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疫苗施打要加油:要保險、要預約、要分流、不能插隊】
來函照登,不知道市府這個回答大家接不接受?
台北市最新分到的五萬四千劑疫苗,今天就要開始施打。以下建議,希望柯市長能夠聽進去。
.
1⃣ 我建議市府全額補助為醫護人員加保疫苗險,讓醫護人員得以無後顧之憂地施打疫苗,讓醫護更安全、更安心。
柯市長5/20宣布強制要求北市醫護人員施打疫苗,我在5/21就公開建議【台北市應比照高雄,全額補助醫護人員疫苗險】,並向市府提出正式的書面質詢。截至6/1才收到衛生局的回覆。
衛生局竟然回覆台灣有全民健保,還有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所以不需要為醫護人員公費加保疫苗險。
請問這是什麼態度,誰不知道台灣有健保,有健保就不需要保險嗎。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受訪時已一再表示,基層醫師都希望能接種疫苗,但由於副作用可能會有發燒、不適等症狀,呼籲醫療機構應給予完整權益、充足休息時間,再讓醫護上戰場照護病人。
.
疫苗接種受害救濟基金,這是國家原本的救濟制度,所有打疫苗受害的人都可以請求救濟。
衛生局的意思就是說,醫護人員不需要任何額外的保障,就跟所有人一樣出事了靠健保和受害救濟就可以,這就是我們北市府對待第一線醫護人員的態度嗎?
今天明明是柯市長一聲令下,就要醫護人員強制施打疫苗,在疫情爆發的當下,珍貴的疫苗保留給第一線醫護人員當然是合理的。
問題是施打疫苗確實可能造成不良反應。今天如果在強制施打的同時,也全面增加保險的保障,這樣不是比較貼心嗎,再次呼籲柯市長能夠考慮納保。
.
2⃣我建議疫苗施打流程要預約、要分流
衛生局長黃世傑已經坦承,上週疫苗施打過程中沒有預約、沒有分流,造成新一波的群聚風險:https://reurl.cc/7ry4z5
我建議疫苗施打一定要採取預約分流,市府應該預先造冊、主動通知、分流施打。
高雄做得到預約分流、安全施打,台北沒有理由做不到。希望市府不要再重蹈覆轍。
.
3⃣ 施打過程不能再有「高層插隊」、不能再「放生基層」
我嚴正要求,防疫第一線人員應該優先施打疫苗。不能再發生5/29台北市兩名三線一的督察系統高階警官和警政署署長室秘書等「高層插隊」的狀況:https://reurl.cc/6ayjzZ
.
台北市基層診所的醫師,在社區防疫的第一線為大家努力,卻完全被排除在上周的施打優先順序之外。
這點我完全不能接受,醫師本來就是最優先的第一類人員,怎麼會發生這種事。
衛生局已經公開承諾,今天開始,將從萬華區和文山區兩個疫情最嚴重的行政區,開始讓基層診所醫師施打,我要求一定要在最短時間內讓所有基層醫師都施打疫苗,絕對不能再「放生基層」。
https://reurl.cc/R06LMg
.
