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集來囉!這次多了更多夥伴,歡迎一起來玩!
「讀愛溫羅汀」計畫邀請本地區的理念店家、獨立書店以及獨立出版社共同舉辦「跨界閱讀市集」,現場除了社造團體帶來的手作體驗攤位之外,還有桌上遊戲、友善農食等刺激您觸覺、味覺的攤位。
-
跨界閱讀市集
時間:2017年 4月 23日(日)上午 11時至下午 5時。
地點:台電大樓廣場(羅斯福路三段244巷側,海邊的卡夫卡對面)
邀請攤位:
古風里小白屋:織布、抄紙手作體驗;文創商品販售。
公共冊所、唐山書店:書籍、文創商品販售。
新天鵝堡桌遊:桌上遊戲體驗、販售。
Wow Africa 阿非卡、巴黎舊物:跨國議題、異國二手小精品販售。
獨立出版聯盟(南方家園、奇異果文創、島座放送、松鼠文化、引號文創、慢工、飛文、留守番、攝影之聲、三樂冊店、方寸文創、斑馬線):書籍、文創商品販售。
斯 卡 布 羅 集 市 薩克斯 風 在 李哲藝音樂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李哲藝音樂創作年表
2017.03 《瘋原祭》合唱交響曲國樂版
2017.01 《一路走過來》交響曲
2017.01 《我們在這裡》交響曲
2016.12 《四月雨幻想曲》二胡與大提琴合奏團版
2016.11 《四月雨幻想曲》弦樂團版
2016.11 《四月雨幻想曲》弦樂四重奏版
2016.10 《水漾》豎笛薩克管與鋼琴三重奏
2016.10 《Searching》十一重奏室內樂
2016.09 《Windows of Asia》管弦樂演奏曲
2016.09 《灣聲印象》大型國樂團與預錄音樂演奏曲
2016.09 《第一街首部曲》國樂音樂劇
2016.08 《三分熟》網路短片配樂
2016.08 《中華英雄》大型舞劇原創音樂
2016.07 《桃園印象》管樂團交響詩篇
2016.07 《森聲不息》大型國樂團演奏曲
2016.07 《電音三太子》二胡笙與大型國樂團協奏曲
2016.06 《水漾》雙豎笛與鋼琴三重奏
2016.05 《沙度》舞蹈音樂創作
2016.05 《中台博物館多媒體影片音樂》交響樂版
2016.05 《Amis Fantasy》管弦樂演奏曲
2016.05 《Ita Thaw Fantasy》管弦樂演奏曲
2016.05 《Let's Dance》中西樂五重奏
2016.04 《天祭》原住民音樂劇
2016.03 《眾神》電影配樂創作
2016.01 《good afternoon》電腦音樂創作
2016.01 《接送情》舞台劇音樂設計
2016.01 《香夭捌拾大板》粵劇音樂設計
2015.11 《小王子 2.0》全劇音樂創作
2015.10 《蔣渭水交響詩》歌仔戲唱腔與大型國樂團
2015.10 《泰雅序曲》弦樂四重奏版
2015.09 《電音三太子》小提琴電小提琴與大型國樂團協奏曲
2015.09 《秋天的大地》薩克管女高音與鋼琴三重奏
2015.09 《藝陣幻想交響組曲》大型國樂團演奏曲
2015.08 《繁華似錦台北城》大型國樂團演奏曲
2015.08 《伽藍雨綿綿》搖滾歌仔戲全劇創作
2015.07 《悲欣交集音樂劇》全劇音樂創作
2015.07 《幸福小寶貝》長笛與室內樂演奏曲
2015.06 《四月雨幻想曲》長笛與豎笛重奏團
