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行俠鸚鵡杯】
自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收藏藝術文物已成為稍具地位者,尤其是王公貴族的新嗜好。一方面藉由數量稀少的精美物品彰顯身分,另一方面也可展現個人品味,如此奢侈的興趣甚至也成為各貴族間相互角力的項目之一。
比方巴伐利亞公爵阿爾布雷希特五世(Albrecht V,1528-1979)從威尼斯和羅馬兩地所購得的古希臘羅馬文物,就足以讓他1568-1571年間在慕尼黑,成立文藝復興時期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大的古物收藏館(Antiquarium)。
雖說具備貴族身分,但藝術品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或永遠能低價購入,常常還是得跟畫家、藏家或商人討價還價;再者,長期贊助眾多藝術家也是筆大開銷。號稱每年光是花在藝術品上的投資就等於1000名士兵的年薪,加上修建宮廷、購買珠寶、成立圖書館…等雜七雜八的開銷,就讓這位巴伐利亞公爵大人去世時已經欠了一屁股債。
繼位的巴伐利亞公爵威廉五世William V(1548-1626)雖然接手老爸債務,但看起來相當〝子承父業〞,照樣繼續收購藝術品→本文所見的鸚鵡螺酒杯即為戰利品之一,也繼續贊助藝術家。(但是債務怎麼辦?人家是公爵耶,欠了錢總是比老百姓擁有更多資源可以應付啊)
從這個鸚鵡螺酒杯就可以看出威廉五世多麼有乃父之風。
=======================
鸚鵡螺其實不是螺類,而是跟烏賊、章魚一樣都屬於頭足綱軟體動物,簡單來說,就是帶著殼跑的花枝或烏賊。因螺旋外殼形似鸚鵡嘴部,才被稱為鸚鵡螺。鸚鵡螺分布範圍只限於印度洋和太平洋,藉由航海貿易,輾轉流傳至歐洲,被製成酒器或工藝品展示。海上貿易強國-荷蘭為鸚鵡螺杯重要製作地,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交易貨物中,也曾經包含數千個鸚鵡螺酒杯。
在巴伐利亞公爵父子的年代,貴族們除了熱愛收藏古代文物和藝術品,也把觸角擴及自然珍品,這些珍貴收藏品通常被保存在暱稱〝好奇櫃〞(Kunstkammer)的房間中。
對於貴族來說,在微觀世界中擁有一個完整的天地,也就是豐富多樣藏品,便可表明其實際統治地位→收藏越多奇珍異寶即表示勢力越大也越有能耐。因此他們爭相建立藝術收藏館,並開放給眾人參觀,好讓客人在讚嘆之餘,更加崇拜其財勢、博學與品味。
好奇櫃裡的寶貝,當然也包含了產地遙遠,相對難得,但是外型甚為優美的鸚鵡螺酒杯。來自東方的鸚鵡螺經由工匠悉心拋光打磨,呈現出晶瑩柔潤如珍珠般的光澤後,再裝飾上金、銀雕飾或珠寶。於是一開始的酒器功能,逐漸轉變為展示為主,成為歐洲貴族用來炫耀財富的道具之一。
圖中鸚鵡螺貝殼來自印度洋,鑲嵌著銀質鍍金裝飾,例如拿著三叉戟的水行俠(?!)海神大叔,以及他腳底下面貌猙獰的海怪,海怪的大嘴幾乎快要吞食了忙著逃命的老百姓。底座雕飾也相當講究。神話故事情節的幻想畫面,加上鸚鵡螺特殊造型與來源背景,透過工藝技術結合後,遙遠的東方世界似乎便翩然降臨北歐。
=======================
但鸚鵡螺杯當真可以拿來喝酒?其實還真的有人把它當成酒杯,而且在中國古代曾經有此一說:用鸚鵡螺杯盛酒,有如聚寶盆概念,永遠喝不完。以邏輯判斷,自然知道這是無稽之談,但若剖析鸚鵡螺內部構造,就能理解如此美麗的遐想從何而來。
原來鸚鵡螺內部總共由30多個腔室組合而成,每個腔室彼此以細小管道連接。作為酒杯飲酒時,酒液只會透過細管,流經一個又一個的腔室逐量釋出,需要很多次才能飲盡,因此才會造成永遠喝不完的錯覺。得來不易又造型獨特,鸚鵡螺杯自然成為文人雅頌謳歌的對象。
