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年前,我的家鄉瑪家鄉族人約我在鄉公所見面。訴求簡單明瞭,大家期待配合「專五道路」上路,實踐在地自主,在春節期間「合法賺錢」。
「委員妳不是說,已經讓偏鄉白牌車合法轉商用了嗎?」
哈哈,是的,已修訂「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開放小客車等 #自用車 投入 #偏鄉公車業,地方政府可依各自需求規畫及上路,「在地社會團體」或「個人」可以參與,共同來解決偏鄉的交通運輸問題。
我立馬撥電話給長年致力於偏鄉交通正義的侯勝宗教授,取得他的支持後,和大家建立了一個「#瑪家鄉車隊」群組,並且邀請同為瑪家鄉民、也是交通專才的縣府秘書長一同在群組陪伴大家。侯教授熱心公益,劍及履及,在三天之後竟然利用假日義務前來輔導,群組成員也出乎我的預料熱烈參與。
這段時間,我在群組看到教授、縣府秘書長、梁明輝鄉長、公所課長及承辦人,與大家討論、為大家打氣,也看到大家交換意見、分享工作中的點滴。
我回想在公所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大家似乎被法令規章惹得一臉茫然,我只說「不要想那麼多,做了就會變對了。」
如今,熬過了春節,未來仍是挑戰重重,但是看著大家每天「進步中」,心中的感動油然而生。
這座千年古城舊筏灣,很高興過去我有機會參與2016年推動「#屏北旅遊老闆找不到遊程」,2019年由茂管處提報榮登亞太旅行協會「#文化遺址類金獎」;2016年鄉道屏35線解編,協助申請為「#專用道路」;2020年協助取得文化部「#文資身分」;2021年協助向 #NCC與五家電信共構基地台,讓舊筏灣、舊好茶,北大武完成通訊正義。
如今,在地方公所與大家的齊心擘劃下,期盼成為瑪家鄉的觀光大動脈,帶來產業的盛事。
所以2/9專五道路暨舊筏灣觀光啟用典禮那天的致詞,我提到「#這裡不是外地人的後花園,#這裡是我們的家園;#這條路是連結我們跟原鄉土地的臍帶,我們要透過它連結我們的根、我們的文化。這個家必須讓主人管理,讓我們以禮接待,邀請大家來玩,讓您感受賓至如歸。」
這條「回家」的道路,現在公所規劃每日限額 250 人,採網路預約制,讓每位遊客得到更細緻的接待服務。
「#瑪家鄉車隊導覽解說接駁團隊」一直努力中,請為他們加油!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吳哥深度導覽:神廟建築、神話傳說、藝術解析完整版」介紹 訪問作者: 張蘊之 內容簡介: 沒有一本華文世界的吳哥導覽,寫得比這本更詳盡了── 不論臥遊或是實地參訪,想全面性理解吳哥神廟建築特色、 宗教文化或神話故事,看這本就夠了! 提到「吳哥」,相信許多...
旅行協會 在 潘孟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北大武檜谷山莊能視訊,遺世古城舊筏灣手機4G也能通!
看我直接衝向鏡頭,就知道我拿麼興奮,透過視訊在石板屋前跟大家打招呼!
2021,迎來屏東原鄉的「通訊正義」!
瑪家舊筏灣部落在海拔800多公尺,保存12棟完整石板屋,曾榮獲2019年亞太旅行協會文化與遺產類金質獎,過去常被笑說是「老闆找不到」的遺世獨立景點,因為上去訊號絕對收不到,不只通訊不便,風災時更會常失聯。
在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委員、 周春米 立委委員的積極協助下,向NCC爭取「瑪家舊筏灣部落行動電話共構基地台」,上週正式啟用後,跨鄉鎮的「霧台舊好茶部落」、「泰武北大武登山步道」等原鄉地區,都能在山間收到4G訊號,另外還有獅子南世村、丹路村、車城保力村也陸續設立共構基地台。
除了改善通訊,縣府更早已先從「電力問題」著手,在12處部落建置防災智慧微電網,今年預計再增建7處,讓風雨來臨時,部落不會因斷電成為孤島。
當然,設基地台不是希望大家上山滑手機,而是確保救災通訊暢通無阻,保障族人,也保障山友,讓高山與平地沒有距離。
旅行協會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EP34 身為挪威人,我不想努力了!(誤)——被國家包養的日常&極圈絕景羅弗敦群島 ft. Noregion 極境 王湘鄉】
1905年,當挪威脫離瑞典王國、正式宣告獨立時,這個北歐小國其實是被看衰的——區區一個偏僻小國,地勢崎嶇又沒什麼資源,靠自己能夠撐多久?但大家萬萬沒想到的是,1960年代後半,挪威在自家後院發現了一個不得了的寶藏,靠著它在短短10年間,GDP竟然直接翻倍!