2015.05 《台灣舞曲第五號》豎琴八重奏
2015.04 《釧兒音樂劇》全劇音樂創作
2015.03 《金色年代台灣夢》小提琴與管絃樂團協奏曲
2015.03 《清玉案》歌曲
2015.03 《Formosa Fantasy》薩克管與吉他二重奏
2015.01 《水漾》小提琴二胡與鋼琴三重奏
2014.12 《水袖與琴弦》音樂設計
2014.11 《Busan Fantasy》奚琴小提琴與管絃樂團協奏曲
2014.10 《風雲》大型舞劇原創音樂
2014.09 《瘋原祭》合唱交響曲交響樂版
2014.08 《鹽鄉風情》大型國樂團演奏曲
2014.08 《泰雅序曲》弦樂團演奏曲
2014.07 《Mauliyav 在哪裡》人聲與大型國樂團音樂劇場
2014.07 《小潔的時光魔法蛋》全劇音樂創作
2014.06 《愛琳娜》電影音樂創作
2014.06 《無為》舞蹈劇場音樂創作
2014.04 《Beautiful City》豎琴合奏曲
2014.03 《狐公子綺譚》全劇音樂製作
2014.02 《韓國幻想曲》奚琴與大提琴雙協奏曲
2014.01 《天頂一粒星》作曲
2014.01 《打狗傳奇》嗩吶 雙管 薩克管 與國樂團協奏曲
2013.12 《四月雨幻想曲》小號與管弦樂團
2013.08 《四月雨幻想曲》小號與管樂團
2013.07 《逆天行》蘭陽舞蹈團舞劇全劇音樂創作
2013.06 《Open舞台劇》全劇音樂創作
2013.05 《士林夜市》國樂團演奏曲
2013.04 《不負如來不負卿》全劇音樂創作
2013.03 《台灣舞曲第六號》國樂團演奏曲
2013.01 《水袖與胭脂》全劇音樂及配樂創作
2012.12 《半人》全劇音樂創作
2012.12 《港都綺緣》二胡小提琴協奏曲與國樂團
2012.11 《港都綺緣》二胡大提琴協奏曲與管絃樂團
2012.10 《台北十景》弦樂六重奏
2012.10 《絃舞 I 》弦樂六重奏
2012.10 《絃舞 III 》弦樂六重奏
2013.01 《花漾》電影配樂創作
2012.10 《哥倫布》全劇音樂創作
2012.09 《馬卡道狂想曲 》弦樂六重奏
2012.08 《蘭花花》全劇音樂創作
2012.07 《府城隨想曲 》國樂器獨奏與絃樂團協奏版
2012.06 《台灣舞曲第一號》小提琴,法國號,鋼琴三重奏
2012.04 《四月雨幻想曲》二胡與管樂團
2012.03 《艷后與她的小丑》全劇配樂及音樂創作
2012.03 《四月幻想曲》梆笛與國樂團
2012.03 《箏舞第二號》古箏與弦樂四重奏
2012.03 《絃舞 II 》弦樂團與鋼琴
2012.02 《人間影》全劇音樂創作
2012.02 《電音三太子》小提琴與電子小提琴協奏曲與管絃樂團
2012.01 《愛的城市》合唱曲
2012.01 《光行者》全劇音樂創作
2011.12 《嘉義新八景》管樂團演奏曲
2011.10 《台灣新世紀風情畫》管絃樂團與國樂團
2011.10 《四月天雨幻想曲》小提琴與管絃樂團
2011.09 《雙燕》全劇音樂創作
2011.09 《大願春秋》全劇音樂創作
2011.09 《小鬼湖之戀幻想曲》小提琴與木琴
2011.08 《南風》國樂團演奏曲
2011.08 《四月雨幻想曲》二胡與管弦樂團
2011.08 《宋宮祕史》管樂團演奏曲
2011.08 《府城隨想曲 》二胡喉管獨奏與國樂團協奏版