南宋大詩人陸游一生詩詞作品約萬首,鸚鵡螺杯也曾於篇章中出現過幾次。他在《蝶戀花·禹廟蘭亭今古路》中寫到:『禹廟蘭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盡湖邊樹。鸚鵡杯深君莫訴。他時相遇知何處。』
不要覺得鸚鵡杯裡酒太多,下次再一起喝酒都不知道哪時候了→藉由鸚鵡螺杯酒液循次流出的特質,傾訴了依依離情與感傷憂懷。
詩仙李白也曾在《襄陽歌》裡寫下:『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 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醱醅(醱醅:音迫胚,釀酒之意)。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築糟丘臺。』
以每日要喝300盅鸚鵡杯的氣魄,道盡了無拘飲酒的暢快不羈和浪漫詩意,也傳達出泱泱大唐的曾經風光。不過要是漢水滔滔都變成春酒漫漫,那還得了→可見李大帥果真是個酒鬼…
=======================
這下子問題來了。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特展『相對價值:北方文藝復興藝術的價格』(Relative Values: The Cost of Art in the Northern Renaissance)中,展出的這個鸚鵡螺杯,身價究竟多少?
再幫大家複習一下1550年的物價基準,175公克白銀的價值如下:
-乳牛一位
-倫敦或安特衛普熟練工匠35天的工資
-倫敦或安特衛普一般勞工59天的工資
-5350個比利時布魯塞爾的黑麥麵包
根據專家估計,水行俠鸚鵡杯要價18頭乳牛。
換言之,普通勞工要工作近3年才買得起;或者萬一巴伐利亞公爵家道中落三餐不濟時,可以換到9萬6300個麵包。假設一家4口每日需要食用3個黑麥麵包,鸚鵡螺杯就可以讓他們啃上88年都不怕餓肚子。
=======================
無論在東方或西方世界,鸚鵡螺杯都蘊含了相當有趣的功用及涵義,也是大航海時代(Age of Discovery)國際貿易與文化交流的縮影,雖說製作它們的工匠往往已被埋沒於歲月煙塵中。結論,以後在美術館和博物館再遇上鸚鵡螺杯,要對它尊敬一點。
#估價北方文藝復興
https://www.facebook.com/artjunie/posts/845648685871029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TheMet
#鸚鵡螺杯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 網路
《Copyright © 2020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品特質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估價北方文藝復興】
想想看,古時歐洲藝術品的價值到底該如何衡量?
比方上頭繡著聖經、神話故事或家徽,好掛在牆上美化、炫耀,冬天又能阻擋寒風兼保暖的掛毯或織錦值多少?製作精美的金器最昂貴嗎?貴族婦女必備的珠寶首飾是否天價?居家裝飾不落人後,一定要有的彩繪玻璃該花幾多錢?一張版畫或油畫又各是多少價格?
西元前三千年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已經出現貨幣,藝術品的價值雖說無法完全量化,但在現代拍賣會上以美金、英鎊等貨幣敲出價碼時,還是反映了某些情況,比如時代潮流、市場熱度、特殊性質、稀有程度、技術層次、代表意義…等,大眾依此建立概念的同時,這價碼也會成為該藝術品履歷上另一項參考數據。
只是古代貨幣幣值並未全面流通、統一,從現代人的角度,要怎樣理解數百年前歐洲藝術品的價值?