這個國家的神奇之處還不僅止於此。它到底是有什麼本事可以耍孤僻,既不加入歐盟,也不使用歐元?究竟是挖到什麼寶,讓人從出生就一路被國家罩,唸書不但不用錢,還有機會可以拿到錢,而且就算完全不工作也有基本收入?在這個讓人「不想努力」的國家生活,到底是怎樣的感覺?
接續上集的訪談,這集同樣由旅居挪威的景觀建築師湘鄉,繼續解密在福利國家生活的真實樣貌!不只是令人咋舌的福利,還有面對的各種挑戰與文化衝擊;此外,我們也會聊聊極圈原住民薩米人當前的困境,以及由峽灣、高山與沙灘交織而成、讓所有人歎為觀止的極圈絕景羅弗敦群島!
7年的挪威生活、12次拜訪羅弗敦群島以及規劃各種極地旅行的經驗,這週邀請你再次和湘鄉一起體驗北極圈的魅力!
🎙️ 來賓簡介:
王湘鄉,挪威景觀建築師, Noregion 極境 共同創辦人。在一次出差途中,被壯闊的景觀、清淨的峽灣收買,加上對於社會主義的崇拜,便帶著大同電鍋前往挪威念碩士,迄今已旅居進入第七年。目前於奧斯陸擔任全職景觀師,平時不是在畫圖就是在旅行,做研究時愛上極地探險與攝影,北極海內摔壞了幾台空拍機,完成了幾部作品,並成立Noregion極境行旅平台,希望透過景觀師獨家的眼光宣傳北極圈內大小事,為世界紀錄,為景觀說故事。
🔊 收聽資訊:
Spotify open.spotify.com/episode/4cQcBrGyaYxLkUT414HB2f
Apple Podcasts 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id1518914711?i=1000505516186
Google Podcasts,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所有平台收聽連結請點此 ltsoj.com 或者直接搜尋「旅行熱炒店」
Show note ltsoj.com/podcast-ep034
IG: instagram.com/travel.wok
✅ 本集重點:
03:09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夾在兩大強權之間的歷史
05:20 命運的轉捩點,後院挖到寶啦!
08:53 所以,這裡的福利到底有多好?
12:28 老闆對我說:你太認真了,會造成同事的壓力!?
15:52 挪威人的民族性:保持距離,自立自強
18:29 一年只有這麼一次的狂放熱情:挪威聖誕餐桌!
20:29 極圈原住民薩米人的現況與困境
24:00 令人不敢相信的極圈絕景:羅弗敦群島,開車要小心!
