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雄增加6例為昨天新北相關個案
#夏季電價取消與第二波紓困看這裡
#北農專案院內感染與居家篩檢資訊
今天公布全國案例129例,高雄6例,死亡6例。
✦今天高雄的六例均是 #仁武家庭群聚已匡列者,屬昨日新北相關個案的感染。市府持續精準疫調、擴大匡列、確實隔離三大步驟,務必要 #篩出雙北這一個月內未落實匡列的病例。
✦案14415(CT13.16)為昨日14299職場同事,感染後再傳染給家庭成員14416(CT25.9無症狀)。案14411、14490、14414、14491為昨日案14357親戚,亦為家庭感染。於仁武、鳳山、橋頭、楠梓均有足跡,請市民朋友注意。
✦個案分佈以新北市54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35例,基隆市9例,桃園市7例,高雄市和屏東縣各6例,苗栗縣和新竹縣各5例,南投縣2例。
✦今日新增6例死亡個案,為男性5位、女性1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1日至6月4日,確診日介於5月15日至6月5日,死亡日介於6月18日至6月23日。
✦第二波紓困個人補助增加類別:
#打工族與部分工時勞工:發放10000元紓困補助。
#短期代課老師與鐘點人員:停課期間由政府出鐘點費。
#中止建教合作的高中建教生:補助學校發給紓困補貼。
#無雇主領隊導遊國旅領團人員:補貼每人每月10000元。
#染疫死亡者:發放100000元慰問金。
#還款困難的民眾:緩繳展延3-6個月,免收違約金及循環利息。
#具永久居留身分外國人:納入紓困請領對象。
#保戶:保險業提供保單借款利率調降。
✦第二波紓困負擔減少:
#住宅用電戶:6月不實施夏季電價。
#服務業農業用電戶:5-7月電費減收最高30%。
#國營事業土地房舍:租金減收2成延長至2022.6。
#新創業者:林口新創園、南軟、南科、高軟育成中心,進駐業者5-7月租金減半。
#小客車租賃業者:2021.7.1-9.30汽燃費減徵50%。
✦第二波紓困標準放寬:
#自營業者與無一定雇主勞工:放寬可採用2020所得為基準。
#年滿15歲國民與獲准居留外國籍配偶:可申請安心上工計畫。
#商業服務業:彈性認定營業額衰退期間。
#新創事業:經濟部設立窗口彈性處理資格認定。
✦第二波紓困加碼:
#勞工紓困貸款:放寬可以2020所得為基準,6/19前送件,符合資格者皆可核貸。
#無加保勞工急難紓困:人數發放由47.5萬人上修至75萬人。
#機場商業服務設施業:擴大補貼基本維運費用至4成。
#小規模營業人:中小企業專貸C方案提高額度至100萬元。
✦#家用快篩試劑 可於便利商店等或藥局販售,購買時請確認產品名稱是否有「家用」,包裝是否刊載「防疫專案核准製造第XXXXXXXXXX號」或「防疫專案核准輸入第XXXXXXXXXX號」等字樣,也可於食藥署網站確認,使用方式看這裡 https://reurl.cc/Lb49dy。
✦家用快篩試劑若測出陽性:
#居家隔離或檢疫者 請立即與當地衛生局聯繫或撥打1922。
#非居家隔離檢疫者 請戴好口罩,勿搭乘大眾運輸,至鄰近的社區採檢院所檢測,並將使用過之採檢器材用塑膠袋密封包好,一併攜帶至社區採檢院所,交予院所人員。
測出結果為陰性,仍請持續自我健康管理。
✦北農「市場專案」內容:
1.6/24零時起,未持有陰性證明者不得進場。
2.落實疫調、找出熱區。
3.確診個案由 #居住地縣市 進行精準疫調及接觸者匡列作業;職場接觸者匡列由 #職場所在縣市 進行。
4.落實動線分流、人員降載及健康監測等防疫措施。
5.專案結束後,持續設置篩檢站三周。
✦針對醫院發生確診病例處置:
1.醫院應對院內密切接觸者、風險對象,#回溯到確診前三天 並匡列造冊,提交衛生主管機關追蹤。
2.若病房已有 #2名以上人員確診,該病房之風險對象均改成密切接觸者列居家隔離。
✦疫苗接種後死亡解剖完成26件,其中23件與慢性病有關,1件為吸入食物窒息、2件因頸椎骨折死亡,目前解剖結果死因均與疫苗無關。
✦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6月22日累計公布12,958位確診個案中,已有9,288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71.7%。
