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的「下水餃」景象😊
你去過東門游泳池、再春游泳池等市立游泳池嗎?
《認識再春游泳池》
1965年5月9日下午,當時就讀勵行中學初中一年級,14歲的李再春,在新店溪為了拯救一個溺水的孩子,不幸滅頂喪生,他的義行博得社會大眾的感佩與同情,紛紛捐款濟助李再春的家庭。救國團並舉行追悼會,決定發起籌建一個游泳池紀念他,讓窮苦的兒童有安全衛生的地方可以游泳。
1966年5月22日,位於台北市圓山區基隆河畔、舊中山橋下面的「再春游泳池」正式落成開放。以捨己救人的李再春之名命名的再春游泳池,是當時台北市最大的公眾游泳池,其催生者為時任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主任的蔣經國,建造目的在於解決大台北地區青年的休憩問題,並降低大台北地區在戶外游泳喪命之人數。
坐落在圓山兒童樂園對岸的再春游泳池,包含三座泳池及一座專供青少年使用的水泥滑冰場,此外還立有一座李再春的銅像。
1992年,台北市嚴重缺水,市長黃大洲宣布再春游泳池暫停營業,並隨後將三個泳池填平,改建為溜冰場。數年後,溜冰場亦遭拆除,而今留存可供憑念的,僅剩下李再春銅像一座。
2002年,舊中山橋(原明治橋)拆除,再春游泳池舊址則用來堆積該橋之部分橋墩遺跡。當時的台北市長馬英九表示中山橋的拆遷工程將分兩階段進行,先前展開的第一階段拆遷工程裡,在再春游泳池堆放的二百塊中山舊橋構件只是暫時安置,待新橋址選定並完成評估後,再展開第二階段的遷建工作,惟舊中山橋的重建計劃延宕至今仍未實施。
《認識東門游泳池》
昔日緊鄰台北市東門國小西側的東門游泳池原名「東門町水泳場」,於日治時期1926年7月1日落成啟用,一開始主要供男子用,但未滿12歲的小女孩也可以進去游泳;當時因為東門町水泳場在台北市是設施規格最為標準的游泳池,因此只要由所讀學校的校長出具證明的女游泳選手,也可以進入練習,而一般女子若想游泳,則要到明石町水泳場(位於今台北市南陽街13號)。後來東門町水泳場開放給一般男女和游泳選手使用,而明石町水泳場則因場地較小,便專供給婦女及兒童使用。
東門町水泳場佔地1,367坪,一層樓的磚造本館內有辦公室、急救室、更衣室和浴廁所,游泳池為鋼筋混凝土造,大游泳池為長方形水道,長50公尺,寬16.5公尺,水深1.2至2.6公尺,容水量1,400立方公尺,小游泳池則為不規則圓形,直徑大約16公尺,水深20至60公分不等,容水量125立方公尺。給水設施採用4吋鐵管以10馬力的幫浦打入自來水,將泳池的水整個注滿需時12小時。
二戰結束後,台北市東門町水泳場更名為台北市立東門游泳池,台北市游泳隊依然在此練習,直到1966年5月20日位於圓山的再春游泳池完工前,東門游泳池一直是戰後初期台北市唯一的公眾游泳池。
1970年東門游泳池改建時,台北市政府特地請到美術家顏水龍先生在建築外牆創作一幅大型浮雕壁畫,成為東門游泳池最醒目的招牌。
2004年9月7日,東門游泳池被拆除,改建為地上9層、地下3層的台北市中正區運動中心,總工程費為新台幣4億7,900餘萬元,於2006年10月啟用,而顏水龍先生為東門游泳池創作的那幅壁畫有被保留下來,並掛在新建的運動中心大樓牆上。
由東門游泳池蛻變而成的台北市中正區運動中心,除了有各式運動設施供一般人使用外,針對高齡、身心障礙、低收入戶都設計有公益服務時段,民眾可以充分運用享受頂級的運動設施。
2006年10月19日啟用的中正區運動中心位於台北市信義路一段1號,緊臨東門國小,為地下3層,地上9層的建築物。其設施包括:地下3樓為停車場,可停汽車101輛、機車189輛,地下1-2樓含 50米室內溫水游泳池(7個標準水道)、SPA水療區、三溫暖、烤箱及蒸氣室等。
另外,2樓以上設施包括體適能健身中心、籃球場、韻律有氧教室、高爾夫球練習場、羽球場、室內空氣槍射擊場及射箭場等,規畫及設備器材,都堪稱5星級,市民以平價的價錢,就可以享受頂級的運動設施。
以泳池設備為例,入門票110元,另外2樓的健身中心每小時50元;針對65歲以上高齡、身心障礙、低收入戶都設計有公益服務時段,每天早上8時至10時可享受免費使用泳池、健身中心相關設施。
中正區運動中心開幕啟用時,當時的台北市長馬英九指出,運動中心採室內泳池雖不如露天泳池開闊,但在設計及品質上較好,可一年四季游泳,泳池使用率可提高為東門游泳池時期的三倍。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230的網紅初心者鉄道探検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年2月23日撮影 嵐山駅(あらしやまえき) 京福電気鉄道嵐山本線 1910年(明治43年)3月25日に嵐山電車軌道の駅として開業。 1918年(大正7年)4月2日に会社合併により京都電燈が経営する嵐山電鉄の駅となる。 1929年(昭和4年)4月12日に駅移転。愛宕山鉄道が嵐山 - 清滝間に開...