26:52 羅弗敦旅遊重點推薦:鱈魚舌頭、養殖漁業,開窗前請三思
29:40 旅行實用資訊分享:物價、公路旅行、戶外健行
32:22 Noregion 極境行旅 簡介
(節目總長 34:35)
✏️ 挪威歷史整理:
1397:為了與南方興起的漢薩同盟(Hanseatic League)對抗,挪威、瑞典、丹麥三國組成聯合王國,由單一王室統治,成為共主邦聯(personal union)。
1521:瑞典從聯合王國中獨立,但挪威和丹麥繼續聯合,不過可想而知,挪威在其中屬於相對弱勢。
17-18世紀:丹麥與瑞典之間多次戰爭。
1814:基爾條約(Treaty of Kiel),丹麥把挪威割讓給瑞典,挪威擁有自治權與憲法,但卻變成瑞典聯合王國一部份。
1905:挪威公投決定建立自己的外交系統,與瑞典的聯合政體結束,法理上正式獨立。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都當中立國,不過最後還是有被德軍入侵(和同盟國關係較好)。
1962、1965:兩次申請加入歐洲共同體被拒絕。
1969:北海發現石油蘊藏。
1970:再次申請加入歐洲共同體,但挪威國民以公投反對。
🚧 勘誤與補充:
07:19 提到的冰上運動:冰壺(curling)
26:17 湘鄉的超速吃罰單經驗,應為在每小時50km速限的路上開62km。
🔗 補充連結:
極光 fb.watch/315UHMyaZc/
羅浮敦賞鯨 facebook.com/noregiontravel/posts/1835399676737961
挪威建築-野生馴鹿觀測中心 facebook.com/noregiontravel/posts/1833831460228116
馴鹿 facebook.com/noregiontravel/photos/a.1824972967780632/1829764950634767/
國家景觀道路 nasjonaleturistveger.no/en/routes
挪威自助戶外探險 outtt.com/en
挪威徒步旅行協會 english.dnt.no/
登山網 ut.no/
挪威觀光局官方網站 visitnorway.com/?lang=uk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波羅的海 #北大西洋 #挪威 #瑞典 #丹麥 #維京人 #北海 #北極 #極圈 #薩米 #原住民 #馴鹿
視覺設計使用之圖片由 Noregion 極境行旅 王湘鄉 提供
旅行協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吳哥深度導覽:神廟建築、神話傳說、藝術解析完整版」介紹
訪問作者: 張蘊之
內容簡介:
沒有一本華文世界的吳哥導覽,寫得比這本更詳盡了──
不論臥遊或是實地參訪,想全面性理解吳哥神廟建築特色、
宗教文化或神話故事,看這本就夠了!
提到「吳哥」,相信許多人腦海中浮現的,大概就是那抹神秘的微笑、古蹟、廢墟、石雕以及塔、塔、塔,很多的塔。也或許是這樣的刻板印象,所以在華文的譯名,通常加上了「窟」字,稱其為「吳哥窟」。
然而,你知道嗎?
吳哥的神廟雖然富有濃厚的印度色彩,建築形式卻是原生於高棉的,且其建築的式樣與裝飾元素,還對後來崛起的暹(泰國)產生深遠的影響。
吳哥留給世間的,不僅是宗教建築的遺跡,更是東南亞文明在國際舞台上繁盛一時的重要證據,它驚人的建造水準與藝術成就,在在顯示了高棉民族優異的創造天賦,唯有足夠強大的國力,才能產生如此精緻優雅的文明。
它是吳哥王朝輝煌的歷史的見證。
可惜的是,柬埔寨脫離法國殖民獨立後,因為國家無法負擔龐大的維護成本,只能任其自生自滅。直至一九九二年,吳哥遺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世界文化遺產,才由聯合國組織了國際團隊,在吳哥進行著長期的維護計畫。所以我們今日見到的吳哥,在其沉穩的外表下,是各國精英群策群力共同保存的人類瑰寶。
不管是不想走馬看花遊吳哥,想沉浸在吳哥的神話世界,或是僅想在家臥遊,都只要看這本就夠了!
作者介紹:張蘊之
台灣永續旅行協會理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碩士,天下雜誌微笑台灣款款行特約記者。曾做過劇場演員、製作人、動畫編劇、記者、出版企畫與編輯,熱愛苦行式長旅,專注探索已消逝的人類文明,以傳遞死人骨頭留下的智慧為己任。著有《澳洲不思議》、《柬埔寨:吳哥文明的繼承者》、《Lonely Planet IN 台灣》、《Lonely Planet 廣東》第二版等,並彙編有《圖解100個印度史詩神話故事》一書。
相關著作:《吳哥深度導覽:神廟建築、神話傳說、藝術解析完整版》《澳洲不思議》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W5546Y8AdU/hqdefault.jpg)
旅行協會 在 台灣旅行業協會- Hom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台灣旅行業協會. 1035 likes · 1 talking about this. 致力成為甲種旅行社堅強後盾8大宗旨帶領產業向上提升.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