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3《教育部門_文化局、新聞處》工作報告與詢答】
今天(4/3)的教育部門業務詢答,列席的是「文化局」與「新聞及國際關係處」。針對當日的詢答,Ingay在這邊報告:
一開始的會議詢問(請參《會議規範》第24條)這邊就不多解釋。當天算「委婉的點」,因為議會對交通車發車本來就有內部默契。只是針對無視議會規定、甚至越權發言的「內部人員」,議會高層給待退弟兄面子,Ingay也只能用這樣的方式處理。
第一輪次的發言中,Ingay詢答的主軸在「#文化導覽解說的正確與真實問題」。
所以一開始先從赤崁樓內「鄭成功議和圖」塑像的脈絡說明,並在與文化局長的詢答中,帶出鄰校所謂小小解說員導覽文件的不當處,尤其是這句:『荷蘭領導向台灣當局提意見,說給荷蘭人一點面子,才讓荷蘭人站起來』。
文化局長應詢表示:「不符合史實」「不會是台灣的立場的書寫方式」
新聞及國際關係處長則說:「這是不是有心人要挑撥台灣跟荷蘭的這個(關係?)」
是的,主體性根本出了嚴重的問題。
問題是這段解說文是Ingay在2017/6/1首次看到拍下(當時也透過管道反應),而在詢答前不久的2019/3/13日再度拍下。這一年多近兩年的日子,有多少人(包含觀光客)帶著這樣的印象返家?
Ingay藉此例提醒文化局長,應全面檢視臺南市各文化導覽資訊的正確性,包含安平古堡、德記洋行等處的案例。(補:當天午後該不當導覽說明已火速撤下)
第二輪次的發言,除了一開始還是噹了「發言時間」的醜事(有多氣?! XDDD)之外,Ingay以昨天(4/2)見報的『赤崁文化園區工程(原成功國小)又見古蹟出土』新聞事件(參 https://tinyurl.com/ltn20190402 )開頭,從『台灣縣署』的歷史脈絡、到『台灣府署』無見蹤跡,延伸到臺南市面對時空痕跡的施政「態度」:臺南之所以跟其他城市不同,就在於這些時間積累的文化痕跡。以「文化」立都升格的臺南,更該珍惜重視這些一旦摧毀就不可逆的過去,不要當「坐在金山上的乞丐」。
第三輪次的發言,一開頭是呼應議員同事提到的景點票價問題。但Ingay的出發點並非如同事主張的降低或免收費,使用者付費的前提是一定要落實。只是從現實的消費觀(尤其是愛買房去背房貸一事)來說,怎麼樣「漸次」讓參與者適應需付費一事就變得重要。
另外,也呼應另一位議員同事提到的「牌坊」保存問題,Ingay以北部知名的「建滿27年的年輕國家古蹟」為例,提到《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條第一項的:『主管機關應定期普查或接受個人、團體提報具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價值者之內容及範圍,並依法定程序審查後,列冊追蹤』規定,提醒文化局以及所有臺南市民,『個人或團體』也是可以依法提報。
關於「#南山公墓」的議題,遷葬開發與文資保存的不同思考,近來也引發相當激烈的對話。這個區塊除了已經列入「古墓」的曾振暘墓(1642年)等四座外,尚有包含巴克禮牧師、高朱鶯(高俊明牧師祖父高長之妻,岩前/白水溪的哆囉嘓社族人)等人的安息地,加上此區層層疊葬,不知還有多少未發掘的先人遺骨。姑且不論開發或保留,目前市府由民政局先行(並且委外執行)的粗暴手法(在墓碑上噴紅漆或貼標籤)為人詬病,而實際上依法需先進行文化敏感區調查的動作也沒做。
所以Ingay建議,整個程序應該回到正常:先由文化局進行文資調查,查調後按結果由都發局進行相關地目設定,最後才市民政局的遷葬(與否)工作。
第四輪次的發言,針對文化局歷年所做的 #文化調查 與 #出版品,這些都是城市的財寶,應該要更多的宣傳。所以請新聞處也多幫忙利用時間宣傳。另外,也請求文化局是否能提供出版品給台南市議會的圖資中心一份,讓議會同仁(包含議員職員)都可以來查閱、學習。
