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是南北宋之間
一位承先啟後的重要人物
他在北宋末年畫了〈萬壑松風〉圖
這件作品雖然也屬於巨碑式的構圖
但是和〈谿山行旅〉、〈早春圖〉不同的是
畫裡面並沒有點景人物或建築物
也刻意縮小主峰
擴大近景樹石的比例
使近景松林和觀眾的距離拉近
讓你彷彿置身在深山幽谷當中
可以靜靜地傾聽微風吹拂過松葉
並且結合溪澗裡湍泉奔流的聲音
成為一幅繪畫和音樂和諧奏鳴的交響曲
流體藝術製作/ Roman De Giuli
萬壑松風原件展出日期/2021.10.6-11.16
早春圖南北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戴柳插柳」|細說清明|10 >
諺語裡說:「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可見插柳戴柳在舊時清明是非常普遍的習俗。
民間自古就有柳條辟邪避鬼、護佑生靈的說法,連觀音菩薩都是手持柳條蘸淨瓶之水普度眾生的。清明是鬼節,人們便紛紛插戴楊柳,用以避邪了。
-----------------------------------------------------------------
插柳是清明節的重要習俗。
每到清明,不論大江南北,家家戶戶都要折柳枝插在自家的門楣上,大戶人家還要將燕子狀的節日食品串在柳條上。前往郊外掃墓的時候,人人都會在自己的衣物上插上柳枝,小孩將柳條編成帽子戴在頭上,姑娘們則將柳枝斜插在鬢角,搭乘的車轎上也要插掛柳枝,在《清明上河圖》中,就有郊外踏青歸來轎頂插柳的圖景。在南方一些地區,清明前還把井溝清理得乾乾淨淨,並在井邊插上柳條。由於清明期間城中柳枝奇貨可居,街頭巷尾甚至出現了為數不少的叫賣柳條的小販。這種種景象,誠如近人楊韞華詩云:「清明一霎又今朝,聽得沿街賣柳條。相約毗鄰諸姐妹,一株斜插綠雲翹。」
人們如此迷信柳條,並不完全是心理因素,應該說跟柳樹自身的生長習性有關係。柳樹得春氣之先,每年冬春轉換之際,當四野還是一片蕭條時,總是它最先吐出新綠。
豐子愷在一篇散文中曾這樣描述每年初見嫩柳的心情:「我最喜歡楊柳與燕子,尤其喜歡初染鵝黃的嫩柳。……每逢早春時節,正月二月之交,看見楊柳枝的線條上掛了細珠,帶了隱隱的青色而『遙看近卻無』的時候,我心中便充滿了一種狂喜,這狂喜又立刻變成焦慮,似乎常常在說:『春來了,不要放過!趕快設法招待它,享樂它,永遠留住它。』」的確,作為春天的使者,柳樹易栽易活的生存特性,總是顯示出其生命力的旺盛。因此,在古人觀念中,柳樹並非普通林木,它有著神奇的力量。春季改火時,清明新火往往就取自柳木,民間新火的傳遞也是通過柳條來進行。正如唐代詩人賈島云:「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
柳樹旺盛的生命力,使得它除了在鑽取新火時被人重用,而且在很早的時候就被人們寄予驅邪避鬼、護佑生靈的厚望。據當代學者研究,民間向來有以桃弓柳箭削減煞氣的做法,柳木也因此被稱作「鬼怖木」。被稱為中國較早具有科學思想萌芽的北魏賈思勰,在其所著的《齊民要術》中甚至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因此,舊時的清明節,人們插戴柳條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習尚。
現在,清明節插戴柳條的迷信色彩逐漸被人們所遺棄,而是賦予了插戴柳條更加健康和積極的含義—「插柳留春」得到大家歡迎。因「柳」和「留」諧音,自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小雅》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詩句起,折柳贈友,依依惜別,就具有祝願「春光常在」的意味。可以想見,人們在暮春時節互相用青青的柳枝祈求對春天、對青春、對生命的挽留,確是一幅動人的畫卷。後來,插柳留春逐漸演變成植樹留春,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們發現,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等到若干年後鬱鬱蔥蔥的滿眼綠意向自己也向每個人瀰漫而來的時候,那就是留住了春天,留住了青春,也留住了生命。
-----------------------------------------------------------------
#歷史 #文化 #故事 #清明 #戴柳插柳
~專題推介,盡在知史~
《中國之最》
http://www.mychistory.com/?uid=0.4.22.0
早春圖南北 在 Visit Yamagata - 日本山形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上川‧冬~
最上川縱貫山形縣南北,四季景緻分明,為日本三大急流之一。如水墨畫般的美麗冬景,一片錦繡山色,偶爾聽著船夫唱傳統船歌,享受明媚既沿岸風景,是到訪山形的一種獨特體驗~~
圖片為山形縣內一個以最上川為題的攝影比賽大取得優秀獎的作品,如果你也想拍到如此漂亮的冬季景色就快在這個冬天去山形縣吧!
最上川遊船出航時間/乘船價格:
http://www.blf.co.jp/hongkong.html
圖片來源:
【山形の宝「最上川の文化的資産50選」写真コンテスト優秀賞:「早春」三浦民雄】
早春圖南北 在 宋代宮廷畫家-李唐,在北宋滅亡之後,進入了南宋紹興畫院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李唐作品〈萬壑松風〉,雖然與〈谿山行旅、早春圖〉並列,但構圖卻有很大 ... 李唐是跨越南北宋的畫家,南宋的繪畫風格大量的強調近景的細節,所以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