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世界自殺防治日」,請和我們一起重視,結合家庭、校園、衛政三方的資源與專長,接住每一個需要支持的孩子。
-
依據統計,新北市去(2020)年的自殺死亡人數為635位,在自殺通報人次與占率方面,24歲以下,總共有2,475例,占率高達42.8。其中14歲以下的通報人次為641,占率為11.1,若再納入25~44這個年齡層,44歲以下占率高達76.6,顯示自殺防治工作的推動與再改進,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
因此,在「世界自殺防治日」的今天,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召開「校園專輔待改善 心理健康不漏接」記者會,說明台灣現行青少年校園心理健康促進促施所遇到的困難,並提出建議精進方向。
-
今日記者會內容如下:
-
總召邱顯智委員首先表示,根據去(2020)年死因統計報告指出,自殺(蓄意自我傷害)已連續第 4 年成為國人主要死因第 11 名,死亡人數雖較 2019 年減少 5.3%,但今年上半年全台自殺通報數,也比去年同期多了 3 千人次。值得特別注意的是,自殺已經成為 15-24 歲、25-44 歲兩個年輕世代的第 2 大主要死因。
-
回頭檢視過去衛福部的承諾,邱顯智委員強調,據「2025 衛生福利政策白皮書」所設立的自殺防治目標,政府近年成績不盡理想,也未達成 2020 年的中程目標,自殺防治工作長期而言未見顯著改善,政府應該持續精進、有效投資。
-
幹事長王婉諭委員接著表示,兒少面臨的心理壓力與求助門檻,絕不小於成人。自殺是多重因素造成,因此,防治工作是跨領與跨團隊的巨大工程。然而,目前自殺防治策略與教育部三級輔導機制,實務執行面仍存有諸多困境。
-
#學生自殺通報系統 #亟待跨部會介接
-
首先,醫院端的第一線人員反映,衛政自殺通報系統與教育端的校安通報系統,長期以來橫向聯繫狀況不佳。王婉諭委員已於今年 3 月針對此情況進行質詢,促使兩部會決議將衛福部的自殺通報系統介接到學生學籍資料、休退學狀況,但目前尚未落實。另外,囿於各級學校之輔導紀錄表單格式不一,且各級學校之輔導系統尚未整合,因此仍無法介接受通報學生是否接受過輔導諮商的紀錄。
-
#通盤檢視學生輔導需求 #輔導人力資源應到位
-
根據教育部 2018 年至 2019 年的校園學生自我傷害事件相關報告指出,自殺身亡個案當中,高達 67% 未曾尋求校園三級輔導資源,顯示各級學校輔導資源與學生需求間顯存有落差。
-
王婉諭委員進一步說明,目前負責三級預防的各縣市輔諮中心,組織型態為隨時可能被裁撤的「任務編組」性質,且礙於地方財政,專輔人員採一年一聘約聘制、調薪幅度低、專業人力薪資與自費市場落差過大,再加上行政工作負擔重,導致流動率高等情況時有所聞。而負責二級預防的專業輔導老師及相關人員,同樣存在人力不足及行政工作負擔過重,以致影響輔導效能及學生接受輔導之成效。
-
#解決大學端專業輔導人力困境
-
副總召陳椒華委員就大專院校的部分指出,現行《學生輔導法》規定,專科以上學校學生 1200 人以下者,應置專業輔導人員至少 1 人,但實際上大專院校內部的諮商輔導體制同樣存在人力缺口,以及有難以專業久任的嚴重問題。
陳椒華委員說明,因為目前一年一聘的方式,除造成專業輔導人員流動率居高不下外,他們還需要從事無關輔導諮商專業的行政業務,加上專輔人員長期待遇不足,與人力不穩定等問題 ,都是大專院校在學生輔導上成效不佳的原因,也明顯影響學生接受輔導的品質。
-
另外根據統計,每年休學的高中職生有近 2 萬人,大學生更是高達 8 萬人。而在疫情期間,這些離開學校的學生,也可能同時的失業,而變成「雙失」的年輕世代。然而「雙失」的年輕世代因為離開校園,因此無法獲得學校系統的心理諮商資源,其自身的經濟狀況,也難以負擔心理諮商所需的費用。因此,整個社會或是家庭與醫療系統,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去承接這樣的需求,是一個令人非常擔憂的問題。