回到古墓的問題,Ingay從《文化資產保存法》第35條一項、36條本文的規定說明,主管機關還是在文化局,所以這個遷或存的爭議,還是請市政府從文化局來做計畫的出發者。
並且,對文資的存保也請不要有特定預設,對於來台(臺南)的外籍人士,以及臺南在地的西拉雅文化也應該一視同仁來出力。比方佳里區的程天與(飛番)墓,雖然位在私人地,如果無法價購來保存,是否可以跟地主進行更多友善的互惠協商,畢竟這已經不是私產、而是土地上的共同記憶,我們應該要盡更多的努力。
文化局長則是誠懇的表示,臺南37個區的老建物等等都已經完成普查,只是太多理由不便公開。Ingay直指是否怕發生「自燃」事件,局長也只能無奈苦笑。
詢答的最後,Ingay針對文化局的『臺南學』獎勵計畫,向局長爭取能提供『原住民遷徙脈絡』的研究獎勵(博碩士論文),局長欣然同意。這部分Ingay會繼續來跟局裡把細節談定,希望把那個關於「臺南人」想像共同體給集結出來、結成文化局所謂的《#臺南學》
詢答影片:https://youtu.be/ZaTWq7enMVU
Youtube問政記錄頻道:https://tinyurl.com/ingayyoutube
#教育部門
#文化局 #新聞及國際關係處
#文化資產保存
#鄭成功議和圖
#台灣縣署 #台灣府署 #成功國小 #赤崁文化園區
#南山公墓 #巴克禮 #高朱鶯 #曾振暘 #施瓊芳 #藩府曾蔡二姬 #藩府二鄭公子
#西拉雅 #飛番 #程天與
#文化出版品
#臺南學 #都市原住民遷徙史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SmashRegz,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呂士軒 2020全新個人專輯 《市井小明》 數位發行► https://www.soundscape.net/a/11533 2020《小明來ㄌ》Trout Fresh呂士軒個人首場演唱會 售票連結► https://rymentertainment.kktix.cc/events/d422ee6...
施瓊芳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329《民政部門_民政局、各區公所》工作報告與詢答】
民政部門業務報告及質詢的第三天,列席的是民政局與臺南市37區的區長。針對當日Ingay的詢答,簡要的在這邊向族人市民報告:
首先感謝民政局的資料提供,因為Ingay與團隊就任以來開始建制一套數據分析的系統,其中關於各類的人口資訊非常仰賴民政局公開的統計資料。但是我們從地方到中央的公開資訊中發現,太多資料因為已經過篩選而非基礎資訊,以致於在分析時「有資料等於無資料」。比方在人口統計上,目前的資訊是「級距年齡」而非「個別分齡」(比方是「0~5歲」的統計,而不是「0/1/2/3/4/5歲分齡統計」,這樣當我們需要做托嬰托育需求分析時,就無法查知分布的區里)。這部分很感謝民政局在理解基礎資訊的意義後,精進統計的作業,也感謝研考會支援,進一步的,我們也會向中央(內政部與政務委員)來反應。當然,這些資料都必須符合個人資料保密、檔案法等相關規定,去識別化的來進行。
另外,針對在第一線戶政作業上,可能因為對法規或者程序的不夠熟悉,就算臺南市大推「復名作業多合一」的政策,但近年卻屢屢發生不便(甚至「怒不辦」)的情況。所以Ingay在上任後不斷與民政局溝通,希望能在原住民身份相關申辦作業上,能有研習訓練等精進的機會。這方面很謝謝局裡面採納,也積極跟中央原民會聯繫協調,促成了3月21日在歸仁戶政進行的「原住民身份法制」的研習會,由原民會派出兩位專業講師,臺南市37個區的戶政事務所各三員來進行(以便日後可以輪休)。Ingay當天也全程參與整天份的研習會,扎扎實實的課程訓練與討論,相信對日後的相關作業有正面的助益。
這部分非常感謝民政局(特別是戶政科張森穆科長全程協助協調)的付出。