⬇⬇⬇
衛生局回覆內容如下:
民國110年06月01日 臺北市政府府授衛疾1100120981 號函答覆
主旨:
有關貴會第13屆第5次定期大會林穎孟議員書面質詢:「建請比照高雄市,為接種COVID-19疫苗的一線醫護人員投保公費疫苗險。」一案,復如說明,請查照。
說明:
1、 復貴會110年5月24日議詢警字第11008001400號函。
二、我國目前已有全民健康保險制度,凡參加全民健保的保險對象,經繳交保險費並領取健保卡後,凡發生疾病、傷害事故或生育,皆可憑健保卡至醫院、診所、藥局及醫事檢驗機構等特約醫事服務機構接受醫療服務。
三、COVID-19疫苗接種後如有相關副作用需門診、 住院、中醫、牙科、分娩、復健、居家照護、慢性精神病復健等項目,所有必要的診療服務全民健保都包含在內。
四、若於疫苗接種後,疑似發生不良反應、嚴重疾病、身心障礙或死亡等情況,可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0條、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進行申請。
五、考量接種疫苗如有衍生副作用需就醫,健保與現行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應可因應,爰暫不比照外縣市辦理公費疫苗保險。」
文山區藥局 在 陳儀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口罩實名制1.0大文山區實體通路資訊更新》
有鑒於民眾反應有些藥局都不再販售實名制口罩,儀君協助整理,目前有配合販售口罩的藥局,有需要的民眾可以參考
藥局口罩採購地圖:https://kiang.github.io/pharmacies/#5931052966
文山區藥局 在 簡舒培 台北真速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天教育部門質詢,我針對教育局提出五個問題:
【校園口罩販賣機是否有必要?】
教育局長說明學校設置口罩販賣機的規劃,目前構想是要賣給老師和學生。可是自從14天賣9片的制度上路後,藥局幾乎不用排隊,實名制3.0也即將推行,校園內是否還有需要販賣機賣口罩呢?我希望教育局要審慎評估可行性,不要像先前智慧販賣機一樣,只為了拍柯市長的馬屁而強硬推行。
【補助學校購置紅外線感熱儀】
教育部有補助1000人以上的學校購置紅外線感熱儀,像我的選區文山區總共46間學校,只有7間學校可以設,但1000人以下的學校也可能有需求。所以我希望教育局比照教育部訂出自己的感熱儀補助辦法,以及相關儀器規格標準,讓有需要的學校也能有補助購置適用的感熱儀。
【預控口罩標準不一 為儲備口罩因噎廢食】
我接獲學校陳情,2月開始教育局每週都會配發口罩給學校,但規定不得統一平均發放給全校教職員工,只有實際防疫人員與臨時身體不適的師生能使用,其餘皆是緊急支援的「防疫備用物資」。每用一片都必須填寫理由登記清冊,所以口罩沒人敢用,都放在櫃子裡囤積。
截至今年4月15日,衛福部配發台北市防疫八大類教育人員292萬8739片口罩,以及教育部配發學校34萬6900片,將近327萬片的口罩,教育局竟然不知道實際的使用情況。梅雨季將至,各校囤積、儲放太久的口罩可能因潮濕而發霉,造成浪費。
雖然教育局4月9日發文告知學校,預控「緊急備用數量」後可將口罩發放給部分學校人員,但卻沒有清楚明訂計算方式,導致學校不知道要儲備多少。因此我要求教育局一個星期內訂定明確的儲藏量,讓學校將能夠更彈性地使用口罩。
【因疫情取消國外交流 各校賠償狀況不同 學生教師無所適從】
原本今年預計各校有180團出國交流,卻因疫情關係154團中有83團延期、71團取消,而目前已有17團與旅行社產生後續賠償的問題。要由誰來負擔賠償,並沒有統一標準,所以各校狀況不一,有4所師生各自分擔、有6所學生自行負擔但學校負擔教師部分、有2所全由學校負擔、其他的學校還不清楚狀況。
教育局最早從2月18日即發文要求學校延後或暫停出國,才導致後續賠償問題,這180團本來就有申請教育局的出國補助,減輕學校教師及學生的出國費用負擔。所以我希望教育局要掌握各校取消出國的賠償狀況,並研議用原來出國補助的經費,貼補取消出國的賠償費用。
【教育局主辦盃賽 工作人員時薪竟低於基本工資!?】
有民眾向我陳情,今年1月18、19日他擔任教育盃中學武術錦標賽的工作人員,從早08:30做到17:30,工作2天卻只拿到$1600元,換算時薪才$100元,遠遠低於2020年基本工資每小時$158 元。我調查後發現,六年來許多教育盃賽事聘用工作人員,都沒有比照基本工資,給付足額的酬勞,教育局不應帶頭違法、苛扣薪資。因此,我要求教育局在編列賽事活動的工作費用時,要以身作則,遵守勞基法。