔墊的進化版,防水效果和防潑水相比,整整提升一個等級。
吸收的水量多,尿床不是問題,到了早上才處理床墊也不會髒,可以安心睡覺。尤其家中有戒尿布期的小朋友,或者喜歡爬上床一起睡的喵星人,防水保潔墊都能讓你好好休息,不用半夜爬起來檢查了。
保潔墊種類─防水防螨透氣保潔墊
有些人會說,我之前用過防水保潔墊,可是睡起來好悶?市面上還有防螨保潔墊,又是什麼呢?
防水保潔墊的防水方式有很多種,使用的材料也不一樣,例如我們家使用Jenny Silk.JS 100%天絲緹花.防水保潔墊,有效阻隔水分滲透,100%天絲涼爽木浆纖維面料,睡起來就不會悶熱了。非常透氣
為什麼會有防螨保潔墊呢?
台灣過敏人口多,塵螨是居家主要過敏原之一。床墊上面有塵螨食物,人身上掉下來的皮屑,還有適合生長的環境,人體睡眠時的溫度與汗水,一段時間過去,塵螨就會在床墊裡代代相傳,成為塵螨大軍啦。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上床就打噴嚏,覺得皮膚癢的原因。
光靠更換寢具,或者使用塵螨吸塵器是不夠的,因為塵螨很小隻,眼睛看不見,會透過寢具的纖維縫隙掉到床墊上,然後躲在床墊深處生小孩排泄,用吸塵器最多只能吸走表層10公分,對現在動輒25公分厚度的床墊來說,躺在床上滾一滾,塵螨又都跑出來了。
如果家裡有人過敏,建議使用防螨保潔墊,多管齊下打造減螨環境,避免過敏摟。
保潔墊種類─以固定方法分類
保潔墊種類─平單式保潔墊
平單式保潔墊是平面保潔墊,讓你可以直接放在床墊上,避免表層髒污,有些會在四周加裝鬆緊帶,可以勾在四個角落。
優點是單價較低,缺點是容易滑動,可能睡一睡會覺得保潔墊滑動不舒服,也需要常常調整位置。
保潔墊種類─床包式保潔墊
床包式保潔墊是做成床包的形式,但是請不要用來取代床包,外面還是建議裝床包。
床包式保潔墊覆蓋到側面,而且四個角可以緊緊固定在床墊上,不容易鬆脫,缺點是單價就高一些了。
保潔墊種類─全罩式保潔墊
全罩式保潔墊能將床墊整個包覆起來。通常背面有拉鍊,可以將床墊整個穿入保潔墊裡。優點是防護丁點不漏,常用於醫療場所。缺點是單價高,同時更換不易,通常要兩個人一起拆裝。
易 眠 床 壽命 在 名流寢飾家居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睡眠知識》
【長期晚睡,等於自殺!】
睡眠的重要性遠超過我們的認知。許多證據顯示,壽命長短與否,睡眠是最重要的因素。醫學界很早就證實了睡眠和免疫功能之間密切的關聯。當我們熬夜到凌晨三點,血液中的自然殺手細胞減少了30%,僅存的白血球活動力也變差。長期睡眠不足還使人愈來愈笨、變得遲鈍,記憶力衰退、判斷力變差,和人互動變得冷漠以及對事物的好奇與動機大幅減弱。
近年來,更發現長期睡眠不足和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之間有高度的關聯性。只要每天少睡一小時,長期累積下來即足以造成身體的病變。睡眠剝奪所造成的各種意外事件,更一再被科學界證實。研究證實,一般人只要連續保持清醒十七至十九個小時後開車,反應及判斷力等同於酒醉駕駛(血液中酒精濃度0.05%)。
想要一夜好眠【7件你在睡前不該做的事】
有時候,害你睡不好的罪魁禍首其實是睡前的壞習慣。注意以下7件在睡前不該做的事,你踩到幾個地雷?
