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考察part2,樹葬園區詠生樹】
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許多人們漸漸採用環保自然葬的方式,不晉塔也不設立牌位,讓先人回歸大自然,遨遊四方。
市政府於羽化館旁新建面積1.1公頃的樹葬區,約5000餘穴位,亦可循環使用,利用公園的概念,讓子孫可以漫步在此,一邊俯瞰新竹市景觀,一邊向逝去的親人表達最深的思念。
慶齡也向民政處建議,近三年的樹葬採免費方式實施,倡導節葬與簡葬的文化,也讓民眾認同環保葬的概念。
陳慶齡
新竹樹葬 在 議員黃美慧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竹市大坪頂新納骨塔新建工程&樹葬園區會勘🌴🌳🌲🪴】
🌅5層樓可眺望海岸線 給先人優質的長眠地👀
新竹市大坪頂納骨塔新建工程已獲2019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金質獎,工程自2019年開工,民政處指出,大坪頂納骨塔新建工程考量坐向及位置🏞️,坐落方向可見沿海景觀,更配合新竹多風條件外牆採斜切角設計,室內有大量採光、🌬️通風且不陰森。民政處表示,目前大坪頂共計有華藏、華嚴、通天三座納骨塔,總容納量約為10萬餘個塔位,截至今年3月底,大坪頂剩餘的骨灰(骸)塔位為1萬6369個,未來新的納骨塔啟用後會配合竹市環保自然葬園區詠生樹,可舒緩塔位不足壓力🫂。
#自然葬 #環保葬 #樹葬 #大坪頂 #納骨塔
新竹樹葬 在 陳啓源 Kmt新竹市長初選候選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讓生命回歸大地🌱新竹首座環保樹葬園區將啟用! 】
近年來環保意識已深耕於大眾內心,
樹葬等環保自然葬也廣被大家接受。
新竹市預計於今年年底迎來首座環保自然葬園區—詠生樹,
此園區約1.1公頃,提供約5354個穴位,位於生命紀念園區羽化館前方。
並提倡三大特色:
公園化 — 規劃為公園型式,讓大眾也能便利使用。
環保化 — 相比土葬,樹葬更為親近自然且費用較低。
自然化 — 園區風貌融入自然,提供家人最後一個優雅環境。
且為提倡環保自然葬,
凡為新竹市民於2024年1月1日前為往生親人申請,則全額免費。
🌳🌳「詠生樹」小知識 🌳🌳
將骨灰經處理後,
以一層骨灰一層泥土樹葉或花瓣層層堆疊,
並加入溶磷菌加速骨灰分解與大地融為一體,
且不造墓、不立碑、不留下記號,
透過簡單的儀式,讓生命回歸大地。
#詠生樹 #樹葬 #環保 #自然 #新竹市
#環保自然葬園區 #清明節 #新竹首座
#新竹市議員 #國民黨新竹市長初選候選人 #陳啓源
新竹樹葬 在 陳建名- 新竹市將在羽化館前面設立環保自然葬園區(我們都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台南大內的生命紀念園區,是全台第一個樹葬園區,昨天阿嬤火化後,我們把骨灰分裝入可自然分解的袋子,整個家族浩浩蕩蕩從火化場開車到大內。 ... <看更多>
新竹樹葬 在 [新聞] 新竹市首座環保自然葬園區明年初啟用、前2年免費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為推廣樹葬及環保葬觀念,市府民政處將提供前2年免費穴位的殯葬服務,並提高在地曲溪里住戶水電回饋金、每戶從1000元增加到1200元。 ... <看更多>
新竹樹葬 在 [新聞] 新竹市環保自然葬園區工程停擺市府:與- 看板Hsinchu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媒體來源:聯合報
新聞標題:新竹市環保自然葬園區工程停擺 市府:與反對者持續溝通
新聞內文:
〔記者洪美秀/新竹報導〕新竹市政府民政處規劃在生命紀念園區羽化館前方,設置1首
座「環保自然葬園區」,提供4000個穴位,去年底已發包設計,準備動工,但有周邊居民
抗議,工程停擺。民政處說,目前還在溝通中,但環保葬已是未來趨勢,新竹市是全台少
數未設環保自然葬的縣市,會努力溝通,化解歧見。
民政處說,環保自然葬是指往生者火化燒成骨灰後,不設永久設施、不放進納骨塔,不立
碑也不造墳,「遺體化作春泥、回歸大地」,除了節省土地資源,也節省殯葬開銷和社會
成本,許多縣市已設有環保自然葬園區,環保葬也已有相關規範,包括樹葬、灑葬、海葬
、花葬等等。
民政處在2016年完成樹葬可行性研究,規劃羽化館前1.1公頃土地做環保自然葬園區,原
定去年底動工,但周邊有居民抗議,導致工程停擺,市府編列的3000萬元經費,只能保留
到今年執行,目前還在努力與反對居民溝通。
民政處說,環保自然葬園區的用地原本就是殯葬土地,是新竹市目前公有殯葬土地未設其
他葬別的素淨之地,規劃以「生命之河」為主題,會有6個不同樹種的區域,除了樹葬,
也有緩衝草坪及兼有防洪功能的靜思池,有如景觀大公園,在世者隨時可緬懷親人,也能
做為休憩公園場域。
新竹市是全國少數未設環保自然葬園區的縣市,民政處說,內政部已多次要求新竹市趕緊
辦理與宣導,而這也是新竹市規劃的第一座環保自然葬園區,市府已參考其他縣市經驗,
啟動「新竹市殯葬管理自治條例」修訂,絕對可讓環保自然葬園區更符合環保、自然等條
件。
民政處官員說,樹葬等環保自然葬方式多元,有的會將骨灰藏納土中,或在樹木根部周圍
埋藏,或將骨灰裝入容易自然分解的容器,目的就是環保與自然,與大地融為一體。
民政處說,市府已開過說明會、公聽會等程序,也完成發包,會繼續溝通,期許能在今年
動工,紓解塔位幾年後可能飽和的狀況。
新聞連結:
https://news.ltn.com.tw/news/HsinchuCity/breakingnews/2669192
已開過說明會、公聽會等程序,
也完成發包,會繼續溝通。
幾年後塔位又飽和了,須先未雨綢繆。
https://blog.udn.com/ccpou/10907590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246.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sinchu/M.1547249612.A.B7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