電子輓聯的部分,因為在臨時會期中 沈震東 翻轉舊思想,城市新模Young議員邀了 林易瑩-時代力量台南市議員議員與我共同提案,希望在兼顧悼慰民俗與環保節約角度,針對臺南市府轄屬的殯葬場所能廣設電子輓聯系統。根據民政局的應答,確認南區殯儀館和平堂(守靈室)68廳室可以在六月底前建置完成;而新營福園(9面)、柳營祿園(12面)、鹽水壽園(24面)也可以在四個月內(也就是七月底)完成佈建。
另外關於南山公墓遷葬方面,引發地方與文史工作者的討論關心。針對目前市府(民政局)的作業方式所引發的質疑(在墓碑上噴漆、貼編號標籤),Ingay建議市府應整合相關的文化局、都發局與民政局,重新調整作業程序,畢竟這塊墓葬區背負臺南四百年開發史,在此安眠的先人是層疊而葬,有大量對臺南別具意義的人物,包含已被劃定為古蹟的「藩府二鄭公子墓」、「藩府曾蔡二姬墓」、「施瓊芳墓(臺南首位進士墓,也是全台唯一留存進士墓)」、「曾振暘墓(最古墓,西元1642年)」四座古蹟,另外還有巴克禮牧師(Thomas Barclay)墓、高長(高俊明牧師祖父,追隨醫療宣教師馬雅各Dr. James Laidlaw Maxwell宣教)墓與其妻高朱鶯(岩前部落之洪安雅族人)墓等對臺南文史重大意義的先人。別忘了:面對古蹟歷史,一旦動作就是不可逆了!
所以建議市府在作業上應該先由文化局發動,自辦或委辦文史調查,依據文資法等規定標定文化敏感區,而後由都發局來做相關的地目設定,最後才是民政局來做遷葬(包含公示)作業。希望民政局把這個建議帶回市府討論,Ingay也會在日後對文化局的詢答中再次提醒。
Ingay也針對各區里活動中心的建置表達支持立場。在各相關的議員同事提案,只要有機會接觸到的,Ingay也一貫表達支持而連署。站在市議員的角度上,在財務規劃可行、使用效率可行、各區里市民需求的前提下,代表市民來表達支持是工作必然;在原住民籍市議員的角度上,除了族人專屬空間的思考外,如何拓展共用空間的可能也絕對要同時思考。畢竟在前述的可行評估,包含用地與經費(籌建與維護)的斟酌上,如果各區里都有完備的公共空間,那針對其中需求較高(人口分布)的區域,能協調出讓族人或者社團、公部門(比方社區大學、健康文化站、傳習班)可以利用的空間或時段,遠比一昧追求單一排他的專屬建物可行。還是老話一句:如何而可能。
另外,針對外界誤解的司法支持系統,甚至謠傳「法律扶助基金會不知道『原民專案』」的說法,多年與法扶總會到臺南分會合作的經驗,除了在當天會後立即致電向臺南分會查詢(並確認子虛烏有)外,Ingay也在詢答裡向在場的民政局與37區區長,詳細說明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以及所謂「原住民專案」的來龍去脈與經費來源(詳參: https://tinyurl.com/laf20190329 )。這部分Ingay日後會再加強宣導的力度,也會利用不同的機會來向相關單位推廣說明,如果有需要協助做教育訓練的,Ingay也非常樂意貢獻棉力。畢竟忝為法律人,我們實在無法接受任何未經查證的不實指控或污衊。並且,更令人憂心的,那樣輕漫散佈的錯誤資訊就像假新聞一樣,會造成太多傷害、嚴重影響市民公民的權益。
一如在自己從2001年入行迄今的法務職涯中,接觸到太多因為「問道於盲」、「不懂充內行」的耽擱,導致當事人的權益(尤其是訴訟上的權益)受到極大損失的案例。想起在校時甘添貴老師、邱聰智老師上課時的提醒:不要看報紙就以為自己懂法律。所以包含訴訟的諮詢也好,或者昨日(3/28)對勞工局詢答中提醒的「勞資爭議調解委員」資格把關也好,今天對民政局在各區「調解委員會委員」的資格審查也好,真的要上緊發條,不要讓求助者伸出待援之手的第一步就踏錯。有很多真心且專業的先進、朋友,為了公平正義的實現與實踐奉獻犧牲,參與各類調解行列,共同為市民/公民權益來發聲出力。我們絕不容許只是為虛名而濫竽充數之流,阻礙了大家的權益與正義的清白。大家一起加油、共同監督!!!!
