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人搬,都要做得好好睇睇丫。呢個要求已經卑微到不得了。
2019年1月15日,發展局突然聯絡我們,會在1月16日交待馬屎埔區農民的迫遷措施和安置方案,名之為:特殊復耕計劃。事出突然,馬屎埔區農民唯有應約。後來得知,政府會在1月22日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內討論東北的工程撥款。然而,政府一直沒有與農民交待過任何重置農場的措施,卻急急在立法會討論撥款,可見政府祇想毀田、剷屋、迫遷,協助恒基地產,將原址換地計劃內的農地,加快變成豪宅,政府根本沒有想過農民將要面對的死局﹗
馬寶寶社區農場一直堅持不遷不拆的原則,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應要撤回再檢討。但面對政府的特殊復耕計劃,我們不得不公開指岀,政府的特殊復耕計劃是一個剷除香港傳統農業運作「耕住合一」模式的陰謀。而且這個計劃與政府落力吹噓的古洞南農業園計劃同樣可怕,祇為借農業措施之名來摧毀農業。
馬屎埔農民對於政府逼遷安置的聲明:
1. 農民種植,需要耕住合一,政府強逼農民離開家園,必須讓農民在新的農地上,耕住合一 ,因為農民種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同時,香港農民收割作物,是凌晨收割,清晨運出長沙 灣批發市場,所以農民可以說二十四小時都在農地上工作,期間有休息時段。最後,農民工作 ,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家庭成員一起為生活努力,所以沒有耕住合一,就難以為繼。政府不應該用農政策來進行消滅寮屋的手段。
2. 另外,政府現時拋出的搬遷選擇,並不是選擇。在私人農地方面,政府提出的農地竟然連不足一斗地的選擇也提出來,香港農民基本的耕種面積為四斗地,太少難以維生。而且,政府如何與地主商議釋放私人農地給農民耕作,農民不得而知,即是說,最終,地圖上是有一個選擇,實際上地主要求是甚麽,沒有人知道。
3. 政府也有釋放政府土地,但是那些都是偏離原本農區的農地,遠至蓮塘口岸、竹園都有, 有很多是山邊,丘陵地,野豬眾多,也沒有水電配套。政府不承諾負責出租一塊適合即時耕種的土地,要求農民自尋居所,平整土地、疏通水利,申請供電,跟野豬周旋,試問以上問題, 政府要幾多個部門,開幾多次會先可以解決?成本資源要多少?為何要一家流離失所的農戶獨自面對?
4. 政府以前承諾,會在古洞南農業園安置馬屎埔農民,但是目前官員表示,農業園日程,並不能配合馬屎埔清拆時間表。可見政府急於清拆而忽視安置。而古洞南,其實即蕉徑農區,為 了發展農業園,也要逼遷農區裏面的農民,搬入另一批受清拆的農民,試問政府無人性,又為何要其他農民仿如自相殘殺?
5. 蕉徑農業區,有宿舍安排,面積150呎,不准耕住合一,所以整個農業園內的耕住合一農民全被清空,政府安排宿舍,明明知道耕住合一是重要的,所以安排宿舍, 但宿舍並不能符合農民一家種植的現況,以政府由菜園村到馬屎埔到蕉徑所有的農區,都以犧牲小我為說辭,實際你不把農民當一回事,政府人口政策欠奉、官商勾結為豪宅,借農業政策來處理房屋問題,實在可恥。
2019年1月21日
基進報導記者會網上直播:https://www.facebook.com/radicalhk/videos/277982516196500/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地圖 在 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明日大嶼」未起已知空氣污染超晒標】
環保署空氣質素指標檢討工作小組成員龍子維在信報這篇文章,為討論東大嶼人工島工程提供了重要線索。
沒有全面資訊,就沒有真諮詢。政府一心要製造好多人支持東大嶼都會的民意,用了地産商賣樓盤的手法,只講好處,不講壞處。就好似新鴻基在錦田的樓盤,睇地圖好似OK,但地産商不告訴你的是,沿錦田河有多個豬場雞場和豆腐廠,環保署又執法不力,每晚都要聞豬屎味。