2011.07 《雙小提琴幻想曲》
2011.05 《馬祖世紀風情畫》鋼琴與國樂團協奏曲
2011.05 《桃園隨想曲》國樂團演奏曲
2011.04 《星夜遠航》《新世界》演唱曲
2011.02 《牟尼之瞳》全劇音樂創作
2010.10 《台灣舞曲第五號》國樂團彈撥樂器
2010.10 《思想再起》管樂團演奏曲
2010.10 《馬克波羅》全劇音樂創作
2010.10 《後舞台青春夢》全劇音樂創作
2010.07 《思想再起》銅管六重奏與管樂團
2010.07 《泰雅序曲》管樂團演奏曲
2010.06 《台灣舞曲第一號》小提琴,長笛,鋼琴三重奏
2010.06 《泰雅序曲》管弦樂團演奏曲
2010.06 《玻璃娃娃》演唱曲
2010.05 《思想再起》管弦樂團演奏曲
2010.04 《白香蘭》全劇音樂創作
2010.03 《AIRA 管樂團幻想曲第一號》管樂團演奏曲
2010.02 《府城隨想曲》國樂器獨奏與管樂團協奏版
2010.02 《府城隨想曲》國樂器獨奏與管絃樂團協奏版
2010.02 《福爾摩莎進行曲》管樂團演奏曲
2010.01 《夢幻地中海》弦樂與木管室內樂曲
2009.12 《府城隨想曲》(二胡,中阮,古箏,笙,笛子,揚琴)與鋼琴二重奏版
2009.10 《吉娃斯迷走山林》全劇音樂創作
2009.09 《狐仙》全劇配樂創作
2009.08 《喜羊羊與卡拉拉》全劇音樂配樂創作
2009.08 《台灣舞曲第二號》雙大提琴與中提琴三重奏
2009.08 《天堂的缺口》全劇音樂創作
2009.07 《風華再現》管樂團演奏曲
2009.06 《登頂》管弦樂團演奏曲
2009.05 《雙囍長笛與國樂團協奏曲》、《國王的新衣》兒童音樂劇全劇音樂
2009.04 《四月幻想曲》國樂團
2009.02 《台灣舞曲》揚琴合奏團演奏曲、《淡水爵士隨想》弦樂團演奏曲
2009.01 《四月雨幻想曲》揚琴合奏團演奏曲
2008.12 《觀自在》舞劇全劇配樂
2008.10 《四月雨幻想曲》長笛與管樂團協奏曲
2008.07 《大提琴二重奏隨想曲第一號》
2008.05 《四月雨幻想曲》小提琴與管弦樂團協奏曲
2008.04 《愛的三部曲》七重奏
2008.03 《絃舞》弦樂團演奏曲、《鐵人之歌》演唱曲
2008.03 《台灣舞曲第一號》長笛,低音管,鋼琴三重奏
2008.01 《戲箱》全劇配樂
2007.12 《冬之旅》長笛與豎琴二重奏、《箏舞》古箏三重奏
2007.11 《俠客》豎笛與弦樂四重奏
2007.10 《童謠萬花筒》弦樂四重奏
2007.10 《第四號隨想曲》雙簧管與豎琴二重奏
2007.08 《海倫凱勒》音樂劇全劇配樂及歌曲
2007.07 《美國印象》豎琴與弦樂四重奏、《夢舞潘金蓮》小提琴與管弦樂團、
《老鼠娶親》二胡與弦樂團、豎琴、《老鼠娶親》二胡與豎琴五重奏
2007.06 《FLORA》舞蹈音樂劇場全劇配樂
2007.05 《台灣舞曲第一號》鋼琴三重奏
2007.04 《虹之組曲》弦樂四重奏
2007.03 《箏舞》古箏獨奏、《雙囍》豎琴與弦樂四重奏、
《四月望雨》豎琴與弦樂四重奏、《絲戀》多媒體音樂劇全劇音樂創作
2007.02 《在巴黎的天空下》小提琴無伴奏曲、《馬卡道狂想曲》管弦樂演奏曲
2007.01 《電梯裡的小孩》全劇音樂創作、《清晨》室內樂演奏曲、《曙光》室內樂演奏曲