睡前看電視、用電腦、玩手機
洗完熱水澡馬上睡覺
劇烈運動
睡前吃宵夜
喝酒助眠
躺在床上計劃事情
睡不著仍躺在床上
睡前20-30分鐘是踩煞車、放空、準備入睡的時候,這段時間應該做些自己喜歡的、能放鬆的事,例如看書、聽音樂,等到睏了才進臥室睡覺。不過,有些人因為前一天沒睡好或第二天要特別早起,比平時就寢時間還早上床睡覺,違反了生理時鐘,這樣反而會睡不著,一兩個小時都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這樣容易讓大腦產生一個連結:我躺在這張床上睡不著。連結一旦形成,以後就更難入睡了。為了打破這個連結,躺一躺睡不著時就應該起床、離開臥室去做別的事情(例如到客廳聽音樂,但須保持光線昏暗),等到真的很想睡再回去睡。
壓力造成的急性失眠通常在壓力解除後就會改善,但人們為了睡著而發展出來的壞習慣卻要花較長時間才能戒除。改掉以上7個壞習慣,好好睡一覺,明天又是嶄新且充滿元氣的一天!
【教您如何60秒入睡】
你常睡不著嗎?壓力深切地影響現代人的睡眠,練習深度呼吸,有助對抗壓力和焦慮,對於有睡眠障礙的人,不妨一試。威爾醫生是「4-7-8練習」的支持者。這項練習在幾年前開始受到注意,它非常簡單,只需要短短的時間,且幾乎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做。接下來就是這種呼吸練習的流程:
將舌尖頂在上門牙上方,接下來的練習中,舌尖都要保持在這個位置。
從嘴部吐出全部的空氣,並發出吐氣聲。
閉上嘴部,用鼻子緩緩吸氣並默數至4。
閉氣,默數至7。
從嘴部吐出全部的空氣,並默數至8,和步驟2一樣發出吐氣聲。
這樣就完成了一次循環,再重覆同樣流程,總計4次。
「4-7-8練習」確實有機會協助深受壓力和焦慮之苦的千禧世代入眠,此外,身處壓力、憤怒、愧疚、失望等緊繃情緒之際,這項練習也能帶來許多好處。與睡眠不足帶來的易怒、頭痛、無法專注等負面影響相比,這種簡單又完全不必花錢的練習,確實值得一試。
睡眠不足 【小心變得貪吃】
現代人常因生活或工作壓力,而導致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不佳,這樣不僅會讓人上班精神不濟,甚至可能因此變得貪吃而發胖。過去常有研究顯示,睡眠不足會導致葡萄糖新陳代謝以及胰島素抗性變得不正常,因而容易發胖。不過,最新有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因為睡眠不足而導致發胖的另一個原因是:變得貪吃。
根據《哈芬頓郵報》報導,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最近完成的一項小型實驗研究發現,如果前一晚睡眠不足6-8小時,會刺激一種名為ghrelin的荷爾蒙分泌增加,這種荷爾蒙會刺激食慾。因此如果前一晚睡眠不足,醒來後通常會特別容易感到饑餓,食量會變得比較大,會選擇量大的餐點。此外,睡眠不足的人吃完早餐之後,比起吃早餐之前,會吃更多的零食。如果希望擁有健康的身體和正常的體重,足夠的睡眠時間,絕對非常重要。
【小睡片刻有益健康】
如果工作疲累,可以小睡10-20分鐘,可有助於恢復專注力以及精神,而且因為時間短,不會進入深眠期,醒來之後可快速進入工作狀態。如果要增強記憶,60分鐘的睡眠會非常有效。在這段睡眠期間,大腦會進入慢波(slow-wave)睡眠狀態,有助於記憶事實、時間與地點等訊息的記憶。不過,唯一的缺點是,醒來時會有一段時間感覺昏昏沈沈的,無法立即恢復精神。如果小睡時間拉長到90分鐘,則有助於創意發想以及新技能的記憶,例如學習騎腳踏車。最適合小睡的時間是下午1點到4點。若再晚一點,可能就會干擾到晚上的睡眠。
易 眠 床 壽命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父母做,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孝順是讓年邁父母自立,盡量健康活到最後。
以下的狀況,都是照顧父母時,我們容易犯下的盲點。
◆中風後的爺爺走路慢,還沒到廁所就尿出來,只好幫他包上尿布?(X)
◆因為怕王伯伯危險,看護把他綁在床上?(X)
◆外籍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X)
◆一年只回家兩次的弟弟對姊姊說:「媽媽被你照顧,好像變瘦了?」(X)
◆爸老了,什麼都做不好,所以什麼都不要讓他做?(X)
◆用藥當然是照顧父母的第一選擇?(X)
◆子女無法照顧父母,當然就請外籍看護?(X)
◆住院的奶奶想下床走一下,當然要禁止她:「不行」、「很危險」?(X)
◆我們三個兄弟要「公平」照顧媽媽,所以媽媽輪流在我們三兄弟家住?(X)
……
當我們對年老的父母說:「這樣的安排都是為你好!」
但,我們與父母討論了嗎?
