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堂
罕見疾病走過廿年
薛承泰
經濟學人智庫公布亞太區5個經濟體在罕見疾病診斷和處置上,所面臨挑戰的研究調查報告,發現台灣對於罕病病友的照顧較佳,其獨特「台灣模式」,讓台灣表現相對突出。記者簡浩正/攝影
二○○○年二月我國公布了「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簡稱「罕病法」),這是在美國、日本、歐盟與澳洲之後,世界第五個有此法律的國家。如今已經廿年了,這個法已默默地拯救了數百上千的家庭以及寶貴的生命。
回顧一九九○年代,在解嚴之後各式言論百花齊放,當時不只是有了反對黨,大學也如火如荼地推動校園自主、教授治校,而青年學子更熱中於投入社會運動、挑戰威權。不少所謂的改革者,在街頭、校園、廣場、國會,揮灑著自由旗幟,披戴著民主道具,引領了風騷,這一晃卅年了。
然而,在台灣社會的一些角落中,許多人為了生命而掙扎,不知是否有明天?更不知何謂理想?一九九四年當我國有了全民健保,多數國人受到「俗又大碗」的醫療照顧時,仍有些疾病很難被診斷出來,當然就不知道如何醫治,遑論納入健保的保障!他們是被遺忘的萬分之一,甚至是大家不願意去面對的一群,爭取人權,想都不敢想!
如果發生在中下階層家庭,父母只能每日拭淚,許多小生命就在家人倉皇無助下消逝了!發生在中上家庭,就算有能力四處奔走求醫、求神、求偏方,花再多的錢也難以挽救生命。最遺憾的是,父母沒有機會知道孩子罹患了什麼疾病,只能怪罪自己,「上輩子做的孽」!
一九九九年兩位罕病的家長,走過這個歷程,勇敢地跳出來結合這些家庭,成立了「罕見疾病基金會」,推廣認識罕病、傳達預防與篩檢的重要性,以及對病友家庭提供諮詢服務;此外,他們為了政策的建立,挑戰公部門,為新生命解除孽障。
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女士,次子在四歲時發病,到廿一歲去世後才知道真正的病因;陳大姐化悲憤為力量,繼續帶領基金會,立志要讓這些不發光的螢火蟲,發出生命的光輝!另一位創辦人曾敏傑先生,兒子出生沒多久經常昏厥,比較幸運的是,奔走了數月後知道是「白胺酸代謝異常」,才得以控制疾病的惡化,也因此,他投入了絕地花園。
在那個年代就算找到了藥,也就是所謂的「孤兒藥」,在市場導向下價格必然不菲,誰又能長期負擔呢?他們成功地說服當局,促成了「罕病法」通過,接著推動罕病藥物納入健保給付。基金會一路走來秉持著原初的理念,他們不接受政府的資助,小額捐款聚沙成塔,反過來協助政府與弱勢社福團體,還真是罕見!
台灣一九五○年代生育率高,可是死亡率也高,特別是五歲以下孩童。一九六○年代之後,幾種致命率高的傳染疾病(如天花、瘧疾與霍亂)逐步絕跡,可是罕見疾病仍然存在。尤其當生育率不斷下降且生育年齡也不斷延後,新生兒罕見疾病的發生率已受到關注。基於每一個小孩都是傳家寶也是國家永續的棟梁,在醫療科技如此進步下,此時政府尤應繼續擴大新生兒篩檢並強化罕見疾病的預防與診斷。
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我國新生兒篩檢已逐漸受到重視,目前已增加到篩檢廿一種罕見疾病,拯救了不少病童;台灣推動與落實罕病法的成功經驗也已跨海到其他國家,讓世界更多的病友看到了希望。去年由世界罕病組織及加拿大罕病組織合頒給這兩位創辦人「國際罕見英雄」(International Rare Hero Award),真是實至名歸-螢火蟲,終於亮了!