2006.12 《清晨》四重奏、《曙光》四重奏
2006.06 《戲劇原理》全劇音樂創作
2006.05 《雙囍豎琴協奏曲》、《第九號小提琴無伴奏幻想曲》
2006.04 《納尼亞傳奇首部曲》全劇音樂創作
2006.03 《童謠萬花筒》國樂團演奏曲
2005.12 《客來思樂古典隨想》管絃樂演奏曲
2005.11 《小國哀歌》小提琴與鋼琴
2005.09 《妳是我媽媽》全劇音樂創作、《迷離仲夏夜》三重奏
2005.08 《想咱自己》演唱詞曲、《玫瑰花開放的時》演唱曲
2005.06 《紅皮黃毛藍屁股》全劇音樂創作、《第八號小提琴無伴奏幻想曲》、
《Bapf the Rainbow》長笛四重奏
2005.05 《第七號小提琴無伴奏幻想曲》
2005.04 《泰中禮讚》演唱曲
2005.03 《台灣樂景圖》長笛合奏團演奏曲
2005.02 《第六號小提琴無伴奏幻想曲》
2004.11 《朝聖之行》全劇音樂創作
2004.10 《美國印象》長笛家族與電腦音樂、《客來思樂古典隨想》室內樂演奏曲
2004.09 《島嶼神話》舞劇配樂創作
2004.08 《童謠萬花筒》鋼琴獨奏曲、《擊木歌》三義國際木雕藝術節主題歌曲
2004.07 第四號小提琴無伴奏幻想曲
2004.06 《抱天空》序曲
2004.05 《台北地圖之尋找潘金蓮》佛拉明哥舞劇全劇音樂創作
2004.04 《淡水爵士隨想》豎笛重奏團演奏曲
2004.03 《在巴黎的天空下》長笛無伴奏幻想曲
2004.02 《大稻埕的老鼠娶新娘》戲劇配樂創作十首
2004.01 短笛無伴奏幻想曲
2003.12 《魔法師梅古拉的二十四孝大冒險》戲劇配樂創作、第三號小提琴無伴奏幻想曲
2003.11 《最後一夜》小提琴與豎琴二重奏、《夜歌即興集錦》豎琴獨奏曲六首、
《仲夏夜之夢》小提琴與豎琴二重奏、《夜情歌》小提琴、大提琴與豎琴三重奏、
《夜歌》大提琴與豎琴二重奏、《夜精靈隨想曲》小提琴與豎琴二重奏
2003.09 《兆豐金控》廣告配樂
2003.06 《台北十景》薩克斯風與豎琴二重奏
2003.05 《月光華爾滋》長笛、打擊與弦樂團、《霓裳羽衣曲》長笛、打擊與弦樂團、
《太陽舞曲》長笛、打擊與弦樂團、《月光傳說》長笛、打擊與弦樂團、
《白兔嬉遊曲》長笛與弦樂團、《月桂悲歌》打擊與弦樂團
2003.04 第二號小提琴無伴奏幻想曲、《狂戀台灣》中提琴無伴奏樂曲
2003.03 《聲之音》劇場配樂
2003.01 台北市麗山高中校歌
2002.12 《夜樂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與豎琴四重奏、第一號長笛家族四重奏隨想曲
2002.05 電玩軟體《劍靈II》場景音樂八首
2002.03 台灣舞曲第一號《探戈》豎琴獨奏
2002.01 第一號弦樂四重奏隨想曲
2001.12 《馬卡道狂想曲》國樂團
2001.11 《廟埕》國樂團
2001.09 《踏板遊戲組曲》豎琴獨奏
2001.07 第一號小提琴無伴奏幻想曲
2001.06 《廟埕》絃樂團
2001.05 第三號隨想曲 (豎笛與豎琴二重奏)
2001.03 《廟埕》弦樂四重奏
2001.02 《廟埕》管絃樂團
2000.11 丘比特豎琴教本第二冊練習曲九首、《掌中隨想曲》管絃樂團、
《八方風雲會中州》鐵軌管鐘及枕木琴與管弦樂團
2000.09 第二號隨想曲 (雙簧管與豎琴二重奏)
