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百年客家菜的經典,粄條、柿餅、水煙腸都是新埔三大特色美食。
身為台灣人的你有吃過了沒?趁著休假安排時間來吃吃看吧…
充滿客家味的新埔粄條,吃起來清爽Q彈,和濃厚的美濃粄條可是不一樣的口感唷!
做成乾的或湯的都好吃,再切個小菜,一整個很有家鄉味。
-------------------------
🎉 吃貨心得分享👉🏻 https://ikuma.cc/xinpu-noodles/
-------------------------
👺新埔粄條大王特色🏮
🎊🎊新埔老街裏頭🎊🎊
🎊🎊店內有賣客家美食伴手禮🎊🎊
-------------------------
📒 當日品嚐餐點如下👉🏻
-------------------------
🧚湯粄條 60元。
🔗超大一碗的粄條,可以選擇湯或是乾的唷! 今天選了湯的~
🔗有肉絲、榨菜、油蔥、豆芽菜,湯頭是大骨湯很清爽。
🔗在來米粉製的粄條口感柔順絲滑,非常Q彈又不會太厚。
-
🧚乾麵 60元。
🔗麵條是細麵麵體,吃起來Q彈滑順。
🔗上面有滿滿的台式肉燥醬,還有蔥花、豆芽菜。
🔗加點辣更好吃唷!
-
🧚薑絲炒大腸 150元。
🔗大腸的形狀很特別。
🔗薑絲和蔥段都很多,醋的酸度剛剛好,吃起來真的酸酸甜甜的,很開胃唷。
🔗大腸吃起來會很Q,帶點嚼勁的口感,整體來說還蠻特別的唷~
-
🧚貢丸湯 40元。
🔗乾麵加上熱騰騰貢丸湯,吃起來真的超滿足的,完美的組合呀~
-
🧚粄條套餐(水煙腸+招牌豆腐+黃金蛋)。
🔗來店必點的小菜。
🔗超酷的水煙腸、綿密的黃金蛋、還有多汁柔軟的豆腐。
🔗招牌豆腐,軟綿綿又多汁的好味道,讓人一吃就愛上呀。
-
🧚皮蛋豆腐 30元。
🔗冷盤的小菜,夏天吃起來真的好消暑!
🔗冰冰的豆腐搭配濃郁的皮蛋,加上柴魚和醬油,很有台味唷。
-------------------------
店名:新埔粄條大王
地址:新竹縣新埔鎮楊新路一段20號
電話:03-589-1422
營業時間:07:00~14:00
-------------------------
🔍#新埔美食 #新埔 #新埔站美食 #新埔景點 #新埔老街#新埔板條 #新竹美食 #新竹美食熊寶小榆 #新埔板條大王 #客家 #客家菜 #客家美食 #客家料理 #板條 #柿子 #柿餅 #水煙腸 #貢丸湯 #貢丸 #皮蛋豆腐 #台灣 #台灣景點 #台灣旅遊 #台灣美食 #台灣旅行 #台灣小吃 #台灣味 #台灣女生日常 #台灣秘境 #noodles @ 粄條大王
新埔生板條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笙歌的庶民美食記憶】30年來,人口幾乎沒有成長的小鎮,堪稱長壽鄉。我最喜歡新興戲院旁,逃學巷斜對角的胡家兄弟麵攤,臭豆腐的沾醬,是別的地方吃不到的,屢次如果有外出新竹市,回家上山之前,必定要吃好吃滿才有力氣登好漢坡。
坐在藍白塑膠帆布旁,看著油鍋中的臭豆腐爭相浮動,伴隨著"逼逼剝剝"的油炸聲音。那股期待的心情,好似飢腸轆轆的翻騰,與油鍋唱和著交響曲。
臭豆腐起鍋之後,胡老闆以鐵夾子,將四四方方,棱角分明的臭豆腐,不像如今對角線切成三角形,直接從中間用力一夾挖出一個坑,就是裝蒜泥醬和辣椒醬餡料、與高麗泡菜、芫荽的地方。
一盤臭豆腐上桌,端上鋁皮包覆的折疊桌,我們一家人坐在鐵圓板凳上,品嚐臭豆腐與粄條,或許偶而媽媽手頭比較寬裕時,加一盤煙腸小菜,充滿美好的回憶。
客家庄最特色的是胭腸(也有業者翻譯成「煙腸」腌腸)是新埔客家人獨創的食品,又叫「粉腸」或「灌腸 」、也有人稱為「水煙腸」,其外形雖然類似香腸,但口感卻截然不同,吃起來香香軟軟的,帶點Q勁。我認為,到新埔一定要吃胭腸,個人覺得頗有特色,回到新埔吃粄條必點。