-
陳椒華委員呼籲,教育部與衛福部應積極研擬因應措施,協助離校後的年輕世代,仍有適當管道,能及時獲得諮商或治療的協助。
-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張家銘醫師表示,儘管從去年統計來看,台灣同日本、韓國情況,自殺人數略有下降,但疫情期間,國人工作就學和民生經濟都受到影響,自殺防治仍不可輕忽。另外,去年台灣 0-14 歲族群的自殺人數卻反而上升,擔憂恐有「年輕化」的趨勢,而 15-24 歲去年狀況雖有好轉,但自殺通報數還是上升,有 1 萬多人試圖自殺,他們事後是否有被關心跟協助,需要高度關注。
-
張家銘醫師強調,這群出生在網路通訊發達的 Z 世代,在遇到情緒問題時,往往不會尋求協助,平均而言,Z 世代的憂鬱症和自殺風險都在增加。今年年初,有位 17 歲高中生在公共政策平台提案,希望精神與心理疾病的知識能納入課綱,教育部也確實應該思考讓大家更能認識精神疾病,察覺情緒問題。
-
張家銘醫師也分享校園自殺防治有三個面向,分別是自助、助人、求助,同學要能認識自身心理狀況,並學習與同儕間的陪伴與支持,學校也應暢通求助管道,建立穩定的專輔資源和人力。青少年的自殺防治工作,需要大家繼續關心和努力。
-
我們認為,政府應結合家庭、校園、衛政三方的資源與專長,共同守護兒少心理健康,接住每一個需要支持的孩子。尤其在校園三級輔導機制中,接受諮商輔導個案,往往都需要長期深入的服務,因此,教育部須正視專輔人力流動率高、專輔人員行政工作繁重、專輔人力實聘率無法符合應聘數量等問題,讓專業人力得以專業久任,提高輔導效能,都需要政府重新檢視及提出因應措施。
新 北市 國 小 休學 規定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網路的世界是這樣子的。
我們總是在上面看到被精挑細選陳列出來拋光之後閃閃發亮的生活。
過去在影片或是IG的QA中我都有提過,我重考過大學一次,但是為什麼呢?這可能要從我小時候的性格開始說起。
我從小就是一個非常有小聰明的人,如果有比較短的捷徑可以走絕對不繞遠路那種,國中的時候我念的是新北市一間人超爆多非常普通的公立國中,在班上就算完全沒準備考試大概也可以有12名,所以完全沒有危機意識。當國三開始基測模擬考(hello小朋友們有人聽過基測嗎?)的時候才意識到我的成績連後段的高職都撈不到,發現這樣下去不行的我在國三的最後一學期拼了一下撈到了復興高中,沒有什麼好驕傲但我當時覺得爽,原來唸書不過就這樣,僥倖而輕鬆。
食髓知味的我覺得啊唸書不過如此,最後一刻再念也不會太差吧,高中就開始一直玩社團一直爽,每天書包什麼都沒放比書還要扁,會放一兩本也只是怕太扁不好看這樣。
但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國中和高中的學業強度真的是天壤之別,印象中我高一開學真的覺得活在平行宇宙,以前擅長的科目現在翻開課本完全看不懂,這中間的gap怎麼會這麼大我到現在還是很疑惑,於是我高中成績就一路溜滑梯掉到谷底,有多爛?全班38個人我37名那種爛!
到了高三我的心沒有收回來,一切也已經於事無補,指考之後我錄取了真理大學。
得知結果後當然不滿意但我也沒想太多,啊就這樣不然勒去唸看看再說,但開學後兩週我就改變了想法,心中傳來了一個篤定的聲音:「我不能繼續留在這裡」,於是我重拾了高中的書本開始準備在學重考,我還是會去真理上課,但學校變成我的圖書館,他們上管理學我唸我的國英數,他們學程式語言我寫我的考古題。
就這樣,隔年的同一時間我坐在北藝大劇設系的工作室裡面熬夜做作業一邊考慮要不要休學哈哈哈。
失敗了,再重來一次就好,不墜入深一點的淵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夠跳多高,請千萬不要放棄你自己。
來挑一雙好鞋幫助你跳高高吧!
