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 #了解人性 #自卑其實是一種動力
#讀讀原著 #阿德勒談生命風格
.
人類的社群生活,其實是為了彌補其弱點的產物。對人類祖先來說,群聚生活大概是最迅速、最有效的自我保護方式。人類模式的演進過程,起先是源自個體的弱點,接著往相對安全的社會團結這個目標前進。人類的各種長處與力量皆來自此模式,孤立隔絕反而會暴露出人類的弱點。人體結構的成長也不斷重現所有活體生物的演化過程:從單細胞演變成條理分明的整體,其中的組織與器官相互依賴。同理可知,個體的心理發展過程也反映出人類的心理組織。
.
每個人在生命的起點,都是相對無助、無能、依賴他者的寄生蟲。家庭的第一個社群就是父母,沒有父母的協助,人類嬰兒會在短短幾小時內悲慘喪生。在父母的哺育撫養之下,個體孩童的能力與力量與日俱增。而在成長過程中,嬰孩其實就是社會的寄生蟲,寄生在這個提供養分與資源的環境中。
.
長大成人後,正常的個體會發展出足夠力量,開始對所屬社會群體有所貢獻。在確認人與人之間具有多樣連結的過程中,正常的成年人會獲得某種程度的平和、安全感,以及讓生活顯得更有意義與價值的全整與確實感。個體若能與更多人建立連結,安全感也就越穩固。話語、常識、推理、邏輯、想法、同情、愛、科學、藝術、信仰、政治、責任、自助、誠實、效益、玩耍,以及對自然的愛好等,這些都是最重要的連結。放棄任何一種群體生活的手法,就不算是全然成功的人,也無法獲得百分之百的安全感。
.
遺憾的是,這種正常的發展模式並非常態。有些人之所以無法發展正常模式,原因與人類嬰兒的一大重要生理特徵相關。其他物種的幼年體同樣會經歷這種無助、仰賴父母的階段,但在牠們的生理構造逐漸茁壯的同時,心智能力也會同步發展。有能力辨識出老鼠的小貓,也有追蹤、捕捉與吃下老鼠的能力。
.
不過,人類嬰兒的感知能力與行動能力卻有極大落差。嬰兒能體認到自己得仰賴母親提供食物、溫暖與保護的事實,嬰兒也知道母親能從事各種自己能力未及的必要活動。對嬰兒來說,父親看起來就像高大、相對全能的巨人。嬰兒周圍的世界,遵照無可避免的法則運轉著。黑暗與光明、食物與饑餓、言談、移動,這些都是陌生的成年人可恣意差遣的奴僕。
.
在嬰兒的宇宙中,成年人篤定、嫻熟地行動,幼小的孩童則意識到自己相對於成人的軟弱。世上所有物種中,人類嬰孩是唯一對自身無能有所感知的生物,因為其心智發展比身體發展還快。自卑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而自卑感正是個體心理學的重要基石。
.
對人類發展而言,自卑感非但不是障礙,反而還是最強大的刺激。假如人類的雙眼跟鷹眼一樣銳利,我們就不會發明望遠鏡跟顯微鏡;要不是為了提升溝通品質,留聲機、無線電和電話也不會接續問世。調香師的技藝跟大廚的烹飪技巧,都是為了彌補人類遲鈍、粗略的感官認知而存在。相較之下,「較低等」動物的感官能力還遠高過人類。人類文明的結構,從報紙到摩天大樓、從飛機到交響樂團、從蒸氣挖土機到絲襪,這些產物在補償人類缺陷的原始需求之下因應而生。
.
基於宇宙中的人體與生物組成,每個人都承繼這份自卑感,因此自卑感並不是個人承受的負擔。人類戰勝自卑感的案例在歷史上比比皆是。渴望補償個體在社會貢獻方面的缺陷,這種渴望的展現或許就是所謂的天才創造力。天才締造的每項傑作都象徵著社會效益。提及天才時,我們時常將另一群未被歌頌的人忘了,這群人發明槓桿、輪子、斧頭、牧笛、紡織、書寫以及各類事物。我們只記得那些以嶄新型態結合這些元素的近代天才。不過穴居人力搏生存的那段過往,其實就是人類創造力的歷史。
.
--
.
📖本文摘自《阿德勒談生命風格》之推薦文片段,作者W. Beran Wolfe為醫學博士,阿德勒的得意門生。《阿德勒談生命風格》由阿德勒(Alfred Adler)所著,本書個案源自「校園」和「兒童輔導診所」中常見的典型案例,老師、家長都對這些學生的問題行為感到無比困惑,此書記載著阿德勒分析與治療的過程。
.
W. Beran Wolfe在介紹本書時提到:
.
