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話我好勁,點解可以係無工人日日一打二,仲可以一個湊住兩個咁細既小朋友出街~一個向左走一個向右走又要trouble two,仲要拎咁多野(媽媽袋),我好想答一啲都唔勁,係我謙?錯!係想話 ”X, 真係好L辛苦!”
有人話工人姐姐放假當日就係打大佬,因為要自己湊小朋友,當日日返工,放假個日仲要湊B真係慘過返工。以前就諗,無論做家務定湊小朋友啲工人姐姐都係自己一個人做晒啲野架啦,咁佢地都做到,點解自己會做唔到?而家會諗,其實佢地好叻,因為佢地一腳踢都真係好辛苦,雖然話有份糧/返工係辛苦架啦,不過哩份工真係唔係人人都做到(當然好既工人姐姐係好難搵啦) 做到既其實都唔好諗自己放假個日有幾辛苦,都要多謝下幫到手既工人姐姐,因為佢地日日都係咁打大佬😔
而我覺得自己根本就係工人姐姐,Oh sorry 工人姐姐都唔係,因為工人姐姐一個星期都有一日假,我?唔好意思啊,放假?食得架?Um…日日咁湊無假放真係好攰,唔係淨係體力,仲有腦力🤯 **精神先係精髓** 所以話我日日咁過關打Bosses好勁?錯!我精神崩潰唔通又話你知咩!
我想話既唔係我有幾勁有幾叻點樣日日自己湊兩個,想表達既係真係湊小朋友真係好攰好辛苦!雖然話做得呀媽既就預咗,(妖!鬼唔知呀媽係女人) 但求助都係容許!要諗辦法點樣去認清感覺,舒緩情緒,發洩壓力💥因為當爆煲既時候,可能會有挽救唔到既結局!
身邊總有一啲人無代入身份角色,企係外牆高地再用自己既道德標準去批評人地點湊仔,但往往又無諗下自己既雙重標準連商討都變得無意義,評論都變得無價值既時候,到底又用咩理由黎去指責他人呢? 我相信鼓勵既說話往往比指責既說話來得有意義,何不鼓勵一下對方,給予支持,總比批評人地更加有用❤️
唔好太介意佢地對你講咩,唔係人人講既野都有用😩太在意只會令人透唔到氣,幫倒忙既人還是不理會比較好😌媽媽們要加油啊!我們都很棒棒的💪🏻💪🏻
#做呀媽係咁架啦
#人地湊仔關你Q事
#旁觀者不得𪘲牙聳䚗
#請勿打擾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5萬的網紅相信音樂BinMus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人生的每個階段 都有李宗盛的音樂陪伴 何其幸運,有李宗盛的時代,在音樂中照見自己 🎧https://lnk.to/Newly_Written_Old_Song - 催淚金曲〈新寫的舊歌〉 入圍第30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與「年度歌曲獎」 常常,以為聽的是一首歌;聽到李宗盛,才知道聽的已經不是歌...
旁觀者不得 在 FHProduc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打麻雀最緊要係個氣勢,旁觀者不得𪘲牙聳䚗!
YouTube新片: 《愛逞強的女人都是有苦衷的》
旁觀者不得 在 李懂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廢老慫恿譚德塞告陶傑》
睇國家領導人嘅fb(左圖),有時真係忍唔住笑。
早幾日佢叫警方告香港電台誹謗,尋日又叫譚德塞告陶傑誹謗...佢真係以為「誹謗」等於小學雞向老師告同學隻手伸過界?
我想問下國家領導人,之前自己大鑼大鼓話要告議員梁繼昌誹謗、又告專欄作家鍾劍華誹謗、又聲稱要告「天下為公」嘅林卓廷誹謗...點解冇曬下文?