完整詢答影片:https://youtu.be/g5nbPHYbiaQ
民政部門詢答總集合:
第一天 http://tinyurl.com/ingay20190327 (人事處、法制處、秘書處、政風處、研考會、民委會)
第二天 http://tinyurl.com/ingay20190328 (勞工局、社會局)
第三天 http://tinyurl.com/ingay20190329 (民政局、各區區公所)
Youtube問政記錄頻道:https://tinyurl.com/ingayyoutube
#民政部門
#民政局 #各區區公所
#原住民復名多合一 #原住民身分法
#南山公墓 #電子輓聯 #活動中心
相關法律扶助資訊,歡迎分享宣傳:
#原住民法律扶助專案:http://tinyurl.com/y22pa9u3
#法扶臺南分會預約電話 06-228-5550
#法扶臺南分會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14號8樓
#24小時365天全年無休專線0800585880(我幫我幫幫您)
#檢警偵訊申請律師到場陪同服務申請專線(02)25592119
#法扶陪偵說明官網:http://tinyurl.com/y33vhldp
施瓊芳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南方共筆 X 觀・臺灣】南山公墓小旅行
■報名連結: https://bit.ly/2GwGQzH
在臺南市區南邊有一大片墓地,現在稱為「南山公墓」。近四百年來,許多在臺南活動的人們最後安眠於斯,形成了墳塚累累的面貌,是臺灣發展最悠久的且範圍最大的城市墓地。
日治晚期,石暘睢、莊松林等臺南地方文史前輩就開始進入南山公墓進行考察,提醒我們裡有豐富的歷史線索。想循著前輩們的腳步,認識臺南歷史嗎?跟著我們一起去南山公墓春遊吧!
【預定路線】
1. 連城璧、連家先祖墓
2. 王雨卿墓
3. 侯雨利墓
4. 皇明顯妣夫人洪氏墓
5. 林朝英墓
6. 劉大粒墓
7. 林文賢墓
8. 皇明藩府曾蔡二姬墓
9. 吳家祖墓
10. 陳震曜及其父墓
11. 施瓊芳墓
12. 黃景琦墓
13. 侯耀江墓
14. 木戶多仲家之墓、黃家祖先墓
延伸閱讀☞ https://gushi.tw/nashan-cemetery/
**如果還有時間,或意猶未盡,還有隱藏版路線喔**
■講師:蘇峯楠(臺史博研究人員)
■集合地點:臺南市立火化場旁廣場(臺南市南區新都路145巷42號)9點20分開始集合,發放導覽器材。
■時間:2019年3月3日(日)早上9點30分到11點30分
■名額:正取20名,候補3名。
■費用:開運金130元(含導覽器材+臺史博門票1張)
《觀·臺灣》特惠活動,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當天可用優惠價加購40期《觀‧臺灣》一本
■報名連結: https://bit.ly/2GwGQzH
■裝備建議:
1.長袖衣物
2.防曬配備
3.防蚊配備
4.如果心裡還是覺得「毛毛的」,可以攜帶平安符。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協辦單位: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施瓊芳 在 SmashRegz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呂士軒 2020全新個人專輯 《市井小明》
數位發行► https://www.soundscape.net/a/11533
2020《小明來ㄌ》Trout Fresh呂士軒個人首場演唱會
售票連結► https://rymentertainment.kktix.cc/events/d422ee60
不只大醉更要特醉...
在演藝圈有著超好人緣的呂士軒此次包下台北知名夜店KLASH拍攝,除了找來破百位好朋友、藝人、人氣YouTuber一起大喝特喝!更加入武打動作戲碼!挑戰MV爽度最極限....