為力求精簡,文本中並未列出綱要的標題,不過對於想準備病歷來進行研究的人而言,本書內文的脈絡與鋪排再清楚不過。案例陳述方法如下:研究問題兒童的醫師或老師,會根據草案綱要準備一份病歷。阿德勒在未與孩童本人碰面,也未事先與老師討論個案的情況下,逐句閱讀病歷,並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推論與演繹。雖然阿德勒偶爾會被草案中的陳述誤導,不過在多數情況下,他還是能針對孩童的人格建構出一幅動態圖像,通常還能預測分析結果,以不可思議的方式洞悉孩童的心靈。這些個案如同人生劇碼中的演員,而針對這些演員,阿德勒總能以溫柔、滿懷同情的方式,清楚解釋他們的遭遇和境況。
.
如同精神醫學偵探的他,會先以評估線索的方式抽絲剝繭分析個案,接著再簡短討論孩童的狀況,並重點勾勒出心理治療或輔導的目標。接下來,孩童的父母會被帶進教室,在學生面前接受詢問和指導。最後孩童也會被帶進教室,阿德勒會用簡單、親切的語言與孩童溝通討論。分析中提到的後續追蹤工作,則由一開始引介個案的醫師或老師負責。學期間,後續追蹤者會不時提交進度報告,阿德勒也會探討孩童的改變與反應。
.
這並不是一本探討心理治療的全面論文,而是針對兒童精神官能症的概述,是一扇通往病歷閱讀藝術的大門。本書的主要價值,在於讓必須與孩童與成人應對互動者,能更熟悉人類行為的動態模式。(⋯⋯中略⋯⋯)假如本書能成功鼓勵讀者,不要將人類視為被貼上標籤的靜態機器,而是充滿動態、活躍生動,努力朝目標前進的實體,各自在令人困惑的世界裡追尋意義與安全感,那這本書就功德圓滿了。
.
🚪好書任意門:https://reurl.cc/lRLlZj
ℹ️本書由 商周出版 發行
文頌嫻黑歷史 在 張寶華 Shar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恭喜許鞍華導演和Deanie 姐!
「明月幾時有」是一部很好的電影,但據知上映時不太順利,但好東西,是不應被埋沒的!
這是去年看完這部電影的感想,今晚又share 多一次!
我不喜歡看近代史的電影, 因為只要跟共產黨有關的, 歌功頌德, 擦鞋都必定少不了, 這個既有的立場和目的, 再好的電影都會被破壞, 但”明月幾時有”卻是少有的例外. 它沒有歌頌共產黨的偉大, 她讚揚的, 都是一位一位連兔子都捨不得殺, 極度安分守已 最後卻可以去殺日本人的香港小人物.
許鞍華導演的電影好多都來自生活 , 好以”天水圍的日與夜”, “桃姐”等, 都是小人物的故事, 她描寫小人物特別好睇. 在”明月幾時有”的首影禮上, 她在台上說: 這部電影都是真人真事, 都是小人物的故事, 但他們卻在做偉大的事.” ”明月幾時有”的背景是香港抗日的三年零八個月, 電影裡面的人物, 包括女主角周迅飾演教師方蘭, 男主角彭于晏飾演神槍手劉黑仔都是真實的東江縱隊傳奇人物. 還有葉德嫻飾演方蘭的媽媽, 這個普通家庭主婦的離奇遭遇, 也是真人真事. 她出事被捕的細節, 尤其是依照了有根有據的記載.
這些人物要不是被許鞍華拍了出來, 他們的故事, 在浩瀚的歷史中, 誰會知道? 許鞍華說得對: 他們都是小人物, 卻在做偉大的事!
做特務, 做間諜是不是非是身手敏捷, 訓練有素“特別製造”人物才可以做? 這個抗日時代, 你只要是愛國愛港的人士, 即使是像王宛之這樣的小村姑, 春夏這樣的柔弱女子, 葉德嫻這個呀婆, 你不用訓練有素, 也不用考試, 你任何時間都可以加入. 門檻好低? 它沒有學歷, 年齡, 職務, 性別要求, 唯一的要求是不怕死, 而且隨時準備死. 有這個膽子, 歡迎加入.
那時候“愛國愛港” 的質素, 跟我們今天見識的, 的確差天共地.
電影兩個多小時, 由拯救茅盾等文化人開始, 片段式的, 中間的連貫性不大, 沒關係的! 因為電影的調子好清式, 這個本來就是無名英雄們的故事, 他們沒有巨大的政府機器在背後, 各人在做各人的事, 只是萍水相逢.
電影CASTS好大, 但搶戲還是不及葉德嫻. 她令我流了好多眼淚, 一個連一塊餅都不蝕底的包租婆, 最後寧死都不吐出游擊隊的消息, 她說: 我死都不會連累人. 幾多人做得到?
許鞍華把電影名字叫做“明月幾時有”, 它是蘇軾的 “水調歌頭”的第一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在這個動盪年代, 今天見了, 明天都可都陰陽相隔, 只希望各有安好, 用周迅送別彭于晏的一句話: 好好保重, 希望勝利的一天可以再見. #明月幾時有 #許鞍華 #周迅 #彭于晏 #霍建華 #葉德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