689自己有姿勢冇實際(學人哋鄭經翰謝偉俊嗰單誹謗咁打到終審吖笨),依家周圍煽風點火挑撥離間,叫人告呢個告嗰個,完全只係想隔岸觀火嘅搞屎棍。
須知只有當事人自己,先有權判斷人哋係咪誹謗,旁觀者不得依牙鬆槓。
帶大家睇下近年比較出名嘅case:
曾志偉告「模特兒教母」韓穎華誹謗、專欄作家李兆富告葉劉淑儀誹謗、林建岳告「電競搞手」鍾培生誹謗、葉劉淑儀告鄭經翰袁彌明誹謗... 有邊單最終真係上法庭打官司?
漢基國際學校家長告陳茂波夫婦誹謗案,拖咗十年八年都未分勝負,法官判詞指「案件無明顯輸贏」,即係邊個有一千幾百萬閒錢就可以繼續玩。
法律行內對於呢種官司有句術語:"Let sleeping dogs lie" ,意思係隻狗瞓咗就唔好搞佢,大家側側膊就算。
不過香港嗰隻狗,唯恐天下不亂,一日到黑亂吠...
李懂媽
旁觀者不得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在人生的每個階段 都有李宗盛的音樂陪伴
何其幸運,有李宗盛的時代,在音樂中照見自己
🎧https://lnk.to/Newly_Written_Old_Song
-
催淚金曲〈新寫的舊歌〉
入圍第30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與「年度歌曲獎」
常常,以為聽的是一首歌;聽到李宗盛,才知道聽的已經不是歌,是人生。
濃縮難以言喻的情感,在歌曲中開啟父與子從未有的對話
邀請你戴上耳機,回到演出現場、體會用人生寫的歌
數位線上聽:https://lnk.to/Newly_Written_Old_Song
-
▍李宗盛「有歌之年」演唱會
走過許多城市,每一個感人至深的夜晚為數萬人開啟穿越時空的大門。大哥李宗盛將帶著音樂生涯經典曲目,前往更多未開過演唱會的城市,與這些城市的老朋友們說說話、聊聊天、唱唱歌,向他們分享每首走心歌曲的故事和記憶。
不過...
大哥,聽說您好像還沒去過高雄呢~
-
#李宗盛|#新寫的舊歌 | #李宗盛有歌之年演唱會LIVE
數位音樂:
iTunes/Apple Music:https://goo.gl/88nntU
Spotify:https://goo.gl/Nxtx2x
KKBOX:https://goo.gl/ytMmA4
MyMusic:https://goo.gl/tgNVu1
friDay音樂:https://goo.gl/Najcee
-
新寫的舊歌
詞:李宗盛
曲:李宗盛
比起母親的總是憂心忡忡 是啊 他更像是個若無其事的 旁觀者
刻意拘謹的旁觀者 遺憾 我從未將他寫進我的歌 然而
天曉得這意味些什麼 然後我 一下子也活到 容易落淚的歲了
當徒勞人世糾葛 兌現成風霜皺褶
爸 我想你了
到臨老 纔想到要反省父子關係 說真的 其實在回答自己
敷衍了半生的命題 沈甸甸的命題
它在這裡 將我拽回過去 像個終於靈驗的咒語
那些年只顧自己 雖然我的追求他 無能 也無力參與
只記得 我很著急 也許 因為這樣 沒能聽見他微弱的嘉許
我知道 他肯定得意
只是 等不到機會 當面跟我提
思念其實不是 不是這個歌的主題 我相信不只有我 在回憶時覺得吃力
兩個男人 極有可能終其一生只是長得像而已
有幸運的 成為知己 有不幸的 只能是甲乙
若是你同意 天下父親多數都平凡得可以
也許你就會捨不得再追根究底 我記得自己
當庸碌無為的日子悄然如約而至 我只顧卑微地喘息
甚至沒有陪他 失去呼吸
一首新寫的舊歌 它早該寫了 寫一個人子 和逝去的父親講和
我早已想不起 吹噓過的風景 而總是記著他 混濁的眼睛
用我不敢直視的認真表情 那麼艱難地掙扎著前行
一首新寫的舊歌 不怕你曉得 那個以前的小李 曾經有多傻呢
先是擔心 自己沒出息 然後費盡心機想有驚喜
等到好像終於活明白了 已來不及
他不等你 已來不及 他等過你 已來不及
一首新寫的舊歌 怎麼把人心攪得
讓滄桑的男人 拿酒當水喝
往事像一場自己演的電影 說的是平凡父子的感情
兩個看來容易卻難以入戲的角色 能有多少共鳴?
