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意外地在這次的紓困政策中,我們的新住民朋友被忘了!
-
簡單的從每個紓困網站平台中只能輸入中華民國身分證字號就能明白,蔡英文常掛於口中的「我們都是臺灣人」在此危難的時刻,是多麼的虛情假意!
-
我要提醒執政黨在57萬的新住民人口中就有近29萬人未取得我國的身分證,他們為臺灣生兒育女、奉養長輩,而且大部分都是家中的經濟支柱,不僅撐起家庭的經濟重擔,也在臺灣社會的經濟發展中有所貢獻。
還記得前陣子移工爆發群聚染疫事件,新移民朋友們奮不顧身的投入通譯志工的行列,就為了協助政府盡快做好疫調。他們沒問是否有津貼?他們沒要求有沒有足夠的防護裝備來支援,如此湧泉相報之情,相較於我們的冷落、差別待遇,真是天壤之別!
-
今天的協商會議中,我強力的要求執政黨,#新住民族群不該在種種紓困的措施中被丟包!#請盡快調整所有的機制,#讓新住民朋友們也可以獲得應有協助!
新住民新移民差別 在 米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趟南國的旅行
#我們都是台灣人
#我屏東我驕傲
《ㄧ盞燈點燃台灣的光》
那天夜裡,剩下不到二十四小時就即將落幕的燈會。手機裡捎來訊息,深夜一點多剛剛從指揮中心檢討會結束回到旅館房間的縣長問,「睡了沒?要不要過來聊聊,聽聽大家給燈會的建議。」
一群文化創意與設計建築等不同領域的朋友們,透過青鳥書店珊珊的協助邀約,來到屏東由我們接待規劃,進行二天一夜的深度旅行體驗。從傳遞部落飲食文化的 #魯魯灣餐桌 到農業升級創新的 #福灣莊園巧克力饗宴,被上千種植物包圍洗滌身心的 #柚園自然農場 到以知識傳遞生活企圖影響生命的 #南國青鳥人文書店 ,時間彷彿遠遠不夠太多。
大夥兒因為距離造成過去並不熟悉的屏東風貌,瞬間被征服被吸引,似乎錯過遺漏了太久,這個距離首善之都城市最遙遠地方的島嶼之南。
來到燈會現場,無庸置疑的每個人都清楚看見那些美好與精彩的一面,科技應用的無人機變化萬千,光結合藝術的設計處處可見,萬紫千紅的各式燈區連結居民與在地。而那些只有來到真實眼前才能感受的背後更多用心努力,才是動人永遠難忘且深刻的畫面,這些更需要被分享看見,得到更多朋友們的鼓勵。
如何協調台鐵,深夜等待沒有發車時刻的末班車。直到無線電響起,燈區最後一個遊客已經離開,
接駁車也已經接完最後一位,抵達車站上了火車時。「接駁車最後兩台是送完回來的,火車可以開了。」列車長的聲音在手持抖動的紀錄影片裡,這樣說著。不在時刻表上的隱藏列車在凌晨零點五十分開走。
穿梭其中的賽格威搭載著移動資訊站,工作同仁的大背包撐住圓形指示,漂浮空中的巨大彩色氣球指引不同分區導流,手上的顏色紙環提醒你來自哪裡。「你紅色的手環往西轉運站,那個黃色的是南站!往那邊走喔。」人車被管制引導只能繞著大圈走,每一個人的短暫不便造成了千萬人的方便結果。
指揮中心裡被數十部LED電視螢幕包圍,顯示的全部是遠方公路與周邊道路、現場人流等不同位置的監控,以及密密麻麻各項數字的立即反饋與觀測,彷彿像是戰情室般的緊張嚴謹,提供準確的情報訊息,作為立即改善與判斷決策的依據方案。
六千多位志工,八十四萬在地居民,一千多萬個參與燈會遊客,一個沒有局處之分的縣府工作團隊,和期待三十年燈會有所突破的交通部觀光局全力支援配合,更多更多參與其中合作協力的廠商團隊,成就了這個嶄新一幕的2019台灣燈會在屏東。
夜深了,我在潘縣長的眼中看不見疲累。
我們談到燈會結束之後的更多工作與挑戰。
對於這片南方之南的土地,在燈會的打氣下,有更多更多的願望期許。想要讓更多青年返鄉深耕,想要讓地方居民安居樂業,想要讓農業升級貨暢其流,想要讓下港人不再是區域資源差別的代名詞,想要如他所說「我沒有什麼水準,但是我願意努力做任何事讓這裡更好。」
我可以看見那眼中的光,
那是專注於自己所愛工作時的目光。
我們聊起彼此和好多人都很愛的那一座,藝術家王文志老師帶領著很多外籍新移民媽媽們,用三十萬顆廢棄物殼做的「海之女神」。作品不單純只是作品,更像是傳達象徵台灣文化與歷史的縮影。海的女神,想要談的不只是新住民,而是台灣這座島嶼上的所有人群。
無論是居住千百年的原住民,
還是數百年前來到的閩南客家族群,
幾十年前因為戰爭而撤退的眷村軍民,
一直到近來年來許多一起打拼的新住民們,
無論來自於哪個,在不同的時間來到同一座島嶼。