2000.08 第一號隨想曲 (大提琴與豎琴二重奏)
2000.06 丘比特豎琴教本第一冊練習曲九首
1999.10 《虎姑婆》短篇動畫主題曲
1999.07 《洋娃娃》兒童獨唱曲
1999.06 《表演就要開始了》
1996.11 《戀戀情深》豎琴獨奏曲
編曲作品:
管絃樂 407首
管樂團 95首
國樂團 136首
室內樂 3273首
電腦音樂 507 首
總計:4418首
斯 卡 布 羅 集 市 薩克斯 風 在 你們你們 YOU-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所謂大師。
【音樂節序:音樂大航海仍在進行中 】 作者/黃大旺
從2015年11月初開始,在台北不同場地接連舉行的「第一屆台灣國際即興音樂節」,在台灣的表演藝術類節目中即使不是破天荒的頭一次,至少已經是勇氣可嘉的大冒險。作為演出的第一彈,主辦單位邀請了德國著名的長笛演奏家馬克‧阿班‧若茲(Mark Alban Lotz)吹奏兩種長笛、一隻短笛(piccolo)以及印度竹笛(bansuri),先舉行工作坊,再與台灣即興樂圈兩大怪物─薩克斯風手謝明諺與鋼琴手李世揚「對決」。若茲的即興演奏經驗相當豐富,不僅在於爵士的領域,更多超越爵士範疇的即興,故在此借題發揮,略論什麼叫做「超越爵士範疇的即興」。其實說穿了沒有多麼了不起,只是許多人聽到即興都只會想到爵士樂,想到爵士樂就聯想到都會夜生活,想到都會夜生活就聯想到紅酒,想到紅酒就想到生活情調,於是爵士樂就變成了生活情調與優越品味的代名詞,在台北成為一種小資階級與音響發燒友的浪漫禁臠,放諸四海都顯莫名其妙。
顧名思義,即興演奏就是不靠視譜,也不靠記譜,完全從第一個發出的聲音開始,以自己的即時想法開枝散葉「即時作曲」的演奏型態,聽起來可能跟亂敲亂打很像,但是合乎定義的即興演奏,在亂敲亂打之中,多半存在著自己的規則,即使沒有讓聽者習慣的四四拍子和十二平均律,都還能找得出演奏者的思考脈絡。與其去理解背後的意涵(有些錄音或演奏,演奏者會以文字說明),不如用心去感覺,即使未必是享受,但只要敞開心胸、放下成見,即使不是那麼浪漫、優質、高品味的雅痞音樂,都具有自己的血肉與靈魂。
其實即興表演的能力,早就根植於人的情感表達能力之中,只是後天的各種行為制約、道德禮教不允許我們這樣做。一開始,音樂與舞蹈還不是為祭典、儀式服務的表演,打擊樂器與笛類、弦樂器是依照經驗逐漸改良,才有了我們認識的樣子。各種音樂形式,乃至於中世紀黑暗時代歐洲的吟遊詩人,還是絲路綠洲都市賣藝的樂手歌手,除了細心準備表演內容以外,也必須要有一些即興,才能得到觀眾的打賞。
而且在莫札特、貝多芬出現之前的古典音樂,尤其是文藝復興時期前後的古典音樂,由於樂譜的不發達,以及對於歌唱的偏重,樂手依照主旋律即興演奏和音,乃是司空見慣之事。後來有類似協奏曲與奏鳴曲等型態出現,獨奏的裝飾音(cadenza)往往需要即興演奏(記譜法發達以後,才有作曲家或演奏家譜寫裝飾樂段)。再者,根據音樂史紀載,莫札特與貝多芬等大作曲家,都很擅長即興演奏,或是以即興演奏發展作品。十六世紀住在義大利的西班牙作曲家奧提斯(Diego Ortiz , c.1510 – c.1570),就曾經在羅馬發表《古大提琴演奏之裝飾論與變奏論》(Tratado de glosas sobre cláusulas y otrosgénéros de puntos en la música de voilones nuevemente puestos en luz, 1553),不僅提出了許多主題裝飾變奏的譜例,更透過里切卡爾(ricercar)這種更複雜的旋律,開拓了即興演奏與作曲的可能性。到了十八世紀以後,為古典音樂奠定重要基礎的莫札特或貝多芬這些人,其實都以即興演奏聞名於世。