(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
「新生兒代謝篩檢報告」的推薦目錄:
新生兒代謝篩檢報告 在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7/19 線上直播重點整理 Part 1. - 第一孕期免費產檢項目全解析!>
各位好
我是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無論妳是費盡千辛萬苦
還是
不知和誰共度了一夜春宵
-
總而言之
恭喜妳順利拿到媽媽手冊
成為一位母親
-
當妳拿到媽媽手冊的同時
妳一定也拿到了無數的產檢項目
面對這些玲朗滿目的產檢項目
除了全都不選、
或者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之外
妳是否真的了解每個項目的內容
以及哪些項目適合什麼樣的人呢?
-
面對這個名為「產檢」的國際旅遊團
我接下來會向各位說明:
經典免費路線 以及 額外的自費行程部分
-
所有的自費項目
均會標上我個人的推薦度與價格
就像妳看旅遊書或查Agoda那樣。
一兩百元的標註為:$
一千多元的標註為:$$
兩三千元的標註為:$$$
三四千元的標註為:$$$$
-
那,我們開始囉!
-
Part 1.
經典免費行程部分:推薦度:★★★★★,價格: 0 元
-
1. 血液常規檢查
血液常規檢查了許多項目,
包括: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血紅素、紅血百分比、紅血球體積。
在這個部分
什麼都看不懂也沒關係
我只想跟各位說
大家常常會陷入一種:看到紅字就緊張的狀態
但是呢
幾乎所有醫院或檢驗所的檢驗報告,
都沒有為了孕婦而調整列印出來的參考值。
-
也就是說
其實妳白血球稍微偏高一點點
雖然報告是紅字的
但其實妳的抽血值
在孕婦來說是完全正常的!
-
同理也適用於其他指數
許多不孕症患者
常常在懷孕後會一直去抽一些免疫項目
如D-Dimer、Protein C、Protein S、C3、C4、IgG、IgM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當妳抽了這些血
就應該要去查第一孕期的孕婦正常值才對
如果需要孕婦的標準值的好朋友
歡迎直接到我的影片區去抓投影片來使用
直播影片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1058962231164986
-
2. 尿液常規檢查
這個部份很簡單,
正常尿夜中沒有紅血球、沒有白血球、沒有尿蛋白、沒有尿糖、沒有酮體。
乾乾淨淨的柳橙汁無糖去冰就OK了
-
3. ABO血型 與 RH血型
ABO血型大家從國中學到現在
但我在門診時發現
還是很多人沒辦法搞清楚
究竟什麼樣血型的父母
能夠生出什麼樣血型的小孩呢?
-
兩個A型的爸媽,能夠生出O型的小孩嗎?
那兩個O型的爸媽,能夠生出A型的小孩嗎?
為了各位的方便
如果有需要的話
歡迎直接到我的影片區去抓對照表來對照就可以了
-
如果妳跟妳先生一個A、一個B
那麼恭喜妳
無論妳究竟是跟誰懷孕的
都沒有人有辦法從血型中看出來
-
至於Rh血型
由於Rh血性是隱性遺傳的緣故
Rh陰性的婦女在台灣僅占0.3%
然而,
我仍要在這邊再次提醒那些少數的Rh陰性媽媽們
切記、切記
在生產前一定要找到備有Rh(-)血品的醫療院所
以及
記得於第一胎的懷孕28週時及產後72小時內,
施打Rh免疫球蛋白
以避免第二胎發生新生兒溶血症喔!
-
4. 愛滋 & 梅毒
愛滋或梅毒的孕婦在台灣已經非常非常少
台灣的愛滋病患只有5%是女性
其他95%是男性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
我不方便多說什麼
妳可以去Google 賴清德 + 愛滋病
賴副總統會告訴妳
有問題的麻煩問他去
-
如果妳真的愛滋或梅毒有任何一個陽性
趕快去找出傳染給妳的源頭
然後遠離這個源頭吧
以免其他性病也跟著接踵而來,如:菜花、淋病、皰疹等等
-
5. B 型肝炎
B型肝炎的部分
我們會檢驗兩個抗原,包含:HBsAg 及 HBeAg
S抗原表示妳是否有B肝
E抗原表示妳的B肝是否是高活性
-
但是呢
無論妳E抗原陽性還是陰性
自2019年7月起
只要是S抗原陽性的產婦
新生兒就應該施打B肝的免疫球蛋白和B肝疫苗
不再像過去一樣,只有S跟E雙陽性的才需要施打了
-
在此提供一個
我也不清楚什麼意思的口訣給各位方便記憶:
就是說:這位小姐有沒有接S呢?有的話要小心B肝喔!