我們被生顧養育,台灣這座海島的母親是水,從山裡湧出,在河裡流過,最後在海中包覆我們。每一位孕育生命的母親都是美麗動人的女神,在每一個孩子的眼中與心裡。
遠方微微透出光,已經是天色即將亮的五點。
太陽出來了之後,就是一天的開始。
而燈會的結束,是屏東新的開始,
期待著那座女神,引領著台灣新的開始。
一盞燈,可以引領迷霧中的人,朝著光前行。
未來,我們不再分誰是什麼人,都是台灣人。
#2019台灣燈會在屏東
#不是屏東人也驕傲
#我台灣我驕傲
新住民新移民差別 在 游智維的說書傳道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ㄧ盞燈點燃台灣的光》
那天夜裡,剩下不到二十四小時就即將落幕的燈會。手機裡捎來訊息,深夜一點多剛剛從指揮中心檢討會結束回到旅館房間的縣長問,「睡了沒?要不要過來聊聊,聽聽大家給燈會的建議。」
一群文化創意與設計建築等不同領域的朋友們,透過青鳥書店珊珊的協助邀約,來到屏東由我們接待規劃,進行二天一夜的深度旅行體驗。從傳遞部落飲食文化的 #魯魯灣餐桌 到農業升級創新的 #福灣莊園巧克力饗宴,被上千種植物包圍洗滌身心的 #柚園自然農場 到以知識傳遞生活企圖影響生命的 #南國青鳥人文書店 ,時間彷彿遠遠不夠太多。
大夥兒因為距離造成過去並不熟悉的屏東風貌,瞬間被征服被吸引,似乎錯過遺漏了太久,這個距離首善之都城市最遙遠地方的島嶼之南。
來到燈會現場,無庸置疑的每個人都清楚看見那些美好與精彩的一面,科技應用的無人機變化萬千,光結合藝術的設計處處可見,萬紫千紅的各式燈區連結居民與在地。而那些只有來到真實眼前才能感受的背後更多用心努力,才是動人永遠難忘且深刻的畫面,這些更需要被分享看見,得到更多朋友們的鼓勵。
如何協調台鐵,深夜等待沒有發車時刻的末班車。直到無線電響起,燈區最後一個遊客已經離開,接駁車也已經接完最後一位,抵達車站上了火車時。「接駁車最後兩台是送完回來的,火車可以開了。」列車長的聲音在手持抖動的紀錄影片裡,這樣說著。不在時刻表上的隱藏列車在凌晨零點五十分開走。
穿梭其中的賽格威搭載著移動資訊站,工作同仁的大背包撐住圓形指示,漂浮空中的巨大彩色氣球指引不同分區導流,手上的顏色紙環提醒你來自哪裡。「你紅色的手環往西轉運站,那個黃色的是南站!往那邊走喔。」人車被管制引導只能繞著大圈走,每一個人的短暫不便造成了千萬人的方便結果。
指揮中心裡被數十部LED電視螢幕包圍,顯示的全部是遠方公路與周邊道路、現場人流等不同位置的監控,以及密密麻麻各項數字的立即反饋與觀測,彷彿像是戰情室般的緊張嚴謹,提供準確的情報訊息,作為立即改善與判斷決策的依據方案。
六千多位志工,八十四萬在地居民,一千多萬個參與燈會遊客,一個沒有局處之分的縣府工作團隊,和期待三十年燈會有所突破的交通部觀光局全力支援配合,更多更多參與其中合作協力的廠商團隊,成就了這個嶄新一幕的2019台灣燈會在屏東。
夜深了,我在潘縣長的眼中看不見疲累。
我們談到燈會結束之後的更多工作與挑戰。
對於這片南方之南的土地,在燈會的打氣下,有更多更多的願望期許。想要讓更多青年返鄉深耕,想要讓地方居民安居樂業,想要讓農業升級貨暢其流,想要讓下港人不再是區域資源差別的代名詞,想要如他所說「我沒有什麼水準,但是我願意努力做任何事讓這裡更好。」
我可以看見那眼中的光,
那是專注於自己所愛工作時的目光。
我們聊起彼此和好多人都很愛的那一座,藝術家王文志老師帶領著很多外籍新移民媽媽們,用三十萬顆廢棄物殼做的「海之女神」。作品不單純只是作品,更像是傳達象徵台灣文化與歷史的縮影。海的女神,想要談的不只是新住民,而是台灣這座島嶼上的所有人群。
無論是居住千百年的原住民,
還是數百年前來到的閩南客家族群,
幾十年前因為戰爭而撤退的眷村軍民,
一直到近來年來許多一起打拼的新住民們,
無論來自於哪個,在不同的時間來到同一座島嶼。
我們被生顧養育,台灣這座海島的母親是水,從山裡湧出,在河裡流過,最後在海中包覆我們。每一位孕育生命的母親都是美麗動人的女神,在每一個孩子的眼中與心裡。
遠方微微透出光,已經是天色即將亮的五點。
太陽出來了之後,就是一天的開始。
而燈會的結束,是屏東新的開始,
期待著那座女神,引領著台灣新的開始。
一盞燈,可以引領迷霧中的人,朝著光前行。
未來,我們不再分誰是什麼人,都是台灣人。
#2019台灣燈會在屏東
#不是屏東人也驕傲
#我台灣我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