呂士軒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troutfresh/?hl=zh-tw
呂士軒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SmashRegzTroutFresh/
YELLOW黃宣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y3loooooo/?hl=zh-tw
YELLOW黃宣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y310music
製作人:呂士軒/Trout Fresh、RGRY、斐立普/Felipe.Z
作詞:呂士軒/Trout Fresh、黃宣YELLOW
作曲:呂士軒/Trout Fresh、黃宣YELLOW、M.A.T.H、RGRY
編曲:RGRY
錄音編輯/配唱製作人:呂士軒/Trout Fresh、M.A.T.H
混音師:斐立普/Felipe.Z
母帶工程:Mike Bozzi
母帶後期錄音室:Bernie Grundman
製作公司:轉轉影像事業有限公司 SHIFT STUDIO .CO
監製:邱亮
專案管理:邱亮
專案助理:蔡宜珊
導演:呂士軒、亞歷山小、薩禾豐
執行導演:陳昱廷
導演助理:張智軒、周定璿、林姵萁
剪接:薩禾豐、亞歷山小
調光調色:蘇佩@時間軸
平面照片:李庚霖
製片:孫偉強/Luputa@太陽不逃
執行製片: 曹新祐/Sou Shinyu
製片組:王琦凱/ Kai
演員管理:黃麗綾/00
武術指導:楊志龍/Gino Yang
攝影:塗士謀/tosmall
攝大助:李世溫 Gary lee
攝二助:陳威德/ CHEN,WEI-DE、葉辰威/ YE,CHEN-WEI
攝影二機:李金勳、薩禾豐
攝影二機助理:安綺
動態花絮:後院影像
攝影組實習生:柯奕甫/ KE,YI-FU
攝影器材:用力拍電影/Togofilm
燈光師:曾泓銘/ ZENG,HONG-MING
燈大助:林祐聖/ LIN,YOU-SHENG
梳化:劉于華/ LIU,YU-HUA
梳化助理:蔡智峰/ TSAI,CHIH-FENG
字體設計:林艾格
主要演員:
呂士軒、黃宣、恩熙俊
動作演員: Angus Tsai、劉鎮銘/Grimp 6、林柏丞/Chris、翁灝文、伯丞、KOB、張智軒、谷德剛/GOODGUN
武行:林于凱/Duke Lin林于翔/Shaun Lin
其他演員:林米奇、阿達、美麗本人、喬治季恆、謝乾乾、梁士華、張伍、劉捏捏、反正我很閒、Lily、建志、RPG、杜文楠/大寶、陳冠羽/edison、張婷茜/茜茜、丁培倫 /DinPei、王克文、王靖淇、王瀞玉、田宜昀/Tia朱茵 / Ayo、江偉綸/小綸、艾娃/Asta、余宗哲/Evan、吳姿瑩/Zoyi、呂亞儒/小Mo、呂尚霖、李佳儒、李政峰、李時輪/輪輪、林于凱、林秉伸/ ILLPA、林于翔、林毅庭、施郡欽、RED芮德、洪克勤/湯姆、洪宜君、洪芷雁 wawa、洪祥修、洪翊敏 / 敏敏、胡莎拉、胡荏苹/Niija、夏士峯 Sonic、孫楚甯/大可、馬士媛、張又元 super、張采婕、張惠婷、張懷瑄/水兒、張瓊文、曹維芝/該該、莫康笙/老莫、許芫豪 /oxox、許唐峻、陳金燕、陳奕凱、陳建宇、陳政羽 /Steven、陳昱安、陳柏廷/羅柏、陳柔薇、陳炳勳、陳惠芬、陳甯亞/Mia、陳筱錡/小錡、陳爾佑/佑一、陳曉慧、陳璿翔/shawn、麥庭芸/麥麥、傅亭瑀、彭暐翔、曾博恩、游心惠、馮玟璇/Bernice、黃子恩/恩恩、黃偉倫、楊婷、楊竣諺、楊黃文/Gary、葉弘晉/葉子、董姿绣/Betty、廖冠傑、管子芊/大美、趙福臨、劉慈敏/阿敏、歐陽士祥/阿提濕、蔡京翰、蔡柏均、衛柔伊/Zoe、鄭如純 、鄭雅云、鄭嘉誠、蕭伃廷/火球、蕭逸玫/Amy、蕭裕璋、賴重宏/賴皮、應奇軒/DJ QuestionMark、戴岑樺、謝甫申、Piers