-
6. 德國麻疹抗體
先天性德國麻疹在台灣幾乎已經絕跡了
這過去十年來只有1例
而且還是境外移入
-
所以阿
在現在的台灣社會上
比起先天性德國麻疹來說
更容易碰到的問題反而是
“施打了德國麻疹疫苗(MMR)之後,發現自己懷孕怎麼辦?”
-
這樣的情形最近越來越多
尤其前幾年日本麻疹疫情嚴重
許多台灣年輕女性爭相去施打MMR疫苗
-
由於MMR疫苗是減毒活菌疫苗
因此孕婦嚴禁使用
但如果施打後不到一個月內
就發現自己懷孕的話
這個小孩子會不會感染先天性德國麻疹?
又是否應該因此終止妊娠呢?
答案是:千萬不要!
-
根據台灣的國民健康署網站說明:
若於德國麻疹疫苗施打後4週內發現懷孕,
不應以此做為中止懷孕的理由。
-
我相信各位身邊也許有碰過這樣的人
但從今天起
希望大家告訴大家
不用再因為施打了德國麻疹疫苗之後發現懷孕
就急著去終止妊娠
這是沒有必要的
-
在這個地球上
針對無數施打了MMR疫苗然後四周內發現懷孕的婦女
目前仍沒有任何一例
關於MMR疫苗引起的先天性畸形的報告
這樣的感染風險,
僅存在於我們的學理推論上而已
(參考資料: Can Fam Physician. 2011 May; 57(5): 555–557. Vaccination during pregnancy)
-
7. 地中海型貧血
地中海型貧血為台灣第一名、最常見的遺傳性疾病
目前地中海型貧血的帶因率約為6%
常見到我以前去當兵之前
就聽過有學長故意前一天先放血再去體檢的做法
-
地中海型貧血的篩檢方式為:
檢測血中的平均紅血球大小(MCV)
以MCV是否小於 80作為標準值。
地中海型貧血患者的紅血球天生就比較小
-
若孕婦本身的MCV小於80
那就必須去檢驗這個孩子的”生父”
如果他的MCV也小於80
這樣就有1/4的機會生出地中海型貧血重症的小孩
這樣的重症小孩可能胎死腹中、或者需要終生輸血
-
由於非常的重要
所以地中海型貧血也列入健保公費產檢項目之中
也只有在這個時候
究竟孩子的爸爸到底是誰
就真的很重要了。
-
其他很多時候
就像我自己
也不知道我是不是我爸親生的
也不知道我小孩是不是我親生的
其實,大部分時候
爸爸到底是誰
真的也不是很重要
-
以上
針對這些公費進行的第一孕期產檢
由於是免費的關係
大家往往都不怎麼在意
殊不知國健署與健保署
才是全台灣最會算C/P值的醫療單位
他們願意拿錢出來免費幫妳做的篩檢
一定有他背後
深刻的醫學意義存在。
-
這一篇先講到這裡
下一集我會再用文字整理
其他自費加價行程
包括:
1. 早期糖尿病篩檢
2. 甲狀腺功能
3. 弓漿蟲
4. 巨細胞病毒
5. 脊髓肌肉萎縮症
6. X染色體脆折症
7. 子癲前症篩檢
8. 血中維生素D
9. 葉酸代謝基因
-
敬請期待
我們不見不散!