之前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看了一個很好玩的小展~『相對價值:北方文藝復興藝術的價格』(Relative Values: The Cost of Art in the Northern Renaissance)。由於規模真是小巧,光是找展間就問了數位工作人員,還繞了好幾圈,幾度錯身而過,結果原來躲在長廊兩側。
展覽中有62件16世紀北歐藝術傑作,同時附上相對價值說明。
這其中隱含原料珍貴性、製作時程、專業技術、藝術水準、地理區域和稀有程度之差異。透過讓現代人〝看得懂〞的相對價值比較,我們便能穿越時空長廊,走進400多年前的歐洲,了解藝術品在當時的各自身價,在腦海中構築出北方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交易市場輪廓與民生樣貌。或許也會讓你暗自掂量,看看自己是否買得起→就是我(舉手)。
====================
但這些相對價值從何得來?
專家們根據不同歷史紀錄,例如英國貝德福德郡(Bedfordshire)農民的財產清單、德國西發里亞(Westphalian)陶匠公會價目表、比利時法蘭德斯(Flanders)藝術家的設備租約,結合整個歐洲王室財產共同評估,多方交叉考量下,才訂定出藝術品相對價位。
撥開黃金、白銀和眾多歐洲各式貨幣層層複雜迷霧後,基準點被訂在1550年,彼時175公克白銀價值相當於一頭乳牛;約莫也是西班牙人已經在南美建立殖民地,發現大量銀礦,銀幣開始流向世界各地之時。
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乳牛→當然是母牛,能夠每天產出牛乳製成牛奶、奶油和起司等各項副產品,不僅自用亦可出售,被視為是相當穩定的資產,對一般家庭而言,擁有一頭母牛也等同擁有一定財富。
因此175公克白銀的價值如下:
-乳牛一位
-倫敦或安特衛普熟練工匠35天的工資(→技術夠好,工作約一個月就可以把乳牛帶回家)
-倫敦或安特衛普一般勞工59天的工資
-5350個比利時布魯塞爾的黑麥麵包
====================
圖中這隻由白水晶為體,白銀鍍金,眼睛鑲嵌紅寶石的鳥兒,讓你猜猜能交換到多少隻乳牛?
答案是,275隻。
換算一下,即使是一個技術純熟的工匠,或許還擁有自己的工坊,門下有幾個學徒,依舊需要連續工作9625天,超過26個年頭才買得起。更別說即使踩在基座上,僅有30公分高的水晶鳥便可以換取147萬個以上的黑麥麵包。
水晶鳥的驕傲身價來自於其質材和技藝。仔細看,圓潤飽滿看起來好肥美(?)的鳥體呈現中空型態,好增加水晶的折射、通透效果;何況水晶在16世紀時相當貴重,根本與黃金等值。再者水晶具備極佳發光、透明特質,因為硬度極高,可用來切割、雕刻或鑽孔,要打磨成中空鳥形,更是需要精細工藝悉心雕琢。
透過大約440年前德國紐倫堡(Nuremberg)不知名工匠的巧手,將石英這種原來質感沉重的素材,轉變成輕盈靈巧的鳥兒,並創造了高雅的藝術性與價值。而到如今重點或許已經不是幾隻乳牛或幾個麵包的問題,而是荏苒歲月中,持續發散的工藝之美。
====================
展覽至2020年2月28日為止,最近有機會拜訪紐約的朋友們,或許可以前往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來場〝北方文藝復興市調小旅行〞。喔對了,類似大都會或大英博物館這種大型美術館在人力或館藏部分資源眾多,基本上同時都會有多場特展進行,若能不受限於展覽名氣或規模的話,仔細尋覓,非常容易挖到寶~
當然還有其他有趣的北方文藝復興藝術品估價展出,敬請期待後續分享。
#TheMet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北方文藝復興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 網路
《Copyright © 2020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品特質 在 也能幫助觀者更理解作品的脈絡與所傳達的意涵。 . 施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對於博物館是否應將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品歸還予教堂這個問題,義大利烏菲茲美術館館長施密 ... 利用傳統神像使用的電光紙閃閃發亮的特質,創造適 ... <看更多>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品特質 在 波桑葵的美學觀念- 對鑑賞教學之啓示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的特質。這是必須依賴鑑賞教育的結果,. 才能豐富人生的美感經驗。 ... 如欲觀賞藝術品,必先自成藝術家。 ... (1864-1945)藉著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巴洛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