Gopsill、上官子娟、王又增、王子綺、王泓鈞、王筑貞、王靜涵、丘庭亦、朱昱衡、何信甫、何姿慧、何勝傑、吳承杰、吳俋錡、吳紹寬、吳澤岷、李文瑄、李佳宜、李孟潔、李柏葳、李祖維、李晴、李詩晴、李嘉鵬、卓彥欣、周大任、周光謹、周怡潔、周昀佑、周育丞、林子筠、林伶潔、林欣兒、林欣誼、林采榆、林奐希、林家譓、林展毅、林翊蕛、林渼洪、林詠鈞、邱翠芳、邵佳琪、姚亮伃、姜津郁、姜瀚翔、柳珮玲、徐敬軒、翁子蕎、高伊平、高慎妤、高暉智、高萱彤、高碩亨、張峻榮、張峻銘、張凱翔、張富鈞、張智玫、張寧心、曹昌炘、符瑜庭、莊庭維、許巧臻、許祐榮、許皓然、連亮綸、郭芸穎、陳尹翔、陳文馨、陳帆君、陳佑筑、陳沁琳、陳明彤、陳昕佑、陳奕琪、陳姵吟、陳柏宇、陳猷和、陳耀宏、曾卉喬、游子諏、游嘉民、黃子珊、黃泓仁、黃姿瑋、黃柏竣、黃茹驛、黃揚淋、黃雁翎、黃鄭皓辰、黃麟驊、楊文、楊承戰、楊奕泓、楊智皓、葉昭政、詹杰穎、靳翔理、廖禾楷、廖亭凱、廖紫彤、趙宏睿、趙芃怜、趙御翔、劉欣翰、劉雨璇、劉冠宏、劉柏賢、劉庭瑜、劉維心、潘博均、蔡佳霖、蔡孟琦、蔡欣怡、蔡青樺、蔡奕軒、蔡詠翔、蔣得奎、鄭景文、鄭智元、鄭智元、蕭宇柔、蕭逸萱、蕭鈺騰、賴曼菁、戴雨珊、謝帛軒、謝承洋、謝承恩、謝育誠、謝紹勳、鍾瑞柏、顏孜恩、顏湘芩、羅建崴、羅員竑、羅章禧
特別感謝:Klash Taipei、百威啤酒
非常感謝所有來相挺的各位,希望沒漏掉任何一個人。
本作品獲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
-------------------------------------------
入夜時刻不適合勒得太緊 Alright
理智的警報不適合開機 Alright
今晚遠離塵囂的敗筆 床邊的泰迪
就要擺脫世俗的爛命 Alright
先痛快地乾一組爽到天上飛了
就割了肩膀揹的帳
沿途多噴點垃圾嘴巴邊的辣
旁邊忙著扣板機
Shot個沒完也沒看到有喊停
Shot Shot Shot Shot Shot
就沒再躲閃避
看對眼就勇敢去
駕 駕 駕 駕 駕
一哈 才沒在怕你個大西瓜
就拎啦 乾的時候才沒再放屁話
I got balls and I'm super bad
把過了妹也乾破了杯
別問我今晚喝夠了沒
喝個大特醉
鑽進霓虹的風頭上
沒差杯子多碰撞
讓那些公狗怕
順便造點瘋狗浪 就R爆
乾了幾杯甜頭都拿竅
都瞎鬧 想撒野就撒尿
牛丸都殺掉
快活輕鬆就達標
看不順眼通通都砸掉
早忘了謙虛 原來杯裡早加了點狼的野性
都茫的前進忙著多把個美女再扛著回去
一切都是天意當最棒的點心 接力 乾完 玻璃 裝的
We party like 壞蛋 so call me Dr.醉
I got balls and I'm super bad
把過了妹也乾破了杯
別問我今晚喝夠了沒
喝個大特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LUMfXp0b3k/hqdefault.jpg)
施瓊芳 在 hu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佛陀紀念館永久保存高雄市大崗山龍湖庵3座木造「穹窿頂」藻井彩繪大悲出相圖,由於是台灣首例不解體移地保存的佛教古物,相當具有歷史價值,館方配合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於2019年5月11日上架。
高雄大崗山百年古剎龍湖庵大悲樓,拆除進行重建,住持印悟法師將約有60年歷史的三座彩繪藻井捐贈給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商請臺灣文化部文資局施國隆局長支持,由所屬的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展開文保工作,進行全程3D影像紀錄,科學調查研究與專業保存修復以及包裝落架技術等協助,終於讓罕見的三座穹窿頂木構藻井及其上的彩繪大悲出相圖等珍貴文化藝術,得以完整被保存下來,安全地運到佛陀紀念館。
文化部文資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李麗芳主任表示,大崗山龍湖庵創健於1908年,是台灣首座專供女眾修行的寺廟,寺方在1960年曾禮聘台南地區彩繪師傅為大悲樓3座穹窿式藻井彩繪上「大悲出相圖」,堪稱全台第一,非常珍貴。由於大悲樓要拆除重建,決定捐給佛館永久保存。