聞豬屎味只係臭,對身體冇咩害,東大嶼都會的位置就唔止咁簡單。由於位處葵涌貨櫃碼頭附近,根據空氣質素指標檢討工作小組的專家估算,2025年時該區將會是二氧化氮濃度最高的地方,亦肯定會超出法定空氣質素指標
假達標 真發展
香港的空氣質素指標一直落後於世界衞生組織的水平。近日政府提出修訂,輿論焦點主要集中於「放寬污染物超標次數」、「不收緊臭氧水平」,但完全忽略當中一項更重要的議題——空氣質素指標、環評及基建項目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故事是這樣的:表面看,是否收緊空氣質素指標是科學決定。正如有報章社論形容,雖然政府難逃「自欺欺人」、「刻意降低門檻」的指控,但大體上並無質疑背後的假設——我們應按照香港實際情況訂立一個恰當標準,分別只在於訂的標準高低而已。
我並不完全反對這種看法。不過就我在專家小組聽到的政府回應,似乎他們考慮的,不單只是追求「達標至上」的問題,而是有關的修訂是否會令香港未來的基建發展受到阻礙。
環評遷就發展項目
讀者必須了解的背景是,在香港進行任何覆蓋一定面積的工程,都必須依據法例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然後有關報告必須得到環保署署長的批准,方可以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內其中一個必須達標的項目就是空氣質素,有關水平正是依據空氣質素指標來釐定的。因此,空氣質素指標收緊到哪一個程度,將會直接影響(現在以至將來)香港的基建項目,是否能夠通過環境影響評估而展開工程。
然後大家亦必須理解到,現時進行的各項基建工程及發展相關的環評報告,是早於六七年前、甚至更早時便已完成。當時的環評報告依據的空氣質素指標,是1987年剛設立時的指標,於是便出現一個極其荒謬的現象:指標與計劃所代表的年份往往超逾30年。
舉例說,2017年開展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其中一項連接蓮塘口岸及粉嶺公路的道路,有關的環評就是使用1987的指標;由於年代久遠,指標極其寬鬆,完全不符合幾十年後的實際狀況,即使整個工程如何增加車流、如何破壞空氣質素,也是完全不可能「超標」而通過不了環評的。
即使2013年政府更新空氣質素指標,收緊各種污染物的超標限值,卻同時留了一條尾巴,容許正在進行的工程繼續使用過去1987年的指標,以便各種大型的基建項目可以陸續上馬。
不過,正是由於法例規定必須進行空氣質素指標檢討,才會有專家進行未來的空氣污染分布評估。多得一班空氣專家的努力,我們發現由2020年去到2025年,空氣污染高度集中在大嶼山以東、青衣以南、香港島以西的交椅洲海域。由政府提供文件的圖表可見,整幅海域都會超出現時的香港空氣質素指標,面積之大完全覆蓋「明日大嶼」提出的填海範圍。
「明日大嶼」建議填海的地區,恰好是2025年空氣最污染的地區。這項科學推算將令政府陷入兩難的局面:
一、假如「明日大嶼」最終選址維持不變,那麼工程開展的地區將會面臨空氣質素指標超標,有關環評勢將不能通過,所有前期撥款的錢,將會「打水漂」;
二、假如到時「明日大嶼」的工程最終能通過環評,原因極大可能就如上次空氣質素指標檢討一樣,容許大量未來的基建項目可以豁免環評,那麼政府以「不能通過環評,令香港不能發展」為由而阻止收緊空氣質素指標,便無任何合理的理由可言,而環評制度亦在這個意義底下,形同虛設。
這令我十分好奇,究竟政府會如何解畫?是像東北發展計劃等工程般,繼續沿用1987年的指標,還是要求空氣質素指標檢討,必須在「合理及切實可行範圍之內」,大幅度提高空氣污染物濃度限值和容許超標次數?
這件事反映「基建霸權」絕不只是一句口號:空氣質素指標絕對不能收緊,因為未來香港的基建主要集中在香港某些地區,收緊了指標,意味這些地區將不能進行任何發展。在這個前提下,指標只能鬆,不能緊;環評可以做,但一定要趕在收緊指標之前做。
這某程度上亦解釋了,為何政府要求立法會匆匆通過「明日大嶼」的前期研究撥款:原來是在趕死線!收緊指標後再做研究,就可能有些基建項目會被新的空氣質素指標攔下了!