提到中國,漢人最具代表性的即興演奏是古琴。無關於江南貿易都市名商巨賈的風雅,古琴有譜可以參考,但不是最理想的記譜法,彈奏者可以知道左右手的位置,如果沒有老師帶進門,或是參考錄音可以記住,光憑臆測速度,是很難彈成一首像樣的曲子的。尤其聽者的想像力豐富,光是看人操琴就覺得好有品味,左手按絃或顫音的細部動作,以及古琴特殊的擦絃聲(小音量樂器,故需要極端安靜的環境),再加上房內的薰香(什麼時候開始的?),由操琴者及時判斷的部分,往往被聽者忽略;古琴音樂的欣賞,如果沒有演奏者或解說者的引導,很容易就成為紫砂壺、沉香、七子餅之類的風雅,大爺說一句,你就模仿一句;沒有了大爺,你什麼都不是。
到了二十世紀,既然在作曲技法上有了更長足的進展(由白遼士到印象派,由華格納、馬勒到荀白克、魏本與貝爾格,由穆索斯基到史特拉汶斯基……由有調到無調),古典音樂就已經不再是那些什麼「春之聲」、「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了。巴黎音樂院教授奧立維耶‧梅湘(Olivier Messiaen, 1908 – 1992)的另一個身分,是巴黎聖三一教堂的管風琴司琴;他在鋼琴與管風琴的即興演奏中,大量模仿了各種鳥類的鳴叫聲,這些即興演奏留下的旋律,也被引用於他的許多作品之中。義大利貴族後裔,「頻譜樂派」(école spectrale)的精神導師─賈沁托‧謝爾西(Giacinto Scelsi, c.1905 – 1988)使用鋼琴與早期的電子合成器(主要是ondioline)即興演奏並錄音,並交由其他的作曲家採譜完成各種配器的作品,多半由一個單音發展成為密集而高動態的音牆;這樣的作曲流程,對於日後以更進步技術分析聲響,並且譜成聲音色澤豐富作品的作曲家,帶來的啟發可說非常深遠。出身自前蘇聯韃靼共和國,拜師於蕭士塔高維契的女性作曲家索菲亞‧古拜都琳娜(Sofia Gubaidulina, 1931 - ),也曾經在一九七○年代,與志同道合的另兩位作曲家維克多‧蘇斯林(Viktor Suslin, 1942 - )、瓦切斯拉夫‧阿爾徹莫夫(Vyacheslav Artyomov)合組融合各種民族樂器與人聲的即興合奏團「阿斯特亞」(Astraea),錄音作品屈指可數,在二手唱片市場上千金難求。
新大陸的古典音樂,不僅從美國民謠或黑人靈歌取得經驗(蓋希文;柯普蘭),還有更加挑釁的即興演奏。來自法國,歸化美籍的瓦雷士(Edgard Varèse, 1882 – 1965)的曲風,一則完全無視調性與音列,二則旋律好走不等拍,三則導入各種特別的編制,比方說全打擊樂編制、手搖警報器、倒吊在半空中的鼓(以濕布上下摩擦栓在鼓皮正中間的竹棒發出聲音,巴西傳統樂器cuica),乃至於電子音響、預錄磁帶,在他的作品中都習以為常。