龍湖庵因為「千家寺院聯誼」而和佛光山結緣,該寺創建於1908年(日治時期),大悲樓於1961年落成。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主任李麗芳表示:大悲樓彩繪藻井的作品不同於現存寺廟常見的壁畫或是樑枋彩繪形式的大悲出相圖,其名相註腳完整,具有歷史性與稀有性。從源流上來說,與千手千眼觀世音有密切關聯,以《大悲心陀羅尼經》為圖文藍本,加上菩薩像共有88幅,藻井上還繪有16幅佛典故事與詩偈警世語等,共組成104幅圖像,另再加上8幅象徵永離八難之苦的幡蓋共計112幅圖文。
李主任說,木構建築最怕火災,傳統建築均用「井」做為造形並於其上彩繪藻類等水生植物,取其水火相剋意思,因此稱為藻井;龍湖庵的3座藻井,繪製了一百多大悲出相圖,以「大悲心陀羅尼經」84句咒語,加上4幅大天王的圖像,依據方位,從中座面對大雄寶殿依據逆時針方向繪製第1至16幅大悲出相圖,再由龍邊到虎邊,依據東,北,西,南四個方位繪製,共88幅,加上藻井上的鸚鵡請佛等16幅佛典故事、詩偈與警世語。
尤其中座藻井的最上方,有兩輪連續環繞其上的「心」與「佛」兩字,意涵「欲見佛土,先淨其心」,字、畫觸動人心,許多旅客看了深受感動,歡喜在下方拍照留影。
文資中心還邀請了學者專家一起到龍湖庵見證相關修復工作。成大的林宜君博士指出,龍湖庵大悲樓的三座藻井不同於臺灣多數以斗拱形成槓桿原理的藻井,其「穹窿頂」趨近宋式《營造法式》的鬬八藻井,在臺灣相當罕見。對於宗教建築知名的李乾朗教授現勘時也表示大悲樓中座藻井,在宋《營造法式》稱為陽馬板型式,陽馬板作法在臺灣罕見,原本林口的竹林寺藻井及現存大直劍潭寺正殿藻井雖有,但都不比龍湖庵大悲樓藻井有三座之多,也沒有珍貴的大悲出相圖。
深入臺灣宗教彩繪研究的蕭瓊瑞教授現勘時指出大悲樓藻井彩繪為臺灣罕見實木結構,大悲出相圖應為臺南知名畫師蔡草如或其流派匠師所繪。
負責藻井外部加固與落架的大木師傅蕭勝壬說,他從業40餘年尚未見過如此建築構造,以檜木層層堆疊後的彩繪相當罕見,尤其不拆解藻井,在有限的時間與經費和人力下要完成完整加固落架與包裝運送,還是首度的大挑戰。負責這次任務的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陳俊宇也表示,這是他負責過的保存修復工作中,難度與規模最大的一次。
如常法師指出:佛館樂於承擔「移地保存、延續文物生命的重任」。後續的工作,包括繼續請文資中心專業人員協助修復外,向高雄市政府申請登錄指定為文化資產。佛館計畫出版專書、舉辦研討會,研究最佳的展藏方式等,希望讓彩繪藻井風華再現,讓來到佛館的國內外觀眾有更多的機會認識與欣賞真正屬於台灣這片土地與歷史的宗教藝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JwsJsXy98E/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dzHgV9uNC_MNqKq7895lEm-XZ1g)
施瓊芳 在 No Party For Cao Dong 草東沒有派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Video Credit 》
-------------------------------------------------------------------------
導演 Director_ 劉立 Leo Liu
副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_ 陳彥豪 Yen-Hao Chen
副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_ 吳冠德 Brandon Wu
攝影 Director Of Photography_ 王逸帆 I-Fan Wang
攝大助 1st Assistant Camera_ 劉光晏 Kuang-Yen Liu
攝二助 2nd Assistant Camera_ 陳芊汶 Chian-Wen Chen
燈光 Gaffer_ 林燁 Ya Lin
燈光助理 Best Boy_ 孫大鈞 Da-Jun, Sun