👞工藝世家 杏仁頭鞋型復刻設計紳士鞋-棕褐色
*英倫細節,精湛工藝*
Clarks延續其精湛的制鞋工藝推出一系列復刻版正裝鞋,將源自1953年的鞋型重新升級,呈現比以往更高級的質感,鞋面滿足品質男士不同場合的多樣需求。
經典杏仁型楦頭,鞋面簡潔大方!
【5/10~17團購】
【團購網址】:https://gbf.tw/vhfzv
【運費】:每單100元(不提供海外寄送)
【出貨】:於5/12&5/19按照訂單順序,採兩階段出貨。
【客服信箱】:csm@erawppa.com
【客服電話】:02-55784571 # 303 詹小姐
【上班時間】:週一~週五10:00~17:00
洋洋團購 clarks 鞋享全通路最優惠價格,不提供「換貨」 提供免費退貨一次,退貨規定屆時參照團購表單
Shoes: @clarkstw
Suits: @carnival1969
Hair: @jarvis_lin0131
Photo: @enjoystudiofilm
#clarkstw #團購clarks #英國百年鞋履品牌 #製鞋世家 #舒適科技 @ Taipei, Taiwan
新 北市 國 小 休學 規定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漫天煙硝中,今天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一位學生家長
向辦公室陳情
他就讀高中一年級的女兒
原本辦理休學,申請出國留學一年
卻因為疫情,無法完成留學夢被迫返國
並面臨了孩子無法升級、必須重讀的窘境
家長奔走了兩三個月
都無法解決, 於是找我陳情
今天我召開記者會
協調台北市政府
我説,苦不能苦孩子,政府不能行政本位,而必須以孩子的前途為唯一優先思考
我先說了一個故事
2015年我帶著全家到美國哈佛大學擔任訪問學人一年
到美國的第一件事,就是幫升小六的女兒申請學校
一來擔心女兒的英文跟不上
二來美國是小學六年級就算是中學,我怕中學的環境太複雜,女兒無法適應
在非常為難的情況下,我決定讓女兒重讀小五
但女兒讀了三天,就告訴我她不適應,因為同學年紀太小,她無法融入
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都已經入學了,要去辦轉學嗎?我連要怎麼辦、要辦多久都不知道
那種心憂急切、不知所措的心情
我到現在都還記得
結果,第二天小學的校長打電話給我
告訴我我的女兒太成熟,不該繼續待在小學,他必須去讀中學
校長要我隔天到劍橋的教育中心辦理轉學
我第二天就去劍橋教育中心
中心人員已知道我女兒的狀況
在幾乎沒有任何文書作業的情況下
要我立刻帶女兒去新的學校報到
隔周周一,我帶著女兒去準備轉入的中學
校方也已經知道了女兒的狀況
要我不要擔心
他們會安排一切
女兒當天,就順順利利的轉學了
整個流程不到三天
劍橋的教育系統,完完全全就是從孩子本位思考,沒有任何行政程序的障礙,一切以孩子為優先,讓我既震撼又感動
我接著告訴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雖然是孩子家長自己申請了休學
但疫情不是孩子和家長所能預料
如果孩子學業跟的上,想要升級,就應該讓他升級
反之如果孩子學業跟不上,想要重讀,也可以選擇重讀
總之,應該依照孩子的學業能力、意願來決定升不升級
而不是用統一的規定、法律的規定或行政的流程為理由
影響孩子的未來
教育局經過我的協調,也立即承諾,會針對所有類似的學生,做出妥適的安排,而這位陳情的學生,就他們了解,學業表現沒有問題,也立刻安排順利升級
讓這件事有了圓滿的結果
能為一個孩子,協助她做了更好的學習安排,
我忽然想,對當初劍橋教育中心溫暖而有效率的幫我女兒轉學,這也算是我的另一種報答吧
真的很開心
https://youtu.be/-yDGqWDxFB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