✦紓困方案整理:
孩童家庭補助申請 https://www.10000.gov.tw
教育部相關看這裡 https://reurl.cc/bXXaR3
勞動部相關看這裡 https://reurl.cc/ZGGqjM
經濟部相關看這裡 https://reurl.cc/9rrgRa (餐飲、攝影、美髮、娛樂休閒、會展、貿易、製造及技術產業都在這)
防疫旅館補助在這 https://reurl.cc/En8v5a
紓困方案諮詢高雄專線 07-8220300
若有症狀請撥打電話給以下單位:
高雄市衛生局:(07)7230250、(07)713-4000
疾管署:1922
資料來源: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高雄市疫情指揮中心 2021/6/24新聞稿
新北市租賃住宅管理人員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都發處、產發處業務報告】
💥插播💥疫情持續升溫,基隆最新措施:比照雙北市 基隆市八大場所15日上午八時起暫停營業。不斷不斷呼籲,大家勤洗手、戴口罩、少群聚,維持社交距離,齊心抗疫!💪
・
5月12日(三)是都市發展處與產業發展處的業務報告,我特別和都發處討論很多市民關心的城市 #樹木保護 機制作業標準、#違建 怎麼總是在「排拆」,以及和城市博覽會很相關國門廣場、#不義遺址 如何呈現國家門戶的人權標準與轉型正義的過程。
・
在社會處的業務報告上,我特別詢問社會處主辦的 #開齋節 在防疫優先下是否能線上交流、以及 #關懷據點防疫措施,再次提到讓基隆市財政負擔越來越沈重、但也沒人敢談的「無差別」 #長者健保費補助 是否開始進行政策檢討,並關心 #能源弱勢 的協助如何再往前,以及台灣2021將成生育率最低國家,低生育率炎上,#社區公共托育家園 的場地目前還卡在哪裡?
・
#都市發產處業務報告
都市發產處業務報告D-live: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100512DR_0.mp4
🌳城市樹木保護機制作業標準怎麼辦?
去年麥金路人行道整建工程進行中,我就收到民眾陳情麥金路樹木過度修剪,當時我就和負責工程的工務處與都發處討論過廠商毫無專業與過度修剪該怎麼來把關。之後,仍有許多公有樹木被市府或鄰里的承包商不當修剪,今年初我也收到十全亭公園改建案樹木過度修剪而未依照規定提送修剪申請的狀況。
現行工程中採購中,工程廠商顯少將修剪交由專業、也未依照基隆市規範提送修剪申請。而不當修剪的咎責就是採購契約範本中的「保活一年」。然而,樹木遭受過度修剪導致體質弱化、採用錯誤工法被剝皮使得傷口容易讓細菌入侵,只是開始進入「慢性死亡」的階段,基本上還能苟延殘喘拖過一年,因此難以依約咎責廠商。除了危害城市綠資源、讓種植維護的公帑被白白浪費,更因樹木慢性死亡提高城市樹木遇風災路倒的風險,也傷害本市的公共安全。
因此我再次和都發處提醒,都發處與產發處兩處的《基隆市行道樹管理維護辦法》、 《基隆市政府行道樹及喬木修剪作業規範》,要求「任何工程」只要會動到樹就必須提送申請、並嚴格把關,是否要統整法規與程序,並持續要求各機關提送修剪申請,或是就實務面上檢討人力與專業性的落實狀況,來檢討兩個規範。
林務局在《森林法》有關一般樹木保護的修法,預計會將公有地上一般喬木修剪且公共工程採購金額達十萬以上者,納入「專業技師設計」、「規劃及監造之簽證制度 」 透過專業設計與監造把關來落實樹木保護(若未達十萬,也需要樹木保護專業人員進行操作)。或是將公共工程採購納入一般樹木修剪規範的契約版本(並由仿效宜蘭、台北等地的規範範本來作SOP與修剪專業的指引,納入契約來做規範)。
以上提到都需要主管單位評估實際狀況和可行性來修改並加強工程中的樹木保護,我也請都發處說明目前的檢討方向。
🐦都發處長回覆:
樹木保護的機制都有和產發處以及各局處在開會在做,目前比較大問題是,專家學者認為定型化契約可能徒法不能自行,我們會再開一次會討論。關於行道樹和修剪規範怎麼整合,我也覺得有重疊的地方,我們會來主動討論。
🏗違章建築「排拆」forever?違建拆除順序SOP在哪裡?
