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以下跟女性相關歷史事件的發生地在哪裡?】
1. 1900 年,稻江漢醫黃玉階首創「台北天然足會」,鼓吹「天然足」運動,除了使女性的身體獲得解放,同時也使女性更加擁有身體的自主意識,並進而影響台灣日後的女權運動。
2. 20世紀初,在那個女子教育不受重視的年代,初創立24年即培育近700名畢業生,女子初等教育的推手「女子公學校」代表著台北地區女性受較普遍率的重要指標。
3. 堪稱台灣都會職業婦女的先驅,是日治時期的揀茶女們。年輕的婦女藉由揀茶工作,得以暫時擺脫傳統家庭的束縛。她們每天辛勤賺取的收入,不僅幫助了家計,也使得原先被視為剩餘勞力、無所貢獻的婦女,在家中的身份地位提高了不少。
以上這三件事,發生的背景都在「大稻埕」。
不僅如此,大稻埕還有台灣第一家私人婦產科醫院、看護婦和助產士的養成所、歷史作用下的公娼館文萌樓,以及紀念慰安婦的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從女性的生活經驗角度,可以讀出什麼不同的建築與城市空間?
這一次,讓我們換個角度散步大稻埕!
11/26(六)1400-1600《建築與性別設計:大稻埕的性別與空間之旅》殷寶寧
http://www.taipei-walkingtour.tw/t-tours181
============================
《建築越界─參與台北的未來想像》
http://www.taipei-walkingtour.tw/architecturev2
10/15(六)1000-1200 孫啟榕
《建築與文化資產:青田到麗水的綠色迴廊》
網址:http://goo.gl/kypo9t
10/16(日)1500-1700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Zoe、江淑蓉
《孩子的公園奇幻之旅》
網址:http://goo.gl/1bc2dV
10/22(六)1000-1200 許麗玉
《建築與兒童:街道隱藏的兒通空間》
網址:http://goo.gl/PLrZUf
11/05(六)1000-1200 孫啟榕
《建築與文化資產:齊東街日式建築群》
網址:http://goo.gl/A8Edrk
11/12(六)1000-1200 林芳正
《建築與歷史聚落:入寶藏巖不空手回》
網址:http://goo.gl/UGRCtN
11/19(六)1000-1200 白宗弘、王士芳
《建築與公共建設(一):宜蘭田中央的人文建築哲學 》
網址:https://goo.gl/9t4kyU
11/19(六)1400-1700 白宗弘、王士芳
《公共建築與都市規劃(二):宜蘭舊城再生 》
網址:https://goo.gl/VyrC42 **宜蘭上下午場不同路線**
11/26(六)1400-1600 殷寶寧
《建築與性別設計:大稻埕的性別與空間之旅》
網址:http://goo.gl/OdPEmd
【建築越界--參與台北的未來想像】
活動網址:http://www.taipei-walkingtour.tw/architecturev2
報名表:https://goo.gl/ynyfDP
主辦單位:台北城市散步
合作單位:典藏創意空間
指導單位:台北市文化局
#建築越界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設計響應活動
#性別與設計
#大稻埕
#大稻埕揀茶婦女
Photo Credit: 台灣舊照片資料庫
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oldphoto.jsp
收藏者:台大總圖書館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少男少女見學中:日本時代修學旅行開箱」介紹 訪問:蔡淑君 撰文、胡佳君 策劃 內容簡介: 日本時代的少男少女們, 他們的校外旅行是什麼模樣? 去了哪裡?帶了什麼東西?坐了什麼車?參觀了哪些地方? 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回到那些年的修學旅行記憶中。 ...