-
直播影片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1058962231164986
-
“這一堂課,就算妳什麼都忘記了,拜託妳至少要學到一件事,並且告訴妳身邊的姊妹們:在施打了德國麻疹疫苗之後發現懷孕,並不需要以此作為終止妊娠的理由。”
“這種因為無知造成的恐懼,導致無辜小孩的犧牲,是我完全無法接受的事情。”
-
~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臉書蒐尋 :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mrwilliams999
網誌連結 : https://mrwilliams999.blogspot.tw
-
新生兒代謝篩檢報告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防疫應有的發燒認知
李源德/台大醫院前院長(台北市)
開學在即,新北市板橋一家補習班工作人員為學生量體溫。記者林澔一/攝影
目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正在中國流行,也延燒至鄰近的台灣、韓國、日本、泰國、新加坡及世界許多等國家,全球如臨大敵。我國由衛福部陳時中部長領軍,夜以繼日、不眠不休,奮力防堵病毒感染,與其他國家相較,高度的防疫成效足可傲人。
基於現有新冠肺炎病人的臨床報告,初時病人體溫多介於卅七點三到卅八度間,為有效防堵病毒擴散,學界有人主張降低發燒之定義,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發燒定義為額溫卅七點五度、耳溫卅八度。
一般而言,正常人的體溫早晚不同,分別為卅七點二度及卅七點七度,有零點五至一度的差別,新生兒或成長旺盛期的年輕人,以及新陳代謝率較快者,會有較高的體溫。
一旦病毒、細菌或有害毒素入侵,我們身體會在感染部位即刻啟動反應,先有吞噬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及網狀內皮等,再會同肝臟製造介白質(IL-1,IL-6)、腫瘤腐化素及干擾素等致熱細胞素(Pyogenic cytokines),此熱原素流轉到前下視丘(Hypothalamus)的體溫控制中樞,才有體溫異動的反應。人體會按照正當生理需要,產生或高或低的變動體溫,所以體溫是生理反應的表現。
體溫有重要身體自我防衛的功能,體溫升高可以抑止有害病毒或細菌的成長及複製,也可加強身體的免疫反應。以臨床經驗而言,在卅七至卅八度左右的溫度,可強化吞噬細胞及白血球的抗菌效能,服用抗生素後,發燒者的藥效更佳。無視發燒有益身體的防衛,強制退熱得不償失。當然,高燒可能連帶引起的代謝異常、降低血氧惡化心肌或腦細胞的功能,或血液二氧化碳的滯積,以致心衰竭或肺疾患的惡化,都屬醫療課題,委由專業醫師處置,才是正規之道。
從疾病的角度而言,體溫的高低不能據以判斷病症的嚴重程度,醫師向來參佐其他症狀一併判斷。請大家不必在疫病防治中過度驚恐,設若為了躲避發燒篩檢,私自服用退燒藥,降低體溫,檢查過關,那就害人甚至害己,實在不應該。
新生兒代謝篩檢報告 在 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新生兒篩檢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衛生福利部- 新生兒 先天性 代謝 異常疾病 篩檢 21項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083&pid=11531台北病理中心自費 篩檢 項目衛教單 ... ... <看更多>
新生兒代謝篩檢報告 在 Eating醫師的保險箱- [新生兒該不該為了保險而延遲自費篩檢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出生當天並不會做檢查,代謝疾病檢查一般會等出生有進食48小時之後才驗,且報告不會這麼快出來,其實一週內保就可以了。 2 yrs Report. View next replies. ... <看更多>
新生兒代謝篩檢報告 在 [寶寶] 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結果多久出來? - 看板BabyMother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請問大家,新生兒剛出生時,法定政府會有補助常見代謝疾病之新生兒塞檢,印象中要ㄧ
陣子報告才會出來
請問這新生兒代謝塞檢結果要多久才出來呢?2週?1個月?
因為ㄧ出生新生兒檢查沒問題馬上投保,有些保險公司如日後這些法定塞檢有問題還是會
理賠,有些好像不賠?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190.7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22642957.A.235.html
謝謝大家提供資訊!
※ 編輯: bluetree0224 (223.140.190.72), 04/02/2018 18:10:5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