胭腸做法是將蕃薯粉拌水,加入瘦豬肉、五香粉和醬油等配料,調拌均勻後灌入豬小腸,再用沸水煮約三十分 鐘。煮熟後撈起用電扇吹涼即可。
胭腸有分裡面有包肉和沒有包肉的,Q軟的胭腸沾金桔醬(類日勝飲食店),或調配甜辣醬(類第一市場內推車載著賣的三代邱家腌腸)、米醬、糖、鹽的沾醬,與煙腸一起入口,是絕佳的組合,清爽順口。
新埔胭腸是很道地的地方小吃,是否舌尖上的美食,見仁見智。 倒是,對於離鄉背井的人,有勾起食慾與舌尖的功能。每回,有機會回家鄉,總是會在山下買著粄條與胭腸回家大快朵頤。
說到新竹的客家美食,許多人一定會想到粄條,數日前,一位張小姐在「新埔人」社群中,貼出文章稱:「請問新埔哪裡有賣純米製粄條?或小吃店?謝謝」引起不少迴響。
當時,我看到貼文時,不禁莞爾,不知張小姐是新住民(新住進新埔的移民)或外地觀光客想來嚐鮮,新埔鄉親立即再版上給予回應,「我也真懷疑新埔哪裡有”非純米”製的板條⋯我們是粄條的故鄉啊!…」、「新埔板條就是純米的(不是美濃板條)」。
也有網友郷親回應,「新埔的小吃店如果賣非純米的粄條,鐵定生存不下去,因為新埔人不會去吃」、「新埔粄條都在地製做,沒有參雜東西,只差在各店家湯頭不同,合不合妳的味蕾」。
雖然,沒有看見美濃客家鄉親的論戰,但,我隱約瞧見新埔鄉親對於粄條庶民美食的自信與自豪。
有人說可以用麵粉加上玉米粉,甚至自製,口感Q彈。不過,道地的粄條仍是米食,應由在來米磨成米漿蒸煮成(臉巾)手帕狀,再依據自己要的寬度裁切。
製作先要選擇在來米品種,磨製成米漿,澆灌於平底鍋皿平均鋪放,再將平底鍋皿置放於蒸籠內蒸熟,形成晶瑩剔透。客家人將粄切成條狀加以烹煮,故稱粄條,南部客家知名聚落六堆,通稱粄條為「面帕粄」。
沒有了半世紀50年前胡家的麵攤子,現在回老家,品嚐粄條必沒有追隨網路的名氣,我總是守住距離胡家麵攤咫尺之遙的農會對面的1952年創立的「源香屋」老店。
現任老闆張榮源從祖母張邱糖手中接下老店,堅持傳統熬煮大骨湯頭的手藝,堅持老味道。假日,在書法家張永鎰老師揮毫的「源溯中土 香冠九區」一手牆上好字底下, 客人高朋滿座,老闆在煮粄條的手從沒停過。
對於一個勾起鄉愁的味蕾的小吃,本地人真心❤️推薦粄條,顧客的舌尖就是最好的評論員。湯頭是否真的好,是湯粄條的關鍵,炒粄條也要看炒功夫。
新埔的湯粄條一般葷食都會有瘦肉,點綴與藏在粄條裡面。加上韭菜與豆芽、紅蔥頭,簡單的美味。當然,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除了湯頭,還有粄條的Q度等。
在台北工作之故,許多場合與機會可以品嚐餐廳的大餐,但這粄條、煙腸等庶民美食依舊是魂縈牽夢的美食,如今,臭豆腐只能在記憶中品嚐。2020/10/23 (夜夜笙歌 不山不市)
新埔生板條 在 張育綺-美麗Carri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室友是嗎》演出結束!
喜歡最後大家一起站在台上看我哭的畫面!
導演 張義誠 很欠打,但大家好有愛⋯⋯⋯
這次謝謝磚木取夥故事劇場神仙眷侶 — 微微&逼狗 的邀請,
讓我們有機會踏上新埔鎮的土地,
真的好喜歡新埔的感覺,
晚上店家很早關門,
沒什麼夜生活,
大家都回家跟家人一起,
也沒有科技重度使用的狀況,
連續幾餐都吃板條,我都變板條人了,而且強烈感受到當地人的熱情!
很喜歡這次飾演的角色,所謂的
「想盡辦法讓別人喜歡我,我自己卻不喜歡我自己」
之前聽過一個說法,
人從幼兒時期,其實就會表演了,
做什麼表情、動作,可以娛樂大家,讓大家哈哈笑,小朋友就會一直重複做!
這個女孩,一直照這個表演模式長大,只是到最後有點⋯⋯誤會了這個模式的原意而已。
謝謝 大硯劇團 創造的舞台
謝謝大硯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