一首新寫的舊歌 怎麼就這麼巧了
知道誰藏好的心 還有個缺角呢
我當這首歌是給他的獻禮 但願他正在某處微笑看自己
有一天當我乘風去見你 再聊聊 這歌裡 來不及說 的千言萬語
下一次 我們都不缺席
比起母親的總是憂心忡忡 是啊 他更像是個若無其事的旁觀者
刻意拘謹的旁觀者
爸 請你從此安心 待在我的歌
旁觀者不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要跟你分享的是「穿越壓力的五個方法」。
想像一個情境喔,如果你要面試一個夢寐以求的工作,或者是進行一場眾人矚目的公眾演講,你會怎麼做?你會怎麼樣讓自己不被壓力吞噬呢?
你告訴自己不要緊張,或者是運用很多朋友給你的偏方,拼命的給自己洗腦說:「我是最棒的!」這些有用嗎?我想你可能會嘆一口氣,大概就知道什麼意思了喔!
心理學給我們最大的幫助,其實就是透過實驗研究告訴我們,面對各種情況底下,適合的自我調整。
密西根大學有一個「情緒自控實驗室」,它的主持人,叫做伊桑・克羅斯。他設計的一個實驗,你聽聽看喔。
他先請一群受試者,準備「夢幻工作」的面試,並且說出自己為什麼適合這份工作?接著呢,讓他們在面對面試官之前,先花三分鐘感受一下,自己焦慮的感覺。
實驗人員請第一組人去想:「為什麼『我』會這麼緊張?」特別強調喔,第一人稱的主觀敘述。為什麼「我」會這麼緊張?關鍵在那個「我」。
而第二組呢,要他們開始去想:為什麼約翰啊、瑪麗啊;這個約翰、瑪麗就是自己的名字啦。為什麼裘凱宇會有這樣的感覺?
試著從第三者的敘述角度,把自己當成是外人,拉開一個距離去表述自己的狀態。然後呢,接著請他們面對一個面癱的面試官,就是撲克臉、面無表情的喔。去說說自己為什麼適合這份工作?
結果發現了什麼呢?這些「拉開距離」的組別喔,就是用第三人稱的拉開距離,他得到的分數、評價會比較高。受試者的本人,自我感覺也會比較好、比較不緊張。
而且更重要的是喔,無論面試前、還是面試後;這些人呢,比較不會有那種「完蛋了、真的砸鍋了、挫賽了!」這種負面的信念。
所以,回到你身上,你有沒有類似的經驗?不管怎樣,「拉開距離」都是一個可以試試看的方法喔。
就算你已經度過了眼前的危機,從旁觀者的角度,去描述同樣的負面事件,自己的內心,也會比較平靜,不會一直在心裡糾結著。
甚至於,延伸的研究也告訴我們,這種「拉開距離」的方法跟感受,它的效果是可以很持久的。就算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再次發生同樣的事情,我們的抗壓力,都會變得比較強。
其實呢講白了,這個就是一種「旁觀者清」的效果。有時候呢,我們會給別人的建議,會比自己在海景的第一排,去面對那個問題會更容易,也更客觀。你會發現有時候,自己給別人的建議,還挺有智慧的。
所以呢,在我們面對壓力的時候,暫時的把自己放在「第三人稱」的位置,已經被許多行為科學的研究證明,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
而且具體來看哦,要怎麼樣「拉開距離」,把自己放在第三人稱呢?今天這一段影片,就是給你具體的做法。
有五個具體可以操作的方法,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喔!