明治橋拆除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充滿重大爭議的「三井倉庫遷移」文資大戰中,北市府決議「暫時遷移三井倉庫」,並宣稱「日後視情形可以移回來」。
這是不是一張文資芭樂票?一起來回顧,2002年遭馬英九任內北市府拆除之原日本時代明治橋,當時市府宣稱要「異地重組」,十幾年過去,拆下之橋體構件依然被棄置基隆河旁。
延伸閱讀:
四度硬闖文資審議 520北市府拗過遷三井
http://www.eventsinfocus.org/news/640
2002年被馬英九任內北市府拆除之原日本時代明治橋,拆除時承諾異地重組,十幾年過去至今毫無下文。而原址取而代之的,是中華民國美學的新中山橋。
分享 Siraya Tsai 提供的一組台北明治橋的古今對照圖~
Siraya Tsai:
第一代明治橋原為鐵桁架橋,橫跨基隆河連接市區與台灣神社,1930年改築為鋼筋混泥土的二代明治橋,戰後明治橋改名為中山橋,直到2002年遭拆除,目前遺構堆置在河岸旁,等待遷建重組。
註:第一代明治橋和第二代明治橋曾共存一段時間。
圖一、二:TAIPICS
圖三:wiki 中山橋_(台北市)
延伸閱圖:下淡水溪鐵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11296398991050&set=a.322084677912223.75973.319875468133144&type=1
本文同步刊載於
http://www.twmemory.org/?p=2843
Google+
https://plus.google.com/101902887781687296120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募集中,各位團友若有任何關於台灣的老照片、影片或是文獻,都歡迎投稿與大家分享討論哦~~!
明治橋拆除 在 初心者鉄道探検隊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年2月23日撮影
嵐山駅(あらしやまえき)
京福電気鉄道嵐山本線
1910年(明治43年)3月25日に嵐山電車軌道の駅として開業。
1918年(大正7年)4月2日に会社合併により京都電燈が経営する嵐山電鉄の駅となる。
1929年(昭和4年)4月12日に駅移転。愛宕山鉄道が嵐山 - 清滝間に開業。
1942年(昭和17年)3月2日に路線継承により京福電気鉄道の駅となる。
1944年(昭和19年)12月11日に愛宕山鉄道廃止。
2004年(平成16年)9月18日に駅構内に「駅の足湯」開設。
2007年(平成19年)10月に全面改装。
2013年(平成25年)3月15日に改札口撤去、ホーム上屋延長、トイレ改修などの全面改装。
2013年7月にはプラットホームを中心に「キモノフォレスト」と呼ばれる友禅をLEDで透過させたアクリルポールを約600本林立させ、夜は幻想的な雰囲気となった。
2017年度の一日平均乗降人員は3,392人。
Arashiyama station
Keifuku Electric Railroad Arashiyama Main Line
Opened March 25, 1910.
"Station footbath" was opened in the station yard on September 18, 2004.
Completely renovated on March 15, 2013, including removing the ticket gate, extending the platform, and renovating the toilet.
The average number of daily passengers in FY2017 was 3,392.
嵐山站
京福電鐵嵐山本線
1910年3月25日開放。
2004年9月18日,“站洗腳盆”在車站院子裡開業。
於2013年3月15日進行了全面翻新,包括拆除檢票口,擴平台和翻新廁所。
2017財年的平均每日乘客人數為3,392。
岚山站
京福电铁岚山本线
1910年3月25日开放。
2004年9月18日,“站洗脚盆”在车站院子里开业。
于2013年3月15日进行了全面翻新,包括拆除检票口,扩平台和翻新厕所。
2017财年的平均每日乘客人数为3,392。
아라시야마 역
Keifuku Electric Railroad Arashiyama Main Line
1910 년 3 월 25 일에 개업.
2004 년 9 월 18 일에 역 구내에 "역의 족탕」개설.
2013 년 3 월 15 일 개찰구 철거, 화장실 개수 등의 전면 개장.
2017 년 하루 평균 승하차 인원은 3,392 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