目前《基隆市違章建築強制拆除收費自治條例》在2020年1月開始實施,明定違建拆除費用需要由違建者負擔,但都發處針對「基隆市違章建築強制拆除收費標準」的訂定與評估仍在討論,預計有了收費標準可以在今年八月正式上路。
基隆的違建數量眾多,拆除進度緩慢,我的辦公室也收到許多民眾違建陳情——檢舉的違建一職「排拆」的狀態,當陳情人進一步追問到底要排到何時才能將違建拆除時,往往得不到市府正面的回應。因此,針對條例施行後,除相關的收費標準需明文規定外,也想藉此機會請教都發處是否會針對違建的興建時間(皆指2012.04.02之後的新違建)、檢舉時間、違建類型(如頂樓/頂棚加蓋、陽台/騎樓外推等等)或是公共安全影響程度等等標準來建立違建的優先拆除順序。
🐦都發處長回覆:
違建收費與拆除順序正在努力討問中,5月20日有再開專家會議,順利的話違建拆除就會有標準會出來。
⏳公告不義遺址之後呢?國門廣場如何承接歷史!
上個月,促轉會把基隆港、原基隆要塞司令部、基隆八堵車站、基隆原南榮派出所列為審定公告第一批不義遺址,這幾處不義遺址不只直接見證了過去在308事件中,人權受侵害的經過,更可以提醒我們去省思歷史的傷痕。
保存不義遺址是還原歷史真相、反省歷史記憶的空間取徑。不義遺址的存在,除了透過保存維護之外,以歷史事件的詮釋和展示,賦予場所新的文化意義,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將「威權統治時期,大規模侵害人權事件之發生地」轉化為彼此之間的連結、並且作為可以協力處理轉型正義的重要空間媒介,以及建構人權教育推廣基地,是標定不義遺址期望可以開始做的事情。如國門廣場基座的保存不是要崇拜殖民者或威權遺緒,而是要提醒世人真相的存在,而學到教訓:不該讓獨裁侵害人權、侵害民主。
但如果我們直接來到了這些不義遺址的空間,卻無法發現任何和它過去有關的線索,空間設計和展示沒有辦法提供任何和這些傷痕歷史有關的內容,是非常可惜甚至是拋棄和掩蓋過去的作法。目前如基隆港有國門廣場工程正在進行,要如何讓人們能夠感知基隆港歷史記憶,並促進轉型正義教育?
🐦都發處長回覆:
關於國門廣場的308歷史,也希望可以多做一點,但事情跟文化局和民政處有關,若從基隆市的角度有做法、設計部分有一定原則參照,我們樂觀其成。
----
#社會處業務報告
社會處業務報告D-live: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100512DR_1.mp4
😷防疫第一!開齋節停辦,線上交流行不行?長照據點活動怎麼辦?
由於疫情發展持續嚴峻,市府也公告了防疫措施,有非常多活動都停止舉辦或延期,其中,在去年已經停辦的基隆開齋節,今年本來改為再八斗子舉辦小型活動,也再次停辦。開齋節對於穆斯林朋友們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節日,以防疫為最優先考量下,是否有線上形式或內容可以來持續進行文化交流?另外,關於最新的防疫措施和規定,也希望能協助衛生及民政單位向外籍移工進行說明和宣導,並提供多語言的資訊供參考。
昨天市府也發布了各場所及活動的調整,里民活動中心和關懷機構的部分都停止共餐和供餐,改為送餐服務。我特別請社會處說明我們的各日間托老、關懷據點等長照據點因應這一波疫情的防疫措施,以及因減少活動舉辦及停止共餐,會減低部分長者的活動量,可能會降低健康促進的目標,在防疫的考量下,有沒有可以因應協助的措施。
👨💼社會處長回覆:
開齋節從2016年開始辦理,到後來實體活動會有2000人參與,2020年因疫情關係喊停,有思考線上的方式來讓穆斯林社群參與,但因為同時的人數限制,形式上會再思考。另外針對移工防疫資訊提醒,會做多國語言並放上網,除了和合作漁會來協助,也會先前開齋節建立的移工社群連結來傳遞。關懷據點是因應基隆市防疫措施會停辦一個月(餐飲或課程皆是)。長者健康促進的滿足會降低,但會維持心理的支持,如電話訪視等零接觸的措施,會持續來進行。
🐘房間裡越來越沈重的大象:無差別的長者健保費補助
處長在業務報告中提到,基隆市的65歲以上長者在今年間已經來到6.4萬人,已經占全市人口比例為17%,「非法定」社會福利大幅增加,以業務報告寫到的基隆市65歲以上長者無差別健保費補助來說,6.4萬非中低收長者每年健保費的補助就來到5億多,是非常令人擔心的數字,同時也是財政的負擔。
我知道這樣的補助來自2004年《基隆市老人參加全民健康保險之保險費自付額補助自治條例》的規定,然而至今已經17年,我特別請社會處長說明,目前針對這樣的預算的目標為何?是否達成長者健康促進,是否對此政策有全面性的檢討與評估?