燈光助理 Best Boy_ 黃維宣 Wei-Syuang Huang
燈光助理 Best Boy_ 蔡明釵 Tsai-Ming Tsai
燈光助理 Best Boy_ 廖鏡文 Brook Liao
燈光助理 Best Boy_ 廖景棟 Ching-Tung Liao
燈光助理 Best Boy_ 梁敦學 Dunxue Liang
製片 Producer_ 李佳樺 Chia-Hua Lee
執行製片 Line Producer_ 吳冠德 Brandon Wu
製片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_ 翁綵彤 Cai Tong Weng
製片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_ 林曼筑 Man-Chu Lin
美術 Art Director_ 紀孫霓 Sun-Ni Ji
美術助理 Set Designer_ 周昀佑 Legend three Chou
美術助理 Set Designer_ 黃祥昀 Hsiang-Yun Huang
服裝 Costumer_ 申家瑄 Furby Zhen
造型 Costumer_ 洪郁婷 Yu-Ting Hung
調光 Colorist_ 林宗廷 Aphroting Lin
剪接 Editor_ 劉立 Leo Liu
字幕 Caption Writer_ 趙若君 Roge Zhao
協力單位 Cooperation_
原宿時空膠囊旅館 UZ.Hostel
乒乓影像有限公司 Ping Pong Film Studio
演員 Actor_
柯亭羽 徐佩嫈 徐旭威 陳柏學 黃光智 林裕然
郭人碩 張玄廷 洪暐程 林承鈞 張澔洧 徐瑜謙
謝仁智 蘇森弘 鄧詠涵 黎東翰 劉純佑 劉佩婷
林益輝 賴冠璋 楊朋諺 潘群綸 李佳樺 莊雅筑
劉恩甜 陳易瑭 李承諺 施捷睿 曾國維 高家蓁
李筱寧 楊宇心 蔡超聖 雷子瑩 吳鎮宇 張瑜芩
陳堃晉 高若萱 曾紀橙 張亞倫 妍婭玥 商鈞偉
葉芳豪 葉軒輔 洪璟瑜 黃韋豪 蔣佳芸 江承益
張宇修 高家蓁 賴珈佑 張瓊方 張靖平 陳冠齊
夏天恩 王怡潔 李津芮 李浩亘 張芸翡 黎杰綸
張品威 林晏慈 張妤安 陳媛婷 潘俊錡 趙岑晞
潘虹洋 趙國涵 許庭瑄 林鈺雅 林姿岑 張興宜
林安娜 江賀璇 沈凱峰 謝長霖 吳品萱 賴微醺
江郎 周穆 李玲 鴻狄 Ipun Kanasaw
王二 朱莉 陳暐 吳翰 Natasha
《 Audio Credit 》
-------------------------------------------------------------------------
製作 Producer_ 李孝祖 Hsiao-Tzu Lee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_ 李孝祖 Hsiao-Tzu Lee
錄音工作室 Recording Studio_ 好意思錄音室 HowIsIt Studio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_ Andy Baker
混音工作室 Mixing Studio_ The Echoplex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_ Joel Hatstat
母帶後期處理工作室 Mastering Studio_ Joel Hatstat Audio
官方網站 Official Website_ nopartyforcaodong.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qmpIQ9l-uA/hqdefault.jpg)
施瓊芳 在 施琼芳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施琼芳. 184 likes. 施琼芳,土生土長香港人,精通廚藝、園藝、手工藝、布藝等。十多年前在.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