我們了解父母的想法與感受嗎?
因為,「尊重」與「將心比心」才是最好的照護。
你、我都會老。
今天我們照顧父母的方式,就是我們未來被照顧的方式。
老後的「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
是父母與子女都該學習的功課。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陳乃菁醫師,對於照顧父母,除了提出相互尊重與良好溝通的想法外,她認為「自理與自立生活」更該是台灣年邁父母與中年子女都需要學習的一門新功課。
台灣社會普遍重視孝道,中年子女也容易因為孝順,而以年齡來限制父母能做的事,又或對年邁父母過度保護,但當剝奪了父母的自理能力,在中風、生病後因過度保護而失能、臥床。雖然父母壽命極長,但那卻不是一個人該有的生命品質。如何如同北歐長者獨立自主,往生前臥床僅數週,乃菁醫師期待所有人可以一起為有自主的老年而努力。
因為,我們愛著這些老去的父母,我們多麼希望他們不要因為藥物而沉默不已、整日昏沉;我們多麼希望他們還可以叫叫我們的名,跟我們說說一天內發生的事情,甚至一起唱歌、聊天,或憶著過往,這些都是人與人間的親密交流。我們不該只期望讓父母安靜、睡著。
只有呼吸的照護,不是真正的照護啊。
作者簡介:陳乃菁醫師/副教授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高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長庚」執行長
‧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主持人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服務於屏東基督教醫院、高雄榮總等單位,現為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並取得老年醫學專科醫師資格,醫療業務領域包含:老年醫學、居家醫療、失智症、癲癇等。
自二○一六年起,擔任高雄長庚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開始推動醫院與社區間醫療能量之交流。重要發展包括以全人照護的精神,定期開辦失智照護人才培訓課程。後於二○一七年起,以執行長身分,承接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執行計畫,協助失智據點之開創與建立,連結在地資源,並積極協助患者和家屬之照護需求。
其他相關職務包括;二○一九至二○二一年高雄區域醫療網(醫療區域輔導與醫療資源整合計畫)委員、第四屆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副祕書長、第八屆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國際關係委員會」委員、醫策會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失智症)委員、衛生福利部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儲備審查委員、第七屆屏東縣政府老人福利推動小組外聘委員等。
日常忙碌於醫療領域,回家後就是五個孩子的母親,體會到照護小孩和老人的過程,頗多可相互照映之處,更相信失智照護的推動,必須回歸到對社會大眾發聲,因此積極透過媒體傳遞照護理念,舉其要者包括;大量投入社區和醫療單位演講、主持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製作方便外籍看護工理解的《雙語對照版失智照護手冊》、編製國小學童得以理解的失智照護繪本等等。
粉絲頁: 高雄失智與陳乃菁醫師共同照護團隊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