若是健康促進、預防失能等政策期待,是否應該要轉換預算的目標,從補助來到公共化布建,要讓基隆市的長者在地健康老化並延緩失能,是否應該將這樣的預算放入提升公共化設施的布建,如關懷據點等在地長照支持性服務、據點與設施量能提升?
另外,從去年市長就針對長者公車無上限搭乘次數提出檢討的宣示,希望改由點數制來平衡促進長者出外活動的需求與財政,目前公車改革營運小組也正在檢討這個機制,請問社會處的評估和檢討期程為何?
👨💼社會處長回覆:
健保費補助的目標就一直進行至今,我的看法比較正面,讓地方加碼照顧、因地制宜也不是不行。但當年制定時並沒有預期到人口老化、財政負擔到底要怎麼面對,另外成效是什麼?所謂的成效是兩極,有些人會覺得不需要、有些人會覺得為什麼要拿掉,都需要經過更大溝通與議會共識。另外長照基金會有長照2.0補助,也都有明定。最後是公車點數之社會處沒有既定看法。
(🤦♀️薇仲OS:任何政策都要有「政策評估」!補助也是政策,政策施行這麼多年目標不明還造成這麼大的負擔,本就要立即檢討!我在問政策「評估」,不是問大家的喜好或感覺...)
⚡能源弱勢跨局處持續加油
在我前幾次會期討論到「能源弱勢」現況後,很感謝社會處和社工科重視這個議題,也非常高興這次在業務報告詢問回覆中,看到社會處回覆說工務處將會從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行動計畫的5%優先補助中低收入戶,而社會處也連結企業資源協助個案申請,也提升弱勢者的節能家電汰換。特別提醒節電與減碳幾個重要計畫的召集人是市長和秘書長,在協助「能源弱勢」家電汰換等經費分配及補助細節需要社會處與工務處之間的合作,再勞煩節電跨局處整合工作委員會的召集人秘書長多多協助。
👨💼社會處長回覆:
工務處說有補助願意優先給,社工去做需求調查、救助科有去和民間團體媒合,所以有三波的捐贈。
👶生育率低炎上!公托家園場地難尋怎麼辦?
最近少子女化的討論沸沸揚揚,我們知道少子女化的成因、不願生育的原因非常多,公共資源的支持足夠與否,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公共托育設施的佈建非常重要。雖然知道非常困難,也在前幾次會期和社會處討論過空間尋找的難處,我也特別請社會說明一下目前公共托育家園的規劃狀況。
👨💼社會處長回覆:
社區公托家園的老問題就是空間,公有閒置空間我們有清查過,能用的不多,也有建照的問題,雖然民間租賃的空間也可以,但是很不穩定。中央還是希望勁量利用公有閒置空間,目前很努力在嘗試。而如都發處規劃的七堵社會住宅,我們就把公共托育家園的需求提進去。
新北市租賃住宅管理人員 在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北市社宅不得轉租他人,違者定終止租約🏠🏠
有關媒體報導 #大龍峒社會住宅 有住戶轉租他人使用一事,#都發局 表示,媒體報導前都發局於11月中旬即對該2戶承租人及居住者進行查訪,並要求提出說明,俟陳述程序完備後即依契約規定處理,台北市各出租社宅之管理人員均不定期至社宅檢視社區環境及住戶情形;另於租賃契約書中明定「不得將 #房屋轉租、#分租、#出借 或供三親等親屬以外之人作任何使用。」如接獲舉報且經查屬實有轉租之情形,將會依約終止該住戶之租約。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