提高政策認受性的策略
整個「空氣質素指標檢討」的過程,正好反映了政府如何利用專家的科學公信力,嘗試作為推動某項政策建議的認受性基礎。可惜的是,在香港「基建霸權」當道、政府組成毫不民主的情況下,科學及工具理性已經不可能再為政府的荒謬施政保駕護航。
筆者當了所謂專家小組的委員兩年,其中一個最深刻的感受是,當你確認了每一個小程序都似乎沒有出錯,但合併出來的圖像可以是極度荒謬;當似乎所有人都認為這種荒謬極其正常時,只有你嘗試指出整個檢討背後假設都是錯誤的一剎那,部分為官者的那種訕笑和絕大部分人的冷眼旁觀,「合乎程序」恰就成了最大的諷刺。
尤其是你可以肯定,一大班專家都恰如其分地努力工作,卻在嘗試證明整個香港幾近一輩子也不可能有潔淨健康的空氣,因此不配有合乎國際水平的空氣質素指標,為的是香港基建永續的千秋萬代,這真是香港發展主義主導下的最大悲哀。
龍子維 影子長策會成員、健康空氣行動高級社區關係經理
#龍子維 #時事評論 - 假達標 真發展
信報財經新聞 2018-12-31 A19 | 時事評論 | By 龍子維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地圖 在 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朱凱廸與姚松炎交代會面內容及回應記者提問】
會面進行了一個半小時,期間主要就橫漸發展問題進行討論,當中有關「摸底」的問題與局方曾進行激辯。
廸:第一點,我們要求交出由12年開始做的可能性研究報告,政府指刪去敏感資料後就會公開,但因為需時。我們建議今日之內先交出所有報告的封面、目錄及研究範圍,張局長已應承今日內交出。
二、13年房署及局方在「摸底」工作。張指「摸底」是政府向來的做法,對象包括鄉事委員會及區議會。我們要求局方公開就橫洲發展的「摸底」名單,2014年已經只剩4000個單位的計劃在交上區議會前的討論都必須公開。
我們追問有關「摸底」的會面紀錄,但局方指一向沒有紀錄。我們在席上提出抗議,認為政治已經將「摸底」當成諮詢,自選對象又同時只向有權有勢的人入手。過去大家已經看到,不論是菜園村、新界東北到今日的橫洲,如政府只向權勢人士商討,只會忽視了弱勢需要,最終只會產生對權勢有利的發展方案。
為何橫洲發展一事並無公眾諮詢?我們不滿意局方的回應。局方指, 橫洲公屋發展一直維持在「萬多個」,而一般「萬多個」的發展計劃只會進行「摸底」、向鄉事委員會諮詢意見及如元朗南發展一般的第三階段諮詢。局方都指出,橫洲公屋發展比一般公屋發展的規劃更大,但我們問為何不作公眾諮詢呢?局方已無法回應。我們認為,一個涉及5萬多人的居住項目、工業區擴展的項目也不作公眾諮詢,我們認為十分不當。
另有一事,我們認為政治也無法提供答案的。政府指現時分三階段進行橫洲計劃,「先易後難」,所謂「易」就是在綠化地中進行,逼遷當地非原居民。我們指出,當政府提出在綠化地帶的第一階段發展時,旁邊由地產商持入的綠化帶就立即被地產商申請作住宅發展。為何同樣是綠化地帶,政府同樣有收地的權力,但為何不是在地產商持有的土地上發展公屋?而是選擇逼遷百多戶非原居民?究竟政府所指的「易」是什麼呢?
房署職員指,政府會參考內部的顧問報告,而不會考慮土地持有人的問題。政府指,他們在事件上並無向地產商「摸底」,但政治又不交代,甚至沒有紀錄與屏山鄉事委員會「摸底」的內容,而他們的意見也可以代表了地產商的意見。
這種不透明的「摸底」,過程中政府是否與鄉事、財團是否進行過溝通?政府的回應無法釋除疑慮的。
三、現時橫洲涉及很多佔用官地的情況,地政署指當中的1.2公頃會租給佔有人。我們希望政府可交代租用人的背景及用途,我們也提出政府是否會追回過去佔用官地的租金,但政府只指會保留收回租金的權力,但沒有提出實際執行方法。
四、如政府一直與鄉事「摸底」,但又為何多年來不與被逼遷的居民會面呢?我們要求張局長在短期內到橫洲與被逼遷的居民會面,無奈地張局張並沒有回應。
姚:政府已確認有非法霸佔官地的情況,政府指在今年4月已有大規劃的執法行動,我要求政府提供地圖,講述地帶中那一塊土地是官地已經執管、未執管的、會批出短期租約的,三種顏色的地圖,向公眾解釋現時橫洲的官地狀況。我提出在三個月之內,與政府到場巡查,了解為何明明是非法霸佔但今日竟然批出租約。我們期待政府的回應和行動。
另一個討論,就是薄扶林置富山谷發展。我們在會上提出成立工作小組,就香港所有綠化帶的規劃原則。但政府回應指,相關要求要等待我們兩位正式就任後才開始,透過立會成立。就民間的改劃申請,我們認為要申請有古績、生態地區成為首個古績及生態保育公園。
最後,我們都提出有關華富邨的重建計劃,要求房署盡快公開顧問報告,讓我們了解房署是基於什麼原則,可將綠化帶及郊野公園斬斷,破壞生態及古績的計劃。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地圖 在 新界北新發展區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本屆政府一直採取多管齊下嘅策略努力開拓土地,其中, 新界 北新 發展 區係中長期土地及房屋供應嘅重要措施之一,包括三個具 發展 潛力地區— 新界 北新市鎮、 ... ... <看更多>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地圖 在 政府去年中公布經修訂的【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計劃】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事實上,於去年底刊憲的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的分區計劃大綱圖,已詳細列出當中各項規劃土地用途,可見除了約九十公頃房屋用地外,相當部份的土地劃作「政府、機構或社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