第一個就是,把你內在的語言,從「我」換成「你」。比如說,你可能會告訴自己說:「『我』很擔心下午的會議,因為大老闆要來。」
你可以把這句「內在對話」換成:「『你』對於下午的會議,感覺到緊張,因為大老闆要來。」
你可能會發現喔,因為這樣的方法,轉換敘述的角度。你就不會因為一直陷在「我」的那種主觀視角裡面,而變成是負面情緒的無限迴圈、無限循環。這是第一個方法。
而第二個具體的方法是什麼呢?從未來的一個時間點,往回頭看。
你想像一下自己喔,坐小叮噹的時光機到未來,你從那個時間點,回頭看現在的狀況。比如說,一個月以後或一年以後,回頭看這件事情,我會有什麼感覺?我會真的這麼在乎嗎?或者是這件事情,還會有那麼嚴重嗎?
就好像是喔,我們小時候,你可能會因為一個玩具跟別人打架,但是如果從今天的角度來看,你連那個玩具到底是什麼你都忘了,你根本都不在乎嘛!
所以,有時候很有趣的是,要透過未來的時間點回顧,這樣子反而讓自己比較能夠平常心。而這一份平常心,拉到現在此刻的壓力情境跟任務的時候,你就能夠做出相對適當的呈現跟調整。
那麼接下來我們談第三個方法,第三個方法就是「切換到別人的角度」。
剛剛是用時間的概念,把自己放到未來;而現在是用空間的概念,把自己切換到別人的角度。如果同樣一件事情,別人來看會怎麼想?
如果這個人是某某某,比如說,如果是裘凱宇,如果是凱宇老師,或者是某個你在乎、你重視的人,他們會怎麼想?甚至於,如果這一個人是陌生人,他又會怎麼想?
這種感覺就像是什麼呢?我們可能在人生裡,都有那種出醜、狗吃屎的這樣的經驗。當你在路邊不小心踉蹌一下、跌倒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很丟臉對不對?你會覺得呢,這個所有人都在看,然後呢自己糾結在乎的要命。
可是呢,你換一個位置。你想一下,如果你在路邊看到有人跌倒;你看到有一個人,用很醜或者是很好笑的姿勢,仆街在地的時候。這個時候對你而言,是不是頂多笑一笑?
笑完之後,過幾分鐘你還記得這件事嗎?你可能根本就忘了,甚至於你回顧自己一天有發生這件事,你可能根本一點都記不得,甚至於完全不在乎,不是嗎?
所以,有時候放到我們眼前的一個壓力情境,如果你能夠試著,把自己放到別人的位置、陌生人的位置,或某某人的位置。你就會發現,有很多事情自己在糾結的,可以放下了。
而這一份「放下」,並不是用自我洗腦的方式,而是一個你真正的明白,真正的換位到別人的角度,發現其實可以不在乎。
好!那接下來我們談第四個方法。第四個方法叫做「模擬那個智慧的自己」會怎麼看?
假設呢有一個「存在」,他一樣是你。差別只是在於,他比現在的你更有智慧,但是他擁有你一切的共同記憶,跟共同感受。那這樣的一個智慧自我,會怎麼樣看待你眼前的狀態?
這樣的狀況喔,不僅可以幫助你「拉開距離」,又能夠讓你用原本的經驗,來幫助你自己。其實有時候喔,從這種「智慧的自己」來看自己,曾經推出過的影片,我做了很多影片嘛!
那有時候心裡就有一種感覺,是哇~這一段真的不知所云、不知道在講什麼,真得有夠爛啊!可是呢,當我能夠透過這樣的角度的時候,我相對就比較不會糾結。
因為我就會很清楚知道,這只是一個成長跟發展的過程,誰沒有爛過?誰沒有沒有經驗過?那當有這樣的一個想法,放下這些糾結之後,我就第一個,比較能夠不被過去的經驗,或過去的想像限制住。
第二個,我比較能夠有勇氣,面對現在跟未來。所以試試看,如果有一個充滿智慧的自己,會怎麼看那些你覺得過不去,或者是覺得壓力很大,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事情?