日治時期 照片資料庫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穿梭歷史.畫古今(15) ~ 彰化武德殿
舊照片來源 : 台灣大學舊照片資料庫
圖像出處 彰化市管內概況
圖像出處 作者 彰化市役所
出版者 臺灣新聞社
出版地 臺中
出版年 昭和13[1938]
彰化市武德殿,位於台灣彰化縣彰化市,是日治時期興建的武德殿之一,屬於郡市級武德殿。昭和4年(1929年)建於彰化郡役所(今縣政府)後方,昭和5年(1930年)10月18日竣工。戰後,改為忠烈祠。2001年12月13日,指定為歷史建築。2005年10月修復竣工。2007年5月15日,指定為縣定古蹟。
感謝團友 高銘俊 分享圖文。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募集中,各位團友若有任何關於台灣的老照片、影片或是文獻,都歡迎投稿與大家分享討論哦~~!
穿梭歷史.畫古今(15) ~ 彰化武德殿
舊照片來源 : 台灣大學舊照片資料庫
圖像出處 彰化市管內概況
圖像出處 作者 彰化市役所
出版者 臺灣新聞社
出版地 臺中
出版年 昭和13[1938]
彰化市武德殿,位於台灣彰化縣彰化市,是日治時期興建的武德殿之一,屬於郡市級武德殿。昭和4年(1929年)建於彰化郡役所(今縣政府)後方,昭和5年(1930年)10月18日竣工。戰後,改為忠烈祠。2001年12月13日,指定為歷史建築。2005年10月修復竣工。2007年5月15日,指定為縣定古蹟。
日治時期 照片資料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少男少女見學中:日本時代修學旅行開箱」介紹
訪問:蔡淑君 撰文、胡佳君 策劃
內容簡介:
日本時代的少男少女們,
他們的校外旅行是什麼模樣?
去了哪裡?帶了什麼東西?坐了什麼車?參觀了哪些地方?
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回到那些年的修學旅行記憶中。
在求學的過程中,不論是校外教學、隔宿露營、夏令營、畢業旅行,經常都讓學生們十分期待,也為校園生活增添難忘的回憶。而這些珍貴的旅行經驗,更經常是畢業紀念冊內容的一部分。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收藏了許多日治時代的畢業紀念冊,珍貴的影像一頁一頁記錄著學生時期最美好的校園生活記憶:遠足、登山、旅行、海水浴等。其中的旅行,主要是指修學旅行,類似於現今的校外教學旅行,由於是大家一起進行長時間的旅行,最令人難忘。
《少男少女見學中——日本時代修學旅行開箱》運用這些畢業紀念冊中的照片,搭配其他文獻史料與當今研究成果,呈現九十餘年前校外教學旅行的樣貌。從旭小學校的始政四十年博覽會各地主題旅遊、永樂公學校的農林產業見學、臺中第一師範環島一周全記錄、靜修女學校的中南部之旅、嘉義農林學校的澎湖之旅,到臺南第二高女的日本遊,這些修學旅行路線的背後,各有其脈絡與資訊,也傳達不同的政策與教學需求。
除了呈現少男少女的過人體力(有些路線的景點密集度讓人驚嘆與驚嚇),和跨越時空的青春記憶,路線中的部分景點,如赤崁樓、鵝鑾鼻燈塔、阿里山神木、日月潭、礁溪溫泉、知本溫泉等,至今依然是熱門景點。讀者在更加貼近前人校園生活之餘,也可以按書再次走過這些路線、景點,感受穿越時空的樂趣。同時,也能從當時流傳下來的旅行心得,感受少男少女們在見學途中的青春印記。
作者簡介:
策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位於臺南。
我們以腳踏的土地為舞臺,以生活其中的人為主角,以所用之物為核心,在時間的縱深下呈現族群互動、環境變遷的歷程,期待營造一座屬於全體臺灣人的歷史博物館。
近年以館藏教育史料規劃「校園生活記憶庫」資料庫,希冀以跨越不同世代但共有的上學經驗,建立屬於臺灣人的國民記憶。
撰文/蔡淑君
生活於臺南。
文字工作者,旅行愛好者。
自小聽著長輩說日本時代故事,沒想到有一天能以文字開箱超有趣的修學旅行,立志要親身走完書中的六條路線。
策劃粉絲頁: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出版社粉絲頁: 玉山社出版公司