一九五七年三月至七月,瓦雷士與包括約翰‧凱吉(John Cage, 1912 – 1992)、現代音樂理論家詹姆士‧譚尼(James Tenney, 1934 – 2006)、「開放形式」代表厄爾‧布朗(Earle Brown, 1926 - 2002)等當時美國最前衛的作曲家,以及一群前衛音樂的愛好者,請來了包括低音提琴手查爾斯‧明格斯(Charles Mingus, 1922 - 1979)、小號手亞特‧法默(1928 – 1999)等當時活躍的爵士樂手,進行一種特別的嘗試:在完全沒有樂譜的情形下,由瓦雷士本人「指揮」即興演出,並且把這些無調性、無節奏的和聲錄下,放進日後的電子音樂作品中。作為一種完全原創的音樂類型,自由即興的精神就是不斷開創未知領域;瓦雷士也曾經因為作品難以被當時的觀眾理解,而在首演時接受音樂廳滿場的噓聲與謾罵(《沙漠》﹝Dèserts﹞一九五五年巴黎首演,薛爾亨指揮合奏團)。同一時期,想要追求音樂上突破的爵士樂手們,也不再滿足於既有的各種形式。薩克斯風手查理‧帕克(Charlie 'Bird' Parker, 1920 – 1955)一度想要拜師瓦雷士門下,當瓦雷士完成了上述《沙漠》的巴黎首演回到紐約,帕克很可惜已經飛向彼岸。同樣在紐約的薩克斯風手奧內特‧柯曼(Ornette Coleman, 1930 – 2015)也企圖在爵士樂中加入更多當代音樂的元素,最後造就了他自由爵士一代宗師的地位。一九四九年,雷尼‧崔斯坦諾(Lennie Tristano, 1919 - 1978)與弟子們的六重奏,在紐約嘗試六人同時即興演奏,成為自由爵士過早開放的一朵奇花;一九六○年代美國的爵士樂日趨複雜,火花飛散到歐洲,更形成了歐洲自由爵士的百花齊放,乃至於東歐國家如東德、波蘭或立陶宛,都曾經舉辦自由爵士與即興演奏的國際音樂會。
即興演奏不僅講求腦筋動得快,也要讓自己發出來的音色與其他樂手調和。台灣古典鋼琴界的叛徒李世揚在2012年冬至與法蘭德斯資深鋼琴家佛列德‧凡霍夫(Fred van Hove)於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的現場演奏,兩人的平台鋼琴對置,並且將共鳴響板拆除,周圍的觀眾都可以看到演奏雙方的細微動作。這場台灣少見的鋼琴決鬥,光看照片會以為是兩個調音師傅在比誰調音快,在當時的演奏中,實則包含了非常豐富的音響對位與和聲;再加上「預置鋼琴」手法的充分使用,充分擴增了鋼琴演奏更多的可能性。據說即興演奏在歐洲,不但已經成為演奏廳常見的節目,還有不少幼兒園或是安養院,會把即興演奏排進例行節目表。
第一屆台北即興音樂節除了上述的洛茲與台灣即興演奏家合奏以外,還有董昭民老師與荷蘭特殊歌唱家馬克‧凡‧佟赫仁博士(Mark van Tongeren)的論壇(詳見節目資訊,以下同)、荷蘭人聲藝術家亞普‧布隆克帶來的聲音即興表演(受到包浩斯主義建築師Kurt Schwitters啟發,拆解語言要素成為類言語人聲)、本土樂手與海外來賓的交鋒,最後的壓軸,則是來自瑞士的木管演奏家漢斯‧柯赫(Hans Koch)與電子音響操作者湯瑪士‧彼得(Thomas Peter)的二重奏。這一連串的即興演奏音樂會,既不是沒有樂譜就可以胡作非為,更不是拿到樂器就可以亂吹;在聲音中音樂的輪廓可以變來變去,甚至會帶給人聽爵士樂的感覺,但就如同節目名稱所述,今天不是來跟你們講爵士樂的,我們在音樂的探測船上,探索前方未知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