最後一個方法,第五個叫做「想像給最好的朋友,你的摯友的良心建議。」你可以問自己喔,如果是你最好的朋友,遇到同樣的狀況,你會給他什麼建議?
往往有時候,做這樣的一個「距離的切換」, 或者是做這樣一個身份的調整的時候。 你就會發現,人生把自己當成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其實也是合理的。
可是有了這個角度之後,很多你原本糾結的,或覺得很有壓力、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你起碼會知道,現在的第一步,或者是或許從什麼樣的方向調整,是一個可以考量的部份。
所以我們來整理一下喔,這五個方法分別是什麼呢?
第一個,把你的內在語言,從「我」換成「你」。
第二個,從未來的某個時間點,往回頭看同樣一件事。
第三個,試著切換到別人的角度,甚至於是陌生人的角度。
第四個,模擬一下,那個充滿「智慧的自己」會怎麼看這件事。
第五個,你可以想像給最好的朋友良心的建議,那會是什麼。
其實這些想法,就是我經常在「高難度對話」的課程裡面,提到的「前提」與「背景」的概念,是相呼應的。
當我們呢,都用第一人稱來看待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陷入「自己的覺得」,就是「我覺得」跟「應該」的思維裡面。
這樣子呢,其實是很容易進入一種自我循環,尤其惡性循環。負面的情緒啊、壓力啊、挫折啊…這種狀況,就很容易糾結在那裡。
當你已經先「覺得」一切都「應該」會朝向不好的方向的時候,這時候你跟本看不到其它的可能啊!因為你在你「自己」裡面,你沒有跳出來嘛!
所以呢,「拉開距離」就是幫助自己看見「前提」與「背景」的具體方法。希望呢,你能夠透過這五個具體的方法,找到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期盼今天的分享,讓你能夠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尤其是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我想穿越壓力,需要具體的方法;一樣面對我們的人生,一個最有限的資源,叫做「時間」。我們也需要一些具體的方法,來幫助自己找到自己效率最佳化、最優化的身心模式。
所以呢,『時間駕訓班』這一門課,會讓你回到自己大腦運作的核心本質,找到適合自己的調整。讓你跳脫出,無論是拖延還是工作狂,這種兩極的狀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平衡點。
『時間駕訓班』這一門課,很期待你的參與,更期待你的發現,能夠跟我們一起做分享。我相信無論是在線上平台,還是實體教室裡,我都能夠很快的見到你,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旁觀者不得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是一首新寫的舊歌,是一個埋藏在大哥心裡多年的心事。
這是一封從未寄出的和解信,放在抽屜的最深處,等待時間走到明白的時候。
這是大哥和父親從未發生的對話,是遙遠對望的眼神,是終於伸出去的雙手,是一個久違的擁抱
大哥事母至孝,身邊的朋友都知道。總會提到小時候母親匆匆的腳步,憂心忡忡的眼神,提到母親返老還童的可愛,提到回到家,為母親熱一盆水,幫母親洗腳,說到母親孩子氣的笑容,大哥總是為此衷心開懷。
但是很少說到父親。
年輕的時候去大哥家裡,瓦斯行的樓上,老太爺總是悠閒踱步,似乎若有所思。印象中沒有聽他說過一句話,但總是記得大哥母親喊著『阿宗,吃飯了』。到底少小離家來到陌生城市的李伯伯在想些什麼?他的若無其事真的是悠閒自在嗎?他是拘謹自矜還是不知所措?到底他怎麼看待獨子走上一條他完全陌生的路?他聽過大哥寫的歌嗎?他喜歡嗎?他為此驕傲嗎?大哥了解嗎?介意嗎?