四個podcast平台,也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fB4uRGFJvk/hqdefault.jpg)
日治時期 照片資料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凝視時代:日治時期臺灣的寫真館」介紹
訪問作者: 簡永彬
內容簡介:
乘著寫真館的時光機遨遊臺灣,
從寫真了解臺灣,重建昔日生活場景與共同記憶。
◆在日治時期的臺灣,由於攝影技術和文化的普及,寫真館(照像館)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攝影不僅開啟民風在民間蔚為風潮,官方也委託民間發行寫真帖與繪葉書,記錄臺灣並彰顯臺灣總督府的豐功偉業。
◆臺灣攝影第一個繁花盛開的時期,逾300張珍貴的照片讓我們看見日治時期大眾生活的樣貌。
西方攝影術發明至今已180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日治時期臺灣有一群攝影師,這些人可不是拿著大砲拍小模的外拍部隊,他們是受過專業攝影訓練,埋頭研究技法的家裡蹲。「三原色碳膜轉染印畫法」、「漆金祕法」是他們與日人寫真館分庭抗禮的不傳之祕。這些攝影專家平時喜歡在寫真館內玩自拍,也喜歡拍攝扮裝的女人。他們是臺灣攝影技術的源頭,將生命的熱情與精力注入鏡頭中,刻印出當時人們的生活景致。
這是臺灣攝影第一個繁花盛開的時期,豐富而珍貴的照片讓我們看見日治時期大眾生活的樣貌,再度凝視那個人才輩出、創意無窮的年代。《凝視時代:日治時期臺灣的寫真館》改編自2010年《凝望的時代》展覽專書,重新編輯並增補數篇從臺灣史角度書寫之專文,以及作者新近的採集和研究,如業餘攝影家李火增、謝金俊等,以臻至完整。
本書從臺灣攝影的源流和先行者開始追溯,繼而敘述日治時期攝影術和寫真館的蓬勃發展、寫真館的特色與庶民記憶,並詳述臺灣總督府如何藉由發行寫真帖與繪葉書,記錄臺灣並彰顯臺灣總督府的豐功偉業。本書也從技法、材質、觀念等面向探討寫真師的創作,將寫真師與攝影名家並列,更從風格的角度賦予寫真館攝影的獨特定位。這本少見綜觀臺灣寫真歷史圖文並茂的著作,堪稱臺灣攝影史詩鉅著。
作者簡介:簡永彬
1958年生於基隆。1985年日本大學藝術學部藝術研究所修了。1988年創立臺灣第四家攝影藝廊「夏門攝影藝廊」。1992年開始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研究中心整理蒐研臺灣攝影發展脈絡。2008-2015年陸續在臺北巿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策劃前輩攝影家回顧展。2013年自創「意象.台灣」品牌,啟動「前輩攝影家影像資產資料庫開發計劃」,並獲選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藝文社會企業創新育成扶植計畫」團隊,持續梳理和蒐研臺灣攝影文化各階段重要攝影家的作品及文獻資料。2017年起擔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發展系兼任副教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VgPKfmJcV4/hqdefault.jpg)
日治時期 照片資料庫 在 來自日本,126年前珍貴的台灣老照片《臺灣諸景寫真帖》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我想分享我蒐藏的台灣老 照片 —《臺灣諸景寫真帖》,這是 日治 初期最早的一批老 照片 ,拍攝的時間大約在1895年9月至11月之間,由當時日本陸軍參謀本部陸地 ... ... <看更多>
日治時期 照片資料庫 在 日治時期台灣懷舊照片文獻史料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任何人都可以查看社團成員名單和他們發佈的貼文。 . 開放搜尋. 所有人都能找到這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