所有的問題都是一首未完成的舊歌,都在一封未寄出的信,等到明白了,問題也不再是問題。這是大哥和自己的對話,回答了自己多年來的心事,這是一封寄給自己的信,寄出了,讓父親從此安然地待在歌裡。
這是一首和你無關的歌,除非你也想起,你和父親那從未發生的對話,並且,回去寫下那封早該寄出的信。
----------------------------------------------------------------------------------
新寫的舊歌
詞曲:李宗盛
比起母親的總是憂心忡忡 是啊 他更像是個若無其事的 旁觀者
刻意拘謹的旁觀者 遺憾 我從未將他寫進我的歌 然而
天曉得這意味些什麼 然後我 一下子也活到 容易落淚的歲了
當徒勞人世糾葛 兌現成風霜皺褶
爸 我想你了
到臨老 纔想到要反省父子關係 說真的 其實在回答自己
敷衍了半生的命題 沈甸甸的命題
它在這裡 將我拽回過去 像個終於靈驗的咒語
那些年只顧自己 雖然我的追求他 無能 也無力參與
只記得 我很著急 也許 因為這樣 沒能聽見他微弱的嘉許
我知道 他肯定得意
只是 等不到機會 當面跟我提
思念其實不是 不是這個歌的主題 我相信不只有我 在回憶時覺得吃力
兩個男人 極有可能終其一生只是長得像而已
有幸運的 成為知己 有不幸的 只能是甲乙
若是你同意 天下父親多數都平凡得可以
也許你就會捨不得再追根究底 我記得自己
當庸碌無為的日子悄然如約而至 我只顧卑微地喘息
甚至沒有陪他 失去呼吸
一首新寫的舊歌 它早該寫了 寫一個人子 和逝去的父親講和
我早已想不起 吹噓過的風景 而總是記著他 混濁的眼睛
用我不敢直視的認真表情 那麼艱難地掙扎著前行
一首新寫的舊歌 不怕你曉得 那個以前的小李 曾經有多傻呢
先是擔心 自己沒出息 然後費盡心機想有驚喜
等到好像終於活明白了 已來不及
他不等你 已來不及 他等過你 已來不及
一首新寫的舊歌 怎麼把人心攪得
讓滄桑的男人 拿酒當水喝
往事像一場自己演的電影 說的是平凡父子的感情
兩個看來容易卻難以入戲的角色 能有多少共鳴?
一首新寫的舊歌 怎麼就這麼巧了
知道誰藏好的心 還有個缺角呢
我當這首歌是給他的獻禮 但願他正在某處微笑看自己
有一天當我乘風去見你 再聊聊 這歌裡 來不及說 的千言萬語
下一次 我們都不缺席
比起母親的總是憂心忡忡 是啊 他更像是個若無其事的旁觀者
刻意拘謹的旁觀者
爸 請你從此安心 待在我的歌
製作人Producer:李宗盛 Jonathan Lee
製作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蕭力惟Kenny Hsiao
編曲Music Arrangement:周國儀Mac Chew
鋼琴Piano/電鋼琴Fender Rhodes/Keyboards:周國儀Mac Chew
鼓Drums:John Ashley Thomas
貝斯Bass:Andy Peterson
吉他A. Guitar:李劍青 Li Jian Qing
弦樂編寫Strings Arrangement:李劍青Li Jian Qing
弦樂Strings:許義昕conductor、曲靜家Violin1、薛媛云Violin2、楊凱甯Viola、吳登凱Cello
錄音師Recording Engineer:蕭力惟Kenny Hsiao @敬業 Promise Studios
混音師Mixing Engineer:林正忠Jerry Lin @白金 Platinum Studios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師Mastering Engineer:孫仲舒M.T. @鈺德U-Tech Mastering Studios
----------------------------------------------------------------------------------
數位音樂:
iTunes/Apple Music:https://goo.gl/88nntU
Spotify:https://goo.gl/Nxtx2x
KKBOX:https://goo.gl/ytMmA4
MyMusic:https://goo.gl/tgNVu1
friDay音樂:https://goo.gl/Najc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